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doc_第1页
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doc_第2页
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doc_第3页
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doc_第4页
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论文-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摘要: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广泛用于病险水库土石坝的防渗加固,本文通过该技术在江西省鄱阳县滨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薄壁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薄壁液压抓斗导墙泥浆护壁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薄壁液压抓斗法新的防渗墙施工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此项技术适用于坚硬的土壤与砂砾石中成槽,成槽深度可达60米,此项技术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提高了工程施工速度,一台液压抓斗成槽平均工效为125m2/d,此项技术已在江西省鄱阳县滨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得到了推广运用。1、工程概况江西省鄱阳县滨田水库于196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53.2m,坝顶长723m,坝顶宽5m,最大坝高26m。水库在多年运行后主坝存在坝身渗流稳定、坝坡稳定、坝基渗漏和坝肩绕坝渗漏等问题,严重威胁坝体安全和正常效益的发挥,被水利部列为病险库。滨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主坝坝体防渗选用了薄壁抓斗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加固处理,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承建。防渗墙轴线位于坝轴线上游0.5m处,范围0+0000+723桩号,全长723m,孔口高层53.2m,墙体有效厚度0.35m,进入基岩2.5-6.2m,墙顶高程51.5m。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深29m左右。本工程完成混凝土防渗墙19010m2,共耗时148d。坝址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板溪群第二段浅变质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坝址区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断层和裂隙。地层概况由上而下为:629m厚的黏性壤土;河床岩石表面呈全风化为其厚度约为2.95.2m,强风化带岩石厚度约为3.18.5m,弱风化岩石厚度约7.513.0m,下伏微新岩石。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物理力学指标为:渗透系数K5.010-7cm/s;墙体厚度t=0.35m;抗压强度3MpaR28d5Mpa;弹性变形模量300MpaE28d1000Mpa;允许渗透比降J80。2、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技术要点2.1、造孔成槽2.1.1、布置施工平台抓斗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下游侧,原坝顶宽度只有5m不能满足抓斗施工所需8m宽的施工平台的要求。经业主同意将坝顶高程降低1m至52.2m并将防渗墙轴线向上游平移1.75m,另外将降坝的土料填筑到坝体下游侧,以保证抓斗施工平台的宽度。在防渗墙轴线的下游侧设置平行坝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4040cm,再按40m间距修建垂直防渗墙轴线的排渣排水沟,将废渣废水排至下游坝脚,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2.1.2、修筑导向槽导向槽是在地层表面沿地下连继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起着标定防渗墙位置、成槽导向、锁固槽口;保持泥浆液面;槽孔上部孔壁保护、外部荷载支撑的作用。导向槽的稳定是混凝土防渗墙安全施工的关键。本工程导向槽两侧墙体采用倒L型断面,现浇C10混凝土构筑,槽内净宽45cm,顶面高于施工场地10cm以阻止地表水流入。其结构见下图:2.1.3、抓斗成槽土石坝防渗墙开槽施工工艺主要锯槽法和挖掘法。锯槽法主要有往履射流式开槽、链斗式开槽、液压式开槽;挖掘法主要有冲击钻法、抓斗法、冲抓结合法。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生产性试验确定采用挖掘法中抓斗法,并制定了“三抓法”的施工方案,即采用KH-180液压抓斗机先抓取槽段的主孔再抓取中间的副孔成槽。2.1.3.1、槽段划分槽段划分为、序槽段,根据设备及地质条件确定、序槽段开挖长度同为7.5m,每个槽段分为两个主孔及一个副孔,先施工序槽段,后施工序槽段。2.1.3.2、槽段成槽槽段成槽采用“三抓法”,在导向槽上放样标识孔位,将抓斗对正孔位后进行垂直造孔。首先施工槽段两端2.8m的主孔,主孔完成后再抓中部1.9m的副孔。