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_第1页
教你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_第2页
教你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_第3页
教你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_第4页
教你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第三者”为企业创造高利润文/林伟贤,实践家教育集团董事长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星巴克寄来的股东红利,你买四川航空五折以上机票有免费的机场巴士坐,有个卖空调的厂商坚决只送空调给你而不卖,你不要觉得奇怪。你以为这是骗局,抑或是你占便宜了,非也!这是“用更少、得更多”商业模式带来的福利。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共赢的,每一个模式的参与者都会得到更多。或者得到更多的利润,或者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那么,如何实现“用更少、得更多”的商业模式呢? 答案是第三方策略。 这里所说的第三方,就是除了企业老板本身和你的直接客户以外的各方,包括你的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的客户甚至可以是和你完全无关的一方。而第三方策略则是通过为这些特殊的第三方创造价值,创造增值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高利润。“消费者股东” 作为第三方策略的一个关键词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任何跟企业利益有关的人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供应商、客户、员工,甚至你的同行都能为你创造价值!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你创造价值的前提是什么?要你为他提供些什么服务或者回报。 你要为你的员工提供服务。大家知道君悦酒店吧?君悦酒店在酒店内部有员工俱乐部,里面的设备跟五星级收费的专为客户设置的俱乐部完全一样。为什么要给员工办一个俱乐部?理由很简单,员工在酒店里每天都在服务别人,有些员工一天到晚在受气!受气的员工他心里会不会怪怪的?看看自己忙到半夜,还在为酒店的客人服务,可是家里的衣服没有人洗,没有时间订电影票约会,是不是会很火大?君悦就搞了一个俱乐部,工作期间,休息时你可以去喝咖啡;你在家里没有时间洗衣服,可以搬到这里来,俱乐部帮你洗,洗完后不会收你五星级酒店的费用,就收一般洗衣店的费用,一般的洗衣店的价格,五星级的服务,每个员工都很高兴。你没有时间订电影票,俱乐部帮你订,让每个员工都享受到顾客一样的服务,因此君悦的绩效特别好。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你为他提供服务,他为你创造营收,实现利润。 不仅仅是员工,每一个跟你企业相关的人都要创造营收,甚至是他人的产品。如美国的薯片,乐事薯片有时候做广告,顾客买薯片回家会发现里面有一张纸,凭这个东西可以到肯德基换一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和乐事薯片是同一家公司的。这是靠自己的产品为自己创造价值,产品卖出去的时候还可以帮你带更多的顾客进来。 同时,顾客会不会去肯德基只换一杯百事可乐?随之而来的是什么?顾客会买更多的炸鸡汉堡包! 产品也是你利益的相关者,产品为你创造更多的营收。我们都理解了商业模式是为了企业家用最少,得最多。这个商业模式是连接顾客的价值跟企业的价值,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到我们自己的企业价值而忽略了顾客的价值。只要你在为顾客提升价值,就是在为自己创造营收,只要你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就有更多的钱跟你做交易。 你不仅仅要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你创造价值,实现利润,还需要通过角色的转换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你的关系更为紧密。 