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_第1页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_第2页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_第3页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_第4页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润滑剂的主要作用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d. 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油品。 润滑工作的“五定”“三过滤”设备润滑工作“五定”“三过滤”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其内容是:五定:a.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实施定点给油。b. 定质:确定设备润滑部位所需的油的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质必须经过化验合格。c. 定量:确定给油部位每次加油换油的数量,实行耗油定额管理和定量换油。d. 定期: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的周期,按规定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对储油量大的油箱,按规定在周期抽样化验,确定下次抽验和换油时间。e. 定人:确定操作工人,维修工人,润滑工人对设备润滑部位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的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完成设备的润滑。三过滤:a. 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储存时的过滤。b. 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过滤。c. 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贮油部位时过滤。 设备润滑良好应具备的条件:a. 所有润滑装置,如油嘴、油杯、油标、油泵及系统管道齐全、清洁、好用、畅通;b. 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按润图表中的“五定”要求加油,消除缺油干磨现象;c. 油绒、油毡齐全清洁,放置正确;d. 油与冷却液不变质、不混杂,符合要求;e. 滑动和转动等重要部位干净,有薄油膜层;f. 各部位均不漏油。常用润滑油知识简介一 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的品种繁多,但一般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等四大类。根据GB/T498-1987的规定,将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归类为L类产品,因而润滑剂总代号为L,即所有润滑剂代号的第一个字母均为L。1. 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2. 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的油膏状态,故又称固体润滑剂,是由基础润滑油和稠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稠化而成。3. 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于摩擦介面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有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一般工业常用的固体润滑材料,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4. 气体润滑剂,与液体一样,气体也是流体,同样符合流体的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也可以像液体一样成为润滑剂。常用的提起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氩气等。二 润滑油润滑油是液体润滑剂,一般是指矿物油与合成油,尤其是矿物润滑油。目前全世界矿物润滑油的年产量超过20003吨,占润滑剂总产量的95%以上。1. 润滑油的代号及其意义根据GB/T7631.1-1987的规定,润滑油的代号由类别、品种及数字组成,其书写的形式为:类别+品种+数字。类别是指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品种是指润滑油的分组,是按其应用场合分组,分别用相应字母代表: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数字代表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有些则是批号,但要注明,否则是指40)是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 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例:LAN100,表示粘度等级为100mm2/s的全损耗系统润滑油,其在40时运动粘度是90110mm2/s,中间类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2. 