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_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_第1页
工艺技术_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_第2页
工艺技术_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_第3页
工艺技术_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_第4页
工艺技术_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验证文件类别:验证方案 编号:015-7-046部门:质量保证部 页码:共 页土霉素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版 次:第1版 起 草:年 月 日审 核:年 月 日验证小组会签:年 月 日批 准:年 月 日实施日期: 年 月 日复印数:分发至:1 概述: 本生产厂房为1991年改建厂房,精分间、干燥间、包装间等于1999年7月份按非无菌原料药30万级生产条件进行改建。 为证明土霉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我公司按 GMP要求对生产工艺进行验证,通过工艺过程验证证明按已建立的操作规程进行,能够连续地生产出符合预期质量标准及质量特性的产品。本验证方案从发酵过程开始,以38000L计料体积验证15批,以36000L计料体积验证3批。 在进行生产工艺验证之 前,所有的生产设备、设施、检验方法及公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验证,仪器、仪表均进行了校验。1.1 生产过程描述1.1.1 生产过程流程图一级种子液斜面孢子砂土孢子 孢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发酵液二级种子液二级种子培养 发酵培养 酸化脱色液滤液酸化液 净化、稀释、过滤 脱色 结晶土霉素成品湿晶体结晶液 离心分离、洗涤 气流干燥1.1.2 生产过程关键工艺参数描述1.1.2.1 配料过程:原料的配料比、计料体积。1.1.2.2 灭菌过程:灭菌温度、灭菌时间、罐压(一、二、三级培养基)。1/191.1.2.3 发酵过程:一、二级种子培养液培养时间(包括移种时间)、培养温度、罐压。1.1.2.4 提取过程(包括酸化、净化过滤):板框进液量、净化剂比例。1.1.2.5 脱色过程:滤液流量。1.1.2.6 精分过程:进结晶液时间、脱色液流量、结晶温度、分离量、水洗次数。1.1.2.7 干燥、筛分过程:干燥系统进口温度、出口温度、汽压、风压、筛网的目数、分装量。1.2 生产设备描述土霉素生产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有:配料罐、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发酵罐、补料罐、氨水计量罐、消沫剂罐、酸化罐、盐酸计量罐、板框过滤机、树脂罐、结晶罐、离心机、颗粒摇摆机、干燥系统(扩大罐、一级旋风干燥器、二级旋风干燥器、脉冲袋滤器)、旋振筛。主要设备一览表:详见“附件一至附件五”。2 目的:通过对土霉素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评价,证明在已建立的操作规程下操作,能够生产出符合USP和企业内控标准的产品。3 职责:3.1 验证小组:3.1.1 起草验证方案。3.1.2 组织协调生产部、设备部、技术中心、QC化验室、生产车间对验 证方案进行实施。3.1.3 起草验证报告,确定再验证项目周期,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报质量保证部门审核。3.2 质量保证部3.2.1 根据验证对象成立验证小组。3.2.2 质量保证部QC化验室负责所需的标准品、对照品、试液等准备。2/193.2.3 质量保证部QC化验室负责工艺验证过程中的取样及化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3.2.4 负责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的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3.2.5 负责所有验证文件的管理。3.2.6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3.2.7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3.2.8 负责组织验证小组人员对参与验证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2.9 负责组织对验证方案及报告的会签。3.3 技术中心:3.3.1 参与验证的实施,协调收集验证资料、数据。3.3.2 对验证方案及报告进行评价。3.3.3 组织编写及审核工艺规程、岗位SOP及其它有关规程。3.4 设备部:3.4.1 负责建立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及清洁规程,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负责。3.4.2 负责对仪器、仪表的校正。3.4.3 参与验证的实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3.5 生产车间:负责验证工作具体实施。4 验证所需文件:验证所需的文件,其名称、编号及存放地点,详见附件六,验证所需的文件目录。5 验证步骤:5.1 配料制备过程:本制备过程是将各物料按配料指令分别以38000L和36000L计料称重,并投入到配料罐中,搅拌。本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工艺条件是原料配比。3/195.1.1 验证方法:将称量、复核好的各原料投入配料罐,按“一级种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二级种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三级种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三级发酵补料用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执行。5. 