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 .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 .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 .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 .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宋代的早稻和晚稻*宋代的“早稻”和“晚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早稻和晚稻,而主要指的是收获期上的早晚。即便是所谓“早稻”,也大多属于中晚熟品种。早稻、晚稻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复种关系。宋代各地都有早晚稻的分布,但所占比重各不相同.浙西、淮南等水稻主产区以种植晚稻为主,但其它地区却出现了早稻盛行的趋势;干旱和救饥是早稻盛行的主要原因,而太湖地区种植剔透则很大程度上是赋税和雨水所致.The“earlyrice”and“laterice”intheSongDynastyAbstractThesocalled“earlyrice(zaodao)”and“laterice(wandao)“intheSongdynastywerenotthesameonesinthedoubleharvestricecroppingsystemofmodernsense,buttheonesthatharvestearlyorlate,manyofthembelongedtomiddleandlate-maturingvarieties.Theso-called“laterice”distributedmainlyinzhexi(nowthesouthpartofJiangsuandnorthpartofZhejiang)duetotaxesandrain,whiletheearlyricebecamemoreandmorepopularintheotherdistrictsforthereasonsofdroughtandfamine.早、晚稻的划分既是稻作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在宋代以前即已出现,但大多在一些非常偶然的场合,并且早稻和晚稻都是孤立存在。宋代随着稻作技术的发展,早稻和晚稻的概念非常流行,且常常是相提并论,以致后来的一些学者往往以今概古,以为宋代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早稻和晚稻,甚至更有人认为是双季稻,从而错误地估计了宋代稻作的发展水平。本文试图从宋人有关早稻和晚稻的基本概念入手,考察早稻、晚稻在各地的分布,并分析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以期对宋代的稻作有个更好的把握。1、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及其分布现代农学对于早稻、中稻和晚稻的界定主要是依据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的。而宋代最通行的做法是依据收获期的先后来划分早、中、晚稻,如“早禾收以六月,中禾收以七月,晚禾收以八月”。1由于各地的水稻成熟期并不一致,2所依据的历法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分之以月份,有的别之以节气,即便是都按节气或月份,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所以各地早、中、晚稻的划分不尽相同。如福建三阳,“其熟于夏五六月者曰早禾,冬十月曰晚禾。”3陆游有“秋词”三首,第一、二首分别提到七月、八月,第三首依时序当为九月,七月中提到“早禾”,九月中提到“晚稼”4;又如浙江四明,“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处暑成。”5而江西西昌(今泰和)则以小暑、大暑节收割为早稻,寒露、霜降节收割为晚稻。早、晚稻只是相对而称,此外并无严格的科学界定。尽管宋代的早晚稻概念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早晚稻概念,但各地都已对自己所生产的稻做了早稻、晚稻,甚至于中稻的划分则是事实。早、中、晚三稻在各地稻作中所占比例如何?对于了解宋代的稻作情况来说是重要的。游修龄说:“宋代的水稻,在同一地区已有早、中、晚的不同,一般以早、中稻为多,晚稻较少。”6实际上,早、中、晚的播种面积因时因地各不相同。两浙的浙东地区,早稻多于晚稻,如四明(今浙江宁波):“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7台州:“晚稻民间所种不多,仅当早稻十之一、二。”8越州:“统计会稽八县田亩,晚稻居十分之四。”9十分之六则是早稻和中稻。浙西虽然在“七月初乃见新谷”,证明有早、中稻的存在,但却以晚稻为主,如湖州:“管内多系晚田,少有早稻。”10甚至有些地方“纯种晚秋禾。”11但这种情况也主要局限于太湖沿岸地区,远离太湖沿岸的浙西一些地区,也是早稻多于晚稻。如临安府之新城县(今浙江富阳县西南)“山田多种小米(即早籼),绝无秔稻(即晚粳)。”12宋代,另一处晚粳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淮南地区。这里的水稻一般要到夏初,甚至于农历五月方始插秧。“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13;“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14等宋人诗句描写的就是淮南插莳晚稻秧的情形。而在一些近水低洼地区,甚至到夏初才始撑着一种短小轻便的小划船在稻田中进行撒播。