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油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另一类是油品的应用性能指标。(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理化指标)a.颜色:润滑油的颜色与所有物质一样,都具有相应而固定的颜色,它与基础油的精制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但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则会因其氧化而变质,从而改变颜色,且变色程度与变质程度有关。如呈乳白色,则表示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表示氧化变质或污染。b.粘度: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ISO粘度等级GB/T3141-199440中间点运动粘度40运动粘度范围222.21.982.42333.22.883.52554.64.145.06776.86.127.4810101091115151513.516.522222219.824.232323228.835.246464641.450.668686861.274.8100100100901101501501501351652202202201922423203203202883524604604604145066806806806127481000100010009001100150015001500135016502200220022001980242032003200320028803520粘度是润滑油重要质量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从而加速摩擦副磨损,且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与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超动困难,消耗功率大。因此,合理选择粘度,是摩擦副充分润滑的保证。 c.粘温特性:润滑油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粘温特性。目前多用粘度指数表示粘温特性的好坏。一般油的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越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场合。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0的油用0表示,=100的油用100表示。粘度指数是一经验值,它是用粘度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粘度性能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粘度指数的分类分级粘度指数范围低粘度指数35中粘度指数3580高粘度指数80110更高粘度指数110d凝点和倾点凝点:凝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停止的最高温度;倾点:倾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仍能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和倾点均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但倾点所更好的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时比凝点好,故目前国际上主要是用倾点来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倾点比凝点高3左右,一般润滑油的工作温度比倾点高34。e.闪电: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打到一定浓度与火焰接触时产生短暂闪火时的最低温度。f.酸值:酸值是指中和1g润滑油中所含的有机酸所需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KoH/g。酸值对新油和旧油油不同的含义。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深度,对于110油,酸值则表示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氧化变质的程度。酸值过大,表示氧化变质严重。g.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质量百分数。由于水分的存在,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会使粘温特性变差,当温度升高时,水会汽化,产生气泡破坏油膜,使油品乳化,导致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等。h.机械杂质:所有悬浮和沉淀于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统称机械杂质,机械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膜,加速摩擦副的磨损。k.残炭:残炭是指润滑油在通入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进行汽化和分解,最后生成焦炭状的残留物,以占油量的百分比表示。3常用润滑油: 全损耗系统润滑油 全损耗系统润滑油主要是指L类润滑剂中的A组用油。 LAN油由精制矿物制得,是目前常用的全损耗系统用油,在旧标准中成为机油或机械油,其粘度等级从LAN5LAN150共10个等级,40时运动粘度为4.41165mm2/s,倾点不高于-5,闪点不高于80180,主要用于轻载、普通机械的全损耗润滑系统或换油周期较短的油浸式润滑系统,不适用循环润滑系统。