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某通信集团公司设备规范_第1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集团公司设备规范_第2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集团公司设备规范_第3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集团公司设备规范_第4页
设备管理_某通信集团公司设备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中 国国 移移 动动 通通 信信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 中中国国移移动动E EP PO ON N 设设备备规规范范 S S p p e e c c i i f f i i c c a a t t i i o o n n f f o o r r E E P P O O N N e e q q u u i i p p m m e e n n t t s s o o f f C C h h i i n n a a M M o o b b i i l l e e 版版本本号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2 20 01 10 0- -1 10 0- -1 11 1 发发布布2 20 01 10 0- -1 10 0- -1 11 1 实实施施 QB-B-005-2010QB-B-005-2010 目目 录录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 4. EPON 系统组成4 4.1. 参考配置4 4.2. OLT.4 4.3. ONU5 4.4. ODN6 4.5. 线路速率6 5. EPON 协议要求6 5.1. 协议栈6 5.2. PMD 层.7 5.3. RS 子层.7 5.4. MPCP 协议.7 6. EPON 业务能力和设备类型8 6.1. 业务能力8 6.2. ONU 设备类型.8 7. 设备接口要求.8 7.1. OLT 网络侧接口9 7.2. ONU 用户侧接口.9 8. PON 基本功能.10 8.1. ONU 设备认证功能.10 8.2. 数据加密10 8.3. FEC .10 8.4. 光链路检测功能11 8.5. 断电通知功能11 8.6. 长发光 ONU 的检测.11 8.7. 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 .11 9. OLT 技术要求.12 9.1. 业务 QOS .12 9.2. L2 功能要求.13 9.3. 网络安全相关功能16 9.4. 以太网 OAM 功能.17 9.5. 上联 IP 业务级联功能 17 9.6. OLT 设备可靠性要求17 9.7. OLT 设备功耗18 10. ONU 技术要求18 10.1. 业务 QOS .18 10.2. L2 功能要求.19 10.3. 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功能20 10.4. WLAN 接入功能20 10.5. 以太网 OAM 功能.21 10.6. VOIP 功能.21 10.7. 可靠性要求21 10.8. 其他要求21 11. 性能要求.22 11.1. PON 接口容量22 11.2. 业务性能22 12. PON 的保护.25 12.1. 保护倒换方式25 12.2. 保护倒换配置25 12.3. 保护倒换性能26 13. 同步功能要求.26 13.1. EPON 设备同步要求.26 13.2. TDM 业务同步要求.30 13.3. 时间同步要求32 14.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33 15. 其它要求.33 15.1. 环境要求33 15.2. 电气安全要求34 15.3. 设备功耗要求35 15.4. 设备散热要求35 16. 编制历史.35 附录 A (标准性附录)EPON 设备 PON 接口指标要求3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EPON 光模块 1000BASE-PX20+光接口特性 .40 前 言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采用PON技术的有线接入网,为网络规 划与建设、工程设计和通信组织、网络维护和运营等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规定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网络结构、协议栈、业务承 载能力和设备类型、设备接口、系统功能、性能指标、操作维护管理以及设备 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是PON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中国移动PON接入网技术体制 2QB-B-004-2010 中国移动GPON设备规范 3QB-B-005-2010 中国移动EPON设备规范 4QB-B-006-2010 中国移动GPON设备测试规范 5QB-B-007-2010 中国移动EPON设备测试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0224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晗,张德朝,王磊,韩柳燕,李允博,邹明渊,李 昶,卜洁,程强,刘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输速率为千兆比的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组成、 协议要求、业务承载能力和设备类型、设备接口、系统功能、性能指标、操作维护管理以 及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网络环境下的EPON系统的OLT、ONU设备以及配套的网元管理系 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 