15插秧在初夏,收获却在初冬,贺铸有“楚泽初冬正获田”16之句,此诗作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姥矶,时间是在戊辰十月晦日(十月的最后一天)。苏轼提到,元祐六年(1091),汝阴县(今安徽阜阳)百姓,因旱伤,“稻苗全无”,而被迫至淮南籴晚稻种。17乾道九年(1173)十一月,江南东路安抚使奉命收籴粳米,但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无奈只得“差官往淮南收籴”,可见淮南产粳米之盛。18但淮南也有籼米,宋政府在淮南所收籴的粮草中就既有大禾米(晚粳),又有占米(早籼),19只是不占多数。属于江南西路,与淮南西路毗邻的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及其相邻的荆门军(今湖北武汉)也以晚稻为主。陆九渊在“与章德茂书”中提到:“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占早米,晚田种晚大禾。此间田不分早、晚,但分水、陆。”不分早晚稻,表明当地的水稻仍然是以传统的一季晚稻为主。南宋王十朋有“途中遇雨”诗,提到“晚稻短长熟”之句,此诗作于某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到兴国军之后,20不久王十朋又入鄂州(今湖北武汉)境,留下了“秋深余晚稻,地旷僻闲田”21的诗句。福建八州,上四州(建宁、剑州、邵武、汀州四州)似以早稻种植为主,而下四州(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则是以晚稻为主。这从南宋乾道六年(1170)六月,提举福建常平茶事郑伯熊报告中可以看出,他说:“福建路八州军府县,自入夏以来,阙少雨泽,其上四州军府虽时得甘雨,犹未霑足,早禾多有伤损;下四州军亢旱尤甚,晚种有不得入土者。”22或认为,这里郑伯熊把上四州军入夏后“早禾”雨水不足和下四州军晚稻不能插秧并提,说明下四州军在南宋已普遍种植两季水稻,上四州军恰恰只种一季稻。23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这个报告出台于农历六月,事发在六月之前,即文中所称“入夏以来”,宋以四月为夏首,入夏以来指的是四月已来,也即四月至六月这段时间,如果是双季稻的话,这段时间正是双季早稻生长到成熟的季节,双季晚稻不能插秧是正常的,并不是一件大惊小怪的事,而作为一季晚稻,六月份尚不能入土就比较紧张,因为一季晚稻一般是在五月前后移栽的。江西也是以早稻居多,然而各州县有所区别。洪州:“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诸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其所种大禾,系在向去十月,方始成熟。本司契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24此处,占米指的是早禾,大禾指的是晚禾。江州:“星子、都昌晚禾绝少,独建昌邑大苗米居多此间土产皆占米,晚禾不多。”25“敝郡今秋少雨,晚田多旱,除星子、都昌,多是早田,被灾处少,唯有建昌一县,晚田数多。”26“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27抚州:“临川境内早禾最多”,28“乐安、宜黄两县管下,多不种早禾,率待九、十间,方始得熟。”29总的说来是“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30吉州:“早稻不过二三分”31,十分之七八为晚稻。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32,似也是以早稻为主。荆湖的潭州(今湖南长沙):“早稻甚多,晚米甚少”,33早稻约占全州稻谷种植的70%。34“只有早稻,收成之后,农家便自无事。”35成都府之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似也以早稻为主,36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提到:“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卜鼓决漏,取罚金与赏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37可见眉州的水稻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前收割。范成大在题为“峨眉县(今四川乐山县)”的诗中也有“泉清土沃稻芒蚤”38的诗句。北方地区水稻分布较为分散,但以一季晚稻为多。史料记载,占城稻在皇家御苑中的收获期多在十月。晁说之(1059-1129)“秋吟诗”中有“崔子稻畦晚”之句,诗注云“崔德符监稻田务”,39稻田务的所在地在京西北路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一带,证明当地稻田务管辖下的稻田是以晚稻为主。但由于北方易受干旱影响,所以江翱也曾在汝州鲁山县推广一种早稻。40尽管现有的材料还不足以全部勾勒出宋代早稻和晚稻的分布图,但综上所述,宋代南方水稻主产区,除浙西等地区晚稻较为集中之外,其它地区都是早晚搭配,并出现了早稻盛行的趋势。北方地区自古及今则都以晚稻为主。2、早稻盛行的原因早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荆湖、江东、江西、浙东、福建等地。这些地方选择早稻种植,从其初衷来看,首先是着眼于抗旱。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水稻的主产区,但这个地区的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以江西为例,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5%,秋季只占15%。