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_第1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_第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_第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_第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魏晋时期,孝道备受推崇,为亲人的复仇风气很盛,虽然法令禁止,但总体上对这种行为是默许甚至是褒奖的,这种情况在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等史书中多有记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思潮冲击储家传统倍仰B.社会动荡,维护家族利益C.国家分裂,法律受到破坏D.民族内迁,尚武风气盛行2.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B.C.D.3.以下各项中,属于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者,理也”C.“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D.“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4.“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来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守仁5.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评述意在( ) A.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B.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C.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D.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6.以下是宋史中出现的人名: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由此可见,宋人取名深受当时哪一思想的影响( ) A.佛学B.道学C.理学D.法学7.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张和贡献是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提出“理气论”提出“正君心”提出“致良知”学说 A.B.C.D.8.北宋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皆白投牒求试,不复使人察举矣。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无所不为,积日既久,不胜其弊!”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9.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10.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 A.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B.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C.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D.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纂11.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12.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3.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 )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A.B.C.D.14.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理学在宋代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到顶峰C.适应封建统治需要D.朱熹等人的努力1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16.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 问易篇材料二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授佛入儒”的思想历程。2请回答: (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根据材料一指出“危机”的主要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 (3)宋代的儒学者是怎样应对“危机的”?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材料三:“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魏晋时期政府对“为亲人复仇”的行为默许甚至褒奖,这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维护家族利益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新思潮对儒家信仰的冲击,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法律受到破坏和尚武风气,故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西汉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酝酿,终于选择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兼采各家思想的适用部分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其中“以孝治天下”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孝就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这时的孝已越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道德意识。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宋明理学的知识可以判断出三项表述正确,说法错误,“心学”的开创者是南宋的陆九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答案选B。【点评】宋明理学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高考中将二者进行对比考查成为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和角度。在高考中还应关注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消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3.【答案】D 【解析】【分析】A属于孔子“仁爱”主张;B属于北宋理学家程颢的主张;C属于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主张;D属于王阳明心学家“致良知”的主张。因此本题选D。【点评】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说,也是强调知和行、良知都产生于心。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故选C。这是宋明之际宋明理学的主张,排除A;BD项均是理学家,但是提出材料中该主张的是朱熹。【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5.【答案】A 【解析】【分析】A“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盂。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二者观点不一的原因是见仁见智,是认识不同。B表述片面;C材料对二人相互攻击的认为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并未劝解,C错误;D项题干没有体现。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关键信息。6.【答案】C 【解析】【分析】C据材料“宋史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名反映了理学的纲常伦理思想影响巨大;A佛学并不主张纲常伦理,故A项错误;B道学也没有类似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D法学主张以法治国、严刑峻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可以看出,宋代强调纲常礼教,反映的是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等影响,难度中等。7.【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致良知”学说是明代王阳明的理论主张,项表述不符合题意要求,三项均是南宋朱熹的主张和贡献,答案选A。【点评】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高考中多以朱熹的言论作为考查的重点对象,如下题所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C)A. 董仲舒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8.【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司马光不可能主张恢复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不是反对礼教虚伪僵化,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兴起,重申儒家伦理道德,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北宋的思想潮流,故C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是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二程认为悟本达源的根本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可见理学对于修身养性比较重视,正确的选项是A项;B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彻底”表述错误,二程学说是对儒学的继承发展。10.【答案】B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历史记录很大程度上掺杂了记录者的个人情感,不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历史真实,研究历史应全面客观地收集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故选B。1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朱熹的思想主张。题干中思想家探究事物的真理,可以“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即最终通过格物来达到明白众物之理,由此可见这个思想家是朱熹,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是心学家,D批判理学家的虚伪。故选B。12.【答案】C 【解析】【分析】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点评】关于宋明理学,常常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如“二程”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理学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但理学压抑人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3.【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外在探求实现”是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不是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论,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论是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所以有就不能选择,因此选择A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是关键信息。14.【答案】C 【解析】【分析】宋朝时期,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的义理,发展为理学。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用三纲五常规范人们的言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宋代以后,理学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点评】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15.【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说明了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性格的形成起了积极影响,答案为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6.【答案】D 【解析】【分析】“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此观点属于宋明理学王守仁的致良知的观点。王守仁认为,良知在于人的心中,只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即可到达理的境界,达到圣贤的标准。故选D。A说的是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要求;B项意思是理论知识应该和实践联系在一起;C说的是程朱理学探求理的方法,在万事万物中去寻找,与材料意思相反。【点评】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影响等也需要掌握。二、材料分析题17.【答案】(1)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2)随着儒、佛、道的相互影响和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3)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更新。【解析】【分析】(1)考查教材基础知识。从材料中信息“三教于是乎可一矣”和材料中的儒学者信仰佛教或道教,即可回答。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和宋明理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和宋明理学的形成等史实。18.【答案】(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