1.2 配料制备过程工艺变量的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配料过程配料比检查各物料的投料量是否按SOP、工艺规程正确配比投料量准确无误,各称量均进行了复核计料体积检查计料体积是否符合工艺要求36000L38000L后附“配料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见附表一:。5.2 灭菌过程:本生产过程是将基础料经蒸汽灭菌,保证灭菌后无微生物存活。需控制的工艺条件是:灭菌温度、灭菌时间、罐压。本工序采用4个1.5m3的一级种子罐、4个8m3的二级种子罐、12个56m3的发酵罐、4个8m3的补料罐。每生产一批用一个一级种子罐移入一个二级种子罐,再移入一个发酵罐进行,并用补料罐进行补料。5.2.1 验证方法:将一级基础料投入到一级种子罐中,将二级基础料由配料罐中压入二级种子罐中,将三级基础料由配料罐中压入到发酵罐,按“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三级发酵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2.2 取样方法:用无菌试管在一级种子培养基、二级种子培养基、三级发酵培养基罐的取样管处各取灭菌后料液约20ml,进行无菌检查。用取样缸在上述各取样管处取灭菌后料液约200ml,进行化学分析。检验方法:车间QC化验室按“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4/19验证标准: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后: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PH电位法6.06.4糖斐林试剂法3.03.6(W/V)氨基氮甲醛法0.120.15(W/V)溶磷钼兰法115200g/ml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后: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PH电位法6.06.5糖斐林试剂法5.87.5(W/V)氨基氮甲醛法0.140.21(W/V)溶磷钼兰法120215g/ml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发酵培养基灭菌后: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PH电位法5.86.6糖斐林试剂法8.09.8(W/V)氨基氮甲醛法0.220.28(W/V)溶磷钼兰法120215g/ml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后附“灭菌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二:(一)(二)(三)。5/195.2.3 灭菌过程工艺变量的评价(包括一级培养基、二级培养基、三级发酵培养基):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灭菌过程灭菌温度检查灭菌罐温度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合121128罐压检查灭菌罐压力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合0.100.15MPa灭菌时间检查灭菌罐时间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合35-45分钟后附“灭菌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见附表三:(一)(二)(三)。5.3 发酵过程:本生产过程包括:一级种子液培养、二级种子液培养、三级发酵液培养。将灭菌的各培养液经冷水降温至312,接种(或移种)后进行培养。本工序主要设备: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氨水计量罐、消沫剂罐。本工序需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培养温度、一、二级种子培养液培养时间(包括移种时间)罐压。5.3.1 验证方法将一级种子培养液用温水升温培养,二级种子培养液、三级发酵液用冷水降温培养,并对三级发酵液定期通氨水,通补料、通消沫剂。操作按“一级种子液培养操作规程、二级种子液培养操作规程、三级发酵6/19液培养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3.2 取样方法:培养过程中,定时在一、二级种子罐、发酵罐的取样管处取样。(1)用无菌试管各取培养液约20ml,进行无菌检查。(2)取一级种子培养液、二级种子培养液、三级发酵培养液各约20ml测PH。(3)取一、二级种子培养液各约200ml测糖含量、氨基氮、效价。一级种子培养液效价为监测指标。(4)取三级发酵培养液约200ml测糖含量及放罐残糖、滤速。 检验方法:车间QC化验室按“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检验标准:一级种子培养液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糖含量斐林试剂法2.53.5(W/V)氨基氮甲醛法0.040.12(W/V)效价(g/ml)比色法监测PH电位法5.66.2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7/19二级种子培养液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糖含量斐林试剂法3.04.5(W/V)氨基氮甲醛法0.040.12(W/V)效价(g/ml)比色法11001800(g/ml)PH电位法5.76.5 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 发酵培养液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PH50hr以前51100hr101150hr151170hr放罐酸度计测定6.36.66.36.56.26.46.06.25.46.0糖含量待总糖下降至4.5-2.5开始补料斐林试剂法监测放罐残糖斐林试剂法2.0滤速2ml/5分钟无菌度肉汤法,显微镜检查(一)后附“发酵过程生产工艺验证记录”,附表四:(一)(二)(三)。