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资金管理详细讲解_第1页
社保资金管理详细讲解_第2页
社保资金管理详细讲解_第3页
社保资金管理详细讲解_第4页
社保资金管理详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保资金管理讲解提纲按照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安排,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探索者,现就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建立和完善及其社保资金管理现状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社会保障基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问题是个大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面临金融危机,全国上下正在按照“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全面实施各项改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减震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现阶段,与我国社会保障项目相对应,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优抚安置基金及社会互助基金、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基金等。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是主体,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正确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内涵,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社会保障基金是依据国家法律强制建立的,其建立、运营和使用都带有明显的强制性。(2)社会保障基金是有专门用途或特定用途的专项基金,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该项基金。(3)社会保障基金必须由政府机构或政府专门授权机构统一征收和管理,以确保基金统一有效使用。(4)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管理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社会保障体系一般指由相对独立与联系、相互补充的若干社会保障的项目的总体构成,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六个部分组成。(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伤、死以及失业等风险时,由于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机会,给与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的根本区别在于筹资机制的不同,即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而其他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1、养老保险制度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分三部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1)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阶段,我国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现行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较好的体现了权利与义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原则。到目前,可以说我市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个人按照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可以退休养老;井下矿工或在低温、高温、高空从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以及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均可以退休养老。2008年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9.3万人,年征缴养老保险金万元,统筹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为79075人,年发放养老金万元。累计基金结余万元。二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亦称企业年金。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明显不同的是,企业年金不是由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强制性执行的,建立企业年金的前提条件是“有条件的企业”。企业年金的缴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也可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按现行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列支。目前,我市已有商业银行、新华书店等7家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三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它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该保险实质上是一种商业保险。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两种制度,各成体系,分别运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尚无全国统一的方案,仍处于改革试点或说是探索阶段。实行“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现收现付制。覆盖全部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到30%的一定比例缴纳,具体由各地自定,市直单位为25%,个人为4%。养老金计发办法仍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计发办法,与缴费年限和缴费额无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充其量是一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的统筹办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国发200042号明确:公务员不实现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至此,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走到了十字路口。2008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4万人,年收取养老保险金万元,年支付养老金万元, 离退休人员50342人。年终累计基金结余33759万元。(3)农村养老保险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不具备社会保险的特征。在整个养老保险基金中农民个人缴费一般占50%以上。月缴费标准设2元到150元共15个档次。农民达到一定60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数额根据个人帐户累计积累额和平均预期寿命来确定。这种依靠农民自己缴纳、自愿参加的保险不具备强制性和统筹共济的特性。只有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2万人,收取保费8565.7万元,发放3266.7万元,累计结余51647万元。、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是应对或化解个人未来医疗费用开支风险的一种保障制度。()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公费医疗制度是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通过医疗机构向规定的享受人员提供范围内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公费医疗经费支出增长很快,公费医疗经费定额逐步失去了控制作用。劳保医疗制度是为保护职工健康,对其因工负伤、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按规定享受由企业提供的医疗费用补助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劳保医疗给企业职工带来福利,但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是群众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靠集体力量举办的一种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我国合作医疗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集体经济受到冲击,集体力量日趋薄弱,合作医疗体系纷纷解体。()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国务院1998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终结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等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或小病医疗费,统筹基金集中支付住院或大病医疗费。