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1页
岗位职责_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2页
岗位职责_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3页
岗位职责_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4页
岗位职责_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岗位资格考试复习大纲第一部分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与火灾1、燃烧的必备条件答:燃烧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亦称三要素):(1)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反应的物质。(2) 助燃物:(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的物质。(3) 点火源:提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源来源。 2、火灾的定义答: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火灾种类的定义答:根据火灾中燃烧物的特征,火灾分为ABCD四类: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麻、纸张等火灾。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沥青、石蜡等火灾。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氢气、乙烷、氨气、丙烷等火灾。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等火灾。4、灭火的基本原理答:灭火的基本原理分为四个方面,即隔离、窒息、冷却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1) 隔离:就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开或疏散到安全地点,燃烧会因缺乏可燃物而停止。(2) 窒息:就是隔绝空气或稀释燃烧区的空气中含氧量,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燃烧。(3) 冷却: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的温度降到低于燃点,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灾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将火灾迅速控制和扑灭。(4) 化学抑制:这是基于燃烧是一种链锁反应的原理,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达到灭火的目的。5、闪点、燃点、自燃点及自燃、闪燃、阴燃、爆燃的定义答: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一种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燃烧热使该物质能蒸发出足够的蒸气来维持其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 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30-100米/秒),是化学性爆炸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称为爆燃。爆燃的特征是,压力不激增,没有爆炸声,无多大破坏力6、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答: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因此,流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其火焰传播速度快。7、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答: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的发生燃烧。8、热传播的几种途径答: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 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位称为热传导或导热。(2) 热对流: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3) 热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叫做热辐射。9、氧指数的定义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答: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为氧指数。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氧指数是评价各种物质相对燃烧性能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评估可燃固体(尤其是高聚物)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氧指数越小的高聚物,燃烧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越小,或者说燃烧时受氧气浓度的影响越小,因而火灾危险性越大。一般认为氧指数小于22的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的属于难燃材料,而氧指数大于27的属于高难燃材料。 第二章 爆炸1、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区别答: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区别:化学爆炸较物理爆炸发生突然,爆炸压力上升速度快,先兆不明显,难于发现,化学爆炸的爆炸威力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数量以及初始压力。物理爆炸的爆炸威力是由容器的抗压强度所决定,只有容器内压大于或者等于其壳体最薄弱部位的抗压强度极限时,爆炸才会发生。2、 爆炸极限及爆炸下限、爆炸上限的定义答: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爆炸上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3、 粉尘爆炸的特点答: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混合物,而再次爆炸。连续爆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 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第三章 燃烧产物及其毒性1、常见燃烧产物的种类及其毒性答:由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全部物质叫做燃烧产物。换句话说,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都称为燃烧产物。常见燃烧产物的种类有:1) 单质燃烧产物:碳、氢、硫。2) 化合物燃烧产物:CO3) 木柴燃烧产物4) 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物:氯化氢、氮氧化物、氰化氢。常见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氯化氢(HCl)、氮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CO2) 是一种低毒性气体。当空气中含量为23(体积百分比)时,会使人的呼吸加快;含有46时,可出现剧烈的头痛、耳鸣、心跳;含有610时,人会失去知觉;含有20以上时,就会造成死亡。2)一氧化碳(CO) 是一种剧毒性气体,人体吸入少量CO时就会感到头晕、头疼,并且呕吐,当空气中含有1的CO时,就会使人中毒死亡。3)二氧化硫(SO2)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被人体吸入,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还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以直接伤害农作物的组织,造成减产,甚至使植株完全枯死。4)五氧化二磷(P2O5) 有一定毒性,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咳嗽和呕吐。5)氯化氢(HCl)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后能形成酸雾,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较高浓度的场合,会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水肿。6)氮的氧化物 主要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NO为无色气体,NO2棕色气体,都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而且有毒。第四章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答:危险物品分为九大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性物品;第九类杂类。2、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标准答:液体的闪点小于28的为甲类。 液体的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的为乙类。 液体的闪点大于等于60的为丙类。3、甲、乙类气体的划分标准答: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划分为甲类。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气体划分为乙类。4、沸溢性油品火灾危险性的特点答: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在0.3%4.0%的原油、渣油、重油等。发生沸溢时,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气膨胀力抛出罐外,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5、可燃液体固定顶储罐、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的概念。答: 固定顶储罐:是指立式圆柱形储罐上有一个固定顶的储罐。外浮顶储罐:储罐的顶浮在液面上,且可以随着液面上下浮动的储罐。内浮顶储罐:空顶罐内还有一个随液面上下浮动的顶的储罐。第二部分 有关法律、法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 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答: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2、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范围答:除了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以外的所有单位和个人。36、消防法第二章、第五章重点掌握;第三章、第四章了解。二、刑法1、 放火罪、失火罪的区分及刑罚答:放火罪是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特征: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失火罪是指行为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特征:客观方面,必须有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主观方面行为上主观上是过失。刑罚: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 消防责任事故罪及刑罚答: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刑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行政处罚种类 答:、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法律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 答:“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即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任何种类的行政处罚。 3、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 答:“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4、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 答:“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5、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 答: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设定处罚的情形有两个:第一,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规定;第二,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6、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 答:地方规章设定行政处罚分两种情形:第一,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第二,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其权限与国务院部委规定的权限相同,只是其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7、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答:行政处罚在性质上属国家重要的行政权和制裁权,由有权的行政机关来行使,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行政处罚权,而且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也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不得超越职权。但是考虑到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需要,某些组织,经法律、法规授权或经行政机关委托,也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8、行政出发决定一般程序的规定 答:一般程序主要有以下内容:、调查取证;、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权利;、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行政复议的意义 答:、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纠正和防止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行政复议范围 答:、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3、掌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向何处申请复议,时间期限为多少? 答: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向具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行政许可的概念 答: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变更或者撤销已生效的行政许可的规定 答: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3、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和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答: 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的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规定 答: 法律可以依照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所列的事项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5、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答: 、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6、行政许可申请与受理的规定 答: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7、行政许可期限的规定 答: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8、对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的规定 答: 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监督检查,是指行政机关对实施行政许可和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一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二是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对被许可人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的监督检查。