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dea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_第1页
基于网络dea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_第2页
基于网络dea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_第3页
基于网络dea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_第4页
基于网络dea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号 10532 学 号 S10142021 分 类 号 密 级 不保密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 评价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李慧琳 培 养 单 位 工商管理学院 导师姓名及职称 邓爱民 教授 学 科 专 业 工商管理 研 究 方 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2013 年 4 月 14 日 学校代号:10532 学号:S10142021 密级:不保密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 评价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李慧琳 导师姓名及职称: 邓爱民 教授 培养单位: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A study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upply chain based on network DEA by LI Huilin B.A.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anagement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Professor DENG Aimin April, 2013 I 湖 南 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II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全球经济面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现代竞争已不再是企 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生存下来,关键取决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高低。 本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组成部分。通过对以往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的回顾,供应链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已 经包括了企业内外几乎所有的经济实体。通常所提的供应链应该被称为外部供应 链,这里的外部是以企业为参照物的,外部供应链已经发展到网络供应链的程度。 但也有必要将目光转回到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理论的发展必是向内部供应链和外 部供应链同时深化的结果。内部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中流程的协调,以实现企 业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功效,为供应链系统整合奠定基础。对于还没有建立 内部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来讲,良好的外部供应链管理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因此评 价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绩效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研究问题、阐明研究内 容和方法,同时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其次,遵循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在参阅文献方法下,以 SCOR 模型为基础,从消耗和产出 2 方面初步构建了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最后,引入网络数据包络分析(网络DEA)建模的方法构建出了企业内部供应 链绩效评价模型,再以14个大中型通用制造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研究对象进行实证 分析,通过演算的结果和对照研究,验证本文提出的评价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方 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提出建议。 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测评提供借鉴和参 考。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绩效;绩效评价;SCOR 指标体系;网络 DEA 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the evolving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clud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r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e coordination of supply chain processes in order to achieve business efficiencies, lower costs and good basis for supply chain systems integration. For companies without a strong inter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ood exter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lmost unattainable, so enterprises intern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necessary.Research on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areas: First, from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 defining research question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nalysis on content and method and to set out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econd, follow th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design ideas, see under literature, based on SCOR model, consumption and output 2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Finally, an empirical object, for example, using DEA metho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network: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better reflec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us valida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operability, as well as recommendation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in the enterprise.