任何企业都有客户群,也就是你企业的消费者。而一些大公司则有股东,这两者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好,角色转换,你有没有听过“消费者股东”这个说法? 什么叫“消费者股东”?举个例子: 年底的时候,你可能会收到上岛咖啡给你写的信件,上面写着某某某股东收,你奇怪,我怎么会是上岛咖啡的股东呢?打开之后,里面有一封信,里面写着:亲爱的股东,您好!非常感谢您一年来对上岛的投资。您这一整年来对上岛咖啡的投资总额是3756元。(为什么?这是根据电脑里面的连线记录,你去年这一年在全国的上岛一共进行了3756元的消费。)今年公司的运营不错,因此公司决定对股东给予10%的红利分配。(他会给你附上一个密码,用这个密码可以上网登录,然后这笔钱就会直接打卡,打到你的卡里,你的卡里会多出375.6元,10%的股东红利。)然后它说:非常感谢股东的支持,并且邀请股东您尽情到店里享受红利。 这笔钱当然是只能在上岛咖啡店里使用,你仔细想一想,咦?这个跟送消费券、打折券不是一样吗?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但是就是仅仅换了一种说法,结果就很不一样。因为你的客户感觉不一样,他感觉更好,以后会更经常地来光顾,甚至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还会为上岛咖啡主动美言几句,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股东,是所有者之一。你明白吗?这不是开玩笑,不要小看这种称呼的改变,角色的转换。你让客户的感觉更好,就是为他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因此,你为他创造价值,他就会为你实现利润。有时候你最好的资本来源并不一定是风险投资,你最好的资本来源就是你的顾客和员工。我们可以把股份让给风险投资,可是对你来讲,谁是你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客户和员工是不是你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所以你与其给风险投资,不如直接给客户和员工。我们用很诚实的话来讲,如果你拥有我的股票,就是我的股东,如果你是我的股东,请问你会不会愿意帮我介绍更多的机会?因为它后边会反映出你的投资报酬。当企业上市,一种社会机制就是股东跟市场的关系,其中就有更多的凝聚力。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前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是为了自己的获利减少对方的获得。我要多赚一点钱,就给你少一点的东西,那品质就稍微差一点,成本稍微低一点。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要让双方的价值一起提升,你加值,我也加值,双方都加值这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部车的背面写着订车热线:,下面写着售票热线:。前面写着四个字:免费接送。这是什么?给你讲解一下基本的状况,就是只要你搭了四川航空的飞机,你买的是四川航空五折以上的机票,到达成都,降落之前飞机上就会通知“各位乘客请注意,如果你购买的是四川航空五折以上的机票,降落后我们会有专车免费送您到市中心任何指定去的地方。”相同的,如果你买四川航空五折以上的机票,你也可以免费从市中心乘车到机场。如果自己打车去机场,150元。 有意思的是,车身上面写着四川航空,可那不是四川航空买的车,上面的电话是免费搭车热线,可是这些电话也不是四川航空的电话。这些车是谁买的?是旅行社买的。请问旅行社为什么买这些车?一辆车14.8万元,可是旅行社用9万元就可以买到。而且旅行社每辆车非但连这9万元都没用,每买一辆车还赚8.8万元,他们怎么做的?刚才讲企业利益相关者,实际上是四方利益相关的关系。第一,四川航空;第二,买这些车的旅行社;第三,乘客;第四,开这些车的驾驶员。在这些企业利益相关者里边,整个商业模式的设计,就是照顾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乘客买的是五折以上的机票,所以他多付了一点点钱,比一般的打折票多一点,可是乘客省下150元,因为你自己从机场打车到市区需花150元。我可以让你免费上驾驶员的车,我有好处,你有好处。那驾驶员没有收到钱,谁给驾驶员钱,每上一个乘客,旅行社给他25元?问题来了,旅行社怎么会给他25元,因为很多人是跟旅行社买机票。