其性质都是一种行政监督。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检查的方式,即书面检查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实地检查、定期检验等。为了防止这些权力被滥用,该法还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时必须遵守的纪律。这些纪律主要是下列禁止行为规范:一是,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不得索取或者收授被许可人的财物。三是,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具体详见行政许可法第六十条第七十条。9、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分为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行政许可申请人和被许可人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又分为: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依法应当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未经招标、拍卖或者考试,或者不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详见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一条。六、中华人民行政诉讼法 1、行政诉讼的概念 答: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答:、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认为符合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与行政复议条例的申请复议范围基本相同。 3、诉讼参加人的规定 答: 诉讼要有原告和被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已经死亡的,其近亲属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指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被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的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有以下几种情形:(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5)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6)行政机关被撤消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4、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 答: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的证据分为七类:、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5、起诉和受理的规定 答: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行政赔偿的概念及范围 答: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 范围:、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的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2、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规定 答:、单一的赔偿义务机关;、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致害主体为行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时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的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的赔偿义务机关。 3、关于行政赔偿的程序 答: (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2)要求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写明受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年、月、日。(3)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国家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答:赔偿方式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各种形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的方式有三种: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计算标准:、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标准,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计算标准,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分为致伤、致残、致死三种。、造成身体伤害时,应当支付医药费,以及赔偿因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3、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赔偿计算标准。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治安处罚种类 答: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3种:、警告;罚款: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2、治安处罚的程序 答:一般程序(1)传唤,(2)讯问,(3)取证,(4)裁决第三部分 消防监督检查一、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1、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适用范围答:指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处罚。 2、 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方法答:形式主要有:1) 对单位进行监督抽查;2) 对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3) 对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在举办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4) 对举报、投诉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查处;5) 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方法:1)、组织监督抽查时,可以分行业或者地区采取随机方式确定检查单位。 2)、 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监督检查时,可以事先公告检查的范围、内容、要求和时间。监督检查的结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予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应当定期公布。3、 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检查的量化要求答: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其他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4、 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的确定原则答:火灾隐患的确定原则:1) 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2) 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3) 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4) 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5) 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且情况严重,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5、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答: 一、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监督抽查时,应当检查下列内容:(一)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否符合规定;(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四)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五)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六)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第(四)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二、公安消防机构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下列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当依法进行检查:(一)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二)宾馆、饭店;(三)商场、集贸市场;(四)体育场馆、会堂;(五)其他依法需要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的场所。 三、 对公众聚集场所申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三)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前款规定中的第(二)项、第(三)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 四、对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当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下列内容:(一)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二)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三)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前款规定中的第(二)项、第(三)项内容,检查的部位、数量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6、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答: 1)、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当着制式警服,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2)、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检查完毕,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交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阅后签名;对记录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注明情况。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交所属公安消防机构存档备查。 3)、对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依法受理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4)、公安消防机构接到对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的举报、投诉,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核查;对其他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在4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上注明。公安消防机构受理对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填写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举报、投诉人要求保密的,应当为其保密。5)、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二)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且情况严重,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6)、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立即改正,并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上记载,依法予以处罚:(一) 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二) 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三) 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疏散通道的;(四)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被遮挡等妨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五) 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或者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的;(六) 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七) 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八)其他应当立即改正的消防违法行为。 7)、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一)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二)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三)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开业的;(四)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的;(五)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六)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不符合规定,不能立即改正的;(七)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能立即改正的;(八)防火防烟分区不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被占用,不能立即改正的;(九)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或者线路、管路的敷设不符合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十)其他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违法行为。