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in-hous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network DEA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the inputs and outpu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ability of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he support of upgra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OR;Network DEA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IV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 IV 插图索引 . I 附表索引 . I 第 1 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3 1.2.1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定义 .3 1.2.2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产生原因 3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5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6 2.1 理论基础 .6 2.1.1 供应链理论 .6 2.1.2 绩效管理理论 .8 2.1.3 DEA 理论 13 2.2 研究综述 . 18 2.2.1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8 2.2.2 企业内部供应链研究综述 . 20 2.2.3 网络 DEA 研究综述 . 21 2.3 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的评述 22 第 3 章 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23 3.1 基于网络 DEA 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的原因 . 23 3.2 指标选取的要求与原则 23 3.3 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 . 25 3.3.1 消耗指标的确定 . 26 3.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 27 硕士学位论文 V 第 4 章 企业内部供应链分析及模型构建 . 29 4.1 企业内部供应链各成员地位关系 29 4.1.1 供应部门 29 4.1.2 生产制造部门 . 29 4.1.3 销售部门 30 4.2 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本质 31 4.3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32 4.4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33 第 5 章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实证 36 5.1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综合评价 . 36 5.2 网络 DEA 模型与传统 DEA 模型的静态比较 . 39 5.3 评价结论及相关建议 40 结 论 42 参考文献 . 44 致 谢 48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9 附录 B 网络 DEA 模型的程序 . 50 硕士学位论文 I 插图索引 图 1.1 技术路线图 5 图 2. 1 供应链结构图 .7 图 2.2 串行网络结构示意图 . 16 图 2.3 供应链系统结构示意图 17 图 2.4 并行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17 图 4.1 供应流程 . 29 图 4.2 制造流程 . 30 图 4.3 内部供应链各子过程评价指标 . 33 硕士学位论文 I 附表索引 表 2.1 SCOR 第一层的执行特点和相应的性能指标 . 11 表 2.2 国内外学者运用 DEA 对供应链绩效研究情况 . 19 表 4.1 各企业的指标数据 . 36 表 4.2 大型汽车企业内部供应链效率评价结果 37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变 得越来越复杂。尤其随着顾客的消费能力增大,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变得日 益复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的不断增大导致产品和 服务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交货期缩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 高服务水平的多重压力。 如何让企业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做出敏捷快速的反应, 并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以占领市场赢得竞争,已成为 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然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企业必须采用协同的方式, 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效地组织起来,在协调企业局部绩 效的基础上使系统绩效整体达到最优1。 近年来,有关供应链的讨论日益广泛和深入,供应链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1997 年 PRTM 公司展开的一项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调查表明,通过实施供应链管 理,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效益:降低供应链的总管理成本、提高准时交货率、缩短 订单提前期、提高生产率、降低库存等2。由于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已由过去单 打独斗的方式转变为打群架的方式,也就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秀的企业 如果其供应链的运作差,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难以充分表现出来。从事 任何一项活动,都要对其能产生的效果进行度量和评价,即绩效评估问题。只有 企业的部门彼此合作来提高绩效和取得最大的共同利益,这样的供应链才是有效 的,整个供应链绩效才可能达到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对供应链绩 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只有对供应链整体绩效 有效把握,才能使供应链管理者认识和发现其与竞争者供应链的差距,从而及时 改进业务流程,调整供应链战略目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我们发现供应链管理理论遵循了一个从里到外,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供应 链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已经包括了企业内外几乎所有的经济实体。但也注意到这样 一点,通常所提的供应链精确的讲应该被称为外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已经发展 到了供应链网络的程度。但此时有必要将目光转回到企业的内部,企业内部不同 经济实体间的关系与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供应链理论的发 展必定是走向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同时深化的结果。而最终随着社会经济的 不断发展,内外部供应链必将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2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首先,经过本人的文献阅读,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间的供应 链绩效评价,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1、用于对整个供 应链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供应链在市场 中的存在、组建、运行和撤销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而 获得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的了解,找出供应链运作方面的不足,及时采取措 施予以纠正。2、用于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做出评价。主要考虑供应链对其成员的 激励,剔除不良成员。用于对供应链内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3、 主要考察供应链的上游成员对下游成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用户满意度 的角度评价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4、除对供应链成员运作绩 效的评价外,这些指标还可起到对企业的激励的作用,包括核心成员对非核心成 员的激励,也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激励。 运用 DEA 评价时主要用核心企业的绩效代替整体供应链绩效, 直接对企业内 部供应链的研究比较少。