1 GB/T 9771- 2000(所有部 分)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2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 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3 GB/T 17618- 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4 YD/T 1475- 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 的无源光网络(EP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5 YD/T 1054- 2000 接入网技术要求综合数字环路载 波(IDLC)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6 YD/T 1082- 2000 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 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7 YD/T 1530- 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频谱扩展的第二 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8 YD/T XXXX- XXXX 接入网技术要求宽带用户接入线 路(端口)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 信息化部 9 ITU-T G.707- 2000 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 程通信标准化组) 10 ITU-T G.711- 199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 程通信标准化组) 11 ITU-T G.729- 1996 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 (CS-ACELP)的 8kbit/s 语音编码 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 程通信标准化组) 12 ITU-T G.993.2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收发器 2(VDSL2) 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 程通信标准化组) 13 ITU-T Y.1291(2004 ) 分组网络支持 QoS 的结构框架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 程通信标准化组) 14 IEEE Std 802.1D-2004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IEEE 标准媒体 访问控制网桥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15 IEEE Std 802.1Q-2005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IEEE 标准虚拟 局域网协议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16 IEEE Std 802.1ad 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IEEE 标准虚拟 局域网协议增补文件 4:提供商网 桥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17 IEEE Std 802.3-2005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 3 部分: CSMA/CD 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 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 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18 IEEE Std 802.11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 11 部 分:无线 LAN 媒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 规范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19 IEEE Std 1588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 协议标准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 工程师协会) 20 IETF RFC 1112 IP 组播的主机扩展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1 IETF RFC 2236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 2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2 IETF RFC 2833 DTMF 数字,电话音和信号的 RTP 载 荷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3 IETF RFC 2933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MIB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4 IETF RFC 3046 DHCP 