8)、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建筑物),发现其有关消防安全条件未达到本规定发布时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应当责令单位按照下列要求限期整改:(一)安全疏散设施未达到要求,不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应当在十日内整改完毕;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应当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二)应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未设置的,应当在一年内整改完毕。9)、对于应当限期整改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作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制作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自检查之日起4 个工作日内送达。限期整改,应当考虑单位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整改期限和整改方式。确定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期限,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集体讨论;涉及复杂或者疑难技术问题的,应当在确定前组织专家论证。组织专家论证的,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送达相应的通知书。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单位在整改过程中采取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10)、对于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在限期内整改完毕的,可以由单位在整改期限届满前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同意/不同意延期整改通知书。 11)、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整改期限届满次日起4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自复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复查意见书。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改正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12)、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或者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书面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通报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发现医院、养老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地铁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自身确无能力解决的,或者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难以整改的,应当书面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解决。13)、对擅自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火灾隐患且当场不能改正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当日制作并送达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送达,并依法予以处罚。 14)、公安消防机构发现依法投入使用或者开业的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经营中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且逾期不改,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应当撤销原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自复查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撤销批准决定书。 15)、公安消防机构实施警告、罚款、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以及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等处罚时,应当依据有关法规和法定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并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当场处罚决定书。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申请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6)、公安消防机构督促改正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或者依法实施处罚时,根据需要可以传唤有关责任人员。传唤时,应当使用传唤证。 17)、对于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举办后,单位经整改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由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书面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单位已经改正消防违法行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应当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对消防违法行为尚未改正,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18)、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本规定制作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必须严格依法填写,并按照规定程序签发,加盖公安消防机构的印章。对于给予拘留处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公安机关的印章。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法律文书和记录,应当统一存档备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定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审批程序和管理规定 19)、公安消防机构及其人员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制作、送达法律文书,超过规定的时限复查,或者有其他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的行为,经指出不改正的;(二)对依法受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申报,未经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同意其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举办的;(三)对当事人故意刁难的;(四)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五)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消防设施施工、维修、检测单位的; (六)接受、索要当事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向当事人强行摊派各种费用、乱收费的;(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7、人员密集场所的范围答: (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二)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三)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四)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五)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二、公共娱乐场所和集贸市场消防监督检查1、哪些场所属于公共娱乐场所答:1)、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2)、歌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3)、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4)、游艺、游乐场所和其他公共娱乐场所等;5)、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2、新建、改建、扩建或改变内部装修的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答:1)、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娱乐场所或者变更公共娱乐场所内部装修的,建设或者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经审核同意方可施工;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2)、公共娱乐场所得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得规定。3、哪些建筑物内不能设置公共娱乐场所答: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不得毗连重要仓库或者危险物品仓库;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公共娱乐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与其他建筑相毗连或者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商住楼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应当分开设置。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地下一层。4、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疏散的要求答:1)、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舞厅的安全疏散出口,应当根据人流情况合理设置,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部分按每个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计算。2)、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m。紧靠门口1.4m以内不应设置踏步。同时,太平门不准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应为推闩门外开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走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堵塞。3)、为确保安全疏散,公共娱乐场所室外疏散小巷的宽度不应小于3m。为了保证灭火时的需要,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等建筑四周,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5、 地下建筑设置公共娱乐场所的要求答:1)、只允许设在地下一层;2)、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每个楼梯宽度应当符合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3)、应当设置机械防烟排烟设施;4)、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6、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答:1)、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中确一名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并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2)、公共娱乐场所的房产所有者在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由经营者负责;3)、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4)、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的人数;5)、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6)、严禁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7)、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在易燃易爆物品;8)、公共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配备的灭火器材,设置报警电话,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9)、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特别要注意有无遗留烟头等火种,确定安全后,切断电源;10)、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11)、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图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员安全疏散。7、 集贸市场消防组织的要求答:1)、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实施监督。主办单位应当建立消防管理机构,多家合办的应当成立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防火领导机构,统一管理消防安全工作;2)、集贸市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行政负责人为该市场的防火责任人;3)、各类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义务消防队;4)、集贸市场内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逻制度。8、 集贸市场建筑防火的要求答: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及室内装修的集贸市场,其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主办单位和经营者如需改变建筑布局或使用性质,应当事先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凡在城镇设置建筑为半敞开式或者露天集贸市场,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应当事先将其选址及占用场地等情况,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半敞开式建筑的顶棚应当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露天集贸市场应当留出消防车通道,不得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