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与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化学原料与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化学原料与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化学原料与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化学原料与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甲(类型代码:5)BCC/AG/S-5.1-5.9/00编制:孙雪如审核:操圣祥批准:操圣祥2002/6/9一、 编制目的指导本公司审核人员对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制造组织,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进行有效的审核;二、适用范围用合成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塑料等制造过程所涉及危害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审核方法。三、所引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2) 法规规章(1). 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八条规定(2). 化工研究院(所)安全管理暂行制度(3).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暂行规定(4). 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试行)(5).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6). 化学工业部关于化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暂行规定(7).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9). 化工安全技术成果奖评审办法(10).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1). 化学工业部化工安全卫生监察办法(12).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13). 煤系硫铁矿安全规程(14).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15). 关于在化工企业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活动的决定(16).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7). 化学工业部、劳动部关于化工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等荣誉称号考评安全条件的规定(18).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2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危险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 2000-10-1国家经贸委19号令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3-15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 卫生部2000-11-27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 化工部1991-4-11气瓶安全监督规范 质技监锅发(2002)250号2001-7-1实施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 劳人部88-1-3 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 化工部86-11-24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漏电保护的安全监察规定GB11651-89UDC675-68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GB 11723-89橡胶加工配炼车间防尘规程 GB 5833-86有毒作业分级 GB 12331-90氯气安全规程 GB 11984-8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85焦化安全规程 GB 12710-9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6222-86 UDC 658.382:614.82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卫生标准 GB 11723-89车间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 GB 11722-89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 GB 11721-89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 GB 11719-89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 GB 11530-89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 GB 11525-89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 GB 11524-89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GB11520-89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卫生标准 GB 8776-88 UDC661.92.013.8:628.512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 GB 8773-88 UDC661.92.0138:628.512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11663-89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92危险货物命名原则 GB 7694-87 UDC 656.073:001.4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GB 13733-92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GB 4655-84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 3723-83=ISO 3165-1976聚氯乙烯塑料生产 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ZBY 09001-8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4962-85 UDC 