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方法及其策略_第1页
初中阅读方法及其策略_第2页
初中阅读方法及其策略_第3页
初中阅读方法及其策略_第4页
初中阅读方法及其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阅读方法与策略(纯理论)中考阅读致胜30招 如何在中考中取得阅读高分?这是许多老师和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 (一)整体解读15招 1.理解主旨5招 (1)细观眉目(通过研究文章标题或副标题理解文章主旨) (2)段意概括(通过概括、综合各段段意理解文章主旨) (3)线索探究(通过分析文章线索、文路理解文章主旨) (4)点睛品味(通过品味文章的点睛句段理解文章主旨) (5)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理清思路5招 (6)抓纲理目(通过分析文眼理清文章思路) (7)分段析层(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8)注意标志(通过具有标志性的语句、时间、小标题等理清文章思路) (9)关注承启(通过分析文章的承上启下句段理清文章思路) (10)推究呼应(通过分析文章的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理清文章思路) 3.解读写法5招 (11)探究构思(通过探究文章的构思解读文章的写法) (12)研究笔法(通过研究文章的语言表达解读文章的写法) (13)分析手段(通过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段解读文章的写法) (14)关注文体(通过对不同文体特点的把握解读文章的写法) (15)比较求索(通过同材同旨不同写法的文章比较解读文章的写法) (二)局部咀嚼15招 1.品尝词语5招 (16)引申推断(通过词语本义和引申意义的推断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7)瞻前顾后(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8)剥茧抽丝(通过分析语境的显性、隐性意义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9)列句比较(通过列出相关句子比较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0)换词推敲(通过更换词语进行分析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品尝句子5招 (21)看段析句(通过分析段落意思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2)注意关联(通过分析句子本身和前后文句子的关联分析句子意义和作用) (23)体察感情(通过体味、观察句子的情感色彩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4)考究风格(通过考察研究文章的语言风格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5)换句品味(通过更换句子进行比较品味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3.品尝文段5招 (26)抓住核心(通过抓文段的中心句、精华句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7)通观上下(通过观察上下文段的关系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8)考察组合(通过考察句与句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9)观豹窥斑(通过把握全文意思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30)品味写法(通过品味段落的写作方法、结构方式分析文段的意义、关系和作用)一、文体辨识能力训练 课标原文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考点说明 文体辨识能力指的是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对各种文体的识别能力,即判断各种文体及辨识其表达方式、基本要素的能力。 1指出记叙文中记叙的人称和要素;2辨识说明文的说明对家、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判别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办法;4分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5识别童话、寓言、新闻等特殊文体;6辨别各种文体中的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做好文体辨识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答题点拨 做好文体辨识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简单地说,记叙即记人叙事;描写即描形写神;说明即说物明理;议论即发表评议;抒情即表露情感。虽然在阅读文段里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但只要我们能准确辨别具体的表达方式,找出最主要的一种,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明确文体,把握阅读答题的方向。 做好文体辨识题还需要熟记各种文体的基础知识,摸索答题的技巧。许多文体的基本要素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次数等往往有一定的规律,训练时要多注意积累这些阅读经验。 辨别各种文体中的表达方式是难度较大的题型。一般在记叙类文章里,辨识“描写”是主要的考点,记叙文中的描写分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以及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答题时要揣摩题意,找准切入点。议论文中的的记叙、说明文中的描写在文段中出现较少,最容易被忽视,做题时要细心分辨。二、略读浏览能力训练 【课标原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考点说明】 略读浏览能力指的是运用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写法、提取文段关键信息的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略读浏览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了解各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总括全文内容的句子;2理解标题的含义,寻找与标题相照应的句子;3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中心事件;4辨识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5辨识文章的主要人物,初步感知人物形象;6概括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7把握说明的角度及顺序;8领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了解论证的方式;9筛选并提取文段的关键信息如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以及抒情句、议论句等;10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感情,筛选表明作者态度、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答题点拨】略读浏览能力训练意在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以便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所以阅读时要采用观其大略的方法,略去无关信息,把握本质特征,提高阅读效率。 要重视标题的提示作用。标题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钥匙,浏览标题有助于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记叙文的标题常常表明记叙的线索、中心事件、主要人物,有时还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指出了说明的对象,标题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往往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的标题一般点明了议论的范围或者文章的中心论点。 