8/195.3.3 一级种子培养过程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一级种子培养过程培养温度一级种子培养温度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311培养时间(包括移种时间)一级种子培养时间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2632小时罐压一级种子罐罐压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0.040.07MPa5.3.4 二级种子培养过程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二级种子培养过程培养温度二级种子培养温度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311培养时间(包括移种时间)二级种子培养时间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2632小时罐压二级种子罐罐压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0.030.06MPa5.3.5 发酵过程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发酵过程培养温度发酵罐培养温度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050hr 31151150hr 301151放罐 311培养时间发酵罐培养时间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150190hr罐压发酵罐罐压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0.010.03MPa 后附“发酵过程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附表五:(一)、(二)、(三)。9/195.4 提取过程:将发酵液由草酸和盐酸混酸酸化后,取酸化液化验,加入黄血盐,用稀释液( 低单位溶液或草酸溶液)进行稀释,再加入硫酸锌,静置,取净化液化验。第一批号使用二个或三个酸化罐,十一个至十四个板框压滤机。提取工艺控制条件:净化剂比例、板框进液量。5.4.1 验证方法:将发酵液酸化后,加入黄血盐,稀释,再加入硫酸锌,取净化液过滤。按“发酵液的酸化、净化操作规程,净化液过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4.2 取样方法及检验:用取样缸在酸化罐取样口处接取酸化液约250ml;用取样缸在净化罐取样口处接取净化液约250ml,按“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验证标准:提取过程(一)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酸化液PH酸度计法1.701.85滤速 漏斗测试法2ml/5分钟净化液PH酸度计法1.751.95净化液效价比色法15000-18500(g/ml)透光度比色法80净化液滤速漏斗测试法15ml/5分钟10/19提取过程(二)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板框过滤渣子效价(g/ml)比色法6000以下滤液正批效价(g/ml)比色法监测透光度比色法监测终止高单位(效价)效价(g/ml)比色法4000-4700 PH酸度计法监测草酸溶液PH酸度计法1.802.00终点洗液效价(g/ml)比色法900以下PH酸度计法监测后附“提取过程生产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六:(一)(二)。5.4.3 提取过程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标准提取过程板框进液量板框进液量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3.54.5m3/台净化剂比例净化剂比例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黄血盐钠0.45-0.55%(W/V)硫酸锌0.25-0.35(W/V) 后附“提取过程程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附表七。5.5 脱色过程:将滤液用流量计控制流量,经树脂罐进行脱色。每一生产批号用6 个树脂罐。工艺控制条件:滤液流量。5.5.1 验证方法:每批滤液用3组,每组2个,共6个树脂罐脱色, 操作过程按“板框过滤液树脂脱色操作规程”进行。11/195.5.2 取样方法:用试管在脱色液过滤器取样口处取脱色液20ml。检验方法:车间QC化验室按“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验证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控制标准脱色液PH酸度计1.90.1脱色液透光度比色法90后附“脱色过程生产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八。5.5.3 脱色过程工艺变量的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的标准脱色过程滤液流量检查滤液流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共3组,3组滤液流量为12-13m3/小时后附“脱色工序生产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见附表九。5.6 精分过程:本生产过程包括结晶、分离二部分:结晶过程系将脱色液用碱化剂调PH混合后进入结晶罐内,结晶液析出土霉素。分离过程是将结晶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分离,甩干母液,用纯水洗两次,得土霉素湿晶体。精分工序的环境为30万级洁净区。本工序需控制的工艺条件有:结晶温度、脱色液流量、进结晶液时间、分离量、水洗次数、PH。5.6.1 验证方法:将脱色液用流量计控制,在碱化剂作用下调PH,结晶液经分离、水洗后,得土霉素湿晶体。操作按“树脂脱色液结晶操作规程、结晶液的精分操作规程”进行。5.6.2 取样方法:用小烧杯在离心机排液口处取母液50ml。12/19检验方法:按“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控制标准结晶PH电位法4.54.8母液效价比色法1100g/mlPH电位法(监测)后附“精分工序生产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十。