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知识_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探讨_第1页
人力资源知识_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探讨_第2页
人力资源知识_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探讨_第3页
人力资源知识_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探讨_第4页
人力资源知识_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信息化情况下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随着税收信息化的深入,以及金税工程三期,总局、省局两级数据集中体系的逐步完成,税收信息化带来的数据集中度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发挥税收信息化的数据能力,已不是信息化技术层面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税收流程管理层面,即信息化情况下税收的新理念和税收管理的新体制和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深化税收征管及流程改革,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税收信息化概述税收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一)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一场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的公共管理革命。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政府再造”之风席卷世界。政府再造就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二)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税收法制的逐步完善,税收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纳税人基数快速增加,传统的“人管人”经验型税收决策理念已不再适应,必然需要加快税收信息化推动税务管理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在“金税工程”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制止偷漏税和海关违法等方面为国家挽回了大量损失,很多违规行为,如虚开增值税发票和假出口骗取退税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诈骗的。信息化下通过网络可大大增加监管者的核对能力,使信息不对称的形势发生逆转。信息化所带来的业务重组、机构重组、不同层级机构事权的调整及其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将对税收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信息化是税收管理的一场革命。(三)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全国税务系统数据“两级集中”的完成,已初步实现了涉税数据在总局、省局两级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如何深度利用数据,发挥数据能力,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提升税务行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仅靠税收信息化的技术层面已难以实现,更多的是要通过建立与数据驱动需要相适应的税务机构、税务流程和税务协调。同时,实现税收征管从传统手工方式向自动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优化税收征管,实现依法治税。(四)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税务部门作为一个特殊的政府机构,不仅承担着加强征管、堵塞漏洞,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职责,而且还要提高效率、改善执法、减轻纳税人的负担,通过对纳税人的优质服务创造一个优良的税收环境。随着金税工程大型系统的建设与实施,税务信息化不仅在加强税收征管和监控,防止税收流失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正逐步向业务规范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方向转变。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的技术,而且也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思维,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全面创新,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地方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税务系统人力资源开发、征管机构设置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地方税收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人员、机构、以及征管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一)、征管查三分离的模式促进了征管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机构设置与省级数据大集中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地税部门的机构设置过分强调资源集中和税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纳税人办税不方便、税收征管力量不到位、农村个体税源流失较为严重的状况。各县(区)实施一个征收分局后,税款特别是门临征收的税款由征收分局统一划解,存在跨地区征收税款、税款混库等现象。地税系统内的职能科室设置也不够合理,原大征管的格局下分设出税政处、法规处、信息处;原办公室部门分设出人事处、基层工作处、机关党委、监察室,这些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太多,出现职责划分不清、工作衔接不够、审批流程繁杂、责任追究不明等现象。同时,多个内设、下设、另设机构与纳税人直接打交道,政出多门,如一个乡镇要同时与征收分局、行业管理分局、个体管理分局,甚至还有县本级管理分局打交道;再如一个县本级企业设餐饮部和洗浴部,洗浴部对外承包后,餐饮部和洗浴部要分属县本级分局和城区分局管理,偶尔还会出现征管范围不清、政策执行不一致的地方,人为制造了混乱和麻烦。(二)、地税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念、机制、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足够的人才是地税部门推动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我们税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难以适应信息化新形势的需要,其实质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片面追求单纯性的“管人和管事”的过程,注重人员的可用性,忽视人员的发展性,缺少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信息化人才短缺,税务人员的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和能力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实际的工作中,既有人才不足,又有人才浪费的现象,一方面是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严重,结构不优,人才缺乏,特别是能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现代税收管理年轻人才匮乏;另一方面,由于能力岗位匹配不合理,人不能尽其才,在一定程度上又出现人才浪费现象。此外,在实施阳光工资的新形势下,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大幅降低,加之职位升迁机会太少、岗位设置不尽合理、岗位职责不够规范、绩效考核不科学等等问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调动,这些问题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三)、近年来,地税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税源监控手段及征管手段与税务信息化发展相比仍相对落后。