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创作意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文层次清晰,文段中常常有中心句,找到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议论文的开头结尾往往有总起、总括的句子,文章的中心论点往往就包含在这些句子之中。 答题时,语言表述要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精练灵活,术语运用规范、准确,力避繁琐呆板。三、词句理解能力训练【课标原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考点说明】“词句理解能力”指的是对文本进行词句理解、语言领悟、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词句理解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同义词或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选用;2文中词语的指代内容;3结合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4文中限制语准确运用的品析;5词句的前后照应;6理解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7理解特定语境中句子的深层含义;8品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作用;9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10揣摩相矛盾词语的表达作用;11品味词语或句子能否删去;12品味相邻词语或句子能否调换;13释疑解难,对词语或句子运用的妙处进行解析;14联系语境,在表意连贯的基础上填写句子;15揣摩句子的表达意图,按要求续写、仿写句子。【答题点拨】作者遣词造句,都力求最佳表达效果。而在阅读中分析这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不但能培养一种语感,而且是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这里分别就品味词义,揣摩句义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品味词义常用的方法有:语素分析法。先单个解释词的含义,然后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的含义。同义换言法。是以词解词的方法,即用浅显的概念去理解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深奥的同一概念。词义辨识法。一个词的本义运用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其引申义,那么解答时,要辨清是比喻、借代或是其他形式形成的语境义,识清来源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语境定义法。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特定的意义或临时意义,这就要审视语境,联系上下文来揣摩其含义。揣摩句义的方法有:紧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句子由词连缀而成,句子中有些关键词语是句子表意的核心,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也就能正确句意了。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句子的深层含义往往与文章的上下文有关,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时一定要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才能领会其深义。结合文章主题,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作者遣词造句是为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服务的,那么在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时,有必要考虑该句子是否与文章主题有关,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结合写作方法,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有些作者在作品中运有一些写作手法,或是修辞方法,使句意含蓄,耐人寻味。因此,结合写作手法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也是一种重要途径。【词句理解能力专项训练】l 品味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地里正干着活呢,有黑云从东南角起来,一阵凉风从脚下擦过。写出了凉风很疾,准确地描写了暴雨来临前风的特点。2.院子里漫起了水,雨砸上去,就冒起一片水铃铛。 写出了雨点之大3.他看着那些铃铛顺着水往外漂,经过一个小阳沟,就到大街上去了。写出了雨点之大之密,也写出了水铃铛流动的情状。4.那不是故意留的,是雨自己找的。解题思路: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无外乎,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找”生动地写出了雨仿佛有思想有情趣的特点。5.孩子也想往外跑。解题思路:本句位于句首,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考虑,首先是衔接过度的妙处。另外我们知道虚词本来没有实在意思,所以只能从表达作用上去分析。“也”字紧承上文水流到外面的大街而来,使上下段落衔接紧凑,过度自然。6.它们让纸变得难看,不平整,发脏,隐隐约约的痕迹,是无规则的,但让纸充满深度。使回忆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7.因为你曾是一张纸,那雨把你淋湿了,起了皱,你把它凉干,仍是皱,再也回不了原样了。看雨的感觉留在记忆中永远不会被抹去。 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8孩子想他的心事,他有足够的时间。解题思路: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句子,因此应该从句子特点出发思考答案。上文已经虚写了“孩子想他的心事”的内容,因此本句突出的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本句突出了遐想的时间很充足,表达了雨带给了孩子闲暇的时间和快乐。9.大人嘟囔一句,紧锄两下,抬头瞧,孩子早已在堰上等他们了。大人的“紧锄”和孩子的“早已等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孩子急盼下雨的心情。四、内容探究(基本梳理分析)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基本分析能力指的是分析文章结构形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行文脉络等能力。 基本分析能力的主要考点有:1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2划分文章或段落的结构层次。3解说层次划分的理由。4编写文、段的结构提纲。5找出能显示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或句子。6找出表示过渡、照应的词语、句子、语段。7分析句与句、段与段、部分与整体间的结构关系。8排列文段句子的顺序。9根据行文脉络,将打乱的语句、文段归位。10分析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题点拨】 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首先必须通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辨别文章体裁。不同的文体在结构上各有不同的特点,要结合文体特点来分析文章结构。 记叙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组织材料,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地点、场景的转换,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表达方式和人称的转换等角度进行分析。 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及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组织材料,可按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分析结构层次。 议论文常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安排文章结构,主体部分常常采用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结构形式,可按此基本格式去划分结构层次。