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培训讲义_第1页
会计学课程培训讲义_第2页
会计学课程培训讲义_第3页
会计学课程培训讲义_第4页
会计学课程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课程简介 会计学科的性质会计学科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地位会计学课程及其内容 通常把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统称为经济学。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学又分为几大类: A、研究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其代表课程) B、主要研究生产力的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是其代表课程) 它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研究生产力中“技术”这个因素的作用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广义的“技术经济学”可以说是“生产力经济学”的异名。 C、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生产力的双重性质的学科,即各类部门经济学(工、商、农、交通运输、旅游经济学)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管理学。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与会计学同属一类的还有:工商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 整理线索如下: 管理学会计学 即:会计学是经济学中属于管理学的一分支。 依据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会计学又包括如下分支学科:1、“会计学基础”主要论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基本知识和方法。它是其他会计分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2、“财务会计”主要论述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论、原则和方法。3、“成本会计”从会计核算中分离出来,重点研究会计要素中“成本”这一要素的有关理论和确认、计算成本的方法。4、“会计分析”主要论述如何依据会计信息资料来分析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情况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财务管理”和“经济分析”课程)5、“管理会计”主要论述如何运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提供的过去和现在的会计信息来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借以不断提高企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关理论、知识。6、“会计检查”(审计)主要论述如何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来检查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从而加强对各单位经济监督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作为非会计专业开出的公共课程会计学,其内容涉及到上述内容当中的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分析、管理会计。由于学习目的与会计专业有所不同,这门课程主要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认识和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目的: 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能够全面掌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学习要求: 名词解释 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改错、 综合运用 全面掌握 判断分析 案例分析 “三基” 基本理论 简述 论述 基本技能 计算 业务题 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案: 分成三大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目标和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职能 三、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提供 四、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 五、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 六、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七、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八、借贷复式记账法 九、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计循环第二部分: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筹资业务的核算 二、购销业务的核算 三、生产业务的核算 四、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 五、其他重点业务的核算第三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一、财务报告的编制 二、财务报告的分析 三、财务报告信息的利用(阅读与分析)四、运用案例分析根据会计课程的特点,集中的案例分析将在基本内容完成后进行。第一部分 会计基础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发展史: 头脑记忆 会计已初步形成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 清代学者焦循在 书契 孟子正义一书中: “零星算之为会 日记 总合算之为计”奴隶社会 月要 岁会封建社会 四柱清册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资本主义社会 复式记账法 财务会计(股份公司) 会计 管理会计现代 会计信息系统 生成 加工利用 小结:会计随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计本身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现代会计。(小结: (P5)二、会计目标和会计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会计的现代化,会计目标也产生了多元化趋势。现代会计有两个方面的目标,从而决定了现代会计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其功能的扩展。 提供会计信息(初始的、基本的、首要的目标)会计目标 (多元化) 加工利用会计信息(现代会计的特点, 会计目标的逻辑扩展) 会计信息构成系统(财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系统结构 (复杂化) 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特点) 反映经济过程(反映) 核算会计系统功能 会计法中: (全面化) 参与经济管理(控制) 监督三、会计信息的需要及其提供会计信息的用户及其需求 会计信息的用户(使用者)按其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1、 外部用户(外部利益集团):与企业有着利害(利益)关系的企业外部的个人或组织。1 具体包括: 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用户:投资者、债权人(现有的、潜在的) 有着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用户:税务机关、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证监部门所需信息: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纳税情况、偿债能力用途:便于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有关的经济管理和决策2、 内部用户: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及相关人员。1 具体包括: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及企业单位内部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所需信息: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方面以及经营过程和业绩的系统的财务信息用途:便于进行有关生产经营及投资分配的决策会计信息生成系统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1、 会计信息的特性:货币表述:价值指标、财务信息近似计量:存在误差,难以精确事后反映:生成系统是根据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有关数据生成需要代价:需将信息所能带来的利益与其所需成本进行比较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会计信息生成系统难以提供用户决策所需全部信息,而只能提供基本财务信息。