中继代理信息选项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5 IETF RFC 3376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 3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26 Broadband Forum TR-069 CPE WAN 管理协议DSL 论坛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3-1 缩略语 ADSL2+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Transceivers 2 plus 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 字用户线 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CATVCable TeleVision 有线电视 CES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电路仿真业务 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连接故障管理 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动态带宽分配 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区分服务代码点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 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 络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 FTTCFiber to the Curb 光纤到路边 FTTCabFiber to the Cabinet 光纤到交接箱 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 FTTOFiber to the Office 光纤到公司/办公室 GEGigabit Ethernet 吉比特以太网 HGUHome Gateway Unit 家庭网关单元 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综合接入设备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P 电视 LLIDLogical Link Identifier 逻辑链路标识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质访问控制 MDUMulti-Dwelling Unit 多住户单元 MGC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媒体网关控制器 MLMMulti-Longitudinal Mode 多纵模 MTUMulti-Tenant Unit 多商户单元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 ONT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OMAOptical Modulation Amplitude 光调制幅度 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tor 光网络终端 ONU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P2MPPoint to Multipoint 点到多点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ivce 老式普通电话业务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以太网承载点到点协议 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 精确时间协议 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 QoS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RTPReal Time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 SBUSingle Business Unit 单商户单元 SCBSingle Copy Broadcast 单拷贝广播 SFUSingle Family Unit 单住户单元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 服务等级协议 SLMSingle-Longitudinal Mode 单纵模 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时分复用 TOSType Of Service 业务类型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 用户网络接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VoIPVoice over IP IP 承载话音 xDSL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各种 DSL 技术的通称 4. EPON 系统组成 4.1. 参考配置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 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 E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 (ODN)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到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到达各 个ONU。