614.83.661.96GB16483-96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3836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12463-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LD34.1-92带电作业绝缘手套LD64-94高压绝缘胶鞋HG23011-23018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范2000-3-1实施HG23011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厂区设备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3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HG23014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5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6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HG23017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四、典型的生产活动、主要工艺过程和设备乙烯 尾气 尾气 尾气醋酸 氧气醋酸蒸发乙酸乙烯酯精制 乙酸乙烯酯合成反应器混合器罐区 (单品)乙酸乙烯酯甲醇 氢氧化钠溶液 聚乙烯醇包装干燥机粉碎机醇解机聚合釜 成品 树脂基本有机原料(以乙烯、苯酚、丙酮、乙二醇、苯乙烯为例)的典型流程乙烯生产(同时联产丙烯、碳四、裂解汽油)深冷分离装置缸区裂解装置石脑油或 裂解混 成品、乙烯 出厂轻柴油 合 气 丙烯、碳四裂解冷油 苯酚、丙酮生产(联产)三氧化铝精馏回收烃化苯 丙烯异丙基苯 氧化提 浓 过氧化氢异丙苯 贮存装桶装车分解抽提精馏硫 苯酚、丙酮 精苯酚 出厂酸 混合液 精丙酮氧化乙二醇生产 工艺水精制吸水 纯氧 氧化液 乙烯水解环氧乙烷 提浓脱水精馏缸区 乙二醇 成品 出厂原液苯乙烯生产精制烃化 乙烯 粗乙苯苯 脱氢三 乙 苯缸区精 馏氧 粗苯乙烷 成品 出厂化铝反应装置 分离装置 贮 存合成材料(以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顺丁橡胶、聚酯切片为例)的典型流程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生产包装贮缸分离掺混选粒高压聚合乙烯 引发剂 助剂 仓 贮 出 厂聚丙烯生产分离包装贮缸混炼切粒聚合丙烯溶剂 催化剂 助剂 仓 贮调节剂 出 厂 聚苯乙烯生产包装贮缸掺混切粒聚合脱挥苯乙烯胶液 引发剂(脱除挥发物) 助剂仓 贮顺丁橡胶生产 裂解碳四抽 提分离氧化脱氢丁烯2 丁二烯聚 合凝聚分离干燥包装压填溶剂仓 贮催化剂 出厂 反应装置 分离装置 成型装置 贮 存硫酸H2SO4生产流程图:转化净 化焙 烧粉 碎硫铁矿粉碎 900950 二氧化硫气体中 催化氧化粒度0.14mm 生产出二氧化硫气体 除砷硒 成三氧化硫尾气回收吸 收三氧化硫被吸收生产硫酸五、主要危害因素(举例说明)活动/过程危害因素引发原因危害结果可燃性气体(乙烯)达爆炸极限化学性危害泄漏时成负压,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反应器)爆炸、火灾甲醇取样喷入口腔、眼睛有毒物危害(化学危害)压力过大、流速过大危害人身,严重失明两米以上高空作业物理性危害违章作业,没有安全措施人身伤亡(高处坠落)罐区储罐遇雷电物理性危害静电接地损坏电伤害进入设备作业化学性危害设备内未处理,缺氧中毒、窒息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物理性危害设备润滑不佳,消声器失灵人身伤害阻聚剂粉尘静电化学性危害易燃、易爆粉尘静电(没放)爆炸、火灾六、危害风险评价方法1.用hEC法或FMEA法(一般作业风险评价/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作业危险性是三个因素的乘积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h表示;b人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用E表示;c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的结果,用C表示。某项作业的某一项风险即为作业风险=hEC320分以上 非常高风险160-320分 高风险70-159分 有一定风险20分以下 低风险2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按工艺流程或设备布局分成若干系统,判断系统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确定故障等级:a一种按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一、二、三、四;b另一种用致命度点数CE,从几个方面考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用一定的点数表示风险程度的大小;通过计算求得CE=F1.F2.F3.F4.F5评价点数CE7 级;4CE 7 级;2CE 4 级;CE 2 级;七、主要化学物质性能1 乙烯:常温常压下,无色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上限16-29%,下限3-3.5%(体积)2 乙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属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4001,贮存温度应高于乙酸冰点;3 氧气: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属助燃气体;4 乙酸乙烯酯:无色可燃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聚,有强烈气味,挥发气体眼睛有刺激;贮存应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避免热晒,按易燃有毒物品储运规定管理;5 甲醇:无色易挥发,易燃有毒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属一级易燃液体,危规编号61069,有毒性,饮后能致目盲;6 氢氧化钠:一级无机碱性腐蚀品,危规编号95001,易溶于水,有强碱性,操作时防止触及皮肤和眼睛;八、控制措施1、易燃易爆:(1)消除火灾爆炸引燃源;装设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根据燃、爆介质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按照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防火设施、设备。(2)安全距离: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3)加强通风。(4)电气建筑物、电气灭火、消防电源、消防报警和控制等对策由消防行政部门按消防规范要求提出。(5)防静电措施在静电引起爆炸和静电影响生产的场所,生产装置都必须接地,使已产生的静电电荷尽快对地泄漏、散失。2、机械伤害:(1)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用屏护方法使人体与生产中危险部分相隔离,如操作时可能接触到的机器设备运转部分,加工材料的碎屑可能飞出的地方,机器设备上容易被触及的导电部分、高温部分和辐射热地带以及厂院和工作场所可能使工人坠落、跌伤的地方等。(2)设置保险装置:能自动消除生产中由于整个设备或个别部件发生事故和损坏,以至引起人身事故危险的装置。(3)设置信号装置:应用信号警告工人预防危险。(4)设置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使工人及时受到提醒,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3、高处作业:凡高度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上的工作位置,必须配备平台、通道、固定梯子和防坠落的栏杆。