但是旅行社不是从机票钱拿出来给他的,每上车一个人,四川航空给旅行社30元。 为什么四川航空愿意给他30元?因为他多卖五折以上的票,就不止30元。那请问四川航空是不是获利者,旅行社是不是获利者?驾驶员是不是获利者,乘客是不是获利者?而且一个人付25元,坐满7个人,就是175元,比出租车150元要好。这是最大化的基本概念。这是把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照顾好了。 旅行社买车,一辆车14.8万元,买120辆要1776万元左右。可是他买车没有给1776万元,他跟车商谈到9万元一辆车,120辆车,只付1080万元。为什么车行心甘情愿一部车少5.8万元,因为价值,因为企业利益,因为不是只有旅行社获利,车行也要获利。旅行社说我们的驾驶员,上车就会主动把车的资料发给乘客,搭我车的人都是商务人士,因为来旅游的人都被大巴接走。乘客一上车就帮你发资料,同时驾驶员会主动介绍这款车很好。驾驶员每天从机场跑到城市来回8趟,一年365天,介绍了将近3000次。一趟只收你3元钱,会不会太便宜?导游都没有这么便宜!驾驶员跟你签约,帮你介绍5年的车,有新车就换新款。一年广告费1万元,5年多少钱?5万元。车行很高兴,有一批人帮他卖车。此外,我在车身上印上你的电话号码,在路上看见广告的人要买这台车,都会打你的电话。一个月收100多元,5年差不多就是8000元。 第二问题是,旅行社也没花这个钱,因为一辆车一拿到,他就用17.8万元承包给驾驶员。驾驶员多付了3万元,获得了这条线路的经营权,并且这辆车开满5年后,就送给驾驶员,驾驶员很高兴。17.8万元减9万元等于8.8万元,一辆车挣8.8万元,120辆车就是1056万元左右。 别人买车给钱,他买车赚钱。你以为旅行社只赚这些小钱吗?更大的钱是售机票热线:,这是他的电话。所有要买机票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买机票可以免费搭车。这家旅行社在512地震期间一天平均卖500010000张机票。 这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根本性的改变,用原有的资源做很多的调整。 抓住企业利益相关者是第三方策略的第一步,它使得为你创造价值的对象从客户扩展到了更大的群体上,下一步,你必须让这个扩展的群体为你实现利润,这就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 商业模式有三种利润实现方式:入场费、停车费和过路费,但是这三大费用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支付对象是你直接的客户,如果我们把这三者和第三方策略结合,就产生了第三方支付让直接客户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支付费用,为企业实现利润。 这样有什么不同?举个例子,有三个人大家都很熟悉,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商业模式和做法有何不同。 一个是陈佩斯,一个是赵本山,一个是冯小刚,要想看他们到底谁比较会赚钱,就要看他们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先看陈佩斯。陈佩斯以前是干嘛的?演员。当他正走红的时候也挺赚钱的,走穴一次可以挣二十万元,可是陈佩斯为了达成他的理想,去搞话剧。搞话剧要一群人,这一群人要搞门票,又要搞道具,又要搞演出,还要卖票,做一大堆事,整个搞下来之后,也就挣上十几万元,发了大家的工资以后,通常他是赔钱的。为了理想,他搞得非常辛苦。其实理想并没有错,错的是他的商业模式“产销一条龙,从头忙到尾”,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持续地投入直到产品上市获得销售收益。从写剧本、招演员,到找场地、排练演出全自己来,忙了大半天,利润却少得几乎没有。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就是这样,老板忙死也赚不了多少钱。 那赵本山呢?原来跟陈佩斯差不多,演小品,后来开始拍电视剧,他自己给自己搞,凭借个人声誉和良好的人缘,拍摄场地多由当地政府赞助,加上明星朋友零工资友情演出,以极低的成本完成电视片拍摄,然后大卖,最终获得成功。从二人转转到了马大帅,然后做到马大帅3,还差点儿把中国足球整进来,光是马大帅3的播出权就卖了6000万元人民币!赵本山属于以个人影响力整合资源,借助外力以极低的生产成本获得高额的产出回报。这叫什么?“到处是朋友,收益他独享”。大家都因为朋友的感情,要帮一把,可是钱都赚到他兜儿里去了。