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doc_第1页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doc_第2页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doc_第3页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doc_第4页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技术及护理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护理 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是争取时间,要求在46分钟内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抢救成功率亦越高。心肺脑复苏过程分为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3个时期。由于心肺脑复苏是一连续和系统的急救技术,以上三期不能截然分开,须密切衔接并不间断地进行。 1.基础生命支持(I期复苏或初期复苏)主要是就地进行徒手抢救,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3个主要步骤,目的是维持基础的生命活动,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1)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最重要的措施。病人意识丧失后,可因舌根后坠、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仰面抬颈法:病人平卧,救护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病人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气道开放;仰面举颏法:病人平卧,救护者一手放在病人前额,并用手掌向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于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上举,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和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双手抬颌法:抢救者用双手同时将病人的左右下颌角托起,使头后仰,并使下颌角前移即可。(2)人工呼吸:气道通畅后,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用手法或机械等人工方法使气体有节律地被动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保障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呼吸复苏中最简单、及时、有效的方法。抢救者用压前额那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将病人口唇张开,深吸气后紧贴住病人口部用力向内吹气,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方为有效。随后松开鼻孔,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病人借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排出肺内二氧化碳。开始时先连续进行34次充分吹气,以后依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吹气量成人为8001200ml。该法操作时因抢救者易感疲乏而影响效果,故最好两人以上轮换操作,或尽早改用器械人工呼吸法维持。(3)人工循环:通过胸外或胸内人工挤压心脏以达到维持循环功能的方法。多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前手握空心拳连续捶击心前区12次,其产生的低能电流可促使心脏复跳,然后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使病人仰卧在硬质床面或地上,下肢稍抬高,以利静脉血回流。抢救者靠近病人一侧,将一只手掌的根部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掌根部与病人胸骨纵轴方向一致;另一手掌根部重叠在该手背上面,两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3.54cm,而后迅即放松,使胸骨自行恢复原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频率为80100次分。心脏按压的主要有效标志是能触摸到大动脉搏动。 2.进一步生命支持(期心肺复苏)主要是在工期复苏基础上,应用救护设备、急救技术和药物,建立并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实施进一步的生命救治。(1)寻找病因:迅速进行心电监护,尽快明确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和心律失常的类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和护理措施。(2)维持呼吸功能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法开放气道难以持久,采用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可解除舌根后坠。有条件时,应尽早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术,能较长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2)机械人工呼吸和氧疗:常用方式有:简易气囊呼吸器,由带有活瓣装置的呼吸气囊、面罩等组成,使用方便,效果确切,适用于两人同时参加抢救,其中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另一急救者配合胸外按压有节奏地压挤或松弛气囊实现有效通气,该呼吸器还可接氧气管供氧;麻醉机,通过面罩或气管内插管给病人输氧,并可通过气囊控制呼吸,效果比简易气囊呼吸器为佳;呼吸机,可自动控制人工呼吸并根据需要调节呼吸频率、通气量和通气压力,是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理想设备。 3.延续生命支持(复苏后生命支持或后期复苏)包括脑复苏和复苏后治疗及护理。心肺复苏后,因缺氧引起的脑损害可导致整个复苏工作的失败,有再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同时,还需要对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此期病人仍处于危险之中,须按危重病人特别治疗和精心护理。(1)脑复苏:防治呼吸心跳停止后缺氧性脑损伤的工作称为脑复苏。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还在于尽快使病人恢复智能和有质量的生活,因此复苏后期的重点是脑复苏,而脑复苏的关键是防治脑水肿,须尽早施行综合治疗措施。1)维持血压:应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以保证有效的脑灌流量。但需防止血压过高加重脑水肿,或血压过低而加重脑及其他脏器组织缺血缺氧。2)支持呼吸功能:病人应常规吸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超过4872小时,应考虑作气管切开;若自主呼吸已恢复,但呼吸功能较弱,可应用呼吸兴奋药;若自主呼吸未恢复或微弱,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做好人工呼吸机的有关护理。3)低温治疗:可降低脑代谢,减少耗氧量,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是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取得脑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降温前,先用氯丙嗪、地西泮等药物,防止低温引起的寒战、血管痉挛,并有辅助物理降温作用;然后戴冰帽重点对脑部降温,再在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放置冰袋,以体温降至3533、肌张力松弛且呼吸血压平稳为准。降温需持续至神志恢复。复温时应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12日后再停用辅助降温药物。4)脑复苏常用药物:脱水剂,为了防治脑水肿,在降温和维持血压基础上,宜及早应用脱水药物,常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入,1530分钟滴完,或配合使用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可视病情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防止细胞自溶,对保护脑细胞和防治脑水肿有肯定疗效,最好选用作用强而水钠潴留副作用较小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地塞米松常为首选药物;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选用脑活素、氯酯醒、能量合剂等药物;冬眠药物,脑损害的病人常有肢体抽搐,可增加耗氧量,常用冬眠I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14量或12量分次肌注或静滴,每6小时用药1次。(2)复苏后治疗及护理1)治疗原则:包括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确保有效循环稳定;防治肾功能衰竭;纠正酸中毒;治疗原发疾病。2)复苏后护理:对复苏后病人要保证热量供给,必要时采用胃肠外营养,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鼻饲饮食,宜取头高1030卧位以减轻脑水肿,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等;复苏病人由于昏迷、机体内环境失调、营养摄入不足、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使防御能力降低,加之抢救过程中无菌操作不够严格,易于继发各种感染,故复苏后的病人均需常规使用抗生素并应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长时间留置导尿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每日用消毒棉球擦洗尿道外口及会阴部,注意更换引流瓶,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对施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严格执行吸痰导管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有条件时,每次吸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吸引负压不宜过大,避免气道粘膜受损;及时发现有无因心脏按压所致的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复苏后的心律是不稳定的,应及时予以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时立即通知医生,每15分钟测量脉搏、心率和血压各1次至稳定;病人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搧动、呼吸频率明显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