在上行方向(ONU到OLT),ONU发送的信号只会到达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ODN 在OLT和ONU间提供光通道。 EPON系统参考结构如图4-1所示。 O OL LT T O ON NU U/ /O ON NT T 1 1 无源光分路器 O OD DN N IFPON IFPON IFPON:PON 专用接口 注:ODN中的无源光分路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光分路器的级联 O ON NU U/ /O ON NT T 2 2 O ON NU U/ /O ON NT T n n 网络侧 接口 用户侧 接口 图4-1 EPON参考结构 EPON系统的ONU/ONT可放置在用户、大楼和小区等不同的位置,形成FTTH、FTTB、FTTC 等不同的网络结构。 光网络终端(ONT)是指FTTH网络结构中包括用户端口功能的ONU,在本标准中将ONU和 ONT统称为ONU。 EPON系统支持的最大传输距离、最大距离差和最大分路比应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指标: - 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 - 支持的最大分路比至少为1:32; - 最大差分距离不小于20km。 4.2. OLT OLT完成EPON光纤线路终端的功能,控制ONU的注册、认证、带宽分配并对ONU进行管理。 OLT设备功能还包括进行业务的汇聚,VLAN的处理、业务QoS的处理等,并提供与城域网或 业务节点的上联接口。通常,OLT设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交交叉叉连连接接 交交叉叉连连接接 / / P PO ON N 板板 ( P PO ON N 接接 P PO ON N 板板 ( P PO ON N 接接 口口功功能能) 上上联联板板 上上联联板板 上上联 联 接接口 口 光光模模块块 交交叉叉连连接接 / / 交交叉叉连连接接 / / 交交换换矩矩阵阵 P PO ON N 板板 ( P PO ON N 接接 口口功功能能) P PO ON N 板板 ( P PO ON N 接接 口口功功能能) 上上联联板板 上上联联板板 I IF Fp po on n 上上联 联 光光模模块块 光光模模块块 光光模模块块 光光模模块块 图4-2 OLT设备构成示例 4.3. ONU ONU作为ODN网络的终端设备,提供EPON接口的终接(通常提供1个EPON接口,在需要PON 口全光纤保护倒换应用时(见12.2),需要两个EPON接口)。根据ONU设备的类型(见6.2) 和网络位置的不同,ONU具备不同的业务适配功能以及向用户提供不同种类和数量的UNI接 口。 光光模模块块 光光模模块块 PON PON 业业务务 MUX 和和DEMUX 光光模模块块 光光模模块块 PON 层层处处理理 PON 层层处处理理 业业务务适适配配 ( (可可选选) ) MUX DEMUX I I F Fp po on n U U N N I I 业业务务适适配配 ( (可可选选) ) 图4-3 ONU设备构成示例 4.4. ODN ODN通用物理配置模型见图4-4。 R和S:参考点 Ord,Oru,Old,Olu:光接口 一条或多条光纤 可选的保护光纤 ODNOLT ONU 1 ONU n R/S R/S S/R Ord,Oru Ord,OruOld,Olu 图4-4 ODN通用物理配置 ODN中两个光传输方向分别定义如下: 下行方向定义为光信号从OLT至ONU; 上行方向定义为光信号从ONU至OLT。 EPON系统的ODN采用GB/T 9771-2000规定的单模光纤,上下行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 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时,上下行应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其中上行应使用 1260nm1360nm波长(标称1310nm),下行应使用1480nm1500nm波长(标称1490nm)。 当使用第三波长提供CATV业务时,应使用1540nm1560nm波长(标称1550nm)。 EPON系统应支持1000BASE-PX20类型光收发器指标,即支持上行1024dB、下行 1023.5dB的ODN衰减范围。可选支持1000BASE-PX20+类型的光收发器指标,即支持上行 1028dB、下行1028dB的ODN衰减范围。 4.5. 线路速率 EPON系统应采用上行1.25 Gbit/s, 下行1.25Gbit/s的物理层速率。 5. EPON 协议要求 5.1. 协议栈 图 5-1 描述了 EPON 系统的协议分层以及与 ISO/IEC 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关系。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RS MACMACMAC 多点MAC控制 OAMOAMOAM MAC Client MAC Client MAC Client PCS PMA PMD RS MAC 多点MAC控制 OAM MAC Client 无源光介质 FEC=前向纠错 GMII千兆比媒质独立接口 MDI媒质相关接口 OAM运行、管理和维护 OLT光线路终端 ONU光网络单元 PCS物理编码子层 PHY物理层 PMA物理媒质附加 PMD物理媒质相关 RS调和子层 OSI参考 模型分层 上层 LAN分层LAN分层 GMII MDI PHY MDI GMII OLTONU 上层 FEC(可选) PCS PMA PMD PHY FEC(可选) 图5-1 EPON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间的关系 5.2. PMD 层 EPON系统物理层应支持1000BASE-PX20类型。 EPON系统的PMD子层应符合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 无源光网络(EPON)附录A的规定。 EPON系统物理层可选支持1000BASE-PX20+类型。 1000BASE-PX20+类型收发器指标参见附录B规定。 