全损耗系统用油(LAN油)与旧标准的机油、机械油牌号对照表标准号GB/T7631.13-1995GB443-1989老标准名称全损耗系统用油机械油机油代号(按粘度等级分)L-AN5N54# 5#L-AN7N75# 6#L-AN10N107# 10#L-AN15N1510#L-AN22N2215#L-AN32N3220#L-AN46N4630#L-AN68N6840#L-AN100N10060# 70#L-AN150N15080# 90#齿轮油齿轮油是L类润滑剂C组用油,用于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涡轮蜗杆副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其应具备的性能是适当的粘度,即好的热安定性与氧化稳定性。良好的极压抗磨性,抗乳化性,剪切安定性与防锈防腐性。这种润滑油一般在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制成。齿轮油分为工业闭式闭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三大类。工业闭式齿轮油分为L-CKB、L-CKC、L-CKD、L-CKE、L-CKS、L-CKT、L-CKG七个等级。工业开式齿轮油分为:L-CKH、L-CKJ、L-CKL、L-CKM四个等级。a. L-CKB油:使用于齿轮接触压力小于500MPa,齿轮滑动速度小于1/3齿轮节度圆速度的轻载荷或普通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L-CKB100、L-CKB150、L-CKB220、L-CKB320四个等级。b. L-CKC油:适用于工作温度-16100的中、中载荷,无冲击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如工作温度达到100120,则只适用于中等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L-CKC68、L-CKC100、L-CKC150、L-CKC220、L-CKC320、L-CKC460、L-CKC680等七个等级。c. L-CKD油使用于工作温度100120,接触压力大于500MPa的重载荷甚至有冲击载荷的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L-CKD100、L-CKD150、L-CKD220、L-CKD320、L-CKD460、L-CKD680等六个等级。d. L-CKE油,使用于涡轮蜗杆传动装置类滑动速度大,效率低的传动摩擦副,L-CKE油又叫涡轮蜗杆油,目前的牌号有:L-CKE220、L-CKE320、L-CKE460、L-CKE680、L-CKE1000等五个等级。e. L-CKS油,使用于更低的、低的、更高的恒液体温度和轻负荷下运行的齿轮副。f. L-CKT油,使用于更低的、低的、更高的恒液体温度和中负荷下运行的齿轮副。g. L-CKG油,使用于在轻负荷连续工作飞溅润滑的齿轮副。工业开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分为L-CKH、L-CKJ、L-CKM等三个品种,我国目前仍执行石化行业标准,按100时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分为68、100、150、220、320五个等级。a. L-CKH油,使用于中等环境温度(-10100)的轻、中载荷(500MPa压力)的开式齿轮传动的润滑。b. L-CKJ油适用于中等环境温度,中、重载荷(7500MPa)压力的开式或半封闭式齿轮传动副的润滑。c. L-CKM油适用于重载荷或伴有冲击的中载荷条件下运转的开式齿轮的润滑。压缩机油:压缩机油是L类润滑剂的D组用油、压缩机油是一种专用油,用于润滑压缩机内部摩擦机件专用油。包括空气压缩机油、气体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和真空泵油等。分别用于不同工况压缩机。第二个字母表示:“A”表示空气,“G”表示气体,“R”表示冷冻,“V”表示真空。现行报价标准分为32、46、68、100、150五个等级。空气压缩机油GB/T7631.9-1997共有L-DAA、L-DAB、L-DAC、L-DAG、L-DAH、L-DAJ六个品种。A. 空气压缩机油a. L-DAA压缩机油,属于低档压缩机油,适用于往复式排气压力小于1MPa的压缩机润滑。b. L-DAB压缩机油,属于中档润滑油,适用于中、高压和多级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现行国家标准分:32、46、68、100、150五个等级。c. L-DAC压缩机油,该油倾点低于40,适用于重负荷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d. L-DAG回转式压缩机油,适用于喷油螺杆式滑片压缩机,排气温度90,排气压力0.8MPa,轻载回转式压缩机的润滑。现行国家标准分为:15、22、32、46、68、100六个等级。e. L-DAH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适用于中、低负荷螺杆式空压机的润滑,排气温度小于100,排气压力0.81.5MPa。现行国家标准分为32、32A、46、46A四个牌号,其中32A、46A为抗磨型回转式(螺杆)空压机油。f. L-DAJ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适用于排气温度100,排气压力0.81.5MPa的重载荷回转式空压机。B. 气体压缩机油:GB/T763.9-1997气体压缩机油共有L-DGA、L-DGB、L-DGC、L-DGD、L-DGE五个品种。 a. L-DGA属深度精制油,适用于104KPa压力下的氮、氢、氩、二氧化碳、任何压力下的氦、二氧化硫、硫化氢103KPa压力下的一氧化物压缩机润滑。 b. L-DGB特定矿物油,适用于L-DGA油的气体压缩机润滑,但含有湿气和冷凝物。 c. L-DGC常用合成液,适用于任何压力下的烃类、104KPa压力下的氨、二氧化碳压缩的润滑。