随着数据大集中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和纳税人对税收利益追逐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税源控制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是信息应用软件不统一。目前,地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全省税收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苏南地区在信息应用水平、配套改革等方面明显领先于苏北地区。同时,全省各市、县局大多自行开发了一系列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缺少统一的规划,版本不同、重复开发、功能交叉、业务分散,直接加大了统一管理监控的难度,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及时,且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二是税源监控管理不全面。目前,我们税源监控手段仍主要以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以及税控装置等这些传统的手段为主,强调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的监控和管理,忽视小企业和个体纳税人的征管,造成私营小企业和个体达起征点纳税人的税收流失严重。同时,分税制前后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征管改革,仍未完全突破专管员上户收税的运作模式。此外,税收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疏于管理,淡化责任”不同程度存在、行政执法缺乏有效监督、廉政建设存在潜在隐患、纳税服务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三是征管配套机制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永远只是管理手段,在税收工作中,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具现实紧迫性。目前的征管岗位责任体系中岗位设置分工不细,职责存在交叉。这种粗线条的征管岗位责任体系过分依赖信息化的作用,单纯强调技术手段的运用,忽视管理思想的转变、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征管改革配套措施的建设,无法满足信息化下职责分工专业化的要求,缺乏一个与税收信息化相适应的统一、高效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四是部门信息协调有盲区。税务部门内部、税务部门与执法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需要协调的征管盲区,系统内如征收、管理、稽查等部门的资料信息不能共享,重复要求下级机关提供相同的信息;系统外与国税、工商、银行等信息交换中,由于缺乏一套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政府部门信息化办公室的职能机构不健全,再加上其他种种因素,部门之间的壁垒迄今没有打破。因此,亟待采取有效的市场化手段盘活它们。三、税收信息化下深化地方税收工作改革的设想和建议通过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实践,税收信息化绝不单纯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管理上的革命,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的挑战,是对各种权力与利益的一种调整,是一个引领政府变革的工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同样,只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税收改革,税收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效果。(一)、从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降低办税成本,方便纳税人角度出发,科学设置组织机构,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没有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一个组织注定会过时,甚至会失败。在税收信息化特别是实现数据大集中后,直接的、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使管理工作实现了扁平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梳理、整合征管业务,推进流程再造和机构重组。根据国外实际经验,实施政务流程再造之后,政府部门的绩效水平可以提高40%60%。从地税系统内部来看,数据大集中将打破部门、层级的限制,形成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局共有、共享的税费征管信息平台,涉及各层级、各部门的事权再分配、利益再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剧烈的制度变革过程。1、科学设置内部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适时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能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当前,要加快全省统一的税收征管业务工作流程和岗责体系制定,做好全省业务指标体系建立和指标口径统一工作。要科学设置职能部门,推进机构重组,规范业务流程,对(处)科室职能进行重新设置,征管、税政、信息中心部分职能合并为统一的业务处,重点对基层开展业务指导;设置法规处,重点管理涉税审批和重大案件审理;设立纳税服务处,重点做好纳税服务;人事、办公室、机关党委、基层工作和监察室部分职能进行合并,减少科室设置,把人员充实到基层征管一线。同时,建立严密的税收稽查网络,稽查部门和监察部门部分职能进一步外分,加快实行地市级一级稽查,在地市级建立稽查局,市区和县级设立稽查分局。2、构建城乡一体化纳税服务新体系。在实践中,连云港市地税局按照“全方位、广覆盖、集约式、网络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全市的征管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在市区实现“同城通办”的基础上,借助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农村的“同县通办”,将一体化纳税服务体系向农村纵深推进,全力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纳税服务新格局,基本实现了“农村办税不进城,城市办税不出门”。一是城乡办税一体化。在市区纳税服务模式基础上,在四县设立纳税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服务机构、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流程,使市区“同城通办”与四县“同县通办”有机结合,构建了全市“城乡一体化”纳税服务新格局,让纳税人不受主管税务机关的限制就近自主选择“纳税服务点”办理涉税事宜。二是纳税服务普及化。坚持“机构集中、服务延伸”的原则,充分利用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有利条件,将门临发票开具、门临税款及零散税收征管,以及税务登记、减免税申请、发票领购等涉税事宜放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在地税机关、农村便民服务中心与农村纳税人之间搭建了较为科学、合理、便捷的农村税收征管服务体系,大大节省了纳税人办税时间和成本。三是农村办税网络化。借助大集中网上办税系统,利用互联网络,通过合理配置权限、科学设定流程,实现互联网上开具税票和发票的功能,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网上预约服务功能,在便民服务中心进行网上预约登记、预约购票,让地税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纳税人。(二)、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中,人力资源的地位凸现,人力资源已取代了工业时代的资本,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从单位或组织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在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实现组织岗位与员工的合理匹配,并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协调各类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1、树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传统的人事管理或者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缺陷在于“管人”与“管事”之间的分离。