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学实习必备指导书_第1页
种苗学实习必备指导书_第2页
种苗学实习必备指导书_第3页
种苗学实习必备指导书_第4页
种苗学实习必备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苗学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了解苗木调查的重要性,掌握苗木产量和质量的调查方法,掌握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的原理和具体方法,了解和掌握苗圃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每年7月份,具体时间以实习计划安排为准,共计3天。地点:按每年实习具体计划安排三、实习内容1、苗木产量和质量调查。2、林木结实量预测预报(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3、编写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绘制苗圃平面设计图。 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方法参考附录。4、苗圃育苗设施、设备参观。四、实习用品(一)场地和材料:林业苗圃;苗圃的各种苗木;针叶树种的种子园或母树林(或优良林分)。(二)工具:皮尺、卷尺、卡尺、计算器、罗盘仪、测绳、皮尺、标杆、绘图纸等。五、实习报告1、封面及基本情况请如实填写;2、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可按本实习指导填写;3、苗木产量和质量调查(填写在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效果一栏中); 包括:(1)样地数量确定;(2)调查精度计算;(3)产苗量计算;(4)苗高和地径计算4、林木结实量预测预报(填写在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效果一栏中);包括:(1)调查株数;(2)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3)相关系数计算5、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和苗圃平面设计图请另附纸张书写; 平面设计图中应包括:标题(苗圃平面设计图)、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区等元素。6、学生自我总结一栏请每人认真总结实习体会。 附 录一、苗木调查方法为了了解育苗成果,总结育苗经验,做好造林所需苗木的供应工作,在苗木结束生长以后,出圃以前必须本年度所育各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以便制订苗木的出圃计划,安排苗木的调拨和出圃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调查时应按树种、育苗方式、苗木种类和苗木年龄分别进行。苗木调查包括对苗木产量和质量的调查,质量调查的项目很多,主要测定苗高和地径两个指标。要求以90%的可靠性、90%的精确度计算苗木的产量,90%的可靠性,95%的精确度计算苗木平均地径和平均高度。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如下:(一)样地(样方或或样行)的设置苗木调查首先要设置样地,要使调查结果准确,达到一定的精度,必须使样地具有最大的代表性,为此,必须合理确定样地面积,样地的数量和样地布点方式。1样地面积的确定 样方大小与样行长度一般根据苗木密度来确定,苗木密度大,则样地面积相应可小些,因此抽取样地之前,先要在调查区内全面踏查,选接近苗木密度的地段,一般以平均株数有20-5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样方面积,针叶树扦插种苗可达30-50株,以同样方法确定样行长度。2样地数量的确定 样地数量过多,会增加调查工作量,样地数量过少,则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导致错误结论,所以合理地确定样地数量是苗木调查的关键。样地数量取决于苗木生长的整齐程度及苗木密度变动的大小,若苗木生长参差不齐,或密度变动幅度较大,则样地数量宜适当增加。样地数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样地数量(个); t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规定为90%时,t值近似1.7); c变动系数; E允许误差百分比(精度规定为95%时,允许误差百分数为5%) 从上述公式可知样地数量是由t、c、E三者确定的,其中t、E都是已经规定的已知数,只有变动系数C是未知数。变动系数可能根据过去的资料确定,如缺乏经验数字,也可根据极差来确定,即根据正态分布的概率,一般以标准差的5倍估算,由极差估算该调查圃地的标准差,然后由标准差求变动系数。(1)计算极差(R)在要调查的苗圃地里,通过踏查,选择苗木密度比较大的一个样地(不要选密度最大的),其中苗木数假设为20株,再选一个密度比较小的样地(不要选密度最小的),假设统计苗木数为11株,则极差(R)=20-11=9(株)(2)粗估标准(S)根据正态分布的极差一般是标准的5倍,则:粗估标准差(S)=(3)粗估样方内苗木的平均株数X通过踏查,选择密度不等的若干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苗木数,求出样方内苗木的平均株数X。假设各样方内苗木的株数分别为20、13、15和16,(4)求出变动系数(C)(5)计算需设样地数(n)3.样地的布点 样地面积和数量确定后,为了使调查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还必须使样地的点具有代表性。样地必须客观地、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调查圃地里,才能具有最大的代表性。根据需调查的样地个数以及调查圃地面积的大小,样地可在每个苗床上设置,也可隔一个床或若干床设置一个样地,如果调查圃地面积小,需设样地个数多,也可能在一个苗床上要设几个样地。假设粗估样地数为15个,共有60个苗床,则6015=4(床),即每4床中抽取1个样床,每隔3床抽取1个样床,被抽中的床量为4、8、12、16、20等。