5.3. RS 子层 EPON系统的RS子层应符合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 源光网络(EPON)附录C的规定。 5.4. MPCP 协议 多点控制协议(MPCP)定义了点到多点光网络的MAC控制机制,具体规定见接入网技 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附录B。 6. EPON 业务能力和设备类型 6.1. 业务能力 EPON系统可能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IP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等。 其中IP业务包括宽带上网业务、VoIP业务、IPTV业务、IP专线业务等。TDM业务主要用 于专线业务(2048kbit/s或n64kibt/s数据业务)。EPON系统应具有承载IP业务和TDM业 务的能力,可选支持CATV业务。 6.2. ONU 设备类型 ONU设备可能有多种类型,本标准根据近期EPON设备的应用场景,规定以下五种主要类 型。 SFU(单住户单元)型 ONU 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 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可与 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 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HGU(家庭网关单元)型 ONU 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E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具 有4个以太网接口、1个WLAN接口和至少1个USB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 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支持TR-069远程管理。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 MDU(多住户单元)型 ONU 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 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 FTTB/FTTC/FTTCab的场合。 建议以太网接口的MDU设备支持用户端口的模块化结构(以8端口为单位),以及不同 类型模块(以太网、xDSL、POTS)的灵活混插。 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MD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SBU(单商户单元)型 ONU 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以太网 接口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主要应用于FTTO的场合。 MTU(多商户单元)型 ONU 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 有多个以太网接口(至少8个)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 务(内置IAD),主要应用于FTTB的场合。 7. 设备接口要求 7.1. OLT 网络侧接口 OLT的网络侧应支持GE接口和/或10GBASE-X接口,应支持10/100BASE-T接口。 10/100BASE-T可用于话音业务。 对于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的多业务OLT设备,网络侧应支持E1接口,可选支持STM-1接 口, 或通过外置的TDM网关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 7.1.1. GE 接口 GE接口类型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 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 7.1.2. 10/100BASE-T 接口 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 7.1.3. 10GBASE-X 接口 10GBASE-X接口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 7.1.4. E1 接口 E1接口应符合GB7611-2001的规定。 7.1.5. STM-1 接口 STM-1接口应符合ITU-T G.707的规定。 7.2. ONU 用户侧接口 ONU的用户侧应支持10/100BASE-T接口,可选支持GE接口;当EPON提供TDM数据专线业 务承载能力时,用户侧应支持E1接口;当EPON提供语音业务承载能力时用户侧应支持Z接口 或Za接口; 7.2.1. 10/100BASE-T 接口 用户侧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 7.2.2. GE 接口 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或 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 7.2.3. E1 接口 E1接口应符合GB7611-2001的规定。 7.2.4. Z/Za 接口(POTS 接口) Z接口应符合YD/T 1054-2000 10.1.1节的规定。 Za接口应符合YD/T 1054-2000 10.1.2节的规定。 7.2.5. DSL 接口 DSL接口包括ADSL2+、VDSL2接口。 ADSL2+接口应符合YD/T 1530-2006。 VDSL2接口应符合ITU-T G.993.2。 8. PON 基本功能 8.1. ONU 设备认证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ONU MAC地址、或passord、或(ONU MAC地址+passord)对其合法性进 行认证的能力,应拒绝非法ONU接入网络获得服务。 