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_第1页
如何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_第2页
如何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_第3页
如何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_第4页
如何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警惕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的“黑洞黑洞” 游冰峰 1999 年国务院决定组建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收购、管理、处置四家国有商 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这对迅速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起到了积极 作用。但一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金融债权的过程中,也存在违反程序、弄虚 作假、暗箱操作的情况,致使部分资产被低价转让,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损失。为 了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的职能作用,依法保护国家金融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笔者 就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截至 2007 年 5 月,苏州中院共审结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 42 件(其中一审 41 件,二审 1 件),诉讼标的额合计 1.74 亿元,案件类型均为打包受让人清收不良金融债 权之诉,案由均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及审理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004 年之前苏州中院未受理过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的案件。2004 年审结 3 件, 2005 年审结 16 件,2006 年审结 23 件。2007 年上半年,苏州中院受理的涉及不良金融 债权处置的案件仍有较大增幅。这表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 2004 年初与财政部签 订了政策性资产处置的“两率”承包责任状之后,明显加快了不良金融债权的处置速度, 资产处置方式也以批量化的打包转让为主。 原告均为不良金融债权的打包受让人。 这类案件的原告均为不良金融债权的打包受让人,并以各类咨询公司、咨询事务所 为主,约占案件总数的 88。这些咨询公司、咨询事务所均成立于 2004 年之后,日常 业务仅限于受让及处置不良金融债权,针对性很强。另有 5 件案件的原告为同一个人, 也系经常从事不良金融债权打包交易的专业人士。由此反映出我国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市 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主体数量有限,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 相同原告的系列案件较多。 这类案件中相同原告的系列案件约占案件总数的 95,其中原告为苏州荣星置业咨 询有限公司的案件有 11 件,原告为上海尚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案件有 12 件,原告为 上海骄逸商务咨询事务所的案件有 12 件,原告为仇德发个人的案件有 5 件。这一方面是 由于部分案件所涉债权来自于同一资产包,打包受让人同批起诉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 为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市场分割严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数量有限的投资主体之间容易 形成固定交易关系。例如,苏州荣星置业咨询有限公司的涉案债权均受让自中国长城资 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上海尚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涉案债权均受让自中国华融资产 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上海骄逸商务咨询事务所的涉案债权主要受让自中国信达资产管 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仇德发的涉案债权均受让自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 原告的诉讼目标直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 由于原告打包受让的均属政策性不良金融债权,主债务人多数已被注销,即使存在 也基本丧失偿还能力,单以主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对此原告早已 心知肚明,仍然愿意支付对价受让债权并承担诉讼成本进行诉讼,可谓是项庄舞剑,意 在沛公。原告寄希望于通过诉讼来让与主债务人有着各种法律联系的国家机关、国有企 业实际承担责任。本次调查中的所涉案件,无一例外均有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作被告, 其中国家机关作为被告的案件有 27 件,国有企业作为被告的案件有 18 件。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大多被判令承担责任。 在全部案件中除有 8 件和解撤诉外,原告无一败诉,一审判决均全部或部分支持了 原告的诉讼请求,而作为被告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大多被判令承担责任,约占判决案 件总数的 94。其中国家机关、国有企业被判令承担全额清偿责任的案件有 9 件,国家 机关、国有企业被判令在一定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的案件有 10 件,国家机关被判令承担 补充赔偿责任的案件有 9 件,国有企业被判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案件有 2 件,国家机 关被判令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有 3 件,国家机关被判令承担清理责任的案件有 3 件。 不良金融债权处置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代表国家收购、管理和处置不良金融债权的政策性机构,理 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资产处置的最高标准,这也是国家给予其一系列特殊 待遇的根本原因。但现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国际投资行业巨头如高盛公司等在我国不 良金融债权处置活动中的回报率超过 300,而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占尽天时、地 利、人和,经营业绩却难望其项背,并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一方面,对于那些最 终要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不良金融债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无论 是直接作为债权人提起诉讼还是将其列入呆账核销计划,均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只是资产由国家的“左手”交到了“右手”或是由“右手”交到了“左手”。可是一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却“误”将这部分不良金融债权打入资产包中对外低价转让,使得宝 贵的国有资产落入了“第三只手”中;另一方面,打包受让人支付的对价远远低于其所 获得的收益。