传统 DEA 方法虽然能够评价企业的相对效率,但其只 是把企业看作一个只有投入和产出的大系统,而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系统被作 为黑箱来处理,也就是企业在运用传统 DEA 方法评价企业的相对绩效时并没有 考虑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以及各个子系统绩效的变化对企业整体绩效 的影响,仅从供应链整体的投入产出去考查供应链的效率,而没有去挖掘供应链 低效的深层次原因。利用网络 DEA 模型可以同时测量整个系统及其每个子过程 的效率。此外,通常的内部供应链绩效研究将供应、制造、销售三个环节当做依 次联系的链状结构,本文基于网络 DEA 对企业内部供应链进行评价,评价过程 不仅考虑到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还考虑各环节自身投入对整个内部供应链 绩效的影响,找出内部供应链运作方面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深化研 究领域。 2. 实践意义 绩效问题是当前企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 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企业供应链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优化供应链,提 高供应链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助于探索我国企业内部供应链可 持续发展的现实之路。另外本文利用网络DEA模型将企业投入产出转换系统这个 黑匣子打开,并进行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及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全面认 识影响内部供应链绩效的各个要素,可深入分析薄弱环节,果断采取相应的提高 供应链绩效的相应措施,评价结果更加准确,为增强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力提供了 较好的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 3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定义 本文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定义是指企业内部所存在的供应链,企业内部产品 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 网络。在这里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视作供应链上的经济实体,只不过这条供 应链发生在企业内部而己。 1.2.2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产生原因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产生是内部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 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这是市场配置所不具备的,企业的比 较优势有动态优势、目的适应优势以及知识优势。动态优势是指企业追求的是一 种长远的、可持续的效率。目的适应是指企业的效率来自外部协调,靠外部协调 能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知识优势是指企业有利于挖掘和保持企业家才能和人力 资本。企业的内部市场是指将市场建立在企业的内部过程,在这种内部市场上, 由于交易双方是同一个所有者拥有,因此可以减少买卖双方的不确定性。 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企业发生组织变革的主要原因,企业内部市场的出现能适 应经济环境变化。当前外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工作方式越来越依靠团队 和合作,企业需要激发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有机融合 在一起,从而提高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知识的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企业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考虑在企业内部具体的经营环节用市场交易来替代科层 制来提高企业供应链的动作效率。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机制是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 竞争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独特的机制:各项管理权按市场的 需要授予各个内部部门;企业内部组织间的管理关系是作为具有较强独立性、具 有较大自主权的。由于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的独特机制,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实 施供应链来强化对各个独立部门的监督和协调,保证企业运行的一致性,自然而 然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就产生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是在对供应链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理论以及 DEA 等相关理论充分理解的 基础上,综合回顾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企业内部供应链 绩效评价和网络 DEA 等文献,文中评价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本身存 在的供应链,主要指制造型企业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之后进行生产加工,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4 再销售给客户的内部过程。本文运用 SCOR 模型分析指标,确定投入、产出变量, 运用网络 DEA 模型,基于流程的角度把内部供应链分为三个过程,构建供应链 绩效评价模型,测算供应链的绩效。通过对具体供应链绩效的实证研究,识别供 应链不同阶段对效率的影响,找出对总体效率影响最大的阶段,通过改进这些阶 段的投入产出提高总体的效率水平。 按照研究思路,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 1 章为绪论。分别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研究对 象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定义以及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产生原 因,并简要地叙述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 2 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的介绍,包括供应 链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以及 DEA 理论,该部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相关研究的综述,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企业内 部供应链研究综述以及网络 DEA 研究综述,文献综述部分,不仅总结前人的研 究成果和有益经验,也探讨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 3 章为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先分析了用网络 DEA 对供应链 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的原因, 接着分析了指标选取的要求与原则, 最后用 SCOR 模型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第 4 章为企业内部供应链分析及模型构建。分析了企业内部供应链各成员地 位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本质,结合网络 DEA 方法选取合适的评价指 标,然后构建网络 DEA 模型。 第 5 章为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查阅相关数并 用 Matlab 软件工具编程,对取得样本的数据分析出结果,得到供应链各阶段效率 及总效率得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网络 DEA 模型和传统 DEA 模型进行静态比 较,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最后为结论部分,该部分简要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点明了本文的创新之 处,提出了后续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硕士学位论文 5 图 1.1 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配合的研 究方法。