赵本山非常懂得发挥他的影响力,因此很多演员很愿意在赵本山的某些剧里面稍微凑个角儿,来帮他一下当个临时演员,他们是不收费的,就等于义务帮了赵本山的忙,但这些人赚到了更大的知名度,反过来就为赵本山实现了利润。 问题是中国有几个赵本山? 赵本山商业模式的局限是:一个公司就是一个明星在唱戏,其他都是客串,永远不可能有人会取代这样的一个人,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请问,你知道哈佛大学最有名的教授是谁?全美国最有名的沃顿商学院里最有名的教授是谁?全美国的名校大家排队排很久才能进去的叫麻省理工学院,请问最有名的教授是谁?那些学校需不需要明星讲师?不需要,完全不需要。所以很多的时候你要思考,要当明星还是要当老板? 赵本山的问题是什么?虽然有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他创造价值,但是却没能让他们实现利润,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塑造成就了明星,但赵本山却不是真正的经营者。 那么冯小刚呢?冯小刚只做一件事,拍贺岁片。冯小刚开始卖贺岁片以来,每部片子都有收入。你看,甲方乙方3600万元,不见不散4000万元,没完没了3000万元,大腕3000万元,手机5000万元,天下无贼1.25亿元,夜宴1.3亿元,集结号更多。 冯小刚的商业模式叫“成本变收益,处处是利润”。成本变收益,就是他本来应该花钱的,变成不要花钱了,谁付钱呢?企业利益相关者,第三方。冯小刚的贺岁片里出现一部手机,那个手机,本来应该去买的,不买也要租借一个吧?他非但不用买,由手机商免费提供,还要找手机商收广告费。他要拍哪一家餐厅,走进那家餐厅去拍戏,餐厅为了他停止营业,没有顾客的收入,对吗?理论上餐厅应该租给他,再跟他收钱,但餐厅非但没有跟他收钱,反而给他钱。冯小刚去哪里拍片,哪里就要给他钱。因为经过他的电影宣传之后,很多人会看到这家餐厅。所有本来应该是成本的,全部都变成收入了。充分利用可能的商业机会,不仅仅是瞄准将观众圈到影院获得的票房收入,而且将电影摄制中原有的成本环节转化为收益环节,将利润点遍布在产品生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叫第三方支付,这也是商业模式重要的一环。 重要的是,在冯小刚的商业模式里,在赵本山的商业模式里,大家都高兴,朋友给赵本山免费打工很高兴,商家付钱给冯小刚很高兴,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因为赵本山和冯小刚给他们创造了价值,所以他们有利润回报。“只送不卖”营销策略 我们应该如何实现第三方策略呢? 有一个叫“挪宝”的中央空调,是国外的品牌。这个中央空调要到中国大陆来拓展市场,它的特色如下:一是它比其他的中央空调省电1/2;二是它的运行成本只有其他中央空调的1/3。 但是它有一个死穴,虽然省电、运行成本低,但价格会比同类型的商品贵15%,如果你是“挪宝”空调的代理商,你会设计怎样的商业模式来做这个营销呢? 他们的策略是,空调只“送”不卖。这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而且非常成功。 它们的空调比别人的省电多少?1/2。运行成本只要别人的1/3,可是价格比别人贵15%。在中国单价高就是死穴。因为一般人贪小便宜,价高就觉得不爽。你再跟顾客解释,这个东西有多好都没用。它后来的做法很简单,用中央空调的都是大楼,大楼在兴建的时候,那个中央空调主机就装好了,每一个房间都已经把配线留好了,管道都有了。你买这个楼也好,租这个楼也好,每个月是不是要缴物业费? 如果是租这种大楼的话,物业费里有没有包括空调的费用呢?当然有。所以它的做法非常简单:你盖大楼的时候,送给你中央空调。请问你高不高兴?高兴,以后不用去买空调了。好,那反正每个月本来就算收了空调费,也得付电费,得付运营成本,对不对?大楼收了物业费、空调费,也得付电费、得付运营成本。而且本来如果它用别的空调的话,假设电费是一元钱,运营成本也是一元钱,都是自己付的。可是现在很简单,这两元钱,就给“挪宝”公司。“挪宝”收这两元钱,他有没有赚钱?有,因为电费里省下1/2,有赚,运营成本里省下2/3,也有赚,这两个部分加起来,是不是赚了钱?而且人家卖空调收什么?入场费,这是一次性的。而“挪宝”收物业费则是持续的,一直有得赚!它会不会担心空调送不出去?送的越多赚得越多,谁会拒绝? 现在这样类似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不仅仅是空调,还有日光灯等。这样的模式兴起以后,会催生什么产业?很精细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