5.6.3 精分过程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的标准结晶脱色液流量检查脱色液流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1213m3/hr结晶温度检查结晶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5-32结晶分离进结晶液时间检查进结晶液时间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第一轮若吸附,23 hr,其余1.5hr分离量检查分离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45kg(湿)台水洗次数检查水洗次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次后附“精分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见附表十一:(一)、(二)。5.7 干燥、筛分过程:干燥:将离心后所得湿晶体通过12目尼龙筛网过筛后,进行气流干燥。每一生产批号干燥一次。工艺控制条件为:干燥系统进口温度、出口温度、气压、风压。筛分:将干燥完的成品用50目筛过筛,分装。干燥、筛分工序的环境为30万级洁净区。 所需控制工艺条件:筛网目数、分装量。在工艺验证之前,已对空气介质进行验证。5.7.1 验证方法:每批湿晶体用摇摆机磨细,过12目筛后进入气流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将干燥出的成品经旋振筛筛分后,装入周转袋中。操作过程按“土霉素干燥操作规程”进行。13/195.7.2 取样方法:由质量保证部QC化验室按“成品原料药取样操作规程”进行取样。检验方法:由质量保证部QC化验室按“土霉素检验操作规程(USP版) ”进行检验。验证标准:项目检验方法标准含量HPLC法845g/mg鉴别A紫外测定外符合规定B比色法呈正反应结晶性偏光显微镜检测符合规定PH酸度计法4.57.0水分卡尔费休法6.08.5松密度量筒法0.650.79g/ml颗粒度筛分法40目100通过杂质4-差向土霉素HPLC0.5四环素2.0尾部峰(2-乙酰-2-去酰氨基土霉素)2.0含量RSD3.0后附“干燥、筛分生产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十二:(一)(二)。5.7.3 干燥、筛分过程工序工艺变量评价:本工序需控制以下工艺变量,其评价按下表所列内容进行,并记录。工艺过程监测变量评价方法可接受的标准干燥、筛分干燥系统进口温度检查干燥系统进口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155195 出口温度检查出口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5595 汽压检查汽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0.20.4Mpa风压检查风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0.030.06MPa筛网目数检查筛网目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50目分装量检查分装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5kg/桶 后附“干燥、筛分过程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见附表十三。14/195.8 包装过程 本工序是将QA放行的产品进行包装、入库过程,包装过程将按照“土霉素包装操作规程”进行。通过验证提供文字依据以保证包装质量,符合GMP要求。包装过程控制:塑料袋扎口、牛皮纸袋折口、合格证、 纸桶铅封、标签、贴签等项目。5.8.1 包装质量评价 后附“包装工序生产工艺验证记录”见附表十四。5.9 验证批数:38000l 15批;36000L 3批5.10 稳定性:取工艺验证3个批号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试验。5.10.1 稳定性加速试验研究: 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的条件: 样品的包装情况:仿市售包装,即纸桶内衬一层牛皮纸袋及两层塑料袋。温度:402;相对湿度:755。 检验间隔: 1、2、3、6个月。 检验项目: pH、水分、含量及杂质。 检验方法: pH及含量检验依据USP版进行,杂质检验依据BP版进行。 室温对照样品的检验情况:贮存条件为室温,湿度为自然湿度,检测间隔6个月内同加速稳定性试验,6个月以后同长期稳定性试验。 后附“加速稳定性试验检验结果记录”,见附表十五。 后附“稳定性加速实验室温对照样品的检验结果记录”见附表十六。5.10.2 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的条件: 样品的包装情况:仿市售包装,即纸桶内衬一层牛皮纸袋及两层塑料袋。温度:25.52.5;相对湿度:605。 15/19检验间隔: 0、3、6、9、12、18、24、36、48、60个月。 检验项目: pH、含量、水分、杂质。 pH及含量检验依据USP版进行,杂质检验依据BP版进行。后附“长期稳定性试验检验结果记录”,见附表十七。5.11 验证周期及再验证:5.11.1 验证小组负责根据验证结果确定验证周期,报质量保证部审核。5.11.2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再验证:5.11.2.1 工艺过程改变 5.11.2.2 设备变更5.11.2.3 起始原料改变5.11.2.4 质量标准发生变更5.12 验证报告审核:5.12.1 验证小组应及时收集验证资料,并进行摘要分析,并与USP版比较,分析产品质量是否稳定,工艺是否可靠,形成验证报告(附表十八),报质量保证部。5.12.2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验证报告进行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并发放验证合格证书(附表十九)。5.12.3 审核内容包括:5.12.3.1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5.12.3.