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阅读训练及答案.pdf_第1页
新闻类阅读训练及答案.pdf_第2页
新闻类阅读训练及答案.pdf_第3页
新闻类阅读训练及答案.pdf_第4页
新闻类阅读训练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 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 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 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 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 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 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 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 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 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 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 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 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 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 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 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 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 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 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 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 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 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 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 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 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 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说、流行歌 的跟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 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 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 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 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 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 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 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 无存了。 19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对乡愁的理解 诗人的创作动因 诗歌的现状与发展 中文 的纯洁度 20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 1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 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或“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 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 感情寄托” 2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诗歌贵在含蓄“就 要差这两个字”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余味无穷 更有诗意” 22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 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 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 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 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可以谈要保持中文的 纯粹性为汉语的纯粹性而奋斗规范网络语言保持中文特色也可 以谈网络语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包容。言之有理即可。 21.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 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 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她只能活七小时” 【注】 美 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 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 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 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 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 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 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 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 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 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 帮助两分钟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 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包括打到路德医院,证实 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 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 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 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 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 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做。“新泽西州新布伦 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 等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 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有权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 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里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 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里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 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早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 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里蒂 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 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 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里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里蒂大夫 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 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 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度公路时,车速器始 终指向65英里,这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里蒂大夫说:“今 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作不了的事。” “也许 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 者们惦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 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 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里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 会。 (选择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 读,有删改)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4 分) 【解答提示】(1)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2)清晰显现 出援救进展;(3)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 (3)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20.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 不了的事”?(4分)【解答提示】“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 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 素,快速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 线部分做简要分析。【解答提示】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 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 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22.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 解。(6分) 【解答提示】(1)对生命的尊重,(2)世间有大爱,(3)在战争的 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注意注释的作用。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 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 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 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 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 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 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 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 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 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路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 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 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 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 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起 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 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 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 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 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 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 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 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 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 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 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 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 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 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 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 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 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 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 析其作用。4分 1.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 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 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 21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 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 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 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 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 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地震预报纳入法律地震预报纳入法律群测群防停止不可测论成 思路 “如果获得中国地震局哪怕有限的支持,玉树地震完全可以比较准确 地预测出来。”4月27日上午,在 北京“全国灾害预测方法研讨 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顾问陈一文的一席话得到了与会50多位专家 几乎一致的认可。 此次地震局遭遇质疑始于4月14日。和汶川地震一 样,震前地震局没有给出任何预警。地震发生后,青海地震局预报部门 成立应急预案,对地震的下一步趋势进行研判和会商,正在会商期间, 7.1级强震发生。 随着地震伤亡人数的扩大,网民们对地震局的质疑 开始升级。从其基本的职能步步深入到其财政预算的使用。 这不是地 震局第一次遭遇质疑。两年前的汶川地震后,网友在伤痛、震惊之余不 无疑惑,质疑、指责地震局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网友认为是地震局玩 忽职守,忽视了震前预兆,甚至怀疑地震局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意不 发出预报。 曾经的地震局被寄予过厚望,周总理曾亲切嘱托:“希望 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1953年11月,新中国决定成 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 提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 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 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 1970年,周恩来委托李四光担任中央地 震工作小组组长。 1971年8月,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98年,国家 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据介绍,地震局曾经准确预报过20多次 地震,尤其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地震局的工作思 路和我国地震预报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 1997年,防震减灾 法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群 测群防的政策基本停止。 2006年7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发表文 章称,地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难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情,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陈一文认 为,“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为地震不可测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了 地震局工作日后的指导思想。” “地震是可测的。1975年海城地震, 测出来了,也报出来了;唐山地震时汪成民创造的青龙奇迹,联合 国授的奖,能否认吗?还有汶川地震前,耿庆国也提前报给了地震局; 汶川地震,钱复业对时间、震级都做了准确的预报,只是定不了地点, 但也汇报给地震局了。”中国科学院工程质量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 研究员李世辉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显得很激动。 “地震局彻底西 化,这地震不可测的深层次问题。”地震预测专家任振球这样认为。 地震局预测专家汪成民也认为,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辉煌的,曾经是 高于世界水平的,现在反过来,要跟国外学,这很不正常。 据陈一 文介绍,地震局体系内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出现多大的地震灾 害,死了多少人,跟地震局都没有关系,因为地震不可预测。” 陈 一文进而透露,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地震预报”直接有关的所有 工作,包括“地震预测”研究项目、经费支持、现有地震前兆监测仪器 的维护、更新与支持,全部被认为是以后某世纪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 而不是当代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工作。“而且在地震局系统内所有坚持 搞地震预测的人,等于被边缘化了。” 地震预警汇报流程也被一些 网友认为并不科学。据介绍,地震局系统现在的预测流程是,由设在全 国各地的地震监测台站,将监测的数据统一报到省一级地震局,省一级 地震局研究后,根据情况,确定不同级别,然后送国家地震局,在国家 地震局台网中心会商后,再送到地震预报预测中心,地震预报预测中心 组织会商后,然后上报中央。 一位网友说,等中央开完会,地震都震 完了。 面对网友和老专家的质疑,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地震局选 择了沉默。 16.根据文本,质疑方对中国地震局的质疑有哪几个方面?请分条概括 说明。(5分) 17.这篇新闻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