同时明确了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的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由原渠道解决。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国家公务员另外享受医疗补助政策。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其他医疗保险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10%。其中:机关事业单位8%,个人2%;企业单位6%,个人2%;其他人员:离休人员单独统筹,市直按年人均7000到10000元筹资,其中困难企业离休人员由财政支持。统筹后,医药费实报实销。县区统筹标准自定。退休人员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5%缴费,其中对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由财政给予缴纳。2008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0万人,年征缴医疗保险金71754万元,年基金支出51791万元。年终累计基金结余万元。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按照完全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我市从2004年开始分四批进行新农合试点。到2007年全部列入省级试点县,提前一年覆盖全市12个县区。2008年个人缴费10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为60元。其中中央、省级补助42元。2008年,临沂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832万人,参合农民已达823.5万人,行政村覆盖率100%,参合率达98%。共筹集新农合基金60941亿元。截至2008年底已有1761万人次农民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助,累计支出金额9.25亿元。覆盖农业人口数、参合人数、筹资总额及享受补助人数及补偿金额均列全省第一。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全民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项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我市作为第三批试点市于2009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成年人每人每年不低于15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不低于70元。我市缴费标准及政府补助标准为:少年儿童、中小学阶段学生、大学生按每人每年80元的标准筹集,其中政府补助50元、个人缴纳30元;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政府补助70元,个人缴纳10元。一般城镇居民按每人每年240元的标准筹集,政府补助60元、个人缴纳180元;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政府补助200元,个人缴纳40元。老年城镇居民按每人每年240元的标准筹集,政府补助110元、个人缴纳130元;低保对象和中都残疾人政府补助200元,个人缴纳40元。报销待遇规定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保障住院门诊和大病医疗,适当兼顾普通门诊。普通门诊实行定额,学生每人每年20元,一般居民40元。在一个年度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限额为:老年城镇居民、一般城镇居民3万元,中小学阶段学生和少年儿童5万元。我市城镇居民应参保人数为79.5万人,其中未成年人42万人,一般成年人20.1万人,老年人17.4万人。、失业保险制度一是失业保险。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具体包括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缴费1-5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月;缴费5-10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期限最长为24个月。失业保险待遇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及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我国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原则确定。我市失业保险金缴费比例为3%,其中单位2%,个人1%。2008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4万人,年征缴失业保险金15646万元,期末领取失业保障金人数为1410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933万元。年终累计基金结余34165万元。二是有中国特色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1998年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于是国家出台了有中国特色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凡是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由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为本企业签协议,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养老、失业、医疗等三项社会保险费,并负责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基本生活费的标准,按照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原则由各地自行确定。再就业服务中心费用,原则上采取“三三制”办法解决,即财政、企业、社会各负担三分之一,企业、社会筹集不足的部分,由财政给予保证。中心时间为三年。2001年下岗职工出中心后国家又实施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范围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2007年国家调整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允许适当扩大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了进行失业登记的各类城镇企业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和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再就业困难的人员。降低了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门槛,将各项扶持政策中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调整为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延长了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期限,从原来的2005年底延长到2008年底。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政府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购买就业岗位,政府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2008年全市享受各项补贴人数人,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就业资金达6665万元。、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职业病伤害后,由政府或社会依法为患病者、致残者和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金的缴费比例为企业和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的1%1%,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费。 2008年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5.1万人,年收取工伤保险金4314万元,年支付保险金2140万元,年终累计基金结余6581万元.、生育保险制度生育保险是指女性职工由于怀孕、分娩、育婴暂时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而中断经济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金的缴费比例为企业和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的 1%,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费。2008年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33.7万人,年收取生育保险金2515万元,年支付保险金1211万元,年终累计基金结余4212万元。(二)社会救济与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在社会成员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幸事故而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政府或社会依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一种临时性或定期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济的对象包括“三无人员”、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社会成员和城乡贫困户。按致贫原因,可分为自然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按救济形式,可分为货币救济和实物救济。按救济区域,可分为城市救济和农村救济。按救济时限,可分为临时性救济和经常性救济。