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是否经过批准?5.12.3.3 验证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按“生产过程偏差调查处理程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找出失败的原因,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16/19附件一:配料工序设备一览表序号代号描述容积/规格1F001二级配料罐18162825mm/A32F002发酵配料罐20184250mm/A33F003补料配料罐20164180mm/A3附件二:发酵工序设备一览表序号代号描述容积/规格1101-104一级种子罐9122700mm/不锈钢2201-204二级种子罐16284300mm/A33401-404补料罐16284300mm/A34301-304发酵罐30288500mm/A35501-504泡敌贮罐6121600mm/A36601-604氨水计量罐6121600mm/A317/19附件三:提取工序设备一览表序号代号描述容积/材质1T101-108酸化罐24169000mm/A3内衬树脂2T201-214板框压滤机BMY70/810/铸钢3T301滤液贮池90m3/水泥涂树脂4T302高单位顶洗液贮池90m3/水泥涂树脂5T303低单位顶洗液贮池90m3/水泥涂树脂附件四:脱色、结晶、分离工序设备一览表序号代号描述容积/材质1T401-409树脂罐12164000mm/A3内衬树脂2T501-506结晶罐3000升/搪瓷3T507-508结晶罐500升/搪瓷4T601-618离心机SS-800/1Cr18Ni9Ti附件五:干燥工序设备一览表序号代号描述容积/材质1G601气流干燥器DMC36/1Cr18Ni9Ti18/19附件六:验证所需文件文件名称编码存放地点土霉素工艺规程010-8-001107车间一级种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107-3-011107车间二级种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107-3-012107车间三级发酵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107-3-013107车间三级发酵补料用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107-3-014107车间一级种子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107-3-020107车间二级种子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107-3-021107车间三级发酵培养基灭菌操作规程107-3-022107车间一级种子液培养操作规程107-3-023107车间二级种子液培养操作规程107-3-024107车间三级发酵液培养操作规程107-3-025107车间三级发酵液培养基补料操作规程107-3-017107车间发酵液酸化、净化操作规程107-3-026107车间净化液过滤操作规程107-3-027107车间板框过滤液树脂脱色操作规程107-3-028107车间树脂脱色液结晶操作规程107-3-030107车间土霉素干燥操作规程107-3-036107车间土霉素包装操作规程107-3-037107车间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015-2-081质量保证部成品原料药取样操作规程015-2-009质量保证部土霉素检验操作规程015-2-086质量保证部土霉素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015-8-004质量保证部土霉素内控标准及等级品标准015-8-005质量保证部其它文件详见文件目录19/19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常常忽略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其实,幸福很平凡也很简单,它就藏在看似琐碎的生活中。幸福的人,并非拿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用感恩的心态看待生活,用乐观的态度闯过磨难。附表一:配料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配料比:按SOP、工艺规程正确配比计料体积:38000L或36000L检查结果附表二:灭菌工艺验证记录(一)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PH:6.0-6.4糖:3.0-3.6(W/V)氨基氮:0.12-0.15%(W/V)溶磷:115-200g/ml无菌度:(一)检查结果一级种子培养基:附表二:灭菌工艺验证记录(二)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PH:6.0-6.5糖:5.8-7.5(W/V)氨基氮:0.14-0.21%(W/V)溶磷:120-215g/ml无菌度:(一)检查结果二级种子培养基:附表二:灭菌工艺验证记录(三)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PH:5.8-6.6糖:8.0-9.8(W/V)氨基氮:0.22-0.28%(W/V)溶磷:120-215g/ml无菌度:(一)检查结果发酵培养基:附表三:灭菌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一)一级培养基: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灭菌温度:121-128罐压:0.10-0.15MPa灭菌时间:35-45分钟检查结果附表三:灭菌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二)二级培养基: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灭菌温度:121-128罐压:0.10-0.15MPa灭菌时间:35-45分钟检查结果附表三:灭菌工序工艺变量评价验证记录(三)三级培养基: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灭力温度:121-128罐压:0.10-0.15MPa灭菌时间:35-45分钟检查结果附表四:发酵培养过程生产工艺验证记录(一)批号罐号项目及标准是否合格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PH:5.6-6.2糖含量:2.5-3.5%(W/V)效价(g/ml):(监测)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