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应依据其各自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要重视标题的提示作用。注意人称的转换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照应的语句,文段的起句、结句、中心句,以及表示层进、并列、转折、总结的关键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五、整体把握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整体把握能力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它主要指阅读时从整体上感知、理解、概括、评价文本的能力。具体为,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大意,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概括文章中心和要点,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等。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整体把握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概括文本内容。2领会文章主旨或寓意。3把握全文结构。4概括人物形象。5概括文中表现对象的主要特点。6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7评价作品的基本写法与表达技巧。8提取全文关键信息,如总说句、中心句等。【答题点拨】 整体把握能力的答题技巧有: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或标题来迅速感知文本内容。 运用直接提取的方法来显现文章的总说句或中心句。 运用概括的方法来浓缩文章的基本内容。 运用概括提炼全文的方法或阅读文章的首尾部分来领会文章的中心或主旨。 运用概括的方法来理解文章表现对象的基本特点。 运用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来判定文章的结构模式。 用抓住文章语言标志的方法来理清文章的顺序或思路。 用分析文章线索的方法来理解文章的构思方法。 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根据所掌握的写作知识来理解、说明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技巧,等等。六、要点概括、提炼筛选信息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4将材料进行归类。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答题点拨】 在阅读中做概括提炼题时,可以采用标题诠释法,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应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阐释。可以采用找中心句法,因为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可以采用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可以采用联合法,如果文章中段落、层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它们联合起来,再简要概述。可以采用词句整合法,文、段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或语句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可以采用概述法,某部分的意思有时候很难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那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此外,在答题时,要注意几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或综合使用。 七、细节探究能力训练八、阐释解说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阐释解说能力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说明、解说、解释,根据要求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等方面的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阐释解说能力的考点主要有:l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等)的含义进行解说。4给描述的对象下定义。5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6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7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8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9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10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等等。 【答题点拨】 解答阐释解说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联系语言环境。如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对句子、文段的内容进行表述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进行。 注重整体感知。如阐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对文段的内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解说,要注意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表述。 提炼信息及要点。如解答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题型时,要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组合后准确表述。 九、手法欣赏能力训练 【常见考点】 手法欣赏能力不单指文学欣赏能力,它还指对各类文章表达与表现技巧的欣赏。在中考阅读题中,手法欣赏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2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诠释、拟人式写法、答问式结构等。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4散文的表现手法如托物寓意、咏物抒情、人称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像、比喻象征及语言的骈散结合等。5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另外,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表达方式的运用、欣赏文章美点也可作为考查角度。 【答题点拨】 1解答手法欣赏方面的题目,要注意调动知识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重文体知识、写作知识、构思知识的积累。 2要注意对文章通用手法的理解。其实,在手法欣赏的考点中,不少考点是大多数文体所共有的,如:对比的手法、比拟的手法、设置线索的手法、侧面烘托的手法、人称变化的手法、照应的手法、引用的手法等,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这些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答题。 3要注意对文学作品表达手法的理解。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都要有所领会,这样在答题时就能“说到点子上”。 4要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却可,不必面面俱到。 5语言表达要具体、完整,突出层次感,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做到既有观点,也有例证。 