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现代农业的“标尺”_第1页
试谈现代农业的“标尺”_第2页
试谈现代农业的“标尺”_第3页
试谈现代农业的“标尺”_第4页
试谈现代农业的“标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的“标尺”(图)(2005-02-22 08:22:38)编者按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尺”。推行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推进农业标准化已刻不容缓。其一、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2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结束。根据世贸组织协议,届时将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放宽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给予农产品进口商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解决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问题,我们的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其二,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精准农业,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其三,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工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比较严重,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省现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示范面积达268万公顷。2004年,我省提出了近3年的农业标准化的主要目标,即每年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左右,初步建立健全全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体系;全省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销售的可食用农产品90以上符合国家相关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国家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综合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省级达到60以上。如何加速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报特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探讨。完善“六大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按照特定的农业标准体系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是实现农业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围绕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武汉市农产品直供基地,嘉鱼着力建立完善六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特色产业体系。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始终抓住蔬菜、水产两大特色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到2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到24万亩,分别被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蔬菜板块基地和水产板块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由加工企业提供生产标准,农户按要求组织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龙头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通过对外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投资,创办了10多家蔬菜、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健全市场流通网络。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营销组织,积极推行质量等级、计量、包装标识等标准,实现与外埠市场准入标准的对接,用优质品牌和精致包装开拓超市市场和国际国内市场,打通农产品的出口渠道。建立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整合县环保局和农业环保站的力量,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田灌溉用水质量标准”,并建立了农业环境监测月报制度。同时,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规范农药、化肥的销售和使用行为,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劣质化肥在市场上销售,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深入开展。建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建设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健全县、镇、村三级检验检测网络,配备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完善质量检测管理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从种植、采收、贮存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发放合格证,不准流入市场。建立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质量认证机构及其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以无公害产品认证为基础,涵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产地的确认和授牌,规范无公害产品的认证认可和标志管理。各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在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的认证申报,抓好品牌建设,争创名优品牌。建立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切实保障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调动各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技术标准示范,辐射和带动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使广大农民熟练掌握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使标准化生产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标准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牵涉范围广,在分散经营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为了切实加强对标准化生产的组织领导,要成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把实施标准化生产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把握四个着力点深化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在深化认识上,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了解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各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态势、市场对农产品准入的走势和本地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优势。我们通过采取聘请农大教授及业内专家专题辅导,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等方法,使区、乡、村三级干部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认识有了一个较大提高。另一方面,要让农民知晓标准化生产的利弊得失,吸引他们主动自觉地投身标准化生产的行列。通过典型示范、对比算账、入户宣讲、信息发布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认识。漳河柑橘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后,批发、零售价一路走高,库区橘农纷纷申请加入标准化生产行列,扩面增产,产销两旺。优化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挑战,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上下功夫。当前形势下,要牢牢抓住政策拉动、龙头带动、协会推动等工作重点。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投入相对较高,在起步阶段,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三品”认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适当减免基地建设的有关费用等等;龙头企业是“三品”认证的主体,农民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体,在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应有效发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营销行业协会内联生产,外联市场,对千家万户农民生产决策的影响力大,要通过协会发挥作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近年来,东宝区依托宝源等12家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建立标准化基地16万亩,依托28家协会发展标准化基地近10万亩。细化服务。农业标准化生产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环节多,与一家一户农民联系紧,政府要在全面、细致搞好服务上多下功夫。在对产、加、销各类主体的服务上,要及时提供政策咨询、法律辅导、技术指导等服务,尽力做到无微不至。同时,在全程服务上,从基地选址、产品确定、资料准备到农户培训建档,从“三品”申报到生产过程管理、产地环境检测、认证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搞好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要大力倡导“重心下移”,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组村、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技术、教规程、建档案、抓规划、筹资金、解难题。强化监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有较高的产地环境技术要求,必须切实强化监管。要加强产地环境监管。主要是对产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畜禽养殖用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防止水源、土壤遭受污染。要加强投入品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防止投入品污染基地及其产品。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要适时进行监管。要加强市场监管。保护“三品”专用标识的各项权益,防止假冒仿制;加强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等的检测,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引导购销企业实行分类收购、分类储运、优质优价,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向纵深推进。构建载体与网络发展农村专业组织,构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载体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村专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农业部门主动承担标准推广责任,通过培训与示范,指导农民按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专业协会、合作社等自身优势,将之培育成推广标准化的主体、标准化生产管理的“领头雁”和行业标准化自律性组织,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建设。一个成熟、完善的现代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应具备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功能,即对农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安全检验、分级和标准化的管理。要通过对市场的建设,加快标准化的推行。同时,抓好市场准入管理和推广,使那些无信誉、产品质量安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无市场、无销路。积极探索标准化生产推广新模式。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和农户,在推进标准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抓住一个将会牵动一片。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模式和订单方式,把农户分散的生产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推动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的标准推广。培训与示范并举,构建农产品标准示范推广网络建立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学校,举办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将标准化知识列入培训计划。