对抽中的床要测量净面积,当床面宽度变化大时,应量两端和中间求其平均宽度乘长度为净面积。被抽中的床、按床的长度和宽度用随机数学表或他随机抽样方法,定出样地的中心点,从中心点向两侧延伸测量,确定样地的位置及面积。(二)样地内的苗木调查样地的位置确定后,即可对样地内的苗木进行产量及质量调查。统计样地内的苗木株数填入表,每隔一定株数测量苗高和地径,根据经验,苗木生长比较整齐的;测60-200株即可,根据样地的数量,并估计每个样地苗木的平均株数,即可计算出间隔几株测量一株。假设需计样地数为12个,粗估每个样地内平均苗木株数为50株,则(5012)200=3(株),即测量200株苗木的高度和地径,需每隔两株测量一株。将测量结果填入表。表一 苗木产量调查记录表 单位: 株树种 苗龄 苗木类型 育苗面积 样地面积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样地号苗木株数调查圃地苗木 平均每个样地的产苗量 (株/m2或株/m)总株数 (株)苗木株数 (株) (株)表二 苗木质量调查记录表 单位:厘米树种 苗龄 苗木类型 标准地号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平均苗高 (厘米) 平均地径 (厘米)株号苗高地径株号苗高地径株号苗高地径株号苗高地径进行苗木质量调查时,通常三人一组,一个测高,一人测径,一个记录。测苗高时,测尺应与苗干平行,苗高从地面量至顶芽基部上。苗高要求测量精度为1cm。地径应距地面1厘米处测量,较大的扦插苗(如悬钤木、杨树等)和埋根的苗木(如泡桐)可在萌发点以上2厘米处测量。测径时,卡尺要与苗木的径轴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取其平均值。地径要求测量精度为0.01厘米。(三)精度计算苗木调查结束后,首先要计算精度,当计算结果达到规定精度(可靠性为90%,产量和质量的精度分别为90%和95%)时,才能计算苗木产量和质量。计算精度的步骤如下:1.计算平均数(X)当检验苗木产量的精度时,则X是指样地为统计单元的平均株数,n为样地数,当检查苗木平均高度和平均地径的精度时,则X是以测量每株地径和苗高为统计单元的平均地径和苗高,n为总株数。2.求标准差(S)3.求标准误(SX)4.求误差百分数(E), t值以可靠性90%时t值表,所得系数近似1.7。5.计算精度(P)计算结果,若精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则须补设地。计算补设样地数时,首先要求得实际调查样地变动系数,然后计算出需设置的样地数,以计算出的样地数减去已经调查的样地数即为应该补设的样地数。(四)产苗量的计算利用样方调查时,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出每个样方的平均株数(X,株),计算公式如下:式中:X=样方的苗木平均株数n=样方数i=样方号(i=1.2.3n)Xi=第i号样方中的苗木株数2.推算出1m2样方的平均苗木株数(X0 株m2)3.计算实有苗木数和每亩产苗量。实有苗木数=X0育苗地净面积(m2)每亩产苗量= 其中:X0=1m2样方的平均苗木株数利用样行调查时,计算步骤如下1.求出样行的苗木平均数(X,株)计算公式如下:式中:X=样行的苗木平均株数n=样行总数(行)i=样方号(i=1.2.3n)Xi=第i号样方中的苗木株数2.推算出1m2样方的平均苗木株数(X0 株m2)3.计算实有苗木数和每亩产苗量。实有苗木数= X0育苗地种行总长度其中:X0=1米长样行的苗木平均数每个苗床的插种行数量每个插种行的长度每亩产量=X0每亩播种行总长度其中每亩播种行总长度= 每个苗床的插种行数量每个插种行的长度(五)苗木平均高度和平均地径的计算首先求出可出圃苗木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然后再求出各级苗的平均高和地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Xh=苗木平均高度n=苗木株数i=株号(i=1.2.3n)用同样方法求出苗木平均地径(Xd)。二、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此法主要用于预测针叶树种种子相对产量的一种方法。(一)理论依据:树冠可见半面树冠上的球果数与全株球果数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知道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便可推算出全树冠的球果数。根据数年的积累数据,即可制定出种子相对产量的等级标准。(二)特点:受林分密度及目测的准确度等的限制,因此一般仅适用于树干较矮,种实较稀疏的林木。(三)具体方法:选取5060株(或更多一些)结实的母树,站在距离与树高近似的一点,统计每株样木可见半面树冠的果实数,每观察点要重复观察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株的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代入该树种可见半面树冠果实数与全树冠果实数的相关方程,得出平均每株样木果实数,乘以全林株数可得全林果实数。根据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估测种子收获量。同时统计全株球果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林分产量。 表三 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1)可采收量(kg)结实量(kg)采收率(%)。采收率根据采种难易等实际情况确定。(四)可见半面树冠结实数与全树冠结实数相关方程的建立 直线回归方程: y=a+bx 求参数a和b 相关系数 其中 三、苗圃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编写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前言要说明苗圃的性质和任务,培育苗木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等。2、苗圃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要说明苗圃所在地属那一省、市、区、位置,与最近的火连站及城镇的距离。