从文章结构来看,文章前半部分偏重理论研究,而半部分则以实证分析 为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精读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和网络 DEA 文献,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 进而寻找到研究的的切入点。 2. 网络 DEA 法。依照网络 DEA 法的评价原理和步骤,先基于流程的角度把 内部供应链分为三个过程,选取合适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构建企业内部供应链绩 效评价模型,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3.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以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 论为指导,运用了网络 DEA 模型对具体的供应链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 分析。 绩效管理 理论 DEA理论 网络DEA 研究 内部供应 链研究 供应链绩 效评价 供应链管 理理论 指标体系设 计思路与原则 结论与建议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理论基础 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选取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6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供应链理论 1供应链的定义 理论界对供应链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即把企业从外部采购的原 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手中的过程。可见 传统供应链观点局限在企业内部,只注重企业自身和对资源的利用。此后对供应 链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企业外部,注意到与其它企业的联系,认为它应是一个“通 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变成产品,再到最 终用户的转换过程”。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较早期更加系统和完善。随着研究的 深入,国内外学者均从自身研究角度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Stevens(1992)认为 供应链就是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这一过 程,它开始于供应的原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3。Harrison 认为供应链是执行采 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4。 马士华(2000)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 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 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 体的功能网链结构5。2001 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 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7。 本文在综合以上各种定义,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供应链的定义如 下:所谓供应链,就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 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 原材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企业或各部门组成的一 个网络。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 和流通过程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外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 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2供应链的类型 随着对供应链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的结构也逐渐复杂,分为单一 型、扩展型和全面型三种,如图 2.1 所示。 硕士学位论文 7 单一型供应链的结构最为简单,包含供应商、制造企业以及最终客户三个主 体。这种类型的供应链适用于简单、中间环节少的产品生产。 扩展型供应链是单一型供应链的延伸,与单一型供应链相比其链条更长、结 构也更复杂。 全面型供应链在扩展型供应链的基础上实现了部分业务的市场化,同时引入 了专业性服务企业,整个供应链呈现网络化的趋势。这种供应链适用于产品生产 流程复杂,中间环节相对较多的情况。 图 2.1 供应链结构图 3供应链的流程 供应链包含四个核心流程:计划、采购资源、生产以及销售配送,每个流程 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高水平的“计划”流程,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利于 资源的合理安排。 “采购资源”流程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在保证产 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成本。 “生产”流程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周转时间。“销售配送” 流程水平的提高, 可以有效缩短产品投放的时间, 同时提高供应链柔性。 4供应链特征 第一,复杂性。现代企业供应链包括多个节点,有采购、储存、加工制造、 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等,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核心制造和下游产品销售及 服务,是一个由多个体、多种类和多国度的节点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从实际运作 上看,每一个节点都进行着价值创造活动,这些活动又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和时 供应商 企业 客户 单一型供应链 供应商 企业 客户 供应商的供应商 客户的客户 扩张型供应链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企业 客户 客户的客户 物流服务商 金融服务商 企业集团 全面型供应链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8 序性。 第二,动态性。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与环境的联系很密切。外部 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波及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供应链系统一旦建立,就成了 一个即时的确定系统。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的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 化。从发展的角度看,供应链的管理是动态的。 第三,竞合性。供应链是由多个企业或者多个部门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组 成的虚拟组织。一方面,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各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会使个体目标与供应链整体目标发生冲突,而另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要 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以整体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为基础。 第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供应链的形成、存在和重构,都是以最终客户的 需求为导向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客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的信息 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的驱动源。 第五,交叉性。一条供应链上的某个节点既可以是该供应链的组成部分,同 时又可以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供应链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相互交叉的供 应链网络。 