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1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2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3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4页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法初步认识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平均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平均分”。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平均分”吗?你在哪儿听说过,或者怎样做过?师: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师:对,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二创设情景,感受“平均分”。(1)师:小朋友们,郊游你去过吗?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师:博士班的同学也准备去郊游,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礼物?自己说一说。(课件出示)师:这么多东西,如果让你们来分,你们会分吗?小组合作,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3)师:看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为什么要这样分?(这样也就是)互相说一说,把分的结果用“平均分”说一句话。(你把几个苹果平均分给几个人,能说得具体些吗?)(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P13 做一做三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1)教学例2(课件出示)小组讨论分配方案小组合作分一分(用学具代替)学生汇报分法师: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学生讨论)师生归纳:把15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1个或几个地分,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2)(课件出示)练习:完成P14 做一做(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说自己的分法)师:除了平均分成3份外,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生:(略) 师:分成1份和平均分成12份可以吗? 生:(讨论)四.巩固引申,应用“平均分”。(课件出示)(1)练习三第1题。先用学具摆一摆再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分的?(2)学习练习三第2题。肯定第2种分法是符合题意的分法。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那么第一种分法又怎样才能平均分呢?(3)练习三第3题。自由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五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师:学了“平均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5页和练习三1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上节课,咱们从博士班效游分糖果中学会了“平均分”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博士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一玩吧!(课件出示)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什么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1)先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2.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求24里面有几个4,就需要几条船。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他们有事儿要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P15做一做)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师:图中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3)用小棒分一分并验证。师:你帮小熊分分看?(生用小棒代替分一分,并说说怎么分的?) 2.练习三第46题(课件出示) 第4题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可获得什么信息和问题? (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5题 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第6题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你知道一片药片为什么是12颗吗?四总结今天我们用上节课学到的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解决。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除法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第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预设目标:1在明白“平均分”的含义上,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学具、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交流,情景导入1谈话。(出示熊猫图片)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它十分好客,请了许多朋友来家做客,于是一大早去园子里挖了许多竹笋,来招待客人,瞧!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红红来了,可是,京京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该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呢?小朋友你们来,能帮京京解决这一难题吗?2提出问题: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呢?3小组讨论。4你是怎么分的?学生上台演示。(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京解决难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认识除号 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两点要圆且对齐。(2)怎样才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怎样写?(3)思考讨论。 124=3(4)这一算式读作13除以4等于3,同桌互读。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你还能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几份,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三知识应用1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演示课件分饼干)(1)分小组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3份、2份、6份。(2)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并读一读。(3)小组活动,老师巡视。(4)汇报。(5)小结,今天每个小组合作得很好,不仅帮助京京解决了难题,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想小朋友们一定能用这种新的计算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2过三关。(1)第一关“快速抢答”(练习四第1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2)第二关“小帮手”(练习手四第2题)(出示小熊分苹果的情景图)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小熊分苹果吧!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老师巡视。师:谁能告诉大家是怎么想的?(3)第三关“分西瓜”(练习四第3题)演示课件,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师生交流。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5,练习四4,5,6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能正确口述图意,经历平均分的过程。3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竹笋卡片,算式卡片,分萝卜的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参与。1出示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让学生明确图中信息。今天,熊猫京京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京京非常好客,瞧,它准备了一些竹笋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们。(出示竹笋图)京京准备了多少竹笋?它是怎么分的?2根据学生回答提出探索问题: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板书: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3分一分(1)独立尝试分;(2)小组交流自己分的过程;(3)全班交流。4.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使学生知道: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板书:5)二学习新知。1这样的问题也能用除法直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初步认识)小朋友们还记得除法运算符号吗?(板书:)2介绍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1)要分20个竹笋,就在除号的前面写20;每4个放一盘,就在除号的后面写4;能放5盘,就在等号的后面写5。(板书:2045)(2)学生说一说 “2045”表示什么意思。(个别说、同桌讲使小朋友们理解除法的意义。)(3)请小朋友们看书后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被除数、除数、商)3让学生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每5个放一盘,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读一读并说一说各部分名称。三应用巩固。1小动物后面躲着谁?(用小动物图片盖住被除数、除数、商)卡片出示:105=2 153=5 182=92先分一分,再写出算式。活动要求:把12个萝卜每2个放一堆;每3个放一堆;每4个放一堆;每6个放一堆。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汇报交流。“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3圈一圈,填一填。P21.6(要求:能正确表达图意。)(1)分草莓。(2)分蝴蝶。4租船。16个小朋友要到水上公园游玩,请问小朋友们一共要租几条船?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20 4 5 被除数 除数 商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练习四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练习四第710题(P2122)。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及除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2初步感知乘法与除法之间内在的联系。3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为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除法算式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巩固对除法意义的认识。1出示第8题课件逐一四句话,要求学生自由的读一读。2问:你会写出除法算式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学生板书。3问:你会读这些除法算式吗?