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_第1页
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_第2页
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_第3页
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_第4页
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岁小学生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当大部分同龄的小学生面对数学题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时,11岁的李泰林却能从容应对,难题在他的手上总能迎刃而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数学成绩优秀的李泰林就获得了一项让众多同学“羡慕嫉妒恨”的纪录年年免考。“我在做题时,先把题目分成各个类型,再使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同时扎扎实实地打好草稿,难题就能做出来。”李泰林这样叙述自己的做题“绝招”。不过,李泰林的才华并不只局限于做题。他细心观察生活,用解题的思路帮助自己所在小区的保安找到了夜间巡逻的捷径。校园牛人姓名:李泰林学校: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六(5)班年龄:11岁爱好:网球、读书、游泳、乒乓球曾获奖项:2009年南京市第三届小学生“生活与数学”评比活动“市一等奖”、“鼓楼区一等奖”与“十佳作品”;2019年南京市第四届小学生“生活与数学”评比活动“鼓楼区二等奖”;2019年至2019年江苏书人教育培训中心数学“五星学员”、“四星学员”;2019年“紫金杯”信息学竞赛一等奖;2019年鼓楼区英语短剧一等奖小学六年数学年年免考虽然擅长做题,但李泰林并不是题海战术的支持者。平日里,他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让自己“加班加点”熬夜做题。“我的成绩不是靠题海熬成的,而是把老师布置有限的题目认真做完,每道题目都不放过。”李泰林说。他告诉记者,不少同学一遇到难题做不出来就放弃了,但他从来不会轻言放弃。“首先我会认真审题,把要点从题干中剥离,这样就能抓住题目的类型,然后根据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解题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李泰林眼中,难题都是“纸老虎”,“一些题目外表吓人,但内心温柔,很容易摆平。”李泰林说。此外,李泰林学习数学还有另一项秘诀“打好草稿”。每当李泰林提笔做题时,他都不急于在作业本上下笔,而是先在草稿纸上耐心地列出题目中的公示,画出辅助图。例如面对行程问题时,画线段图;图形面积问题时,画出具体图形。在列出详细的草稿后,李泰林才开始在作业本上落笔。在平时的考试中,班上同学的草稿纸上往往只有寥寥几笔,但李泰林的草稿却能写满一面A4纸。“很多同学觉得打草稿浪费时间,其实这样避免了不必要的涂改,反而有助于做题提高效率。”李泰林说。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李泰林每次数学单元测验、期中考试都在班级前三名。因为数学成绩太优秀,学校老师干脆给他“一路绿灯”,期末考试的数学科目免考!用数学思维设计保安巡逻图李泰林擅长做数学题,但他可不是只会做题的“小书虫”。平日里,他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用做题的思路解决了数学的问题。去年10月,李泰林周末到外公家玩,走到小区门口,看见几位保安正对着一张小区平面图指来指去。好奇的李泰林凑过去看,发现他们正在讨论夜间巡逻的路线:怎样才能不走重复路巡查遍小区内的每幢楼。原来,在夜间巡逻时,小区的保安只是反复重点巡查几处重点地段,而一些偏僻的道路却很少走过去。“怎样帮助他们提高效率,不走回头路,又能走遍整个小区呢?”李泰林想。如同他做数学题一样,李泰林并没有被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难住,而是从“题干”中找出“要点”。经过一番分析,他发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一笔画问题”。李泰林根据小区门前的地形图,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小区的道路是线段,各道路相交处为点。这样,整个小区就是由20条线段与30多个点组成的。“老师在课堂是讲过数学家欧拉提出的七桥问题,我利用老师讲过的知识,在结合这个小区的实际情况,给这些点和线段编号,最终找出了一条保安巡逻的最佳路线。”李泰林告诉记者,沿着这条“最佳路线”,小区的保安在夜间巡逻时,就能避免走“回头路”,而且每个地方都能巡逻到。随后,李泰林把他的设计提交到小区物业管理站,大家都惊叹这位11岁的小男生竟有如此智慧。凭借这项作品,李泰林获得2019年南京市第四届小学生“生活与数学”评比活动“鼓楼区二等奖”。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攻克一道难题就像爬过一座高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那种攻克难题的成就感始终激励着我。”李泰林告诉记者。这位小男生的声音还带着几分稚气,但面对学习,他已经是一名“老手”。很多孩子每天放学只想赶快把作业完成,然后去玩。但在李泰林眼中,学习从来不是一种负担,他一直沉浸在解题的乐趣中。每每攻克一道难题,李泰林觉得就像登上了一座高峰,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除了擅长数学外,李泰林还是一名“小计算机程序员”。从2009年开始学习到现在,他已经基本掌握BASIC语言,可以编写一些简单程序。例如,编写程序在10000以内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找到100000以内所有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字。凭借这个本领,在2019年“紫金杯”信息学竞赛中,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