就已知的情况来看,金融资产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的转让价格普遍较低, 往往只有资产包原值的 5-15,通常一个由数十笔债权组成的资产包中只要有一到两 笔大额债权全额受偿,打包受让人即可获利。笔者在对案件仔细梳理后发现,即使不算 通过其他途径受偿的债权,单是通过诉讼,打包受让人便可确保有数倍的盈利。资产包 价值之所以会在打包转让前后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显然不是打包受让人真有变废为 宝、点石成金的特异功能,而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低价处置了不良金融债权。这些被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弃之如敝帚的不良金融债权,到了打包受让人手中却成了获取巨额盈利 的有效工具,难怪不良金融债权的打包转让被戏称为瓜分国有资产的“最后的晚餐”。 对不良金融债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司法审查困难重重。 理论上,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果掌握了打包受让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存 在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有效证据,应当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认定打包转让合同 无效,从而避免国有资产遭受损失。不过,这在审判实践中操作起来殊为不易。首先,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与打包受让人之间的幕后交易非常隐蔽,相关证据外人很难 掌握,因此被告通常无法提供合同存在上述无效事由的有效证据。其次,现有的涉及不 良金融债权处置的案件均为打包受让人与主债务人、其他责任承担人之间的清收债务之 诉,而非打包受让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之诉,故在债权转让合同 的真实性得到确认的前提下,法院并无对转让方式的公正性、转让程序的规范性、转让 价格的合理性作进一步审查的法律依据。再次,即使法院主动调查,一般的民事调查手 段也难以胜任,办法院对于不良金融债权打包转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违规操 作、恶意串通等情形至多也只能停留在怀疑的层面,而法院不可能仅凭怀疑就宣告不良 金融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或是直接免除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依法所应承担的责任。因此笔 者认为,要在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国有资产,不是单单依靠民商事 审判所能解决的,必须要有检察机关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参与,从而避免陷入 以违法审判来制止违规行为的怪圈。 二、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对不良金融债权的范围界定过大。 不良金融债权源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按照以往实行的贷款四级分类法,不 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的不良金融债 权多属质量最差的呆账贷款。财政部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 中明确规定了呆账贷款的四条标准:“(一)借款人和担保人经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 后未能还清的贷款。(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 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保险赔偿清偿后 未能还清的贷款。(四)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1999 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 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 其中质量最差的损失贷款的认定标准除继续沿用财政部财商字1988第 277 号文规定的 四条标准外,下列三种情况也列入损失贷款:1、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 止法人资格,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2、借款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 动已经停止,且借款人己名存实亡,复工无望,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3、生产单位的 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毫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且政府不 予救助,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笔者认为,上述呆账及损失贷款的认定标准主要是从 财务角度出发,依据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还款能力来判断贷款回收的可能,没有考虑到在 法律上是否有其他责任承担主体的存在,将该标准用于银行系统内部进行信贷质量管理 尚可,但若据此来确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的范围显然不妥。因为,会 计上收不回的账并不代表法律上也收不回,借款人和担保人无力还款绝不意味着贷款就 一定落空。仅以本次调研为例,案件所涉不良金融债权均符合上述呆账及损失标准,但 裁判结果却有三分之二的案件由具备偿付能力的其他责任主体承担责任。可见,我国对 不良金融债权的界定范围过大,导致不少并非不良的金融债权也被当作不良金融债权而 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低价转让,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为了防范债权转让中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 规章制度,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设置了一整套内部制约平衡机制,并 由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财政部专员办)负责对不良金融债权处置 方案的审查以及备案工作。此外,随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实施,银监会已成为金融资 产管理公司事实上的行业监管部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金融债权处置行为也要受 其监管。表面看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内外部监管体系似乎已然完善,但实际并非如 此。一方面,目前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有公司之名,却无公司治理之实,对经营管理 者的有效问责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况且实际业务多由办事处操作,多数办事处的机构及 人员规模较小,内部制约平衡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职责分离、岗位轮换、业务回 避等措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财政部专员办虽有专门的财会审计人员,但缺乏专业法 律人才的配备,而各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交的打包转让方案动辄包括几十个甚至上百 个债权,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财政部专员办对打包方案的审查往往是财务审重 于法律审、账面审重于实质审。由此看来,一些本应诉讼求偿无需打包转让的金融债权 仍然通过项目评估、层层审批流人社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良金融债权的处置信息不公开。 