非法ONU事件应记入系统日志,并应产生相应警告信息。 8.2. 数据加密 OLT应支持对下行单播数据进行解密,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相 关规定。 下行组播业务不需进行加密处理。 ONU应支持对下行单播数据进行解密,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相 关规定。 8.3. FEC PON系统应该支持双向的前向纠错(FEC)功能,并且应能针对每个ONU激活/关闭其上 行或下行FEC功能。 OLT应支持下行FEC编码和上行FEC解码功能。FEC功能缺省时关闭。 ONU应缺省支持 FEC-coded和non-FEC-coded的下行业务流的自适应接收(混合模式)。 8.4. 光链路检测功能 EPON系统OLT应能接收ONU上报的光链路检测参数(包括收发光功率、光模块温度、供 电电压、电流等),并可对自身PON口光模块的工作参数(包括收发光功率、光模块温度、 供电电压、电流等)进行测量和检测。当OLT或ONU光链路参数超出预设的门限时,网管系 统应给出警告。 8.5. 断电通知功能 ONU应具有将自身掉电事件通知OLT的能力,并在网管系统上呈现该事件。 8.6. 长发光 ONU 的检测 当个别ONU出现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其光信号发射时间超出了OLT对其的授权范围时, 会影响整个GPON网络的正常运行。OLT应具备对发生此种故障的ONU的定位功能,并能远程 控制其关闭和打开光信号的发射。 8.7. 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 8.7.1. 基本要求 EPON系统应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机制(DBA)来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以及保证业务公 平性和QoS,应能根据LLID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权。 8.7.2. 分配带宽类型 DBA应支持如下三种分配带宽类型: 1) 固定带宽(Fixed Bandwidth):由 OLT 周期性给 ONU 发送固定数量的授权。建议 以较小的轮询周期(cycle time)和较高的 grant 频率进行带宽分配。固定带宽 是完全预留给特定 ONU 或者 ONU 的特定业务的,即使在 ONU 没有上行固定带宽业 务流的情况下,OLT 仍然为该 ONU 发送对应于该固定带宽的授权(grant) ,这部 分带宽也不能为其他 ONU 使用。固定带宽主要用于有 TDM 业务的 ONU(或者 LLID)以确保该业务较小的传输时延。 2) 保证带宽(Assured Bandwidth):保证带宽是保证 ONU 可获得的带宽,由 OLT 根 据 ONU 的 REPORT 信息进行授权。当 ONU 的实际业务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时,OLT 的 DBA 机制应能够将其剩余带宽分配给其他 ONU 的业务。 3) 尽力而为带宽(Best Effort Bandwidth):当 EPON 接口上的带宽没有被其他高 优先级的业务占用时,ONU 可以使用的这部分带宽。尽力而为带宽由 OLT 根据 PON 系统中全部在线 ONU 的 REPORT 信息以及 PON 接口上的带宽占用情况为 ONU 分 配授权,系统不保证该 ONU 或者 ONU 的特定业务获得带宽的数量。属于优先级最 低的业务类型。 DBA应支持上述3中带宽类型的组合,即对一个特定的ONU,能够提供 FixedAssured、FixedBest Effort、FixedAssuredBest Effort、AssuredBest Effort等多种带宽类型组合的业务。DBA应支持基于LLID对上述业务参数的配置。ONU的上 行带宽配置的参数包括固定比特率FIR(Fixed Information Rate)、保证比特率 CIR(Commited information rate)和峰值比特率PIR(Peak Information Rate)。各种 类型的带宽的大小与这些配置参数的关系如下: 固定带宽:FIR; 保证带宽:CIR-FIR; 尽力而为带宽:PIR-CIR; 8.7.3. DBA 功能 DBA机制应支持对系统内带宽分配的接纳控制机制(当所配置的系统上行”固定带宽+保 证带宽”超过1G时,应给出提示,并阻止过度分配系统带宽)。 EPON系统的DBA算法应支持公平性机制,能够保证剩余带宽(Surplus Bandwidth)按 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公平分配: 按照优先级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按照与不同用户所签署的SLA的保证带宽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按照ONU类型(如SFU、HGU、MDU、SBU、MTU等类型的ONU)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可选)。 DBA的最小带宽分配粒度不应大于256kbit/s。 DBA的可配置最小带宽应该不大于512kbit/s。 DBA的精度:优于5。 OLT的DBA机制应能根据LLID对应的多个队列的状态信息(Report PDU中至少2个Queue Set内的全部队列的长度)和业务优先级约定进行该LLID的上行带宽分配。 OLT应能够支持对REPORT帧中至少2个Queue Set的全部8个队列的状态信息的解析,以 用于ONU上行带宽的动态分配。OLT缺省支持的Queue Set数量为2个。 OLT应支持通过OAM方式对ONU所发送的Report帧的Queue Set数量和阈值等参数进行配 置。 同时,OLT也应该支持静态带宽分配,即在固定的轮询周期内向每个ONU发送固定大小 的授权。 ONU应在Report帧中对全部队列(8个)的状态进行描述,并以每个Report帧包含2或2个 以上Queue Set的形式向OLT上报本地队列状态。建议ONU具备支持4个Queue Sets的能力。 