进入小暑后便转入到久晴少雨的干旱期,降雨量明显减少。其他省份,如浙江、江苏、安徽等,也有类似情况。而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水稻的需水量加大。种艺必用引老农言云:“稻苗,立秋前一株每夜溉水三合,立秋后至一斗五升,所以尤畏秋旱”,种艺必用补遗则进一步指出:“凡晚禾最怕秋旱。秋旱则槁枯其根。虽羡得雨,亦且收割薄而尠矣。故谚曰:田怕秋时旱,人怕老时贫。诚哉是言也。”提出把立秋作为水稻水分临界期。立秋前后是水稻开始孕穗(古人称为秀,或做胎)的时期,这以后水稻对水的需要量很大。明代沈氏农书说:“乾在立秋前,便多干几日不妨;干在立秋后,才裂缝便要车水。盖处署正做胎,此时不可缺水,古云: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吓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又据宋应星的计算,“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粒缩小,入碾臼中,亦多断碎”。从分布区来看,也主要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种一季都显差强,早稻因需肥水较少所以得到垂青。宋人对干旱危及晚稻多有提及。如李纲在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任内(1135一1139)曾上奏说:“(洪州)自入秋以来,阙少雨泽,已觉亢旱,又生青虫,食害苗稼若更旬日内无雨,晚田决致旱伤”,“难以指准。”而早禾则因“春夏之间,雨旸调适,早禾已是成熟收割了当。”所以“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早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抚州知府黄震在咸淳七年(1271)七月二十一日雨旸申省状曰:“自六月初三日有雨,亢旱一月,至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早禾虽赖以有收,自七月初三以后,又复兼旬无雨,晚禾凛乎可虑,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关系非小。”41相比之下“临川境内早禾最多,晚禾虽被蝗旱,然所在有大歉之处,亦有大熟之乡,长短相补,亦得半收,早晚禾通计已是七八分成熟。”42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也提到:“敝郡今秋雨少,晚田多旱。”43陈宓在与江州丁大监书中说:“此月初以来不雨,建昌邑大苗米(即晚稻)居多,遭此晚稻大可虑。”44有见于晚稻易旱,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员积极致力于早稻的推广。朱熹就曾在晚稻种植面积较大的都昌推广早稻,他说:“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45早稻需水量少,所以在一些易旱的山区发展较快。闽北山区宋初就有一种耐旱高产的稻种。据宋人杨亿谈苑记载:“江翱,建安人,文蔚之兄子也。为汝州鲁山令,邑多旷土,连岁枯旱,艰食。翱自建安取早稻一种,此稻耐肥、旱,实早,可久蓄,宜高原,至今邑人多之,岁岁足食。”46这里未言明此种早稻即占城稻,而且出现在有占城稻记载之前,应属早已有之。除了干旱之外,早稻的推广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避水,早稻的生育期短,可以在每年的大雨到来之前,完成收获。这使得早稻除了适合于丘陵山区种植之外,也适合于在低洼易涝的地区种植。长江中下游流域虽然在入秋之后进入干旱期,但是在一些年份也有暴雨成灾的可能,这对于成熟收获期的晚稻来说是不利的。如,乾道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臣僚言:“伏见前月(即八月)以来,天作滛雨,江淮浙闽皆被其害,稻穗之在田未刈者,经此巨浸已同腐草,高田虽无甚损,亦多芽蘖。”47解决办法就是尽量播种早稻。早稻品种之一的黄穋稻即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浅浸处宜种黄穋稻,黄穋稻自种至收,不过六十日则熟,以避水溢之患。”48早稻可以避水溢之患,所以“湖田多,山田少”的豫章(今江西南昌)“所种占米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率数月以待获。”49又如避霜。一季晚稻常常要到霜降之后才始成熟,如果某年霜早,则要面临前功尽弃。何承矩在河北种稻时,头年因霜,未能收成,险些使屯田种稻难以为继,第二年改种江东早稻,取得成功。还有耐瘠。早稻对肥料的需求量比晚稻少。丘陵山区往往比较容易干旱,且土壤肥力不及平原,复由于地势较高,易受冷害,所以早籼稻种植较多。如江东徽州,“大率宜籼而不甚宜粳”50,临安新城县“山田多种小米,绝无粳稻”51。这也是宋真宗向高仰易旱之地推广早熟占城稻的原因。早稻与山冈联系在一起,如“早禾饱熟收山场”52、“北乡田少尽茅冈,早禾有种何妨种。”53福建上四州军,早稻多于晚稻也与此有关。这种格局到近代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据近人的调查,南京、镇江一带,地势高亢,山田多于圩田,亦只宜需水较少之籼稻。54“救饥”也是早稻盛行的原因之一。宋代一般以晚米为籴纳对象,至于早稻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自产自销,文天祥就曾提到,“吾州(江西吉州,今吉安)从来以早稻充民食,以晚稻充官租”。55农民生产的早稻除了大部分自我消费之外,剩余部份也进入市场,满足中下层百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