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主要采用“打闷包”的方式,即金融资 产管理公司在交易成功前不向竞买者透露拟出让债权的详细情况,竞买者参与投标、拍 卖如同赌博,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这种做法 看似能够搭售掉大量回收无望的不良债权,但实际上却已成为打包受让人与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幕后交易的主要诱因。首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用“打闷包” 的方式处置,注定了不良金融债权只能以较低的价格转让,因为竞买者都是商人而非赌 徒,他们只想“以小博大”而绝不可能为“闷包资产”支付高价;其次,“打闷包”处 置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其确定的低成本和可能的高回报,在此过程中如果哪个竞买者独家 掌握了拟出让债权的内幕信息,就能立于全无风险且一本万利的不败之地。趋利避害是 人的本能,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不少竞买者都会想方设法获取拟出让债权的详细信 息,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恶意串通、内幕交易便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说,正是“打闷包”的处置方式为幕后交易的双方提供了各自的交换筹码。 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中“不得对外公开转让”的规定存在歧义。 打包转让可分为公开与不公开两种方式,公开方式包括招标、拍卖等,不公开方式 包括协议转让等方式。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 的通知(以下简称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第 2 条规定,“下列资产不得对外公开转让: 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 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债权以及其他限制转让的 债权”。就文义而言,该规定只是禁止了涉及国家利益的特定不良债权对外公开转让, 而未明确这类债权能否对外不公开转让。如果对其进行反对解释,会得出涉及国家利益 的特定不良债权不得对外公开转让,故只能对外不公开转让的结论;但若采用当然解释 方法,又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招标、拍卖等公开方式尚且被禁,则相对缺乏公正性 与透明度的协议转让等不公开方式更应在禁止之列。考虑到财政部出台上述规定是为了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笔者认为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即但凡涉及国家利益的特定不良债 权一概不得对外转让,不论采用公开或不公开方式都不得转让。 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有限。 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虽就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的对外转让作出 了限制,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较为有限。首先,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未将依法应 由国有企业承担责任的不良债权列入限制转让范围,而本次调查发现最终由国有企业承 担责任的案件要占到判决案件总数的 42,放任此类不良债权对外转让同样会造成国有 资产的流失;其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对不良债权承担责任并不仅仅限于作为债务人 或担保人这两种情形,还包括接收主债务人资产、承诺负责偿还债务、对主债务人进行 改制时未全面清理其债务、对主债务人出资不到位、未对主债务人进行清算即同意其注 销、对外承诺已对主债务人清算完毕而实际未清算等情形。就所占比例而言,国家机关、 国有企业作为债务人或担保人而被判令承担责任的案件仅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另 外三分之二的案件中,国家机关、国有企业都是由于其他原因而被判令承担责任的,而 这部分案件所涉及的不良金融债权根本就不在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的限制转让之列。 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对债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 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下发后,部分案件被告即以打包转让违反了债务人或担保人 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不得对外转让的规定为由,主张债权转让合同无效。从案件裁判 结果来看,被告的上述抗辩请求均未获支持,法院的判决理由为:财政部200574 号通 知并不符合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结构与形式要求,适用对象仅限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只能单方面约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违反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的规定,应由财政部对其按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但不能据此来认定平等主体之间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也有不同 观点认为,国务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 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制定,因此,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是根据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授权制 定的,是财政部对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等规定的细化,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对此笔者认 为,根据我国立法法第九条、第五十七条之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方可授权立 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财政部下发的 200574 号通知未经报请立项,显然不属行政法规的范畴;况且,国务院在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中要求财政部配套制定的行政规章特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 产处置管理办法,而财政部确已于 2000 年制定了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 办法,故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亦不在国务院要求财政部制定的配套行政规章之列。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发布的债权转让公告的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收不良金融债权案件中, 原债权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的有催收内容的债权 转让公告或通知可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并且可以溯及至受让债权之日。