d. L-DGD常用合成液,适用于任何压力下的氯化氢、氯、氧和富氧空气,103KPa压力下的一氧化碳压缩机润滑。e. L-DGE常用合成油,适用于104KPa压力下的氮、氢、氩压缩机润滑。冷冻机油:冷冻机的品种很多,只有压缩式冷冻机用冷冻机油。冷冻机油要求较低的凝点,较好的抗氧化性,但粘度不高。目前国家标准吧冷冻机油分为L-DRA/A、L-DRA/B、L-DRB/A、L-DRB/B四个等级。L-DRA(A级)分为:15、22、32、46、68五个等级(牌号),适用于氨制冷压缩机和大容量氟利昂制冷压缩机等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L-DRA(B级)分为15、22、32、46、68、100六个等级(牌号),适用于中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空调装置等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L-DRB(A级)(B级)各有15、22、32、46、68五个等级(牌号),适用于冰箱、低温箱,其它小型自动化制冷装置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真空泵油,真空泵油又较高的闪点与粘度指数,极低的蒸汽压,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适用于容积式真空泵的润滑与密封,也适用于罗茨真空泵的齿轮系统润滑。根据真空泵抽真空的程度与气体腐蚀情况有L-DVA、L-DVB、L-DVC、L-DVD、L-DVE、L-DVF六个品种供选用。其中L-DVA适用于低真空、无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B适用于低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C适用于中真空无腐蚀气体的真空泵;L-DVD适用于中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E适用于高真空无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F适用于高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汽轮机油汽轮机油是L类润滑剂的T组用油。汽轮机油又称透平油,主要用于高速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组和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润滑。粘度等级有32、46、68、100四个等级。根据GB/T7631.10-1992,我国把汽轮机油分为蒸汽轮机油和燃气轮机油两类,其中蒸汽轮机油有L-TSA、L-TSC、L-TSD、L-TSE四个品种,燃气论及有有L-TGA、L-TGB、L-TGC、L-TGD、L-TGE五个品种。液压油液压油是L类润滑剂的H组用油,用作流体静压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压油,而用作流体动压系统(液力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力传动油,通常把二者统称为液压油。粘度等级有10、15、22、32、46、68、100、150八个粘度等级;液压系统所用油分为L-HH、L-HL、L-HM等17个品种,把液力系统用油分为L-HA、L-HN两品种。a. L-HL液压油适用于一般机床的主轴箱,液压站和齿轮箱或类似的机械设备中,低压液压系统的润滑(2.5MPa以下为低压,2.58.0MPa为中压)。b. L-HM液压油(抗容液压油),L-HM液压油较L-HL有突出的抗容性。L-HM液压油适用于压力大于10MPa的高压超高压的叶片泵柱塞泵。L-HM液压油分为15、22、32、46、68、100、150七个牌号。轴承油:轴承油是润滑剂L类F组用油,主要适用于精密机床主轴承及其他的循环、油浴、油污润滑的高速滑动轴承,精密滚动轴承的润滑,也可作普通轴承的润滑油,也可作液压系统用油。在SH/T0017-1989轴承油行业标准中,除L-FD型轴承油外,还有L-FC型轴承油,属于抗氧化防锈型轴承油,L-FC轴承油共有2、3、5、7、10、15、22、32、46、68、100共11个品种牌号。适用于轴承、锭子、齿轮、离合器、液压系统和汽轮机等工业机械的润滑。三 润滑脂润滑脂习惯上称黄油或干油,是一种凝胶状润滑材料,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是由基础油液、稠化剂和添加剂在高温下合成的,润滑脂也可以说是稠化了的润滑油。1. 润滑脂的代号及其意义: 润滑脂的代号有1990年前的旧标,也有19990年后的新标准,目前新旧标准并用,但商品油多以旧标准供应。a. GB/T7631.8-1990标准将润滑脂作L类润滑剂的X组润滑剂,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部件、车辆等。本标准是按润滑脂的工作条件分类,每个品种有严格代号,以区别不同的工作条件,根据规定,润滑脂代号的书写形式为:数字 组别与性能类别 类别同润滑剂,用字母L表示,组别与性能用5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X组别;第25个字母分别表示最低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工作场所水污染情况、极压性能等,数字表示稠度等级,按其针入度大小分为0006共9个稠度等级,共相应针入度(1/10mm)从47585。 例:L-XBEGB00;表示润滑脂,最低工作温度-20,最高工作温度160,环境条件受水洗,高荷载,稠度等级为00级。针入度尾注级别组别与稠化剂b. GB/T491-492-1988旧标准是以稠化剂和针入度为依据来考虑,其代号书写形式为: 组别用字母Z,表示润滑脂,稠化剂用12个字母表示: 稠化剂代号稠化剂钙皂钠皂锂铝钡皂铅皂其它皂钙钠皂代号GNLUBQAGN稠化剂钙铝皂铅钡皂铝钡皂复合钙皂复合铝皂烃基无机有机代号GUQBUBFGFUJWY润滑脂的级别与级号级别名称高温低温密封工业铁道船用航空军械仪表级号0710404243454663普通润滑脂不分级,代号中无级别。