2、 基本财务信息的内容有关企业经济资财的信息(资产) 静态有关企业经济资财要求权的信息(负债、权益)有关企业经济资财及其要求权变动情况的信息 动态四、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会计信息生成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1、 会计假设及其特点会计假设:是对会计系统赖以活动(即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所做出的基本假定。特点:虽是“假设”,却带有明显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2、 四种会计基本假定会计主体 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作用a、 划分主体及所有者(即经营者)的财务收支b、严格区分会计为之服务的会计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界限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作用:a、b、(P8) 时间范围会计期间(亦称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作用:(P9) 货币计量 表现形式货币计量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货币计量假设之假设:货币计量假设附带币值不变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的成立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常发生。因此必须假设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是固定不变的。作用:(P9) 会计信息生成的一般原则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截止2003年初我国会计规定了13项一般准则(教材12条,新增“实质重于形式”)和16项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中期报告)。1、 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可靠性原则(客观性)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可比性原则(横向可比)一致性原则(一贯性、纵向可比)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对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3、通行的修正性惯例谨慎性原则(稳健性)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新增)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和依据”。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吻合的业务或事项,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担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五、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 在传统会计实务中,一般认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并具体表现为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五个工作环节,与之相联系。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也可以分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在现代会计中,则可称为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的方法、审计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一套专门的技术方法。 填制和审查凭证 记账 设置和运用账户 复式记账 设置和登记账簿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 算账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报账 编制会计报表 会 一般加工利用 具体方法 计 会计信息 (会计报表分析) 加工利用方法 用账 方 综合加工利用 具体方法 (管理会计) 法 审计方法 查账 (各种审计方法) (教材P20P22)六、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 在前面第三“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提供”一讲中,我们已经明确了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应该、也能够向用户提供三方面的基本财务信息:有关企业经济资财的信息(资产) 静态有关企业经济资财要求权的信息(负债、权益)有关企业经济资财及其要求权变动情况的信息 动态 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例,就是运用不同来源(要求权)的经济资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以收抵支,实现盈利。 从会计角度看,企业的这些经济活动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事项。所谓经济事项,是指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需要由会计反映的一切经济业务。 要具体反映这些经济事项,对经济资财及其要求权的影响情况及其结果提供不是笼统抽象的、而是决策有用的基本财务信息,就需要对经济事项引起变化的项目加以科学合理的分类,并为每一类别取一名称。这种对大类项目的基本归类的名称,我们称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种类(重点) 同一切事物一样,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会计要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运动变化:取得货币资金,以货币资金购入设备材料,将材料投入生产加工,完成加工的产成品进行销售,实现销售后取得大于成本费用的收入,即增量货币资金(利润)。 对以上过程,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它处于两种不同的形态: 1、从某一时点来观察,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时表现出来的各类会计要素,我们称为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权益) 2、而从某一时期来观察,又处于不断变化中,用静态要素很难对其进行描述,我们将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会计要素称为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我们分别研究各个会计要素及其具体项目。A、静态会计要素 静态会计要素及其种类(P10)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资产的流动性分类,可以分为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定义、具体项目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负债 负债是指会计主体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负债是一项经济责任,或者说是一项义务,它需要企业进行偿还;清偿负债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的一种后果。)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的流动性是就负债的偿还期限的长短而言的。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发生的债务;预收账款是买卖双方根据协议的规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会计主体)而产生的一种负债;应付工资是企业对职工个人支付劳动报酬而产生的一种负债;应付福利费是企业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应付股利是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者利润在未支付之前所形成的一项负债;应交税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应交而尚未交纳税金所形成的一种负债;预提费用是指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项目所形成的一种负债。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以上的借款;应付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对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一种负债;长期应付款主要包括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等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所谓净资产就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新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投资者角度: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静态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强调总资产)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强调净资产)B、动态会计要素 动态会计要素及其种类(P12)收入 基本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狭义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收入 投资收入 不作收入要素,而直接作利润要素,因为(广义) 未发生与之相配比的费用成本。