5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最早是 Oliver 和 W ebber 在 1982 年初提出的。 关于供应 链管理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对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的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 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8。Christopher 认为供 应链管理是指从供应商到客户,以最少的成本传递最优的客户价值 9。Evens 认 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 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0。 2.1.2 绩效管理理论 依据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绩效的定义是:首先,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活 动;其次,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或者取得的成绩。因此,绩效既可以是一个过程, 又可以是活动产生的结果。 1绩效的内涵 绩效是一个过程,也是对一个过程和该过程产生的结果的量化。广义的绩效 不仅看重经济效益,更看重社会效益;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产生结果的过程; 不仅注重效益,更注重“稳定、节约和效率”。本文认为绩效是指在生产活动中 产生的、可以度量的、对社会和人有益的价值和结果。 绩效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在人们实践活动中产生 了实际作用的结果。只有具有实际效果的活动过程才有绩效,反之没有。 硕士学位论文 9 (2)绩效应当体现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绩效的获得一定是以资源的投入为 基础的,投入资源的多少必然影响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衡量绩效时应多采 用比值的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 (3) 绩效体现了一定的主客体关系。 绩效是主体作用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效用。 效益有正绩效和负绩效之分。 (4)绩效应当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绩效的获得一定是以资源的投入为基 础的,投入资源的多少必然影响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衡量绩效时应多采用 比值的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 (5)绩效应当具有可度量性。绩效应当是可以量化的,当然,存在一些必须 采用定性描述的指标,此时必须将定性指标量化,这是绩效评价的基本要求。 2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Measurement,PM),在一些文献中也被称为“绩效 考核”,绩效评价的文献大多与员工的薪资相关,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概念。其 实,有关员工的绩效评价或绩效考核只是企业整体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是为实现 企业整体绩效提升,而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方法,通过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及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步骤,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企业绩效做出综合评价,反映企业当前 状况,并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制定调整措施。一般而言,绩效评价可以分为三 个目的层次: (1)作为个人,评定个人价值的有无和大小; (2)通过绩效评价促使评价对象尽量达到评价主体的要求,这一点主要体现 在对多个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 (3)绩效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不足,并及时 进行改进。 绩效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确定评价的目的,选择评价对象;(2) 收集相关信息;(3)确定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4)形 成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决定了绩效评估的侧重 点。理想的绩效评估方法应该方便操作,而且结果是客观准确的。本文把绩效评 价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系统的考核方法。这类考核方法,多与组织的战略目 标、经营目标、企业文化、核心能力培养等目的相关,如平衡计分卡法。 (2)对绩效形成过程控制的考核方法。这类考核方法,一般与对常规性工作 任务进行控制为特征, 尤其强调对程序的遵守和对工作过程行为态度的特定要求, 如基于流程的考核法。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10 (3)衡量关键职务职责履行状态的考核方法。这类考核方法,是与每一个工作 或职务的关键工作要项和关键职责领域的达成度相关的考核方法。其中既有相对 的方法,也有绝对的方法,既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而且各种方法在 分类中相互交叉。 3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 可以将对绩效的解释拓展应用到供应链,就可以得到供应链绩效是指供应链 运作过程和运作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就是通过有效协调供 应链成员各企业的活动,增加、创造供应链的价值。从物流的角度看,生产制造 商从供应商处获得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然后包装,由销售商将产品送达顾客 手中,每个过程都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从信息流的角度看,各成员企业通过 信息协调和共享,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加供应链的价值。基于上 述讨论,供应链的绩效可定义为:(1)供应链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 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 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即结果绩效; (2)为达到上述目标,供应链成员采取的各种活动,即运作绩效。 4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 应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模型主要有:平衡记分卡模型(BSC 模型)、供应 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模型)、作业成本法(ABC 法)、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法)以及 DEA 法等。 (1)平衡计分卡模型(BSC 模型) 1992 年,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结合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全方位的衡量企业绩效,共同 开发了一套综合性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 通过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 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赋予不同的权重,依托企业战略,形成一套定制化的企业绩 效评价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 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出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 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平衡计分卡不仅提供过去成果 的财务性指标,同时兼顾以顾客的角度、内部业务流程的角度和革新与增长的角 度为基础的非财务性绩效指标,以此来弥补财务性绩效指标的不足。 