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1页
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2页
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3页
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4页
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江苏省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B )(p2)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3.教育的终身化是 的特点( C )(P10)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 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4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C )(P17)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005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P18)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20061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 C (P3)A、盛唐 B明木 C、清末 D民国2. 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 A (P12)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B (P17)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p13)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同性原则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C (P13)A定义 B苏格拉底讽刺 C助产术 D提问6.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D (P18)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7. 提山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 “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 A (P16)A洛克 B卢梭 C杜威 D福禄贝尔9“臧息相辅”即主张 C (P12)A教与学相结合 B学与思相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2007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A ) (P5)A私学 B公学 C国学 D乡学2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B )(P15-16)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8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 C )(P7)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希腊9在世界范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D )(P2)A. 18世纪上半期 B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上半期 D19世纪下半期10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论述是( B )(p13)A化比成俗 B学不躐等 C君子之交,喻也 D时教必有止业,退息必有居学20081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被称为( B )(P17)A人文教育学派 B传统教育学派 C现代教育学派 D实验教育学派2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这一思想的是( B) (P16)A卢梭 B康德 C夸美纽斯 D洛克3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凋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 A ) (p18)A杜威 B凯洛大 C陶行知 D裴斯泰洛齐7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 ) (p5)A董仲舒 B王充 C司马迁 D郑玄l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D )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13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主张取消学校制度,走向( D ) (p3)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教育网络 D学习化社会2009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D )。(p17)A、康德 B、夸美纽斯 C、洛克 D、赫尔巴特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B ) (p3)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B、废科举,兴学校 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4、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刚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陶行知教育史ABC是我国最早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历史的著作,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著作。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D ) (p7)A、文法学校 B、骑士学校 C、琴弦学校 D、文士学校二、填空题2004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p2)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 法律 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3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赫尔巴特 (P17)2005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P17)2006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p2)200816.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 近代学制 。(p3)17.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持这一主张的是英国哲学家 洛克 。(p16)18.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 学记 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p12)19.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自然性 。(p2)200919、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教育的 终身化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等新特点。(p10)2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 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人影响,被看作是 传统教育派 的代表。(p17)三、判断题2005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对 ) (p4)四、简答题2005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P10五、论述题200742. 阅读下面文字,说出隐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的内涵。“那种认为青少年时驯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就足以使人在未来的一生中应付他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丁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教育的终身化(p10)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2.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 A )(P)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的出现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D )(p38)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园文化 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005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p29-30)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川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2006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 (p22-23)A. 政治经济制度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C文化传统 D生产力水平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D (p9)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20071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A ) (p22-23)A. 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2008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止常运行的组织形念,二是规章制度,三是( ) (p9)A行为方式 B校风 c角色规范 D学风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D ) (p9)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4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p29-30)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刚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刚20091、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D ) (p2-2)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发展水平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B ) (p22-23)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关系 C、文化 D、科学技术二、填空题2004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 再生产劳动力 ;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p)5舒尔茨提出的 人力资本 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p9)2005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p)2006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p)200725.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 制度文化 。(p)34. 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和 过渡性 。(p)20092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p)2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刚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p)三、判断题2004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错 ) (p、)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 ( 错 ) (p)2005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 ) (p、)四、简答题2004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00639. 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00834. 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五、论述题200736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200840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2005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200610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200712.“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活动论2008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三因素论20097、促进个体发展从满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教育二、填空题2004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实现的。()2005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延时价值。()20062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华生。()2007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看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主观能动性。()200917、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3、“身残志坚”说明了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具有 互补性 关系。()三、判断题2005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冈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管。 ( 错 ) ()四、简答题200737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38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00936. 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五、论述题200644. 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2005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61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 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C.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98、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体现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目的 D、教育内容二、填空题2004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2005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200624.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35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20071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教师的教学目标 。()19.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导向、激励和 评价。()200820. 教育目的具有以下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评价作用 。()2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0091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 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性。()27.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28. 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四、简答题2004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200640. 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200838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200614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P78)A宪法 B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P79)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20073. 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 (P77)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 D教育法20099、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 ) (P83)A、民主平等天系 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C、授受关系 D、主导与服从关系11、中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享有公民权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 ) (P76)A、人格尊严权 B、人身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二、填空题2004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P78)2005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和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学生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 。(P75)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P79)200625.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P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