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doc_第1页
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doc_第2页
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doc_第3页
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1、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上半年首次在全市牵头组织并筛选形成80项“XX-XX年市共性关键技术”指导目录,并据此每年开展20项关键技术项目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技术瓶颈。1-4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91.48亿元,同比增长25.6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8.86%,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半年入驻企业实现产值6704.1万元、利税949.1万元,毕业企业毕业实现产值13.8096亿元、利税1.593亿元。2、上争计划项目加快落地。不断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获批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56个,申报立项率达到85%,创历年同期新高。新确认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新确认省第五批农业科技型企业8家,获批数列全省第三,累计有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7家。国电发电有限公司“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工程示范”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助827万元。在宁成功召开产学研合作项目发布对接会,驻宁4所重点高校带来了40项最新科研成果,我市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初步达成一些意向性合作项目。3、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加强创新型市(区)、创新型乡镇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机制。被列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国第47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镇、镇、镇获批为XX年第二批“省创新型试点乡镇”,全市累计省级创新型试点乡镇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为我市第3家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推进措施,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全省第一家外籍院士工作站中国医药城外籍院士工作站,中国医药城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药物分子设计与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新确认省级外资研发机构4家,全市累计省级外资研发机构18家。4、科技金融加快推进。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金融资源服务创新机制。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在市举行“服务园区行”项目对接活动,我市20家企业成功与省内创投机构达成意向投资协议,3家科技型企业与银行成功签约,获得贷款授信700万元。7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列入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库,累计有21家企业列入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库。9家企业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项目,贷款额度1550万元。5、专利工作加快赶超。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力度。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意见,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中引入知识产权评议制度。省知识产权局与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省市合作共建工作会议,省知识产权局将把作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发明专利攻坚行动,力争到XX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以上。14月,全市专利申请24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6件,专利授权3669件,列全省第六,同比增长99.7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9件。全市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二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偏低;三是企业创新活动较少,能力不强;四是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部分产业仍停留在产业链低端环节。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推动这些问题加快解决。二、紧扣“四个突出”,力争“四个突破”下一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着眼“四个突出”,力争“四个突破”,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而不懈努力。1、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将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着力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创新政策。XX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比例100%,科技政策税收减免6亿元,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5家。2、突出高新产业导向,力争在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以技术创新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每年选择20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技术创新支撑主导产业高端发展,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发明专利三年攻坚行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和结构层次同步提升;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XX年组织实施市共性关键技术项目2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38%,新获发明专利授权410件。3、突出开展协同创新,力争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引进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认真做好第九届科技洽谈会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对接、洽谈早落实、场地早确定、布展早定案、人员早邀请、签约早敲定。不断改进院校行的方式方法,支持在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扎实推进“南理工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武汉理工大学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创造条件设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XX年实施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项目350项,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建产学研联合体100家,新建市级以上外资研发机构10家。4、突出优化体制机制,力争在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市里的“双轮驱动”奖励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向高成长型企业和项目、向发明专利和高端研发平台等重点倾斜;在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加快建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四大平台,进一步扩大中科院中心和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中心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完善多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