附近可以取得电源的所在地,灌溉用水的相隔距离,水源的种类,贮水量和利用的可能性,当地的交通线路情况,从苗圃通往需苗地点利用这些交通线的可能性。当地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用到苗圃去的可能性和应具备的条件。当地拥有哪些机具,各月份苗圃使用的可能性与条件如何。总之,要从实际情况进行阐明,以便于苗圃工作。3、苗圃地的自然条件根据外业所调查的气象、土壤、植物等方面资料,说明苗圃地的自然条件。4、苗圃的生产任务与面积计算。苗圃的生产任务:根据生产需要,准确提出所需培育苗木的树种、数量和标准。生产用地苗圃地面积的计算:生产用地所需要的面积可以根据各树种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的产苗量以及轮作制来计算。计算时用下列公式:式中:S某树种的所需的育苗面积 N每年生产该种苗木的数量 n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 A育苗的年龄 B轮作区的总区数 C每年育苗所占区数若不采用轮作时,将BC取消即可。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应考虑到在抚育、起苗、贮藏和运输等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损失,所以计划每年苗木生产的数量时,应适当增加35,育苗面积也应相应地增加。5、苗圃地的区划(1)生产区区划:区划出本苗圃的播种区、移植苗区、营养繁殖区、果树苗区、采条母树区。区划原则: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形状,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性,所需面积,育苗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要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和灌溉等,综合考虑,仔细分析,最后确定生产区区划方案。播种区: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对水、肥、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细致的管理。应设在圃地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管理方便和背风的地段。移植苗区(大苗区):是培育根系发达,苗令较大的苗木生产区,因为移植苗已具较好的根系,并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插条、埋条、分蘖和嫁接等苗木的生产区,应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果树苗区:是培育23年生果树苗的生产区,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的地段。采条母树区:是培育营养繁殖所需种条的地方,可设在圃地边缘。(2)非生产用地区划苗圃中非生产用地区划主要是设计道路、沟渠、房屋、场院、蓄水池、粪场、防护林的位置及所占面积。非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是:应当尽量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最有效地利用防风林及其他设施。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圃的每一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与排灌系统协调一致。非生产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6、根据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本苗圃的主要工作。例如耕地、耙地、翻地、作床、播种、扦插、移植、夏季降温遮阴、冬季越冬保苗、防霜冻等的最适时机,抗旱保墒的时间和措施等。7、根据土壤调查资料,确定土壤改良措施和制定施肥方案。土壤改良措施:若本苗圃土壤中存在土质粘重、易板结土壤,石灰质土壤,粗沙土,石砾土,酸或碱性偏大土壤等不利于苗木培育的土壤,可提出改良的措施。根据所测定本苗圃土壤理化性质提出施肥方案。例如:若土壤酸碱度为微碱性,对酸具有很大的缓冲能力,对碱的缓冲能力很小。这种土壤不宜施用碱性肥料和易引起土壤PH值增加的肥料,而以酸性肥料为宜。若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增施有机肥料对提高本苗圃育苗质量十分必要。通常认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为高量,12.5%为中量,1以下为低量。全氮含量不低于0.1%。保肥力强的土壤施肥量和次数宜多量少次,保肥力弱的土壤则相反。可根据本苗圃属油土保肥力强的土壤,提出本苗圃施肥量和次数方案。8、苗圃病虫害防治措施根据本苗圃苗木病虫害调查材料,制定土壤消毒方法及所用药品和用量,制定苗木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方法所用药品和用量。9、苗圃杂草清除根据本苗圃所调查杂草种类材料,制定消除草杂所用措施,除草剂种类、用量。10、各树种育苗技术措施根据各树种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制定出各树种的育苗技术措施。包括整地,基肥施入量,土壤病虫害防治所用药品名称、用量、播种量、插穗剪取要求(长度、留芽位置、剪口处理等),株行距、播种深度、扦插深度,播种方法,扦插方法,田间管理(如追肥、除草、灌溉、遮荫等),苗木病虫害防治所用药品、用量,越冬管理等。将各树种的育苗技术措施按生产顺序逐项安排妥当。11、苗木成本预算。苗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凡能够直接记入某苗木生产的费用计算出来的苗木成本叫做直接成本,如人工、机工、种子、肥料、物料、药料等费用。不能直接记入某种苗木而又必须分摊到各种苗木上的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叫做间接成本,如各项折旧费、定员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