可以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再指名读。4问:你能说一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吗?可以请学生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二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内在的联系。1出示第8题的情景图课件出示,请学生说说图意。2问: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乘法和除法算式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展示学生写的算式,说说各个算式表示的意思。4问:你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先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三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为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1、依据第9题制作卡片(可以再补充些),用抽卡游戏进行练习。2、注意尽可能给每个学生练习机会,可以用开火车、抢答等方式进行练习。四、综合练习。1出示第10题的情景图课件出示,请学生观察画面用数学的眼光说说图意。(特别要弄清小朋友划船的具体情况。课件出示“每条船上3人”“有4条船”“一共有12人”等信息。)2问:你能根据其中两条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每条船上3人,4条船上共有( )人。12人坐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 )人。12人,每3人坐一条船,需要( )条船。3问:你能解决这几道题吗?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再汇报交流。五提高练习。1出示题目(1)8。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再汇报。(参考思路:表示加数。4个连加等于8,就是4个相同加数连加等于8。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48或4( )8,因为“二四得八”,所以( )里填2。=2。)注意:学生用其他方法“找”出答案,应给予肯定。3独立完成(2)12。 (解题思路与(1)相仿。4。)六全课总结七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本八布置实践活动要求:生活中还很多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的问题。请你回家以后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一评。第六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页例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我能点亮这颗星”。2 =4 3 =6 4 =8 3=12 4=20 5 =15要求:(1)请自信的孩子大声朗读题目要求。 (2)独立思考,说说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3)汇报。2.分一分。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实物展示)要求:(1)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2)先说说分工情况,再说说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3)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亮点。师:老师也认为这个小组的同学特别棒,不仅分工明确,讲得清楚,而且经过全组小朋友的努力,把6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它想把花果山的特产水蜜桃送给小朋友们。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1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2观察回答:(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2个桃。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2)读题:自由地大声读一读。请声音响亮地孩子读一读。(3)你会列算式吗?独立思考,汇报。师板书:12 3=?(4)你会算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3展示算法。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第一个人分3个,12-3=9;第二个人分3个,9-3=6;第三个人分3个,6-3=3;第四个人分3个,3-3=0 正好分完。(2)学生用学具分,分成4个3。(3)3+3+3+3=12。(4)想:三( )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办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办法呢?为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听了小朋友的发言,老师觉得大家长大了,不仅能说清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采用别人的好方法,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像这题,只要想三(四)十二(板书),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猴妈妈对大家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教学例1(2)。1课件出示: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请小朋友大声读题目,读懂了就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不清楚地找老师和同桌说一说。3做完的小朋友和同桌交流想法。4学生汇报,师板书:124=3 (三)四十二(三)观察比较: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师小结:大家的发现可真了不起,计算这两个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求商。(板书:用口诀求商)三闯关游戏 创设情境: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愿意吗?她已经把你们精彩地发言、团结合作的精神用邮件发给了山上的小猴子,聪明又调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小猴1: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102= 126= 82=105= 122= 84=要求:自己小声说一说,有问题找老师或同桌帮忙。 你觉得哪个说得最棒,就说哪一个。 你发现每组题有什么特点。(2)小猴2:要求:把得数是5的涂成红色。 把得数是4的涂成绿色。82 63 102205 246 153183 51 305(3)小猴3:送信。(练习五第三题)卡片“信箱”贴在黑板上,请几位小朋友做邮递员来送信,比一比看谁送得又对又快。师:得数是1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2)课件:(三只小猴子:欢迎到花果山做客!)师:花果山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再去玩,好吗?四课堂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教学反思:第七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2教学目标: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相关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相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乘法口诀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出示卡片)63 54 155 5366 126 123 23 2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 )十六 ( )六二十四 ( )五二十五 五( )三十 六( )三十六 ( )六十八 3练习五第一题(课件出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1看图列乘法算式。师:看,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正在干什么?生:表演节目。师:根据图意,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只猴子?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生:26=12(只)或62=12(只)。(板书算式)。师:你是怎样想的?用哪句口诀求积?2、看图列除法算式。师: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生1:一共有12只猴子,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几只?生2:一共有12只猴子,每6只站一队,可以站成几队?师:算式怎么列?生:122=6(只)(板书) 126=2(队)师:看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商是多少的?汇报:因为“二六十二”,所以122=6 126=2(板书)3观察比较。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4小结根据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5师生互动:老师说一句口决,学生报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小组活动:一人说口诀,其余学生报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三分层练习。1第24页做一做2学生填在书上,课件校对。并说说用哪句口诀计算。2练习五第4题(课件出示)看图说说图意,再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3练习五第10题: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学生在书上完成,实物投影校对答案。4练习五第8题(课件出示)看图说说图意,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四课堂小结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八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728页练习五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的两个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巩固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卡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非常高兴,他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小礼物,他说:只要谁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就把礼物送给谁。你们想要吗?(随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维训练题)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难,你们怕不怕?”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活动一:向数学王国进发1.师: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锻炼好吧!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2.师: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 三( )十五 四( )二十四 二( )一十 ( )六三十六 三( )十八 活动二:进入数学王国1.师: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心吗?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利进入大门。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活动三:走“迷宫”师: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一定的顺序走。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活动四:算对了,“kt猫”就和你做朋友。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活动五:看谁先到家。(练习五第11题。)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三.