针入度直接标出相应针入度的序列号,有0、19共10个序列号。尾注和尾注代号尾注尾注代号尾注含义合成H合成脂肪胶石墨S石墨二硫化钼E二硫化钼例1: ZFG-3 表示:针入度为220250(1/10mm)的3号复合钙基润滑脂。例2:ZG-3 表示:针入度为220250(1/10mm)的3号钙基润滑脂。例3:ZFLE-3 表示:针入度为220250(1/10mm)的3号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2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a针入度(锥入度),针入度是评价润滑脂软硬程度(稠度)常用指标,所谓针入度值是指在规定质量、规定温度(25)下,标准圆锥体由自由落体垂直传入装于标准脂杯内的润滑脂,经过5S所达到的深度,其单位1/10mm。b水分:水分是脂润滑脂的含水量,润滑脂的水分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游离水。它混杂或吸附在润滑脂内,会对润滑脂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润滑脂的防护性能,引起腐蚀,也会降低润滑脂的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另一种结构水,钙基润滑脂都含有水分,这与脂肪酸钙早形成水化物,从而起到稠化剂的作用。但锂基脂、铝基脂则不允许有水分。C. 滴点,滴点是指润滑油受热开始熔化滴落第一滴流体时的最低温度。滴点可以确定润滑脂使用时允许的最高温度。要求选用润滑脂时其最高工作温度比滴点低2030。d机械杂质:润滑脂油机械杂质,一般是指溶剂不溶物,主要是无机盐类,外界落入的尘土沙粒等物质。机械杂质在摩擦副中起到磨料的作用,破坏油膜加速磨损。 e皂分:润滑脂中的皂分时值润滑脂中的皂分含量,它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皂分的大小,表现出润滑脂的软硬程度。3常用的润滑脂 a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是以天然脂肪酸钙(钙皂)作稠化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制成,而合成钙基脂是用合成脂肪酸钙稠化中等粘度矿物油制成,是一种淡黄色到暗褐色油膏,不易溶于水,抗水性强,有良好的泵送性。 钙基润滑脂适用于工业、农业及交通运输等中、低负荷的机械设备的润滑,如中小电机、水泵、鼓风机、拖拉机、汽车、冶金、纺织机械等中低转速,中低负荷潮湿环境、工作温度60的滚动和滑动轴承的润滑,GB491-1987钙基润滑脂分为ZG-1、ZG-2、ZG-3、ZG-4四种牌号,针入度175340;滴点8090,钙基润滑脂是20世纪30年代的老产品,由于成本低,抗水性能好等优点,目前仍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滴点低,使用温度受到限制,国内外大多数场合(中、重负荷,工作温度较高)逐步用锂基润滑脂取代钙基润滑脂。 b. 钠基润滑脂 钠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钠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而合成钠基润滑脂是合成脂肪酸钠皂稠化中等矿物润滑油制成。是一种深黄色到暗褐色油膏。耐高温,能在120工作温度下较长时间工作,但耐水性差。 GB/T492-1989钠基润滑脂分为2N-2、2N-3两个牌号,针入度220295,滴点160,适用于工业、农业等机械设备中不接触水而温度较高,中低负荷的摩擦部位的润滑,使用温度120135以下。c. 铝基润滑脂 铝基润滑脂是由脂肪酸铝为稠化剂稠化矿物油制成的淡黄色到暗褐色光滑透明油膏,不含水、不溶于水。耐水性好,适用于交潮湿、工作温度较低50的机械摩擦部位的润滑,SH/T0371-1992只有ZU-2一个牌号,针入度230280,滴点75。d. 锂基润滑脂 锂基润滑脂是有天然脂肪酸锂皂为稠化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或合成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由合成脂肪酸锂皂为稠化剂,稠化中等粘度矿物油制成。是一种淡黄色到暗褐色的油膏,通用锂基润滑脂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防锈性和氧化安定性等特点,属于多用途、长寿命、宽使用温度的一种润滑脂。适用于-20120宽温度范围内的各种机械设备流动。滑动轴承的润滑剂其他摩擦部位的润滑。适用于潮湿环境、较大温度变化范围,高转速,高荷载摩擦副的润滑,广泛用于各种电动机、汽车、拖拉机、纺织机、矿山、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的机械设备润滑,有ZL-1、ZL-2、ZL-3三个牌号,针入度220340,滴点不低于170180。 各种工业设备对润滑油的要求根据用途,工业设备润滑油可分为普通工业润滑油、特种油及专用油。普通工业润滑油用于没有特殊要求、使用温度和负荷不高、工作条件相对缓和的机械。如机床传动机械,纺织机械,建筑-道路、起重、运输、冶金、矿山机械和其它工业部门的设备。普通工业润滑油通常不含添加剂,除润滑能力外,对普通工业润滑油没有特殊要求,而润滑能力主要取决于粘度及抗老化性能,后者与原料质量及制过程有关。 特种润滑油用于润滑单独部件(某些部位、机件、机具)。 专用润滑油用于润滑工业机具,金属加工机床及其它专用设备。如高速机械(磨床主轴和轴承)、工业设备液压系统、齿轮传动装置、金属切削机床导轨、扎钢机以及汽轮机、压缩机等。此外还有电绝缘油、汽缸油、真空用油及钻机用油(包括风动钻孔机)等。 1、高速机械用油 如带有滚动和滑动轴承的高转速机床主轴,主轴转速愈高,要求油的粘度愈低,负荷低时高转速主轴处于流体动力润滑可能出现边界摩擦,此时,为了降低摩擦与磨损,可以用表面活活性剂类型的减摩剂和抗磨添加剂。