(1) 梯子和栏杆的全部构件采用机械性能不底于Q235-AF的钢材,采用型钢的规格尺寸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与设备或建筑物的连接应牢固、可靠;(2) 固定梯子(直梯或斜梯)各组成部分及扶手的几何尺寸和安装尺寸应满足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当直梯高度超过3m时,应有防坠落护笼; (3) 防护栏杆由扶手、立柱和横杆焊接组成,扶手高度不底于1050 mm,立柱下部应有防止物体坠落的防护挡板;(4) 平台、通道、梯子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5)配备高处作业的个人防护用品。4、有毒作业:(1)物料和工艺: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2)工艺设备(装置):生产装置密闭化、管道化,负压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3)通风净化:(4)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如有毒物质事故安全排放装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连锁事故排毒装置、事故泄漏时的解毒装置。(5)根据危害严重程度,配备专门的气体防护机构、急救室、抢救设施、事故柜、急救箱、个人防护用品、人体冲洗器、洗眼器。(6)其他措施:隔离、遥控操作;有毒物质浓度监测仪、超限报警装置;检修时的解毒吹扫、冲洗设施;生产、贮存、处理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毒物的厂房和仓库,其天棚、墙壁、地面均应光滑,便于清扫,必要时加设防水、防腐等特殊保护层及专门的负压清扫装置和清洗设施。(7)采取防毒教育、定期检测、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监护作业、急性中毒及缺氧窒息抢救训练等管理措施。(8)根据相关标准应采取的其他防毒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5、噪声:(1)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的工艺。(2)选用低噪声设备。(3)采用操作机械化和运行自动化的设备工艺,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作。(4)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5)个人防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和减少接触噪声时间。6、综合:(1)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加油、清洗(此时,更应注意安全);大修时要严格遵守修理进度及有关规章制度,重视各项安全工作。大修完了以后应进行验收和试车。(2)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布置合理,使箱、柜、架板的安放符合工人操作的顺序,加工物品所经过的线路最短,避免重复往返;通道畅通,设备及与墙壁、柱子间保持一定距离;随时清除废屑、堆放整齐,修复损坏的地面。(3) 个人防护用品:按危害类型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有相应严格的管理制度,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安全鉴定证。九、审核要点要 素审核内容4.1 总要求1、 是否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 OHSMS是否以危害为核心建立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满足本规范要求。以上两条可通过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后验证。4.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文件审核:1、适合化学纤维与合成材料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2、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3、持续改进的承诺。4、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1、 阐明目标。2、 最高管理者签名,如何评审、修改方针?第一阶段审核:方针的确定是否与组织的危害与风险评价结果相适应。第二阶段审核:1、方针如何传达?员工是否了解?是否为相关方获取?2、现场进一步验证方针是否符合企业的性质、规模?是否定期评审方针的适宜性?4.3.1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文件审核:a. 程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描述了危害识别方法:如用hEC法或FMEA法(一般作业风险评价/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害辩识活动是否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三种状态”:正常(每天常规生产运行)、异常(如开始加工、停止加工、停修等)、紧急(如火灾、爆炸等)。“三种时态”:过去(过去发生过的伤害事故)、现在(加工活动、机械设备现在安全控制状态),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危险)七个方面: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因素。化学纤维与合成材料业按伤害类型分类主要有:1、噪声 2、化学性危害 3、电伤害 4、粉尘 5、有毒物质 6、火灾和爆炸及其他伤害 7、高处坠落 主要伤害为2、4、5、6类。(2)进入作业现场所有人员(本组织、相关方人员进入现场)(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组织、相关方设备等)。从活动特点考虑是否包括如下方面:1、 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所有活动。2、 设施、设备的采购到报废。3、 公司内部及相关方人员在作业场所内的活动4、 机动车辆活动。5、 加工活动。6、 场区宿舍、食堂、娱乐场所、办公场所。7、 动力能源系统。b. 风险评价:程序规定的评价方法是什么?是否界定了。A类:不可容许风险 B类:重大风险 C类:中度风险 D类:可容许风险 E类:可忽略风险。如采用评价方法为D=LEC法只否明确哪些是不可容许的风险。c. 程序中是否规定对什么样的风险制定了控制措施。一类制定控制风险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二类制定并实施运行控制程序。是否考虑“加强培训”、“加强监督检查”作为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内容?程序中是否规定用何方式更新危害?第一阶段审核:关注主管部门,查相关记录,验证识别过程是否符程序?抽一部分危害评定其辩识的合理性。现场巡视,简单验证危害识别是否有遗漏,评价是否合理?第二阶段审核: 重点查危害是否有遗漏?风险评价是否合理?现场是否及时更新危害。 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文件审核:组织是否在程序中明确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法律法规是否适用?是否规定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方?(化学纤维与合成材料业法律法规祥见适用法律法规清单)。第一阶段审核:查主管部门获取法律、法规是否完整?现场验证准确、适用性。第二阶段审核:关注法规的落实。