主、副孔完工即该施工槽段成槽完工,经监理确定岩层岩性,并最终确定该施工槽段成槽深度。2.2、护壁泥浆泥浆在造孔成槽过程中起固壁、悬浮、携渣、冷却钻具和润滑的作用,成墙后还可增加墙体的抗渗性能,本工程泥浆采用膨润土拌制,泥浆配合比为水1000kg、膨润土50kg、Na2CO31kg;固壁泥浆性能指标密度1.1g/cm3如漏斗粘度25s、含砂量3%。新制泥浆经过24h膨化后,利用供浆管输送至槽孔内使用,成槽及槽段浇筑过程中回收的泥浆,经净化后可重复使用。槽孔孔口泥浆面在成槽过程中保持在导向槽顶面以下3050cm范围内。2.3、防渗墙体灌筑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泥浆下灌筑混凝土,本工程是采用刚性导管法进行墙壁体灌注,混凝土竖向顺导管下落,利用导管隔离泥浆,使其不与混凝土接触,导管内混凝土依靠自重压挤下部管口的混凝土,并在已灌入的混凝土体内流动、扩散上升,最终置换出泥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2.3.1、清孔换浆槽段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抓斗抓取淤泥,利用下设潜水排污泵抽浆,并及时用新鲜泥浆补充。清孔换浆结束1h后,达到下列标准: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泥浆参数为:槽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1g/cm3,粘度不大于35s,含砂量不大于3%。清孔换浆工作可以结束。槽段清孔换浆结束前将钢丝刷子安装在抓斗斗体上,紧贴一、二期混凝土结合面,分段上下反复提动,达到刷子上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即接头面清洗合格。2.3.2、槽段混凝土灌注2.3.2.1、清孔换浆结束后,下设混凝土灌注导管,导管内径为200mm。一期槽段长度为7.5m,下设三套导管,两侧导管距槽端11.5m;二期槽段由于套抓接头,槽段长度为8.2m,下设三套导管,两侧导管距孔端1.0m;同时,槽段内导管间距不大于3.5m。导管底部距槽孔底板不大于25cm,当槽底高差大于25cm时将导管置于控制范围的最低处。2.3.2.2、灌注前导管内置入可浮起的隔离塞球,灌注时先注入水泥砂浆,随即注入足够的混凝土,挤出塞球并埋住导管底端,避免混凝土与泥浆混合。2.3.2.3、灌注过程中每30min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2h测量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根据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决定导管的提升长度。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深最小不得小于1.0m,最大不得大于6.0m,在保证埋深的前提下,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用吊车提升导管,并将顶部的部分导管拆除。2.3.2.4、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至槽口时,采用泥浆泵抽出浓浆,并提升导管,减小埋深,增加混凝土的冲击力,直至混凝土顶面超出设计墙顶标高0.5m,即可停止浇筑,拔出导管。2.4、槽段接头处理相邻槽段的衔接部分即为接头,本工程采用钻凿法进行接头连接,即一期槽段浇筑完毕后12小时后,视混凝土强度进行二期槽段造孔时,将一期槽段混凝土套抓35cm,以保证接头质量。3、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技术应用常出现的问题3.1、坍塌、漏浆槽段在成槽过中会出现局部坍塌和大面积坍塌,当出现局部坍塌时加大泥浆密度,出现大面积塌孔时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到坍塌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在相应地段减小了槽段开挖长度。槽段成槽开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的漏浆现象,出现漏浆现象常采用处理措施有(1)平抛粘土,加大泥浆比重或抛入锯末进行堵漏;(2)松散地层,造孔应循序渐进,预防在先,稳中求快;(3)证泥浆供应强度和质量,发现漏浆及时补充;(4)对漏失严重的地层用速凝水泥等特殊材料处理,必要时还应对槽孔进行回填。3.2、导管堵塞成墙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有时会出导管堵塞,针对导管堵塞采用捣、顿方法疏通,如果无效将导管全部拔出、冲洗、并重新下设,用泥浆泵抽净导管内泥浆后继续浇筑,同时还要核对混凝土面高程及导管长度,确认导管的埋入深度。4、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技术应用应注的问题4.1、控制好抓接头的时间抓接头时间太短混凝土没有凝固,时间太长混凝土强度太高,抓接头适宜的时间为墙体浇筑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抓斗抓取时斗体一侧为混凝土另一侧为土,斗体受力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槽孔沿轴线方向偏移,导致接头质量无法保证,同时严重影响造孔成槽进度,撑握好抓接头的时间是成槽进度快慢的关键环节。4.2、吊装设备的配置和保养本工程的混凝土运输采用3台1m3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1台12t吊车吊卧罐的较为经济的设备组合。吊车配置偏少,在施工中吊车一旦出现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