最好不用具有化学活性的添加剂,因为有可能增加腐蚀性磨损。 2、液压油 用于工业中的液压油可分为五组。 (1)不含添加剂的矿油 性质接近于普通工业润滑油。如用液压千斤顶的润滑油。 (2)含抗腐蚀及抗氧剂的润滑油 该油同时含有抗泡剂,用途较广,但公限于液力传动。对抗磨性能要求不高。 (3)含抗腐蚀、抗氧及搞磨添加剂的液压油 广泛用业设备液压系统。 (4)具有优良粘温性能的液压油 糨们除了含有前一组油同样的添加剂外,还加有增粘剂,用于程控精密机床液压系统。 (5)用于是液压系统和机订导轨的润滑油 其组成与第三组相似,另加入能稳定摩擦性能的摩擦添加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自动生产线及其它一些高压设备的液压系统,也可作为液压系统和导轨通用油。液压油最重要的性能要求是:良好的润滑能力及粘温特性,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高导热性及低密度,抗氧、低蒸发、抗腐、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3、齿转传动用油 工业上应用的齿轮传动可以分为齿轮及齿轮-螺旋两种。前者为贺柱及圆椎形齿轮传动,其共轭齿轮对的节圆在转动时互相滚压而无滑动,其接触端点不产生滚动摩擦。属于齿轮螺旋式传动的有蜗杆、螺旋伞齿轮及双曲线齿轮传动。这些传动齿传对的节圆不仅仅互相滚动压,而且互相滚动,从而产生复杂的螺线运动。因此,这种传动更容易产生磨损与卡咬。 工业齿轮伟动的工作条件差异很大,采用各种加剂或不加剂润滑油,粘度从12mm2/S(50oC)到52mm2/S(100oC)。螺旋伞齿轮与双曲线齿轮传动需采用含抗擦伤剂的润滑油。对于蜗轮蜗杆,主要采用含抗摩擦剂的高粘度润滑油;圆柱形与锥形齿轮传动,根据负荷及轮齿的滑动速度采用加抗磨剂或不加剂的润滑油。 在单位负荷大致低于下列极限值时,可以允许使用有加剂的润滑油:淬火硬齿轮8108N/m2以下;未淬火齿轮108N/m2以下。在单位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要用含抗磨剂的润滑油。更高负荷的机件则要求使用加抗磨和抗氧性。对于具体的齿轮传油来说,在选择基础油加剂相互作用时,决定性的因素是接触部位的负荷,运动速度和温度。后者(接触温度)决定各种添加剂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及条件。在油箱温度条件下,添加剂不应与齿轮的工作表面相互作用(不发生腐独),而在接触温度下必需发生反应。 蜗轮蜗杆传动油应具有较高的抗摩擦性能,只要在油品中加入植物动物油脂肪酸即可改善这一性能。 4、金属切削机床导轨油、制动器及离合用油防止支座、工作台、横梁、某些类型的冲床离合器以及其它装置低速移动时产生爬行,同时还可用做液力传动油或齿轮传动油。 5、汽轮机油(透平油) 汽轮机油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和冷却各种轮机组(蒸汽、液力及燃气透平、涡轮泵、涡轮压缩机,涡轮排风机、发电机)的轴承。应保证能长期使用。各种汽轮机油共同的主要性能要求是,在60-100oC以及更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能力、防护性和低起泡性,以及低的闪点下降不应超过10oC,油品应保持透明,不得含水份和沉渣,水抽出物应为中性。发物化指标变化超过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必需换用新油或进行再生。 6、压缩机油 用于润滑压缩机零件(汽车、阀门),并用做压缩室的密封介质。在压缩机汽缸内油品应形成稳定的油膜,并密封摩擦表面间的空隙(汽缸活塞环),同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防产生干摩擦太窜气。此外,经不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压缩机油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活塞、旋转式压缩机油,另一类是制冷压缩机油。活塞式、旋转式压缩机油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对于多数压缩机,空气或气体经各段压缩后的温度通常有超过170-180 oC,但是也有热强度较高的活塞式压缩机出口温度超过220oC。为了保证压缩机安全运转、延长换油期、保持气压系统干净,降低摩擦及传动能耗,活塞式及旋转式压缩机油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防止积炭生成,还要有良好的抗腐蚀、抗乳化及抗泡性。 制冷压缩机油有一系列特殊要求,油品与制冷介质不断接触,介质的温度和压力经常变化。 广泛用于冷冻机中的制冷剂(氨及二氧化碳)与不加剂的润滑油不起作用(呈惰性)。因此,对于使用这种制冷剂的冷冻机可以采用深度精制的润滑油。这种油具有足够低的凝点,平缓的粘温曲线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温度愈高,可能性就愈大。还要考虑到两者的互溶性。此外,必须控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物对机器零件的腐蚀。 高速氨冷冻机油50粘度数25-35平方米/s,要求具有高抗磨性和低凝点(-38至-40。溶在油中的制冷剂会降低油的粘度,因此, 油与制冷剂混合物的粘度在50、3-4105N/mm2压力下不得低于原润滑油的一半。制冷剂与润滑油(不超过10%)混合物在冷冻机运行的最低温度下应稳定、不分层。用于冰箱压缩机的润滑油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为使用中不可能去观察油的变情况并进行更换,即油品要与电冰箱同寿命。 7、电绝缘油 电绝缘油为液态的电介质,能保证电器设备(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等)带电部件的绝缘和在运行中将热量带走,并能在电开关迅速地熄灭志弧。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容器油及电缆油就属于此类油品。 