课堂总结: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课件出示“kt猫”),“kt猫”夸大家今天表现得很好,都是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有信心吗?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3。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准备:配套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 1.口算 (出示卡片)63 25 123 205 124 75 162 186 2看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的含义 (出示卡片)123 205 162 1863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出示课件,演示两种摆法)(1)拿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2)拿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4列式计算 (出示课件)(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10里面有几个2? (3)15里面有几个5?25里面有几个5?20里面有几个5?10里面有几个5?二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出示图片第29页例3主题图)三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一共有多少学生?(2)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3)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2解决问题。师:你们真不简单,一幅图提了三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生:35=15。师: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理由吗?(学生陈述理由,复习乘法的意义)师:那(2)、(3)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在练习本上试一试。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53=5(人) 153=5(组)师:能z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生:因为这道题是要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所以要用除法计算。师: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生:这个算式的意思就是把1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5人。(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引导写出)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3)。4比较沟通。师: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的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1:我们发现这三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生2:我们发现这三道题的算式是有关系的。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或者商,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版式中的被除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不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5补充条件,解决问题。师:看,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和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师: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学生汇报)四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五质疑问题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六课堂练习第24页第9题。(课件出示)1请学生观察情景图后,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2再加10人,平均分到每个小组里,每个小组有几人?两种方法解答,课件演示。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七巩固练习 1.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1题 口头编题,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列式;30 56(个) 2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2题 学生观察图后,口头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 列式:18 63 3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3题 学生观察图后,编一道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除法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 引出可以用除法计算;由于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个别学生将除数与商错位。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153=5(人)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155=3(组)教学反思: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六。教学目标:1熟练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写单位名称。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设计:一巩固口诀求商(花儿后面藏着几?课件出示)1 62 123 204 102 186 86 205 246 255 1222 有9个,每3为一堆,可以摆几堆?有24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几个?有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 3 个。二解决问题练习1第29页“做一做”。(课件出示)(1)请学生观察情景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一部题。(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小刺猬要运走12个苹果,每次运3个,要运几次?1234(次)2当小刺猬把水果运回家时,发现家里来了3个客人,它们送了很多萝卜给小刺猬。 小刺猬想: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人得几个?1234(个)3小兔对刺猬说:“30根萝卜,每筐装5个。”小刺猬想:“要几个筐啊?”30 根萝卜,每筐装5根,需要几个筐?30 5 = 6 (个)4小刺猬拿出家里的筐一看,只有5个筐,不够怎么办?我只有5个筐,怎么装?30 5 = 6 (根)5小猴送来了24只桃子,小刺猬想把桃子分给客人。小猴带来24只桃子,每个客人5只桃子,够分吗?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1题 口头编题,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列式;30 56(个) 2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2题 学生观察图后,口头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 列式:18 63 3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3题 学生观察图后,编一道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除法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 引出可以用除法计算;由于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个别学生将除数与商错位。 第十一课时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31页例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具、学具准备:依据教科书第31页的例4情景图制成的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 1口算。2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310里面有几个2?二准备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店吗?今天小明和小芳来到了小小商店,同学们猜一猜他们要买什么东西呢?(出示依据例4制成的课件)2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观察到的情况。三探究新知1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师:小明和小芳到底要买什么呢?他们在说什么?(出示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学生读出现的对话。在这个基础上,呈现出要解决的问题。师:小明说要买5辆小汽车,小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生:小明应付多少钱?师:怎样才能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呢?要求出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应先知道什么?怎样才能求出。现在小组讨论一下。各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给各组适当点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要解决提出的问题,需要先解决“买一辆汽车用多少钱”的问题。师:要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同学们看看从哪里我们可以知道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生:从售货员阿姨说的“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可以知道一辆小汽车的价钱。师: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怎样列式?生:123=4(元),买一辆小汽车需要4元。师:知道了一辆小汽车4元,那么5辆小汽车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生:45=20(元),买5辆小汽车需要20元。2总结方法。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都很好,那么谁能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学生发言,共同总结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当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获得需要的信息数据,才能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3巩固练习。数学活动:学生说要买商品,提供条件。要求学生想付多少钱,要先求什么。条件:(1)3元可以买10本练习本。(2)5只小熊猫15元。(3)10元可以买1个小娃娃。(4)18元可以买3个篮球。(5)买10支铅笔只需5元。(6)12元可以买4个铅笔盒。买7个地球仪要付56元。 28元可以买, 两副羽毛球拍。 (7)买6个闹钟需要36元。 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学会了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果缺少了什么数据信息,就把它作为先解决的问题,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第十二课时 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内容:第32页34页练习七的第410教学目标: 1巩固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 2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比较熟练地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诀求商 第33页练习七的第7题。(课件出示)二指导练习 导语:“六一”儿童节快到,我们要把校园打扮一下。你们愿意帮助老师一起做吗?1第3页练习七的第2题 (1)2张纸可以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