即投资收 营业外收入 益与投资损失之间、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产品生产费用和营业费用(狭义费用) 费用 投资损失 (广义) 不作费用要素,而直接作利润要素 的抵减因素。 营业外支出 产品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 (生产成本) 间接费用 特点:生产成本的实质仍然是资产,是资源的转化形态,而非资源的真正耗费。 销售成本(为了实现销售收入而耗费) 其他业务支出(为了实现其他业务收入而耗费)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特点:营业费用是资源的真正耗费。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流转环节价内税利润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动态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收入费用(不含生产成本)=利润 动静态要素的相互关系: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含生产成本)=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不含生产成本)=利润(未分配前)七、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会计科目 在前面介绍会计要素的过程中,为了了解每一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我们对每一要素都按其经济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分类。如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又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具体项目。这些项目的名称就是所谓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进一步分类的项目。(P30) 现金 货币资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资产 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静态 流动负债 要素 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会 长期应付款 计 要 所有者权益 素 收入 动态 费用 要素 利润2、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P30)会计科目的内容反映科目的横向联系。会计科目的级次体现科目的纵向联系,根据用户对会计信息不同详略程度的需要,会计科目可作进一步细分,一般可分为: 总分类账科目子目明细分类账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级科目和部分主要子细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颁布。 一般子目和明细科目: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和用户需要来设置。如何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账户 账户:账户是有一定格式,可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以会计科目为依据设置账户的原则是:(P32)一一对应 分级对应3、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联系和区别(P32)会计账户1、账户的基本结构(一般结构、最简结构) 账户是有一定格式,可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要记载会计要素的各个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会计账户最基本的结构至少要有两个方面,分别反映增加和减少。P33图示就是账户基本格式的一种简化形式,我们称之为“丁字账户”或“T型账户”。在具有基本结构的账户中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计算,就能提供会计对象每一个具体类别的增减变动过程(动态)和结果(静态)会计信息指标。 具体讲: 动态指标是指登记的增加数额和减少数额。在会计术语中,这个增加数额和减少数额称为“发生额”。就某一项经济业务的记录而言,发生额提供该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涉及到该账户的变化情况的动态指标;而就某段时期而言,一定时期内该账户的增方发生额合计数和减方发生额合计数,提供了会计主体该期间内发生了所有经济业务引起的涉及到该账户所表示的会计要素具体类别的变化情况的动态指标,我们称之为“本期发生额”,具体分为“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发生额之和抵减掉本期减少发生额之后的差额叫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它提供了本期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涉及到该账户所表示的会计要素具体类别增减变动结果的状况指标(静态指标)。 会计上每月都要结账,所谓结账就是结算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但持续经营中的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过程并不受结账的影响,结账只是人们为了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情况和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人为的将生产经营过程划出段落。因此,本期期末和下期期初实际上是同一时点。在会计结账时,本期末的余额要结转到下期,本期期末余额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同理,本期期初余额即为上期期末余额。 结账的一般公式(通式,不考虑记账方法的影响)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八、借贷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的一般介绍。什么叫借贷复式记账法(P38)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1、理论依据: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权益 (费用=收入利润) 会计等式作为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等式本身成立等式恒等,即会计主体发生经济业务并记录下来不会破坏这一等式的平衡。 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类型千变万化,但抽象为对会计六大要素的影响情况,不外乎九种类型,见教材P39。2、记账符号(P40) 各种复式记账法的名称是因记账符号而得名的。3、账户的设置和运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以T型账为例,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右方一律称为贷方,从而形成了账户具有借、贷两方这种基本结构。至于借方或贷方的经济含义(即发生额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却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结合账户的性质而定。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性质(账户分类) 会计静态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动态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收入费用=利润 因此,按会计要素可将账户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 如果进一步分析: 负债和权益都是对资产的要求权,可视为同一类型; 资产和费用可互相转化,可合为同一类型; 收入是形成利润的来源,而未分配利润本身就是一种权益。 这样一来,可将动、静态三要素的会计等式合并为: 资产 = 负债 + 权益 (费用) (收入利润) 即将全部账户分为会计等式等号两边的两大类: 资产、费用类账户和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 处于会计等式等号两边的账户,在数量上存在着同增同减的关系。而资产与其要求权(负债、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这种对立在借贷记账法对不同类型账户的登记方向上有体现。在借贷记账法下,两大类账户的记账方向分别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借方记增,贷方记减,余额在借方。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记增,借方记减,余额在贷方。 可见,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型的账户,相同的账户基本结构,却具有完全相反、互相对立的经济含义。借方 资产、费用类账户 贷方 借方 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 贷方 这样,在借贷记账法下,前述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结账通式),依账户的不同类型而具体化为两个公式:资产、费用类账户 = 借方 借方 贷方 借方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 = 贷方 贷方 借方账户贷方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只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