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启发!一、教材分析本册设有九个单元: 1.准备课 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1-20个数的认识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总复习重点学习单元四个: 1.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 11-20各数的认识 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的习惯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各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课前预习的习惯 听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阶段复习的习惯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一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3.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前后左右位置的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分辨前后左右的方法。4.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5.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6.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7.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8.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9.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10.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安排 共计52课时第一单元 准备课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 数一数 比一比课时目标: 1.了解学生的数数的情况,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2.理解一一对应,同样多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第二单元 位置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 上、下、前、后课时目标: 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相对应的关系第2课时 左、右课时目标: 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并用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第3课时 巩固与复习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安排: 12课时第1课时 1-5的认识课时目标: 认识数字1-5,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掌握1-5的各数的写法第2课时 比大小课时目标: 了解符号、和=及其含义;掌握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第3课时 第几课时目标: 正确理解第几的含义,能够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计数和序数的区别 第4课时 分与合课时目标: 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第5、6课时 加法课时目标: 1.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2.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明白交换两个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第7、8课时 减法课时目标: 1.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2.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第9课时 加减法练习课第10课时 0的认识课时目标: 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会正确地读、写数字0;掌握0的加减法的计算第11、12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课时目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第2课时 练习课整理复习 3课时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安排: 13课时第1课时 6、7的认识课时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72.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第2课时 6、7的组成课时目标:理解和掌握6、7的分解和组成第3课时 6、7的加减课时目标:掌握有关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第4课时 用数学课时目标:能理解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第5课时 8、9的认识课时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92.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分解和组成 第6课时 8、9的加减法课时目标: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7课时 用数学课时目标: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图意,从而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第8课时 10的认识课时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并正确书写数字10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hi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第9课时 10的加减法课时目标: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第10课时 连加、连减课时目标: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口算第11课时 加减混合课时目标: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第12、13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安排: 5课时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目标: 1.能正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第2课时 11-20各数的写法课时目标:理解数位的概念,认识十位和个位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第3课时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时目标: 1.理解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第4课时 巩固与复习第5课时 数学乐园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 认识时间课时目标: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认读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第2课时 练习课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时安排: 7课时第1、2课时 9加几课时目标: 理解凑十法,并掌握用该法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第3、4课时 8、7、6加几课时目标: 掌握用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第5课时 5、4、3、2、加几课时目标: 1.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2.能熟练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5、4、3、2加几 第6课时 用数学课时目标: 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学习方法 第7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九单元 总复习课时安排:第1课时 20课时目标:第2课时 20课时目标:第3课时课时目标:第4课时课时目标:课时 以内的数 复习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法 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加深对20加减法含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巩固对20以加减法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认识图形和钟表 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几何图形、对整时和接近整十的时刻的认识 用数学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