当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普遍受管理者青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政策,它的核心在于整合,即将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的战略整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战略的实现,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要分层次创造性地制定地税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总体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全系统的人才信息库,并善于借助系统外部人才的力量,合理配置人员,建立动态可控的人才流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实施干部队伍的能绩管理。能绩管理就是按照设定的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税务干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能绩管理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指标考核体系的科学、公正、公平作用,为组织提供发现、利用、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空间,也使每位干部把个人能力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能级管理通过人员岗位责任等指标的计算机锁定,建立起可测量化的考评体系,采取网上测评和人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员行为、工作质量主要依靠计算机进行监控考核,以人工考核为辅助,保证了考核评价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勤政廉政建设。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吴邦国也曾指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关键在应用,重点在落实,成败在领导。”由于税收信息化涉及体制改革、流程再造、权力的重新分配等问题,必须围绕信息化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拓宽选人视野,坚持德才兼备,突出实绩用人。要围绕健全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上下功夫,重点在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规范干部提名制度,构建公平的干部选任竞争机制和民主机制、科学的干部考察考核机制、系统的干部选任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干部淘汰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4、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毋庸置疑,信息化系统建设得再好,没有合格的管理人员、运行人员和使用人员,是无法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的。如果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结构比作一座“金子塔”,“塔尖”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既有丰富税收业务工作、宏观政务管理等经验,又有较高信息及网络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塔身”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塔基”则由一般税务干部组成,他们应当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知识和技能。当前税务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要本着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干部职工的技能分为技术的、人际关系的和解决问题的三种类别进行有重点的培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部的家庭和生活,特别是在地税部门实行阳光工资以后,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尤为重要,可以更大程度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通过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保证税务人员执法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三)、不断创新和改进税收管理模式,理顺信息化建设与流程改造的相互促进关系,进一步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般来说,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包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提高管理、监控、服务的效能,以及使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等内容。因此,信息化建设与税收征管流程改造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务之急是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以科技创新促进征管体制创新,真正建立起与信息化要求相适应的税收管理运行机制。1、推进税收管理创新。创新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地税部门税收管理的创新主要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多从种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政策调整等角度,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地强化税收征管工作。要加强研究省级数据大集中新形势下税收征管流程的再造和组织结构的优化,统一规范业务流程和技术标准,借助网络简化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加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同时结合税务部门自身特点,转变传统层级制的税收组织结构为网状组织和虚拟组织,优化和改进决策程序,从而真正的提高效率。2、实现征管流程再造。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集中征收”的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税务人员受理涉税事宜的起点将由征收岗位向信息管理岗位转移,大量的涉税业务将更多地依赖数据处理和数据交换完成,数据处理将成为税务管理的中心环节,而征管流程必将围绕数据大集中进行再造。再造后的业务流程简化了中间管理层,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同时加大事后监督的力度,强化管理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如依申请的普通发票领购流程,随着电子发票的研发成功,纳税人可以从网上提出购票申请,通过审核后利用网络开具电子发票。再如依职权的涉税审批流程,也将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持,减并信息流环节。3、建立“多位一体”的征管模式。在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下,充分依托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手段,统筹考虑税源管理各项工作内容,通过税收管理服务活动的高效开展,有效优化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纳税服务以及综合治税等环节管理流程。通过建立“多位一体”互动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税务机关管理资源,及时发现和解决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信息共享、衔接紧密、良性互动、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