、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贫困的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困难居民给予适当救助的城市社会救济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各级人民政府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这项制度从2001年开始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中央、省属单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中央、省财政预算安排,委托我市管理。市级财政预算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用于市属单位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县区财政预算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用于本县区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65371人,年需保障金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农村低保标准由市级人民政府按照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必需的费用,参照当地人均实际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确定,并根据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最低保障标准原则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不低于50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28元,农村低保对象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遇到住房、就医、上学、打官司等方面的特殊困难时,还可以享受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应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人年需保障金.亿元。(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政府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向全体公民提供服务,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物质和社会服务。我国目前实施的社会福利主要有:(1)未成年人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为保障各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改善未成年人的生活条件而提供的多种福利服务的总称。如儿童规划免疫、儿童公园、儿童医院、儿童娱乐中心等。(2)老年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而举办的社会福利设施和服务项目,国家和社会为了发扬敬老爱老美德,安定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服务。如: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全市131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受益。(3)妇女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为保障妇女生理和职业的需要而开展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即将开展的孕产妇产前检查、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4)残疾人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残疾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帮助残疾人就业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残疾人就业、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文体活动、特殊用品。(5)教育福利是以免费或低费方式向国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的社会福利事业。(6)住房福利是指国家和集体为保证劳动者享有居住条件而在购房和租房两方面给予的优惠。(7)社区服务是指由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为满足本社区范围内的全体居民,特别是一些重点服务对象和特殊需求者的需要而提供福利设施与服务的福利项目。如正在加大投入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四)优抚安置优抚安置是国家通过有关立法,对法规政策范围内的现役军人、退伍军人、牺牲和伤残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区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具有褒扬性和优待性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优抚:包括死亡抚恤是社会优抚中最基本的内容。大致分为: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等。分为定期抚恤和一次性抚恤两种。伤残抚恤是指军人在服役期间在受伤致残或患病致残后,国家对其本人和家属进行的褒扬和抚恤。社会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采取多种照顾性措施,给予优抚对象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待。其目标是保证现役军人尤其是义务兵及其家属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安置体系的构成退役军人安置:是国家制定的通过对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或居住条件来使其服役期满后安居乐业的保障形式。具体又分为退役安置和退休安置。包括退伍义务兵安置。是指对退出现役的士兵在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妥善安置的制度。我国从1958年确立了定期征兵、定期退伍的义务兵制度,同时确立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安置原则。全市每年需接收退伍义务兵2000人左右,安置任务很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根据规定,一是军队干部由于达到规定的现役最高年龄。二是军队编制员额缩减。三是调往非军事部门工作。四是伤病残疾。五是其他原因不适合服现役。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按规定军队现役干部,男年满55岁,女年满50岁,或因战因公致残、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后由民政部门安置管理,住房由安置接受地区解决。退休干部可以就地安置,可以回本人或者配偶原籍安置,也可以到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区安置。全市累计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435人。三、当前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自上海社保案发生后,各级各有关部门, 特别是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省审计厅已连续审计了3年。总的看,我市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部分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到2008年底,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5000万元。2、基金收支压力加大,入不敷出问题突出。3、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扩面艰难。个别企业不严格遵守劳动用工制度,钻空子。很多企业招用人员,并不按规定签劳动合同,或是签了合同也不明确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责任。劳动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差。一方面有些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识不强,认为不交养老保险费多发点工资自己也不吃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法制化程度低,当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时,劳动者也难以依法捍卫自己的权利。4、隐性债务越积越多,个人账户空账严重。5、基金运营途径少,保值增值能力低下。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管理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为防止投资风险和损失,国家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除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必须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收益只有利息收入。基金的增值水平是很低的,根本没有达到预想的保值增值目标。6、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待遇差距过大。