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doc_第1页
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doc_第2页
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doc_第3页
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doc_第4页
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HJ-100J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使用手册YHJ-100J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说明书警告:严禁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参数!严禁井下打开仪器!一、 产品特点1.100米距离量程、1毫米的分辨率2. 1.5毫米高精度3. 距离、面积和体积轻松计算4. 勾股定理计算功能、三角形测量功能5. 连续测量、最大/最小数测量6. 放样测量、长度累加测量、倾斜角测量7. 底部、顶部和延伸测量切换8. 自动关机功能、背光灯显示10. 高防护等级二、电源要求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ibI Mb。防护等级:IP54;电池名称型号:AA干电池; 安装/更换电池 (请见图示A)三、基本结构 (见图B)1- (开启/测量)键2- 蓝牙/定时键3- 面积/体积键4- 单次/连续测量键5- 加()键6- 存储键7- 测量基准边键8- 倾角测量和放样测量9- 间接测量键(勾股定理)10- 减()键11- 背光灯/单位转换12 - 清除/关机键四、LCD显示屏(请见图示C)1- 激光开启2- 测量基准边(前沿)3- 测量基准边(后沿)4- 多种测量功能 面积测量 体积测量 单次利用勾股定律测量 双次利用勾股定律测量5- 单次距离测量6- 电池电量7- 历史记录数8- 仪表错误警告9- 连续测量和最大/最小测量10-第一次测量值显示行11-第二次测量值显示行12-计算结果或主显示行 五、初次操作与设置1、开机与关机开启仪器和激光。较长时间按键关闭仪器3分钟后无操作仪器自动关闭。2、清除键最后一个指令被取消或清除显示,在历史存储浏览模式下同时按存储键和清除键将清除所有历史数据。3、测量基准边的设置(见图示D)仪器默认的基准边设置是后沿。按键:下一个测量将以前沿为测量基准边,改变测量基准边时会有不同蜂鸣声提醒。重新开机后测距基准边会回到默认值。4、显示屏背光显示 图D按背光灯/单位键,显示屏背光照明将开启或关闭。 5、仪器距离单位设置长按键切换距离单位直到需要选择的单位。0.000m,0.0in,0in ,0.000ft000。 6、测量单测距离测量按键:启动激光。再次按键:触发测量,测量结果立即显示在显示屏上。7、连续测量,长按开启/测量键,直到显示屏上激光指示标志长亮以及听到蜂鸣器提示声。开启连续激光模式后每次按测量按键均会触发一次测量。你可以通过长按该测量按键以关闭连续激光模式。8、在连续激光模式下,按清除/关机键也会退出连续激光模式。进入连续激光模式后如无按键操作,三分钟系统会自动关闭激光模式。9、最大/最小值(请见试图E)在连续测量模式下,按单次/连续测量键,然后可将设备瞄准位置移动至目标区域,在移动过程中,系统0.5秒会测量一个读数,并且将这一过程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显示在屏幕的第一行与第二行上。(如墙角)举例说明,使用者在图例需测得墙上移动瞄准点以获得需要的最远距离或最短距离。在连续测量模式下,可以通过开启/测量键及清除/关机键退出该模式,系统也会在测量100个读数以后自动退出该模式。 图E六、功能1、加/减 距离测量按(+)键下一个测量值将会与前一个值相加。按(-)键下一个测量值将会与前一个值相减。按一次“清除/关机键”最后一个操作被取消。按一次“单次/连续测量键”退出到单次测量模式。在面积/体积测量模式时按加减键可以实现两次面积/体积的累加。在历史记录模式时长按加减键可以使用历史记录数据作为计算式中的被加数和被减数。2、面积按“面积/体积测量键”一次 图标显示在显示屏内。按“开启/测量键”进行第一个距离测量(如长度)。再次按“开启/测量键”进行第二个距离测量(如宽度)。