变压器油最重要的性能是抗氧化安定性,因为在变压器中要连续使用很大时间。一台变压器的电容量可达几十吨,换油往往造成很大的损耗。油品老化导致油品绝缘性能变坏,老化行成的产物附着在设备工作表面,破坏绝缘效果。因此,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要求很高。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主要怪决于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介质损耗因素)。油中不允许含任何水份和机械杂质,以免降低介电性能。为保持低温下的流动性,必需要有低的凝固点(-45或更低)。而为确保有效地散热,变压器油的粘度不应太高(50时上限为9.6 mm2/s),闪点要求不低于135-150。变压器油是一种专用油,任何其它油品都代替不了它。变压器油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在油开关中的使用寿命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从几十小时到3-5年。 电容器油用于浇铸和浸渍电器及无线电用的低质电容器绝材料。对于这类油品最重经的是介电性质,即容积电阴率要高,50和100赫兹下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介质损耗因素)要电容器油最重要的质量的指标是氧化安定性。 电缆油是充油电缆中的浸渍和绝缘介质。它们应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即低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高的介电强度。抗氧化安定好的油,可以保证润滑油长期而介电性能不变。 8、汽缸油 其主要作用是润滑蒸汽机(船舶、固定式机器、汽锤、打桩机等)的高温部件。汽缸油应能在摩擦表面均匀分布,不生成积炭,因而要求油品在高温下有好的抗氧性能。油品的这些性能与其化学组成、原料的类型及加工方法有关。油品不应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汽缸油分为饱和蒸汽用汽缸及过热蒸汽用汽缸油两种。 饱和蒸汽用汽缸的使用条件相对缓和,通常蒸汽压力在16105N/m2以下,温度200以下。这类润滑油的主要性能要求是,不易被湿蒸汽和冷凝水冲刷掉。在这方面残渣油比精制的馏分油要好。在350-400或更高温度下使用的过热汽缸则有更高的要求,包括高的粘度及闪点。汽缸也可用于低速高负荷的机具。 9、真空用油 用作真空泵的工作液体。其特点是馏分窄、挥发度低、抗氧性能好。精制过的润滑油经减压蒸馏即可得到真空气泵油。根据要求可生产常温下饱和蒸汽压较低和很低的油品。 10、纺织机油 纺织机油有两个特点:第一,粘附性好,以防机器密封不好时油品泄漏,同时使飞溅降至最低程度(因为溅出的油会落在棉纱和织物上);第二,容易被洗掉。 11、风动工具用油 钻孔机在高压强(达5107N/m2)、高温(达400)、高滑动速度(达7m/s)下使用,而且经常变换负荷,间歇工作。在(5-7)105N/m2压力下油品不断地与潮湿的压缩空气接触,润滑油要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有效地工作,需要具有最佳的粘度、好的润滑性(抗磨、抗擦伤、减摩)、粘附性、抗腐蚀性,良好的抗乳化能力以及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此外,还要求无毒和无异味。设备管理常用名词及简释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和装置,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和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和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和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和改过规划、设备规划是企业开发和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和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性、维修性要求和可*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和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 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 -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又称设备价值寿命),是根据设备的使用费(包括维持费和折旧费)来确定设备的寿命,通常是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经济寿命用于确定设备的最佳折旧年限和最佳更新时机。 8、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在技术上有存在价值的期间,即从设备开始使用,至被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新型设备所淘汰的全部经历期,技术寿命的长短决定于设备无形磨损的速度。 9、设备新度 设备新度帐面值/设备原值,设备新度是反映企业装备的新旧程度,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反映了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状况,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设备新度已作为评价企业装备改造,更新的一个主要指标。 