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待遇水平一般要高于企业单位离休待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远高于企业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一般不如在职人员,所以职工一般不愿提前退休;然而在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当中,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明显高于在职职工,这影响了一线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我国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的工资一直由国家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体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事部门管理国家干部的职能,这与劳动保障部门承担的社会保险职能截然不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计发办法不一样,调整程度也不同。在工资调整方面,国家规定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而机关事业单位则同基本工资捆在一起定期调高,所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基如此,国家正在探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缩小养老保险待遇差距。7、对以前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问题的处理,虽然大部分已进行了清理回收工作,但基本上都是由财政垫付的,还有部分仍没有解决,要抓紧与劳动部门研究解决办法,该收回的收回,能变现的变现,悉数收回基金,确保基金安全完整。(二)其他各项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由于我市人口绝对数量大,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资金需求多,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2、资金使用效率低,跑冒滴漏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3、难以准确提供拨付专项财政资金的相关统计信息。财政部门只能采用两种变通的方式支付资金,一是预拨,即根据事业的急需预先拨付部分资金,然后再根据事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追加拨款,直到整个工作结束后再行清算。二是挂账,即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先用后核,等项目完成后再行清算。无论哪一种方式,财政部门都对到底需要多少资金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难以把握。4、各级安排的专项资金虽然都是财政资金,但在专项财政资金的划拨方面,中央和地方缺乏明确的分担标准。这里面有机制不健全问题,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各项事务财政责任制度化的分担机制。还有部分其他资金变成了“准财政资金”,没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查漏补缺、与财政资金协调配合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和对策近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充分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把为城乡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逐步建立了标准适中、覆盖全面的劳动保障和就业体系、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是推动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实施了预算管理、引入项目管理、加强了信息化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使财政社会保障资金项目切实做到的“立项有论证,拨钱看绩效,群众得实惠”。()社会保障资金实行预算管理近几年来,按照部门预算的管理要求,财政已对各项社会保障事业资金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范围,从2007年开始,我们又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建立起征、管、用三位一体的基金预算机制。通过建立社会保险预算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和监督,以建立基金管理的制约机制,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二)社会保障资金实施项目化管理为高效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和农民基本要求及愿望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运用项目管理办法,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采用逐个突破,稳步推进的办法,先后建立和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启动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和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们最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通过选题、调研、论证、沟通、决策等环节,确立的市级财政予以重点支持的财政社会保障资金项目之一,并制定出台了与该项制度相配套的资金管理办法。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资金的筹集,实行省、市、县、乡四级筹集;资金的管理,实行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的拨付,实行县级统筹、社会化发放机制;资金的监督,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和监督。(三)社会保障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在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项目管理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考评办法,通过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使用及保障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资金使用社会效益指标和管理情况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反映低保资金使用后的效益和成果;管理情况指标主要反映低保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各县区先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市财政、民政部门在各县区上报自评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人员对各县区进行评价,并形成全市农村低保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各县区征求意见,最后确定的评价结果将作为改进预算管理的参考。同时,建立绩效奖优罚劣机制,对绩效好的地方,建议下一年度安排资金时给予适当奖励;对绩效差地地方,适当扣减其政策支持。(四)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资金信息化建设。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关注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民生的重大决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养老和医疗体系建设等资金投入大幅增加,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对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怀。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几起社会保障大案,使得社会保障资金能否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分配、使用,困难群众的“养命钱”能否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各级政府能否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补助,资金能否实现最大效益等问题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为此我们上了一套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做到了:监管精细化,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查看每笔资金的分配文件和拨款凭证;监管科学化,运用统计分析功能,可以按科目、文号、拨付单位、未分配余额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图表显示,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监管网络化,各级指标文件接收和下达,都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速度快,能够提示文件下达日期,为分配资金、落实政策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监管阳光化,能够反映出一笔资金从源头到分配单位的全过程运行情况,实现了透明化、阳光化分配。下一步,将对这个软件进一步开发利用,使每一笔社保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更加清晰和明了。同志们,实行战略重点转移,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大关系上,树立“优先”发展社会保障观念,走以保障促改革、求发展、保稳定的新路子。