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1页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2页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3页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4页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课前设想: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的有关问题,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的质量概念。本课也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特别选择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社会的密切关系。课堂实录:师:请你从带来物品的包装上找一找他们的质量是多少。生1:一块肥皂有100克。生2:这块饼干重40克。生3:小包装榨菜净含量15克。(师板书100克,40克,15克等。)师:这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有多少重,请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好吗?(生认真用手掂着,互相议论着)师:(拿起一没有写出克数的糖)大家估计一下它有多重?生1:一粒糖有2克重。生2:我认为一粒糖只有1克重生3:我想一粒糖比2克可能要重一些。师:请看桌上的喜糖,你知道一盒喜糖有多重?生:看包装盒上标出的质量是24克。师:现在知道一粒糖有多重了吗?生:一粒糖有3 克。因为24 里面有8个3。(多么可喜的发现!同学们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每个学生都分到一粒3 克重的糖,在认真地掂者,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在感受着)师:你估计一个2分硬币有多重?请你掂一掂,想一想。生1:一个2分硬币重2 克。我是把硬币和糖比了一下。生2:一个2分硬币重1 克。刚才我掂着一粒糖比一个2分硬币重多了 。师:拿一个标准来比较这是一个好办法。几个2分硬币和一粒糖一样重?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大部分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里学生都认真地想办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也有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生1:我们小组认为是4个硬币和一粒糖一样重,一个硬币1克不到一些。生2:1个硬币。生3:2个硬币。(学生纷纷抢着说争论不休。)师:(指着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4:我们用橡皮、尺试出来的。(上台演示,在桌上先放一块长方形的橡皮,再在上面放一把尺,尺的一端放2个硬币,另一端放一粒糖,平衡了)(还没等他说完)生2就站起来说,应该把橡皮竖起来,这样就可以放3个硬币了。师一边赞许地点着头,一边出示天平,结合刚才学生的说法简单的介绍天平称。1个硬币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天平称出一个2分硬币重1克。人人用手掂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生1:1克很轻的。生2:克是很小的质量单位。师:现在我们来选一样物品。你能想办法知道它大约有多少克重吗?有几种办法?生:我的橡皮大约有6克。师:你用了什么办法?生:我用手掂一掂。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生:用秤来称一称。(在师的帮助下称出是8克多一点)师:相差比较近的。生:一把尺15克 。(验证17克)师: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等知道物体有多重,这是一种好本领。师:请小朋友开展寻找克的活动,可以在校园里、家中、商店里,寻找那些东西用克作单位,并做好记录。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乐趣。整节课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在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的学习目标的要求。1、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质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饼干、一块肥皂、1粒糖的质量等,初步体验质量单位克。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2分硬币有多重。再通过比较、用天平来验证,就使得对克的认识有了充分的基础,建立了1克的质量概念,体现了有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材料都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都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东西,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是小朋友熟悉和感兴趣的,利用这样的材料进行教学,易于消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从而避免出现学习的紧张不安情绪,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情有关,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2、主动体验数学问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虽然都接触过质量单位,但对质量单位克感受较少。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而要在对物体质量的体验基础上理解。本课中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说一说、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学习活动中去感悟物体有多少克重 。教师做一个组织着、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感受。主要体现两个层次:(1)从已知推出未知,(2)从估计到精确再到估计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想出好办法估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对克的认识也逐步清晰。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自主探索实现再创造。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用直尺和橡皮来作天平称物体重量,是一个可喜的创造。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