面积的计算结果将显示在主显示行内,每个单次的测量结果显示在第一、二辅助显示行内。3、体积功能两次短按“面积/体积测量键”, 图标将显示在显示屏内。按“开启/测量键进行第一个距离测量(如长度)。按“开启/测量键进行第二个距离测量(如宽度)。体积计算将显示到主显示行内。 按“开启/测量键进行第三个距离测量(如高度)。最终体积测量结果显示在主显示行内,前两次测量结果显示在第一、二、辅助显示行内。在面积或者体积测量模式中按 可以实现相邻两次面积或者体积计算结果的累加或相减。 4、间接测量(见图F)间接测量-通过两个辅助测量结果得到最终所需结果(勾股定理)例如:当测量高度是,需要根据以下步骤先进行两次或者三次测量:1) 按键后, 图标将显示在显示屏内,需要测量的被测距离的图标闪烁显示。 按键:瞄准顶部目标测量点(1)再次按键获得斜边距离。然后将仪器尽量放至水平,瞄准底部目标测量点(2) 按键获得水平距离。最终结果(高度)将显示在主显示行上。 图F 2)使用两次勾股定律的间接测量1(请见图示G) 按键二次 图标将会显示,被测距离的图标闪烁显示在显示屏里。 图G按按屏幕提示测量斜边(1)。尽可能保持仪器水平,测量水平距离(2)。 按屏幕提示测量斜边(3)。 最终结果(高度)将显示在主显示行上。3)使用两次勾股定律的间接测量2(请见图示H) 按键三次 图标将会显示,被测距离的图标闪烁显示在显示屏里。尽可能保持仪器水平,测量水平距离(3)。按屏幕提示测量斜边(2)。 按屏幕提示测量斜边(1)。 图H 最终结果(高度)将显示在主显示行上。5、历史储存按键:最后一次测量结果将显示在主显示行内,之前的20个测量或计算结果将按逆序排列,可以使用 键浏览这些记录。你可以清除所有记录,在历史记录模式下同时按存储键和清除键清除所有记录。在历史记录模式中按面积/体积键或长按加减键可以调用历史数据参与数学计算。6、倒计时测量(自动触发)按下“定时/蓝牙键”来设置一次5秒钟的时间延迟测量。或者按住“定时/蓝牙键”直到所需的时间延迟达到(最大60秒)。你可以通过 来改变延长时间。按“开启/激光测量键”,测量剩余的描述(如59,58, 57.)倒计时将会显示。并通过激光、蜂鸣器进行提示,最后2秒钟闪烁和蜂鸣速度加快。最后一声蜂鸣之后测量完成,测量数据会显示屏上。7、蓝牙打开蓝牙/发送测量长按“定时/蓝牙键”直到蓝牙的图标显示在屏幕上长按“定时/蓝牙键”直到蓝牙图标消失在屏幕上,一旦仪器关闭,蓝牙也将关闭。8、放样功能两个不同的距离(a和b)可以进入仪器,可以用来标记定义了测量长度,如在施工的木质框架(见图I)。图I 1)长按“倾角测量/放样测量”键,放样功能符号会出现在显示屏上,a的数值会闪烁提示。通过 ,你可以调整数值(先a后b)以适应所需的放样距离。长按加减键可以改变加减速度。一旦所需的值(a)测量到,可以按“存储键”确认。当定义的数值(a)确定后,值(b)开始闪烁,此时同样可以通过 调节所需的放样距离(b)。按存储键确定b值的数值。2)按下“开启/测量键”启动激光测量,显示屏主显示行显示当前测量距离与(a)(b)决定的放样距离的差值。显示行3显示离当前最近的放样距离。根据显示提示方向慢慢地沿直线前后移动。仪器从距离下一个放样值0.1m的时候会开始通过蜂鸣器提示。通过按“开启/测量键”“清除/关机键”,可以随时停止这个功能,测量100次后仪器自动停止测量。9、倾角测量(见图J)该倾角传感器测量在范围65之间。倾角测量时仪器允许横向(10)倾斜。按下“倾角测量/放样测量键”就可以激活倾角传感器。符号出现在显示屏。倾角值显示在显示行1上。按测量键测量倾角和距离。长度(L)显示行通过测量和L所计算得到的(A)(B)值也将显示在显示行2、3上。图J10、自动水平距离测量按“倾角测量/放样测量键”两次, 图标将显示,倾角值显示在中间值显示行1上,需要测量的斜边将闪烁提示,保持仪器倾角不变,按“开启/测量键”,测量得到斜边值显示在显示行2上,根据斜边及倾角计算得到的水平距离将显示在主显示行。11、自动垂直距离测量按“倾角测量/放样测量键”三次, 图标将显示,倾角值显示在中间值显示行1上,需要测量的斜边将闪烁提示,保持仪器倾角不变,按“开启/测量键”,测量得到的斜边值显示在显示行2上,根据斜边及倾角计算得到垂直距离将显示在主显示行。12、使用两次勾股定律的自动垂直距离测量1(见图K)按“倾角测量/放样测量键”三次, 图标将显示,倾角值显示在中间值显示行1上,需要测量的斜边将闪烁提示。根据显示提示,按“开启/测量键”,先向下测量的斜边1,然后测量斜边2,测量得到的斜边值显示在显示行2、3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