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时候重视了社会保障问题,什么时候的改革就会顺利,发展就会平稳、快速、有后劲,工作指导上也就比较主动。反之,如果社会保障被忽视,老是滞后慢性,老是跟不上,要想进行大的改革,并求得大的发展和天下太平,几乎不可能。社会保障的作用不仅仅是“安全网”、“减震器”,其更大的作用应当是“推进器”、“加速器”。这一点,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尤为突出。鉴于此,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上,应当“坚持社会保障先行,优先发展社会保障”。当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已是重大国策,不仅对启动市场,激活经济很有意义,对社会保障也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强化社会保障能力,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后顾之忧,是拉动国内市场需求的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之举。社会保障的能力大小,最终取决于经济,经济不发展,效益不提高,财力不增加,要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只是一句空话,那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有保障,再加上其他配套政策措施,扩大内需大有希望。因此,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根据国家、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从投入、体制、政策等各个方面,实行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五、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确保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说,近年来,财政社保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与各预算单位的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分不开的,在此,我深表感谢。下面,我想着重谈以下两个问题:一、 财政支出资金指标审批单问题市级财政支出资金指标审批单,是指预算单位在申请拨付市级财政资金时,按照资金来源类型、资金性质、支付方式和资金项目用途,填写的资金审批单据。各相关科室、单位针对此指标审批单各负其责,预算单位负责填写资金项目的详细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物品数量、申请金额和授权支付的理由等,预算科负责对填写内容的基础性审核,分管科室负责对经审核无误的资金系统内下达额度,国库科和集中支付中心负责对单位报送的资金额度审核和批复。结合实际工作,在填写市级财政支出资金指标审批单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项级支出预算科目问题。项级支出预算科目是支出功能分类预算科目明细到项的简称,设置分为类、款、项。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财政资金支出的功能,说明资金支出究竟做了什么,是搞了社保,还是办了教育等。我们经常用到的是20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210医疗卫生类。因为此项级支出预算科目涉及到年初部门预算的执行和年底部门决算的统计,所以各预算单位在填写此项目时,请认真对待。如果是部门预算安排的资金,要对照年初下达的部门预算批复核定的预算科目填写,不是部门预算的请参照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确定合适的类款项,难以把握的可以暂时不填,和科室商议一致后填写。二、支付方式问题。按照预算资金不同的支出类型,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为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我们要求各预算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时,能直接支付的全部采用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的要写明授权支付的详细理由和金额。财政直接支付主要有工资性支出、货物工程服务采购支出和基建支出等,采用直接支付时,必须在五联单后的项级支出明细表中,注明直接支付的对象,包括单位名称、单位帐号和支付金额,不能注明支付对象的,将不予审批。二、收发、报送文件管理一是收发省厅文件问题。省财政厅对各地市财政局收到省厅文件后的下发县区、单位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并有相应的考核办法,甚至资金文件能够从系统内具体查看流程。鉴于文件传递以及其他原因,有时各预算单位比我们提早收到省厅联合文件,请各单位及时沟通,尤其是一些政策标准变化或者资金分配文件,更要加快办理。在资金分配文件上,希望各预算单位及时提出意见,确定分配到县区、单位的具体金额和分配依据,是根据人口、困难程度,还是承担工作量等条件合理分配,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发文时,注意发文范围和发文时间,尤其是发文时间,要和省厅文件对照一下,除一些特殊的需要认真细致研究的外,应越早越好。二是向市政府报送有关情况问题。市政府定期会召开常务会议或者一些重要情况督办件,有关情况需要两家或者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对于市政府常务会议,我们充分理解各单位开展工作的实际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也希望各预算单位在上市政府常务会议之前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交流,争取一些事情在会议之前就能解决,能不上会议讨论的尽量不上,一些项目确实需要进行的,也充分表达好各方的观点,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涉及资金方面的问题,更需要会前进行沟通,否则,会带来被动。对于督办件,希望在上报市政府之前,能够就政策、法规运用方面或者一些数字、说法达成一致,避免出现矛盾。三是宣传性、总结性文件问题。为充分体现各单位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与财政部门的密切管理,希望各预算单位有好的宣传题材或者案例,尤其是牵扯财政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报送分管科室。同时,由于近年来民生政策的频繁出台,也请各单位及时报送每半年或者每一年的年度工作总结。这些宣传性、总结性的文件,既为你们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宣传平台,又可以值得财政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六、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一是部门预算问题。从前几年部门预算情况来看,实际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偏差加大,主要是因为部门人员严重超标,财政预算编制与人员编制核定及预算核定相脱节。基于此,2008年8月份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市财政局就部门预算改革新增加基础资料信息库,详细囊括市直各部门预算单位在职、离退休人员甚至包括临时人员的基础信息资料,并以人事局批复的工资、津贴数额合理编制了2009年部门预算,受到广泛好评。今年,部门预算改革拟增加项目资料信息库,希望各预算单位参照往年的经验,认真编制预算。将一些不合政策规定以及明显超出财政负担能力的项目,直接予以去除,不再上报;确实需要进行的新项目,也要有上级相关部门的明确文件规定。避免出现报送大量冗赘且无依据的项目信息,否则,既增加了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为财政审核带来不必要的繁琐。二是预算执行问题。结合前几年预算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未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地方财力影响,加上一些专项经费的预算弹性比较大,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和概算,审批程序相对简单等因素,有些部门预算单位为了弥补部门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缺口,存在挤占挪用预算专项经费的现象,致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响。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漏难以执行。一些预算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认识不足,简单认为预算只不过是将各预算单位分散的采购物资简单地汇总、集中而已,或者认为把政府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因此,在编制预算时敷衍了事,或只做大方向体系分类和项目的大概数目,保持“灵活”,给采购意愿的变化留后路。三是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具体要求。部门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下一年度经费需求的保障程度、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各个部门和单位一定要认真把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领导。部门预算一经人大批准,必须依法严格执行。年中一般不会追加预算,而且下达到各部门的预算也具体到了二级单位,不能调整。因此各单位对下一年度的各项业务要有充分的估计,要早准备,早计划,早安排。要认真估算各项业务所需资金。各单位和部门在提出预算时,一要充分反映各项业务所需资金。二要考虑财力可能。部门预算的编制应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与本部门可用财力相适应,坚持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压,从严从紧编制各项支出预算。