不良金 融债权的打包受让人也希望享受同等待遇,但又碍于自身只是普通债权人,于是便与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打包转让合同中约定,由后者将有关债权转让事实通知债务人并在全 国或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 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均属最高人民法院针对特定问题所作的特殊解释,目的 是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在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 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时方可适用。打包受让人清收不良 金融债权案件中的债权转让公告,无论是否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布,均只涉及打包受 让人的利益而不涉及国有资产的保护,故不得参照适用上述规定而只具有普通债权转让 通知的效力。 三、规范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活动的建议 建立统一的国家债权交易所。 一个完善的债权交易市场具有集合信息、发现价值、决定价格和配置资源等功能。 例如美国就有专门的贷款市场作为转让贷款的主要场所,由自发性的组织制定规章制度 来规范交易合同和交易行为。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国家债权交易所,这对打破金融债权 转让的地方割据及行业垄断;扩大市场投资主体队伍、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具有重 要意义。债权交易所的设置可参照、借鉴产权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的模式,目前首先用 于解决不良金融债权交易,今后在逐步实现债权证券化”的基础上,再覆盖其他符合要 求的金融债权以及一般债权交易,交易形式可包括转让、租赁、置换、重组等多种手段。 国家债权交易所的设立不仅有助于实现不良金融债权价值的最大化,还可衍生为风险交 易市场,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时回避风险或调整资产结构的有效平台。 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可参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由金融资 产管理公司对拟出让的不良金融债权承担全面的信息披露义务,扫除竞买者的信息盲区, 这有助于杜绝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与竞买者之间的幕后交易、逐步扩大潜在购买 者群体的规模、促进不良金融债权价格向价值的回归。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真实、准 确、完整、及时地披露拟出让不良金融债权的重要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同时向所有竞买者公开披露信息。金融资产管理 公司故意隐瞒不良金融债权重要信息或作虚假陈述,足以影响竞买者决策的,应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完善不良金融债权的评估体系。 我国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回收率较低,业内人士认为原因之一是对不良资产评估的方 法欠火候。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虽于 2005 年专门印发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在许多方面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进行了规范和创新,也提出了更为多样的评估方法 和更为宽泛的价值类型,为评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依据。但金融不良资产评 估只是对金融不良资产在基准日的价值或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的分析、估算,须建立在 与委托方进行充分协商,明确评估对象的基础之上。而评估对象的确定显然不是评估本 身所能解决的,还要受到债务人偿债意愿、法律责任认定等诸多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因 此,一个完善的不良金融债权评估体系不仅需要有完备的财务测评机制,还需要有完备 的法律测评机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金融债权,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结 构(如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主要从法律的角度审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拟转让不 良金融债权的所有文件,包括审查主债权及担保权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债权转让文 件的完备性、主债权及担保权的时效期间、债务人的主管单位或股东所应承担责任等重 要问题。在对所有文件进行整理、分析以后,相关中介机构应就不良金融债权的基本情 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书面法律意见,并以此作为不良金融债权 处置方案的重要报批材料。 禁止不良金融债权的协议转让。 相关主管部门对于不良金融债权的转让方式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要求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主要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转让不良金融债权,但未明确排除协议转让的 方式。笔者认为,协议转让是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产物,协议转让的交 易双方处于一对一的状态,由于缺乏可供类比的价格作为参照,交易双方的行为难以规 范,交易价格的合理性、资产处置的公平性不易判断,相比招标、拍卖等竞价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更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随着债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政府相关部门有必 要出台规定明令禁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金融债权。 修改财政部200574 号通知中不得对外公开转让之规定。 首先,为避免出现歧义,通知第二条中“下列资产不得对外公开转让:”应修 改为“下列资产不得对外转让:”,以明确禁止涉及国家利益的特定不良债权的一 切对外转让行为;其次,扩大不得对外转让规定的适用范围,将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有 企业的不良债权,以及债务人或担保人的股东或主管单位为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的不良 债权一并列入限制转让的范围。 建立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审判信息通报机制。 在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多部门监管的体制下,信息交流和监管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人 民法院应与各不良金融债权监管部门建立及时、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首先可考虑由财 政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构建涉及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审判信息通 报机制,由省(直辖市、自治区)高级法院定期汇总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不良金融 债权处置案件的裁判及执行情况,并向当地财政部专员办以及上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省(直辖市、自治区)检察院通报。