10、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 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11、技术经济论证 技术经济论证是指根据技术与经济的瓣证关系,对设备规划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论证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以达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最佳结合,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12、设备操作规程 是指对操作工人正确操作设备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各类设备的结构不同,操作设备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时,应该以制造厂提供的设备说明书的内容要求为主要依据。 13、设备使用规程 设备使用规程是对操作工人使用设备的有关要求和规定。例如;操作工人必需经过设备操作基本功的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凭证操作;不准超负荷使用设备;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等。 14、设备维护规程 设备维护现程是指工人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而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例如:操作工人上班时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加油,下班时坚持设备清扫,按润滑图表要求进行润滑等,维护工人要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定期维护和调整等。 15、计划预修制度 按修理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和大、中、小修理的制度,它首创于苏联,是以修理周期结构和修理复杂系数为主要支柱,是一种事前预防性修理计划。 16、设备检修计划 根据设备的实际开动台时,技术状态、监测数据,主要另部件修理类别,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等,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制订预防对策计划,是一种预防性和状态性相结合的修理计划。 17、设备的分级管理 在设备管理领域要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国家或地方重点任务、重点产品计划完成有直接影响的关键设备,行业和地方主管部门要按照分工认真管好,对涉及全行业的设备管理规划、政策、法规和规章等必须统一制定,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规章制度,必须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检查. 18、维护与计划捡修相结合 设备的维护是指为保持设备规定的功能而进行的日常活动,计划检修是指恢复设备规定功能的全都检查修理工作。(检修计划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而编制的)。 设备的维护和计划检修是设备维修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两者不可偏废,应该合理安排、密切结合、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19、修理、改过与更新相结合 设备的修理是指为恢复设备规定的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是对设备物质损耗的局部补偿,设备的改造是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另部件对在用设备进行改装; 是对设备技术损耗的局部补偿,更新是指用技术先进或性能优良的新设备代替原有设备:走对设备损耗的彻底补偿。 把设备的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考虑,能使设备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也是设备管理维修的主要方法。 20、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设备的专业管理与解众管理相结合是我国推行设备管理的组织形式,专业管理是指企业设备动力系统的综向的职能管理,群众管理是指在操作工人中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管理活动,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已在实践中得到肯定。 21、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是指企业有关生产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总称。经济管理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较大成果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在设备的寿命周期内,同时存在着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两种运动形态。实物运动形态的控制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