各部门应建立规范的预算制度,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用先进的技术和规定的程序编制部门预算,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支出都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另外,简要介绍一下近期国家出台的两项重大民生政策。一、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关于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指导意见共提出了新农保试点的六条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二是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三是坚持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四是注重社会公平;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六是坚持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二)、关于试点任务目标指导意见提出,新农保要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主要解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只解决基本养老问题。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启动试点,2010年起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三)、关于制度模式从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看,新农保的筹资方式坚持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制度模式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村集体和其他组织的缴费补助大部分也计入个人账户,政府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也就是说,新农保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主要由政府提供,所需资金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担,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保障当期的支付,不积累,不沉淀。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构成,逐年积累,达到退休年龄后根据记账额和平均余命等参数计发,实质上形成个人账户基金。从制度模式设计看,政府补助方式主要是补出口,对达到规定条件的退休农村老年人,各级政府共同支付基础养老金。总体上看,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比较简单、责任明晰、易于操作。各级财政补“出口”,资金不需要沉淀和运营,减少了操作环节和管理成本。基础养老金按绝对数发放比较容易控制,可根据财力状况调整。有条件的地方村集体、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可对个人账户缴费进行补助或资助,体现了区域及个体差异,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提高保障水平。但是对处于缴费年龄的参保人员来说,由于没有即时的补助,缴费激励作用相对较小。(四)、关于费率和待遇计发有关问题1、关于缴费费率。指导意见规定,新农保个人缴费以当地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费率原则上为4%8%。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383元,按照4%-8%的缴费比例计算,年人均缴费约在215元431元之间,每月最低缴纳18元左右,最高缴纳36元左右。2、关于退休年老。退休年龄不分男女,均为60岁。3、关于基础养老金标准。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国家规定最低限标准,地方政府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度提高。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农村人口数为108万人,按照意见规定的最低基础养老金55元/月计算,全市各级财政年需补助基础养老金7.12亿元。同时,指导意见还规定,由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的低限标准。4、关于缴费年限。指导意见设置了缴费年限门槛。缴费年限最低为15年,年满60周岁,缴费累计不满15年的,要补满15年后,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缴费累计超过15年的,可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具体标准及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和安排。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超过60周岁的,要按规定一次性补缴保险费,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应。(五)、关于基金管理监督和经办指导意见规定,新农保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挪用,同时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与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原则和办法基本一致,相应明确了新农保基金的社会保险基金性质。 与此相对应,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农保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六)、关于与其他保障制度的衔接新农保涉及与老农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低保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但指导意见只对与老农保的衔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明确对已经参加老农保、年满60周岁并且已经开始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于已经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老农保个人账户实账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标准核算,并享受相应待遇。对与其他保障制度和办法的衔接没有作具体规定。这个指导意见是个机密件,讨论后收回。从设计看,是由劳动保障部起草的,据了解财政部没参与,因此,财政部部署在全国财政系统进行讨论。大家在讨论时,提出了如下意见:一是这个制度的设计不像一个社会保险制度,更像是社会福利加个人帐户储蓄积累的社会救助制度。二是政府补助应该补入口,也就是补缴费,而不能补出口。三是如果这个制度出台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办?能否合并。四是保障标准太高,政府财政压力太大,能否降低补助标准,规定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逐步达到55元。五是应该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一)医改方案的出台过程2006年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牵头、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2006年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于年月主持召开了两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各界代表的意见,提出医改要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本届政府成立后,李克强副总理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医改文件的修改完善,提出了近期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及其工作要求。在两年多时间里,工作小组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实际调研,专题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委托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独立平行研究,同时在网上公开征集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实施方案。2008年月和月国务院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对方案进行审议。2009年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审议并原则通过医改文件。2009年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因此,实施方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汇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反复论证修改形成的。(二)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案的起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贯穿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在基本原则上,一是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坚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与现阶段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三是坚持政府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