以此作为财政部专员办对资产公司打包转让资产工作 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将政府主管部门的事后监督职能落到实处。对于那些实 际回收价值与打包转让价格反差较大的不良金融债权,应实施重点审查,责成相关办事 处说明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并移交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检察机关亦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活动的司法审查力度,从中发现 犯罪线索,严厉打击侵吞国有资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Die Buchmesse der zwei China Bringt ein Austausch wie auf der Buchmesse den Fortschritt schneller voran? Der offiziellen chinesischen Delegation ging es vor allem darum, tglich Jubelmeldungen nach Hause zu kabeln. VON WANG XIAOSHAN Roter Riese: In den Landesfarben eingefrbt erschein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am Stand eines Verlages auf der Buchmesse. Foto: dpa Nachmittag des 17.Oktober, eine Veranstaltung im Rahmen des chinesischen Gastlandauftritts: Ein deutscher Leser fragt den Schriftsteller Wang Meng, warum China seine Schrift nicht reformiert. Er habe gehrt, es gebe mehrere hunderttausend Schriftzeichen, das msse doch die Eingabe in die Computertastatur ungeheuer erschweren. Und Nordkorea und die Trkei beispielsweise htten ihre Schrift ja auch reformiert. Wang Mengs Antwort war wundervoll und auf den Punkt, das Publikum spendete Applaus und lachte. Das sind so Fragen nach dem Geschmack der amtlichen chinesischen Delegation: Sie tun nicht weh. Eine Pressekonferenz am gleichen Vormittag war fr dieselbe Klientel gar nicht entspannt verlaufen. Ein Korrespondent berichtete, er habe den Eindruck gewonnen, es gebe zwei China auf dieser Buchmesse, ein aus China angereistes und das der chinesischen Exilautoren. Beide nhmen einander berhaupt nicht wahr. Warum die offiziellen Organisatoren keine gemeinsame Veranstaltung fr ihre und die Exilautoren ansetze? Die Antwort des Pressesprechers: Alle Menschen sind frei, man knne niemanden zwingen, jemanden anderen zu treffen. Der Journalist hakt nach: Sie haben gestern eine ganze Reihe von Veranstaltungen abgesagt und Autoren verboten, Interviews zu geben. Darauf die Erwiderung des Pressesprechers: Erstens wisse er nicht, von welchen Veranstaltungen, die abgesagt worden seien, der Journalist rede, er wisse also auch nicht, ob das so stimme, zweitens werde er nach Abschluss seiner Recherchen, falls zutreffend, definitiv die tatschlichen Grnde fr die Absagen nennen. Nach dem trkischen Journalisten durften Korrespondenten der Nachrichtenagentur Xinhua, der China Dayli und der China News Agency ihre Fragen stellen. berflssigerweise, denn ihre Fragen waren wie die an Wang Meng: unschdlich. Die chinesische Delegation trgt das Banner des Austauschs vor sich her, verwehrt sich ihm aber nur allzu oft. Auerdem hatte der Sprecher quasi vollmundig gelogen: Kein Mensch glaubt ihm, dass er die Grnde fr die Absagen nicht kennt. Aber er nennt sie eben nicht, als msse er frchten, die Worte blieben ihm im Halse stecken. Und die amtlichen chinesischen Autoren? Sie ben sich im Schattenboxen, reden um den heien Brei herum. Konfrontiert man sie mit Problemen, weichen sie aus oder schweifen ab, ganz so, wie eine deutsche Zeitung trefflichst titelte: Keiner fragte nach Liu Xiaobo. Tatschlich gab es Fragen nach Liu Xiaobo, aber laut gestellt wurden sie fast ausschlielich von Leuten, die nicht in China leben. Diejenigen, die sie in China stellen, sitzen im Gefngnis oder stehen unter Polizeiaufsicht. Gerade habe ich erfahren, dass vorgestern Ai Xiaobo, Professorin an der Sun Yatsen Universitt in Kanton, eine mutige und der Regierung unliebsame Intellektuelle, von der Geheimpolizei gewaltsam von Shenzhen nach Kanton verbracht und unter Hausarrest gestellt worden ist. Bis jetzt ist es noch niemandem gelungen, Kontakt zu ihr aufzunehmen. Es sind wirklich zwei China, zwei Sorten von Autoren, zwei Sorten von Intellektuellen. Wobei ich ernsthaft zweifle, ob man die Vertreter der ersten Gattung, die das Lied der Regierung singen, berhaupt noch als Intellektuelle bezeichnen kann. Es waren also zwei China gleichzeitig prsent auf der Frankfurter Buchmesse, jedes hat sein Ding gemacht, man ist sich nicht einmal begegnet. Lediglich auf einer Pressekonferenz der offiziellen Delegation tauchten ein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