平衡计分卡相比其它绩效评价方法,展现出了自身特定的优势:首先,它是 一种全方位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的衡量企业绩效,既考虑短期财务目 标,又考虑长期发展能力,同时也考虑了内部和外部客户,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相互结合;其次,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四个方面 协同运作,能够全面评估企业绩效;最后,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企业绩 硕士学位论文 11 效评价方法,通过战略层、管理层和实施层目标的不断分解、细化,实现制定战 略和实施战略的有机结合。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如下: 第一,转化组织战略远景。让组织所有成员在组织的战略远景及策略上建立 共识,以一套集成的目标和相应绩效指标来推动组织的长期发展。 第二,沟通与连结。让组织所有成员在组织中向上及向下沟通战略远景与策 略,并将策略与部门的个人的目标连结起来。平衡计分卡让组织内各阶层都了解 组织长期的战略和策略,也让部门、个人的目标与组织长期战略保持一致。 第三,规划与设计指标。集成组织的业务与财务计划,通过平衡计分卡设定 指标,来决定资源分配及设定优先级以实现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 第四,反馈与学习。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组织相应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在组 织管理层、部门以及个人上识别改进之处。 (2)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模型) 为了体现“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 的供应链管理思想,SCOR 模 型将下订单到付款提货中涉及的所有环节纳入研究范围,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评价 体系。SCOR 模型集成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form)、绩效基准 (Benchmarking)、最优业务分析(Best Practices Analysis)的内涵,提出 SCOR 的基 础是五个严格的管理过程, 即采购(Source)、 计划(Plan)、 生产(Make)、 交付(Delivery) 和回流(Return),并提供了涵盖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照流程分析的深入 程度,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将供应链分为流程类型、流程类别、流程要素三个层 次,分别从可靠性、响应能力、弹性、成本和资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可靠性、 响应能力和弹性是外部视角的评价指标,主要受顾客驱动;成本和资产是内部视 角的评价指标,由供应链自身决定。每一个大类指标根据情况,可以进行更细致 的划分。 第一层为供应链运作流程类型(Process Types),包括采购、生产、交付 和回流四个基本流程以及一个计划流程,前者通过后者来协调,这些流程既包括 运作性活动,也包括战略性活动。该层涉及的指标可供企业从供应链的总体角度 评估管理绩效,如可用交付绩效、订单完美履行率和满足性三个指标衡量供应链 整体的可靠性,用反应时间和生产柔性评价供应链的响应能力等。 表 2.1 SCOR 第一层的执行特点和相应的性能指标 执行特点 执行特点定义 性能指标 供应链交付 可靠性 正确的产品、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条件和包装,正确的质量,以及与 正确的消费者的正确的文件 交付执行 满足率 定单理想执行 供应链响应 供应链提供产品给消费者的速率 定单完成时间 基于网络 DEA 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12 供应链弹性 对于市场变化或保持竞争优势,供应链作 出反映的速度 供应链响应时间 生产弹性 供应链成本 供应链运作成本 销售成本 供应链管理总成本 增值生产力 担保/返回流程成本 供应链资产 管理效率 一个组织管理资产以支持需求满足的效 率。包括所有的资产(固定和营运资产)。 现金流周期 存活天数 资产变化 第二层为流程类别(Process Categories), 进一步将第一层的五大流程划分为多 个子流程。通过划分可以识别出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设计中不合理之处,如是否 存在交叉重叠的计划流程,是否存在多重采购流程。子流程除分属于各大流程外, 根据功能不同还可分为计划、执行和支持三个类别。该层包括了流程类型更具体 的评价指标,如可用预测准确性、订单履行率等衡量计划的可靠性,用重新计划 所需的时间评价计划的响应能力等。 第三层为流程要素(Process Element),在这一层供应链是可调控的。第三层 将流程类别分解为流程要素, 流程要素构成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要素层包括更详细、更具体的评价指标。 (3)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 ABC) 基于作业成本模型,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模型。基于作业成本的方 法克服了传统财务统计方法的不足,它将财务评价和业务运作结合了起来。这个 方法将业务流程分解成单个成本驱动的活动, 并评估每一个活动需要的资源(如时 间、成本等)。这种方法使得业务流程的成本和真正生产率评估较之传统的财务统 计方法更有效。例如,使用 ABC 模型让组织或供应链能更精确的评估某一个特定 顾客或面向某一市场特定产品的成本。ABC 模型不是取代传统的财务统计方法而 是提供对成本绩效更精确的理解。 ABC 模型使得绩效评价指标更好地与业务流程 及活动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相联系,精确评估了业务流程的生产率和成本。 (4)关键绩效指标方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 KPI) 关键绩效指标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组织经营绩效成果测量和战略目标管理的工 具。KPI 将具体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和公司管理重点,建立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的 管理系统,为公司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的建立提高系统的框架。建立 KPI 指 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 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价 的重点。然后,再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 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根据企业级的 KPI 建立部门级 KPI,并对相应部门的 硕士学位论文 13 KPI 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素(技术、组织、人), 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各部门的主管和 KPI 人员再一起将 KPI 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 KPI 及各岗位的业绩衡量指标。 (5)经济增加值模型(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 EVA) 针对剩余收益指标作为单一业绩评价指标所存在的缺陷, 美国斯特恩 斯图尔 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Co)于 1991 年开发出了注册商标为 EVAQ 的经济增 值指标EVA,并于 1993 年 9 月的财富杂志上将其完整地表述出来。经过 多年的发展与完善,EVA 已经扩展成一个集业绩评价、财务决策、资本预算、价 值评估、薪酬体系、管理激励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当今世界流行的 管理工具之一,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EVA 是指 经过调整的税后经营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用 公式表示为: EVA=调整后的税后经营利润一(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资本投入额=营运资本需求+固定资产净值+其它经营性资产净额 从 EVA 的定义可以看出,EVA 是站在投资者,即股东的角度,考察企业收 益在扣除债务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后的资本增加能力,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利 润,它体现了股东受益最大化的思想。另外,实施 EVA 须将企业各级经理转变 为“准所有者”(Quasiowners),以使经理承担与股东同样的风险,与股东是有相 同的所有权理念。如此便建立了一个强激励与约束作用共存的报酬机制。 2.1.3 DEA 理论 DEA 是数学、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 Chames 等人建成了 DEA 的第一个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