组织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队伍,建立农技人员联大户制度,对农户开展面对面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练掌握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生产技能和水平。动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总结、推广、完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实在具体的技术服务。建立标准化示范体系。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率先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县县有示范区、乡乡有示范村、村村有示范户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组织农户到示范区、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现场释疑指导,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宣传单等多种载体,及时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方面的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检疫情况的信息,以及市场消费的动向等相关信息,从而更便于农民从事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多元投入、权威高效”的原则,以现有的机构为依托,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改进检测手段,逐步建立起以省监测机构为龙头,市级监测机构为骨干,县级监测机构为基础的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电子监控系统,构建农产品安全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形成系统互联的监测网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鼓励生产企业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产品质量认证,引导开展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六个结合”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也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龙头企业是联结农产品与市场、农民与消费者、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桥梁与纽带,是关键点和结合部。在坚持企业带动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中,要积极促进“六个结合”。促进执行现有标准与制定地方(企业)标准相结合。质监部门在要求企业执行现有国家、部省通用标准的同时,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以特色创品牌,如京山县京山桥米已经省质监局发布为湖北省地方标准,目前全市已有漳河银鱼、蟠龙菜、葛粉等72个农产品制定了加工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原料生产的标准相结合。农口各职能部门,主动“贴近大企业,服务产业化”,为加工型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生产基地和技术服务,确保农产品按技术标准生产,如市农业局在沙洋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洪森公司建立了5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双低菜籽油生产基地,企业按食品加工标准加工优质米和优质油,其“洪森精制米”、“洪森色拉油”均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取得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龙头企业与职能部门共同推广农业标准相结合。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农业部门、质监部门首先把自己摆在服务的位置,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政策,甚至是资金服务,如沙洋、京山县的质监部门积极筹集经费帮助企业编制、申报了风干鸡、京山桥米等湖北省地方标准;市农业局主动为洪森公司等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争取了30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为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上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市、县农业部门通过驻村指导、技术培训、办示范点、印发资料、编制技术规程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传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促进实施标准化与企业创精品名牌相结合。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使企业的产品上档升级,如国宝牌桥米、玉树牌色拉油已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漳河银鱼、风池大米、国宝桥米等已获得湖北名牌称号,已有“洪森精米”等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坚持对企业的积极引导与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相结合。在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同时,质监部门又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全程质量管理的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规范企业质量管理。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动手与社会支持相结合。荆门市为农业标准化推进工作制定了“六个一”目标任务:即建立一套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立100个涉及种、养、加各行各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流通领域实现100的标准化管理;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业中,实现100的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支拥有200人以上,由市、县、乡、企业参与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构建一个反应迅速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市、县农业部门通过驻村指导、技术培训、办示范点、印发资料、编制技术规程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传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市、县质监部门主动出击,根据农时季节配合农业生产,扎实开展打假保春耕、打假保秋播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农资打假,市场农产品质量打假来保护农民,教育农民,引导消费。山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制约山区农业标准化的因素分析农户分散经营,市场关联度低,不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山区农业受耕地资源限制,生产规模小,农户生产依然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主,对市场反应迟钝,尤其是偏远山区,商品意识薄弱,重生产轻流通,与市场联系不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农业生产小而分散,技术参差不齐,不利于推行标准化。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标准化意识淡薄。山区农业劳动者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农民,长年耕作使他们习惯于依靠自己的经验,市场风险使他们趋于保守,对新技术新品种不适应,对农业标准化认识不足。标准制定不足,贯彻力度不大。山区农业多沿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以来重产量轻质量,重内质轻外观,往往忽视了产品的商品性,农业标准的贯彻未能深入到家家户户。许多地方特色产品,缺乏相应的农业标准,如房县黑木耳、香菇过去享誉全国,但菌业发展还未真正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缺乏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检测体系不完善,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山区经济不发达,经费投入不足,农业标准化主要靠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推广实施。但农业技术部门检测设备简陋落后,部分质检工作无力开展,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种子、化肥、农药的质量监测,多数停留在感官评判阶段,对环境质量,农资质量等监督管理难到位,不利于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少,带动乏力,缺乏动力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关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企业将市场风险全部或主要转嫁到农户头上,导致严重价格扭曲,优质不优价,价格失真造成“果贱伤农”、“菜贱伤农”、“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户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推进山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和建议坚持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结合山区的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的经营组织为依托,按照规模连片,区域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贯彻实施经验,宣传实施效果,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农业标准化的作用,提高农民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和完善农业质检中心和监测机构,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重点围绕农业土壤肥力、环境污染检测、病虫害、气象及灾情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积极制定地方名优产品标准。山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独特气候,许多“地道农产品”还缺乏统一标准,应尽快制定地方标准,以促进优势地道产品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制定山野菜、木耳、香菇、地道中药材地方标准,实现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切实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各个环节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标准,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山区农业优势在山,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污染源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培植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标准化生产。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化效应”促进了各国农业的迅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用农业补贴、科技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标准化四大举措,使美国的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大幅提高,其农产品商品率由30上升到70以上,大豆产量占全球的50,棉花产量也位居前列;欧盟各成员国不仅达到了农产品自给,而且成为农产品出口国;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也实现了自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美国的苹果按照标准化生产,收成后进行优选、打蜡、抛光,并按照标准规程包装处理从而身价倍增,其价格是我国优质苹果的10倍;在日本,农作物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标准,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十分可观。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美国、日本、欧盟各国实施农业标准化措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目前,各国农民的收入分别占非农业人口收入的80、75、6085。促进了各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欧盟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是农产品过剩的国家,各国为了增加出口,促进本国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它们往往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和严格检测程序,构筑“技术壁垒”,从而达到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各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了传统农业向高精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条件,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明显的成效是大大提高了各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