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doc_第1页
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doc_第2页
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doc_第3页
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doc_第4页
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系统医政工作要点一、落实医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医改有关工作(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XX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XX10号)要求和省政府、省卫生厅XX年度医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印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坚持公益性质,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一是以增强卫生服务公益性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基本要求,鼓励指导试点医院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突出各自特色,形成典型经验,力争在这些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取得实效。二是制定出台XX年全市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指导纲要,选择规范服务、院务公开、绩效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出院病人随访、临床路径实施、新农合病人优惠治疗、远程医疗会诊十项惠民便民措施,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广实施。三是优化公立医院机构布局。根据国家关于公立医院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省医疗机构设置发展规划,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设置发展规划,使公立医院在规划调控下健康、有序、适度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意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院,鼓励改制企业医院发展。三是积极探索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四是通过提高待遇、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师多地点执业试点。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推行电子病历及电子健康档案。推行医保即时报销制度和检验检查资源共享。六是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二)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规定,在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按照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评价制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质量和安全。三是落实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配送等配套文件要求,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中标价格。四是启动基层药师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选派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临床药师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定点帮扶工作,提高药学队伍素质,提升基层整体药学服务能力。(三)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通过市县(区)联动,分工负责,对XX年已完成建设装备的15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进行检查验收,对另外16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进行建设装备,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中医药特色突出、基础扎实的基层中医药队伍,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二、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一)健全公立医院评价与监管体系。一是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制订活动方案,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突出质量、服务安全和医患关系等重点工作内容,强化科室建设和规范管理,以查促建,纠建并举,推动病人安全目标和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二是开展优质医院创建活动。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方便就医,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为主题的优质医院创建活动。三是启动医院评价工作。紧紧围绕医改中心工作,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将现场评价与日常评价、专家检查与社会监督等方式密切结合,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医院评价监管制度。(二)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是加强临床专业质控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市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建立逢进必评、定期考核、能上能下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市质控中心数量,推动市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质控中心的作用,加强医护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临床专业医疗护理质量,在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质控体系。二是加强基础质量管理。抓好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XX年版)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XX年全市病历书写评比,规范医务人员病历书写,加强病历质量管理。继续加强临床检验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并抓好落实,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保证医疗安全。推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落实病人安全目标。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建设、“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和“两好一满意”活动质量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支持医疗机构参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四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外科手术部位、导管相关血流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做好重点环节医院感染控制。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严重医院感染和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力度。五是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医疗美容机构的依法执业和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情况。(三)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一是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继续扩大试点病种种类,在公立医院试点单位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在其它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在二级以上医院探索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应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DRGS方法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二是促进合理用药工作。会同药监、经信、畜牧兽医等部门开展抗菌药物管理联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使用环节管理,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分析和报告制度,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合理用药监测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继续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发挥临床药师专业指导作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三是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程,重点推动植(介)入类技术、血液净化、肿瘤性疾病、内镜技术等专业的规范化诊疗。做好器官移植、心血管介入、血液透析、肿瘤、儿童先心病和白血病等有关专业的病例信息报送和管理。四是开展高额医疗费用专项治理行动。针对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病种、重点人群,选择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等科室,以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关节植入等费用高昂的植(介)入手术和肿瘤性疾病为重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坚持惠民利民,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服务问题一是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紧密结合卫生强基工程、卫生下乡等工作,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形式,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关系,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医。二是开展慈善项目和重大疾病救治工作。积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肾透析患者救助等慈善项目,组织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群众负担。三是努力推动全省同级医院辅助检查结果互认。按照省卫生厅统一要求,扩大全市临检结果“一单通”范围,组织开展全市临检结果“一单通”实施现状调研。开展医学影像检查质量控制,积极推动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一片通”,努力实现同级医院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四是继续推进防盲治盲相关工作。贯彻落实禁毒法和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戒毒治疗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戒毒医疗服务行为。四、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推进护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病房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使患者在看病就医、住院治疗的全过程中,能够得到主动、全面、规范、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大临床一线护士配置,1名护士分管病人不能超过8个,逐步做到二级以上医院病房的床护比达到1:0.6,其它医疗机构1:0.4。加强绩效考核和后勤支持系统建设,落实合同制护士同工同酬。二是积极参与第三批全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评选工作,通过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护理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发展护理机构,满足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服务需求。五、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医疗服务要素监管一是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许可、校验审核程序,加强现场审核,严格实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提高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守法执业的自觉性。二是认真做好医师、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开展农村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和XX年全市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的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医、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打造高素质的医、护专业队伍。三是重点做好器官移植、心血管介入、血液透析、妇科内镜等特殊、敏感技术的日常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组织落实手术分级、麻醉分级管理。四是抓好医疗器械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用),围绕医疗机构基本条件、管理职责及规章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进行重点自查和整改,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六、改进医疗服务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在全行业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落实惠民便民利民医疗措施,争创人民满意医院。制定市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引导开展为患者服务的志愿服务。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通知的贯彻落实,通过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和无节假日医疗服务,做好门急诊医疗服务,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提供优质高效的辅助检查服务,加强医疗收费管理,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和院务公开等重点工作,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改进医患关系。七、加强血液管理,保障血液安全一是深入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继续巩固“无偿献血先进市”成果,积极推动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完善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优质服务”“血液安全”“合理用血”品牌创建活动,引导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和管理,保障采供血供应和临床输血安全。三是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优化采血点布局。四是开展合理用血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临床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水平。五是认真做好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工作,规范血友病诊疗和凝血因子类药物应用。八、推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纠纷处置的公平公正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调解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患纠纷。规范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动医患调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加强与保监部门的沟通,组织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配合保险企业依托医患纠纷调解组织处理涉及医疗责任保险的有关保险赔案。九、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120”急救网络建设。按照全省急救中心、(站、点)的设置规划,规范设置、完善全市急救网点。研究制定“120”急救车辆配备标准,加强急救人才引进和规范化管理,提高“120”指挥调度中心的软硬件配置水平。进一步完善院前-院内急救转接流程,打造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落实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方案(试行)。二是结合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制定,努力解决好县及县以下儿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等科室建设相对薄弱,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等问题,推动突发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相关专业建设与发展。三是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十、加强中医药管理,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的宣传,合理配备使用中成药基本药物,强化临床应用培训,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运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结合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调整、完善中医药门诊报销政策,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住院报销比例。不断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院内涵建设。做好“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总结交流工作。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将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运用到基本公卫项目中。(二)狠抓中医药内涵建设。认真做好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开展中医医疗质量监测,全面提升中医医院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科室建设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在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人员配备、临床科室建设、中药药事管理及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整改,加强中医医院的规范管理和正确导向。进一步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在医疗服务、科室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彰显优势,提升能力。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建设,严格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内容,真正体现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工作。积极参加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申报工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三)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乡村中医药建设。组织实施好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积极参与全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积极申报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社区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