4.3.3 目标文件审核: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目标是否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一致,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制定目标时,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身的危害和风险,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是否规定了目标修改的方法,时间。第一阶段审核:目标制定是否合理、可测量是否按目标做了。第二阶段审核:查目标完成情况,效果?目标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4.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文件审核:是否有文件化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根据目标制定、规定了组织相关方职能、层次实现目标的职责、权限、是否确定了实现目标的方法、时间表。如:噪声治理管理方案:目标是否量化,职责权限层层有人负责;方法是否声源采用了消音装置,传播途径采用隔声墙措施;时间有起止期。第一阶段审核:是否按方案执行。第二阶段审核: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对方案实施进行评审,当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变化时,是否对管理方案进行了修订。4.4.1 机构和职责文件审核:查组织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规定是否明确、合理;是否规定了管理者代表的作用、职责、权限;是否规定承担管理职责人员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第一阶段审核:查相关部门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项目经理、安全员等是否正确有效地行使其职责。查管理层为职业安全健康配置资源:有关人员、技术、防护设施、用电和消防设施、机械安全装置、安全检验工具、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是否落实。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文件审核:程序文件中是否规定了培训需求,培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是否明确。有无培训计划?为保证计划适宜、有效是否规定了定期评审计划。是否满足职业健康目标的需要,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是否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第一阶段审核:是否按培训计划实施。第二阶段审核:查培训计划完成情况是否有效,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意识是否提高?4.4.3 协商与交流文件审核:程序中是否规定了内外交流,外部相关方交流、各类信息传递方式、途径、内容、信息是否有记录,是否规定了处理反馈,是否规定了员工代表(如工会、团委等);收集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全过程,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意见、建议及协商交流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第一阶段审核:查是否按程序执行 。第二阶段审核:抽一部分记录,如违反劳动法规,危害生命健康情况,工会如何监督处理?工会及员工是否享受到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原木供应单位、用户等单位提出的各类意见,组织是否及时处理,协商交流。4.4.4 文件化文件审核:查OHSMS文件是否对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是否提供了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文件审核:1、程序是否界定文件发放范围,明确关键岗位,现行版本,文件修改方式,各层文件是否适用。3、 查是否明确规定何时评审文件,修改是否由原审批部门批准,旧文件处理如何规定,各种文件标识方法是否满足要求。第一阶段审核:是否按程序执行。第二阶段审核:关注关键岗位是否为现行版本查相关文件记录,验证发放范围,满足要求是否有旧文件回收,文件评审是否合理,通过记录了解评审人员与授权人员是否一致,旧版销毁如何控制。4.4.6 运行控制文件审核:1、查缺乏程序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时,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程序?程序是否规定了运行标准?2、组织所购买和使用的货物、设备、服务中已标识的风险,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程序。3、查从根本上清除或降低风险,对作业场所,加工过程、装置、机械及对人的能力适应等建立了文件化的程序。第一阶段审核:查是否按程序执行。第二阶段审核:查是否按程序要求对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重点查如下内容:加工前准备:查加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是否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1、特殊过程:特殊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2、职业安全健康: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调、防止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现场机械、设备等各类防护、保险装置。3、文明加工、环保。4、 是否制定了专业性较强的专项安全加工方案:二、是否具备合格的生活卫生设施和条件。三、是否按计划组织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进场。四、是否落实劳动保护技术措施。加工过程控制的审核:1、加工过程中各类特征上岗人员资格是否得到认可。2、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控制要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临时用电使用前,是否按加工用电要求进行了检查、验收。4、生产设备运行前是否进行了检查验收,开、停机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设备是否进行了检查和维护保养(调整、润滑和日常保养)。5、 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6、 各类专项技术措施是否有专人负责落实。7、 是否对加工现场的环境(如现场有毒物质、粉尘、噪声等)有效控制。8、现场消防器材及危险物品运输、贮存使用是否得到有效管理。9、事故处理是否及时,做到“四不放过”。10、查采购材料、设备、防护用品是否按合格供应商名录购买物品等。 4.4.7 应急预案与响应文件审核:程序中是否对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规定可预防对策手段,是否对发生事故后规定分析总结的要求,是否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验程序?第一阶段审核:查是否按程序执行。第二阶段审核:查潜在的事故是否有遗漏?应急程序是否验证?如火灾应急预案是否规定了报警,负责人指挥灭火,消防人员按职责分配完成灭火任务,查消防训练演习记录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