十、语言品析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和文段品读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语言品味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2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3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4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5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6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7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答题点拨】 解答语言品味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紧密联系语境。即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来理解品味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要瞻前顾后,揣摩词、句、段之间的前后联系。 2要准确把握角度。如表达意图、语体(书面语、口语)、感情色彩、表达方式、句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3要精练准确地表述。比如,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形象优美,排比的作用是使语言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感情强烈,对偶的作用是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十一、感受评价能力训练【常见考点】 感受评价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常以开放题型出现。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感受评价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4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5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6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7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8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9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答题点拨】 1摘录句子并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必须在感悟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答题重点应放在“说明理由”上,“理”要充分,要能说服人。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应着眼全文,结合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来领会作者的感情,对感情较隐晦的文章要挖掘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力求准确。3谈对文中某问题、某说法的认识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要有创意,还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4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深入的分析、认真的态度,既要联系文段,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答题时建议使用“我认为”“我建议”的句式,使口吻谦虚,表达规范。 5根据内容想像情节及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一定要在准确把握作者意图、情感倾向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材料中的情节、人物、细节、情景、场景,要想得合乎情理,合乎人物性格,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想像内容要丰富,描述要生动,并能与文章浑然一体。6谈阅读感受比较灵活,可以从构思、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思考,但一般应着重从文章的情节内容、思想内涵给人的心灵启迪及精神影响方面来谈,最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7评价人物形象,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要在感知全文、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性格、精神实质方面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语言要概括凝练。 十二、学会品味评价能力训练 【能力目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会品味语言、学会手法欣赏、学会感受评价。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和文段品读能力。手法欣赏能力不单指文学欣赏能力,它还指对各类文章表达与表现技巧的欣赏。感受评价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常以开放题型出现。【考点阐释】: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结合近三年的中考,我们将其考点和考题类型作归纳如后。考查语言品味能力的考点主要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手法欣赏能力的考点主要有: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诠释、拟人式写法、答问式结构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散文的表现手法如托物寓意、咏物抒情、人称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像、比喻象征及语言的骈散结合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另外,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表达方式的运用、欣赏文章美点也可作为考查角度。考查感受评价能力的考点主要有: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知识智囊】: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十三、迁移拓展能力训练【课标原文】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考点说明】所谓的“迁移拓展”,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引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其考查的着重点在于知识积累。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迁移拓展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联系生活实际,印证作者的观点、评判作者的观点、驳斥作者的观点;2.评说作品中的人物的言行; 3.想象作品中人物的所思、所言、所行;4.围绕文章的内容或主题写名言警句; 5.拟广告语或标语、提建议、设计小制作等;6.整合文本与相关资料进行类比探究; 7.学科之间的渗透;8. 列举与题目有关的材料、事例、言论等。【答题点拨】解答迁移拓展题,其前提是认真对待文章的主旨,读通全篇,把握要义。印证作者的观点,就要使所选取的材料具有针对性、说服力;评判作者的观点,评判作品中人物的言行,首先要明确态度,或赞成,或反对,或补充;反对驳斥类的,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是所有的反对意见都能体现“创造性思维”。不要空谈,要用具体的事例与作者对话。做想像文中人物所思、所言、所行的题目,要从人物的具体言行出发,做到合情合理,所想、所言、所行应是从原文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解答课外阅读类的迁移题时,要熟知相关的课外读物(尤其是中外名著),要积累丰富的名言警句,但不要随意“创作”做拟广告语或标语、提建议、设计小制作题,不仅要与原文相切合,还要注意题干对语言的要求。做类比探究题时,要从整体上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得出符合所有材料的结论。做学科渗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