ONU缺省支持的Queue Set数量为2个。 ONU的本地上行业务调度功能见10.5节的相关规定。 ONU的Queue Set的数量和各Queue Set所对应的阈值应可由OLT通过扩展OAM方式进行配置。 9. OLT 技术要求 9.1. 业务 QoS 9.1.1. 基本要求 EPON OLT系统应支持基于ITU-T Y.1291的QoS机制,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应能根据SLA 协议保证各类业务的QoS。 SLA协议参数包括不同用户或业务的时延、抖动、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等。 QoS机制包括业务流分类(Traffic classification)、优先级标记(Marking)、排 队及调度(Queuing and scheduling)、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流量管制 (Traffic policing)、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缓存管理(Buffer management)等。 EPON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用户或业务的业务等级协定参数的设置。例如,系统可以针 对不同的用户和业务规定不同的时延与抖动、保证带宽、最大带宽等SLA参数,并应支持对 上、下行业务分别进行配置。 9.1.2. 业务流分类 OLT设备应具有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的功能,应具有基于LLID、User Priority(IEEE Std 802.1D)、EtherType(例如IPoE、PPPoE、PWE3、MAC Control等)、 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IP协议类型(TCP、UDP、ICMP、IGMP等)、IP TOS/DSCP和L4协议 端口号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的能力。 9.1.3. 优先级标记方式 OLT应支持上行流分类与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识的映射,应支持以太网PRI字段作为优先 级标识,可选使用IP的TOS/DSCP域作为优先级标识。 OLT应支持对上、下行业务优先级标识进行修改的功能。 OLT应支持将内层优先级标记复制到外层。 缺省状态下,OLT信任ONU提供的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记,上行方向不开启此功能。 9.1.4. 队列调度 OLT在处理上,下行业务时,应根据User Priority(IEEE Std 802.1D)标记把业务映 射到不同的优先级队列并进行队列调度。 OLT应支持绝对优先级(SP)调度策略、基于权重的相对优先级(WRR)调度策略以及 混合调度策略对上、下行业务流进行队列调度,并且每个上联接口应至少支持8个队列。 9.1.5. 限速功能 OLT应支持DBA机制,以实现对每个LLID的上行带宽分配和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对于 存在L2汇聚功能的OLT设备,其上行端口(SNI)可选支持L2 Traffic Shaping功能。 OLT应具有基于用户侧以太网端口限制下行业务流速率的能力,应支持L2 Traffic Shaping或Policing机制。 9.2. L2 功能要求 9.2.1. 二层转发功能 OLT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1000个/秒,转发能力应确保 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 OLT的EPON接口板上每个PON接口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2K。对于最大PON口数大 于等于16的OLT,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32K,建议不低于2K最大PON 口数。对于最大PON口数小于16的OLT,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16K或 2K最大PON口数。 OLT的MAC地址老化时间应可配置。 9.2.2. 二层汇聚功能 当OLT设备支持多个PON接口时,OLT设备应支持各个PON接口的上行流量汇聚功能。 9.2.3. 二层隔离功能 OLT应支持各ONU之间的二层隔离,即同一OLT设备上同一和不同PON接口下的各ONU之间 均不应通过OLT设备上的二层桥接功能直接互通。 9.2.4. VLAN 功能 OLT应支持IEEE Std 802.1Q协议。OLT应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转换, VLAN过滤等功能。 OLT应支持802.1D优先级和EtherType(例如IPoE、PPPoE、PWE3、MAC Control等)划 分VLAN。 OLT应支持1:1和N:1的Q-tag的切换。每PON口应支持至少512条1:1切换条目。 OLT应同时支持4K的VLAN数,VLAN ID的范围是14094。 OLT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VLAN Trunk功能。 9.2.5. VLAN Stacking 功能 OLT应支持符合IEEE Std 802.1ad标准的VLAN Stacking功能,以太网帧的外层TPID参 数应可配置,TPID值应至少包括0x8100和0x88a8。 OLT应支持基于LLID、EtherType(例如IPoE、PPPoE、PWE3、MAC Control等)、C- VLAN ID等划分S-VLAN。 OLT 应支持基于 C-tag+LLID 切换上行数据的 C-tag 并添加 S-tag,其中新的 C-tag 应 保证在接入节点中是唯一的,即实现 1:1 VLAN 模式。每 PON 口应支持至少 512 条切换条目。 