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习惯的的培养_第1页
预习习惯的的培养_第2页
预习习惯的的培养_第3页
预习习惯的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预习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最能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预习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读、画、查、议、列等方式,亲身体验、实践、参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听、说、读、写的阅读能力。关键词:预习方法 预习习惯 预习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我结合学校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一课题,针对我班学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确定研究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开学初期,我觉得每每上完语文课,都不尽人意,反思之下,我发现,学生没有充分有效的预习,导致了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低下,同时,一些不预习或者预习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底气不足,兴趣寡淡,积极性不高。因此,我认为,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结合三年级的学段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重点对学生进行了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 重视预习方法的引导过程 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虽然已经初步懂得一点学习方法和经验,但是他们由于刚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由拼音加汉字的课文变成全是汉字的课文,大部分学生会因学习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一时不适应。如果在这起步阶段就让他们直接去预习,自己寻找学习方法,靠自己的力量去综合提高阅读能力,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学习畏难情绪。为此预习习惯的养成的前提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一)首先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开始预习我安排在课内,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都安排几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教师提出要求,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地引导。通常我的做法是: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遇到生字,看清字形,查字典读准音;遇到生词,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义,扫除文字障碍。同时,也可以搜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试着针对课题或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思考所提问题和课后思考题。3、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4、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它记录下来。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掌握,我把上述四个要求归纳为四步预习法:一读课文,学会字词;再读课文,思考问题;三读课文,积累词句;四读课文,提出疑问。开始时,学生虽然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方法,但不一定知道怎样操作。因此,我先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按四步预习法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预习课文。例如:我指导学生按四步预习法预习第1课拐弯处的回头。指一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遇到生词画下来。其余学生边听边圈画生字词。(期间,告诉学生每个人由于基础不一样,遇到的生字也不一样:有些字虽然学过,但某些同学已经忘记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字也是生字;有些字虽然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有的同学已在课外书上学过了,也就不属于生字了。所以有的同学遇到的生字多,有的同学遇到的生字少。)再指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学习自己圈出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并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指名读、评议,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细读课文,试着读出语气,积累词句。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记录下来。这样经过几次指导,学生基本熟悉了预习的要求,就安排小组合作预习,以帮带教,相互监督学习,共同提高预习能力。当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初步具有预习能力时,将预习由课内转为课外,让学生自觉按方法预习。可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对他们多激励引导,更要督促检查强化训练。所以,我提前布置预习,在每节课上课之后,用23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的阶梯,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去做好课文预习,从而掌握一些方法。 (二)常规和重点相结合。当预习成为常态的语文学习环节后,我又进一步做好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引导。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有趣味性的预习提纲,不过高要求学生。并将其粘贴在语文书的最前面,以便于学生只要打开书,就能看到预习要求,对中下层的学生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让他们感到预习的喜悦,产生兴趣。同时我还开展预习提纲比赛,给较好的学生奖励“智多星”的称号。如此下来,学生的预习由浅入深,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 二、 强调预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一)检查、督促不可忽视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它的养成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有松懈,有反复。所以,我还时时教育提醒学生在预习时态度要认真,做到认真细致阅读教材,动脑分析,不要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看一遍书了事。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时时抓,反复抓,坚持不懈。 (二)鼓励、评价恰如其分。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促进其进步,催化其内在发展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都能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会更利于树立学生的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记得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一向调皮捣蛋的王宏磊交流预习收获时,说:“老师,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葱葱茏茏这个词的意思。我示意让他说给大家听,他说得很准确,还用这个词造句。我笑了,并微笑地示意学生给王宏磊一个鼓励。学生由衷地鼓起了掌。我发现,那一刻他比谁都骄傲。课前充分的预习给那些后进的孩子在课堂上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创造了表现的机会。学生必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预习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发问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自学,自然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教师在学校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实施。于是,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将具体的预习要求为家长详细讲解,并说明这样预习的意义目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赞同,有些家长还提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预习建议。使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三、提高预习效率,测评学生预习效果从上学期开始,我们根据每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学习指南,分为基础展示(字词)、能力拓展(阅读)、积累运用(综合实践)三个板块,用基础展示部分的习题测评方式学生自己检测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再依据能力拓展部分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