OLT应能正确处理不同ONU分别发送携带S-tag和C-tag的数据流的情况,即OLT在透传携 带S-tag的帧(包括只携带S-tag的帧和携带S-tag+C-tag的帧)的同时,还具有对携带C- tag的帧进行S-tag标记的能力。 OLT在802.1ad VLAN模式下,还应具有透传1Q VLAN帧的能力。 OLT对每个LLID应支持8个SVLAN ID,整机应同时支持4K的S-VLAN数,每个S-VLAN下应 支持4K的C-VLAN数,S-VLAN ID和C-VLAN ID的范围是14094。 OLT网络侧接口应支持SVLAN TRUNK。并应支持单层VLAN和双层VLAN混合模式。 当为商业用户提供Layer2 VPN业务时,OLT应支持透明LAN业务(TLS)方式,即“隐藏” 用户的VLAN标记(c-tag)但添加服务商VLAN标记(s-tag)。 支持TLS业务的端口应能同时承载TLS业务和非TLS业务,即在该端口上建立非TLS VLAN 成员表,如果业务流携带的VLAN ID属于该成员表则应作为非TLS业务进行转发,否则应和 untag一起作为TLS业务进行转发。转发TLS业务时,报文原始帧头和净荷应不做修改。 9.2.6. 流量控制功能(Pause 帧) OLT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IEEE Std 802.3流量控制协议(pause帧)。 9.2.7. 生成树功能 当OLT的网络侧具有多个GE接口时,应支持符合IEEE Std 802.1D规定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和802.1Q多生成树协议(MSTP)。 9.2.8. 链路聚合功能 OLT应具备提供至少2个上联以太接口的能力,上联端口应支持IEEE Std 802.3规定的 链路聚集功能,应实现链路负载分担和链路冗余保护功能。 9.2.9. 端口镜像和重定向功能 OLT上联端口应支持对特定的物理端口或逻辑端口的流镜像功能和重定向功能。 9.2.10. 用户端口识别和定位功能 OLT应支持PPPoE代理功能和DHCP中继代理Option82功能实现端口标记,端口信息可包 括OLT设备标识、槽位号、PON端口号、ONU标识、用户物理端口号、VLAN ID等信息。 端口位置信息格式见行标接入网技术要求宽带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 9.2.11. 组播功能 组播协议应支持IETF RFC 2236规定的IGMP V2,可选支持IETF RFC 3376规定的IGMP V3和IETF RFC 2933规定的组播管理协议的MIB。 OLT和ONT之间应支持以单拷贝广播(SCB)方式转发组播流,所有的组播流应使用唯一 的特定LLID来承载。 OLT设备应实现IGMP snooping proxy或IGMP proxy协议,并应支持IGMP快速离开功能。 OLT应支持组播VLAN切换功能。 OLT应支持可控组播功能,可控组播可以由业务平台实现,也可由EPON系统实现。 若EPON系统支持可控组播,OLT应支持“允许”、“禁止”和“预览”三种组播权限。 组播权限控制功能即可控组播功能应至少包括下列子功能: 针对用户启用/禁止组播服务; 组播权限控制,针对用户控制其加入授权的组播组或允许预览的组播组; 限制每个用户能同时加入的组播组个数; 根据用户系统总带宽使用情况和用户服务等级合同的规定带宽的使用情况限制用户可 同时收看的节目数量。 将用户的组播加入/离开活动等信息计入组播日志。 9.3. 网络安全相关功能 9.3.1. 帧过滤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以太网封装协议、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和TCP/UDP端口号对 上、下行以太网数据帧进行过滤。 OLT应能过滤来自用户的组播流。 缺省状态下,OLT应支持过滤表9-1规定的预定义和保留地址的MAC帧,但OLT可以提供 改变缺省行为的配置选项。 表9-1 预定义和保留MAC地址 MAC 地址作用缺省行为可选配置为引用标准 01-80-C2-00-00-00 桥组地址 (BPDUs) BlockNoneIEEE 802.1D, Table 7-9 01-80-C2-00-00-01PAUSEBlockNoneIEEE 802.3x 01-80-C2-00-00-02 慢速协议 (LACP, EFM OAM PDUs) BlockPeerIEEE 802.3, Table 43B-1 01-80-C2-00-00-03EAP over LANsBlockPeerIEEE 802.1X, Table 7-2 01-80-C2-00-00-04 - 01-80-C2-00-00-0F 保留 BlockNoneIEEE 802.1D, Table 7-9 01-80-C2-00-00-10 所有 LAN 的桥管 理地址 BlockNoneIEEE 802.1D, Table 7-10 01-80-C2-00-00-20GMRPBlockNoneIEEE 802.1D, Table 12-1 01-80-C2-00-00-21GVRPBlockNoneIEEE 802.1Q, Table 11-1 01-80-C2-00-00-22 - 01-80-C2-00-00-2F 保留 GARP 应用 地址 BlockForwardIEEE 802.1D, Table 12-1 01-80-C2-xx-xx-xyCFMForwardBlockIEEE 802.1ag- D6, Table 8-9 注:“block”是指不转发,“peer”是指本地处理和应答,“forward”是指转发。 9.3.2. 组播/广播/DLF 报文风暴抑制 OLT应对上行方向的二层组播/广播/DLF报文的速率进行抑制。 OLT应支持基于全局的抑制方式,建议支持基于VLAN和端口的抑制方式。 9.3.3. 协议报文限速功能 OLT应支持对特定协议报文(例如,DHCP、IGMP、ICMP等)进行限速处理。 9.3.4. 非法协议报文过滤功能 OLT应能够过滤来自用户端口的IGMP查询帧和DHCP OFFER/ACK/NAK帧。 OLT应支持对网络侧合法组播源的配置和对非法组播源进行过滤的配置。 9.3.5. MAC 地址数量限制 OLT应能配置并限制从每个ONU学习到的MAC地址的数量,限制的数量应可以灵活配置。 9.3.6. 防止 MAC 地址欺骗 OLT应能够防止用户MAC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