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doc_第1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doc_第2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doc_第3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doc_第4页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林学类论文-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正文】一汉水下游平原垸田农业区长江中游地区所习称的垸田(也称院田)就是下游地区所说的圩田,垸与圩都是指堤岸。嘉靖沔阳志卷8河防谓沔居泽中,地势低下,江溢则没东南,汉溢则没西北,江汉并溢则洞庭沔湖汇为巨壑,故民田必因地高下修堤防障之,大者轮广数十里,小者十余里,谓之院。乾隆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案卷下禀制宪晏各属水利岁修事例云:自京山以下,次潜江,次天门,次沔阳,地形愈洼,众水汇归,南北两岸夹河筑堤。其州县民人纠约邻伴,自行筑堤捍水保护田庐,谓之垸。各垸之田,少者数百亩、千余亩,亦多有至万余亩者。因此,所谓垸田就是筑围堤、防御洪涝的水利田,堤垸实是垸田的标志,其功用主要是防御洪水。(注:当然,为了有效地防御洪涝,仅仅筑起堤垸是不够的,还要开挖排灌渠系、兴建引排涵洞、并保留蓄涝湖泊。因此,张国雄先生给垸田下的定义是:两湖平原河湖交错的水乡地区一种四周以堤防环绕、具备排灌工程设施的高产水利田。参阅梅莉、张国雄、晏昌贵著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1页。)张国雄博士对两湖平原垸田的兴起与发展作了详尽细致的研究。(注:参阅前揭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第四章垸田的开发,第87134页。)他认为:两湖地区垸田的兴起,大致在南宋晚期,不迟于13世纪中期的南宋端平、嘉熙年间(注:这一看法最初是石泉先生提出的(见所编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义,武汉大学历史系1981年油印本,第174页),张国雄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见石泉、张国雄江汉平原的垸田兴起于何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南宋晚期与元代江汉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江陵、荆门一带。明朝前朝,随着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江汉平原的广大湖滩河滨很快得到开发。嘉靖沔阳志记沔阳州垸田之开发云:明兴,江汉既平,民稍垦田修堤,是时法禁明白,人力齐一,堤防坚厚,湖河深广,又垸少地旷,水至即漫衍,有所停泄。故自洪武迄成化初,水患颇宁。其后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闲田土,易于购致,稍稍垦辟,岁月浸久,因攘为业。又湖田未尝税亩,或田连数十里而租不数斛,客民利之,多濒河为堤以自固,家富力强则又增修之。洪武至成化初(1368约1468年)是汉水下游平原垸田的初兴阶段;成化至正德中(14691521年),垸田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垸田兴建以来的第一次高潮。嘉靖以后,由于移民继续大批移入,垸田增长速度更快,其分布也进一步向沼泽化的湖区和淤塞河港扩展。在明清之际的动乱中,垸田受到破坏,绝大部分堤垸均被废弃;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垸田逐步恢复,并在数量与规模上超过了明代。乾隆时期,垸田兴筑再次掀起高潮,垸田实际上已臻于饱和;嘉庆、道光以后,垸田围垦恶性膨胀,或随淤随筑,凡湖渠泽薮有为泥沙填淤者,即争垦筑垸(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3册,堤垸。);或竭湖造田,湖泊渐次被垦为桑田。汉水下游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沔阳、景陵(天门)、潜江、监利、汉川和汉阳、应城、云梦等州县,其中沔阳、潜江、监利、天门、汉川地势低洼,湖泊相连,垸田开发最早也最为密集。嘉靖沔阳志卷6堤防录嘉靖三年(1524年)知州储洵疏谓江水若自监利车木堤冲塌,不惟其县受害,而沔阳后茅埠凡一十六村、熊家潭凡四十余院、税粮八千余石高低淹没,尺寸不堪耕种;若潜江排沙头、班家湾、新开便河及沔阳石牌铺等处水口冲塌,每遇襄汉水发,则潜江、景陵二县,沔阳深江西范凡二十七村、莲河柘树凡七十余院、税粮一万五千余石亦无尺土耕种,则到嘉靖初,沔阳州至少已有110余垸(注:光绪沔阳州志卷3堤防志也称嘉靖中,沔阳垸田百有余区。诸堤之名难以详考,除嘉靖沔阳志所及之熊家、潭、莲河、柘树等院外,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11沔阳州山川栏记有百石湖堤,堤内皆田,也当为垸田。)。潜江县在成化、正德时己有48垸,到万历间增至百余垸(注:康熙潜江县志卷3乡区记载明成化间潜江县有5乡1坊48垸,万历湖广总志卷32水利志录有潜江37个旧垸、9个新垸之名,张国雄认为它们很可能就是正德以前的48垸,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复原了明早、中期潜江境内垸田的分布情况(参阅前揭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第105106页,图4-1,其中可能有个别失误,如江院、车老院,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6荆州府山川栏,并边临襄江;而张国雄先生将之置于潜江东南境,可能有误。)。监利县在成化间由知县焦钦主持一次即修建堤垸25处(注: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6荆州府山川栏监利县下。),田之名垸者,星罗棋布。(注:康熙监利县志卷尾,刘鸿浩:重筑吴家堤记。)景陵县在宣德中(14261435年)也己出现垸田。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11沔阳州山川下记景陵县有古堤二,一在县东北,长五里,以防义河水势,宣德间知县杨安修。一在县东北,上下有,一名穴河,一名红花。遇旱则贮湖水以灌田,泛则开以防潦,水势高则不开,成化间知县姜绾重修,弘治间川襄洞庭水泛冲滔,知县周瑞重筑以杀水势,民甚利焉。此二堤虽不以垸为称,但由其功能来看,显然是垸堤。汉川县垸田之出现似较沔阳、潜江、监利为晚,嘉靖汉阳府志与湖广图经志书所记汉阳府农田水利多为陂堰,垸堤较少(注:汉阳府志卷2方域志记汉阳县有谭家院、东西杨树堤、李家堤、莲花堤、青草堤、山嘴堤、柘林堤、洲家堤、万家堤、郑家堤等,无以判断其是否为堤垸。)。汉川堤垸之大兴大约是在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19年)年间。白鱼垸原为汉江南河分流的一个支汊,隆庆时,白鱼垸淤阜成陆,障堤成垸。细鱼垸本湖渠,明万历年间因淤筑垸。(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3册。)南河垸隆庆间民人于湖渚障堤为垸,延袤八十余里。(注:同治汉川县志卷7山川。)天启四年(1624年),汉川县同时兴建了教子台、太实、永固3垸(注:同治汉川县志卷9堤防。)。尽管如此,汉川堤垸的数量与规模看来都远远比不上沔阳、监利等州县。清代堤垸之分布更为广泛,凡可资利用的河湖沼泽都渐次被围垦。汉水下游平原垸田分布最为密集的仍然是沔阳、潜江、监利、天门、汉川5州县。乾隆年间,沔阳州共有1368垸,支河港汉与湖地多被垦为阡陌,且各修堤垸障之,尽占水道。(注:乾隆沔阳州志卷赋役志、光绪沔阳州志卷2山川。)潜江县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已有156垸(注:光绪潜江县志卷10河防志。这156垸中,有的沿袭明末而来,有的则属新筑,如猎塌湖、东西白湖、张蓼湖、枝江湖等等,都是康熙年间淤垫为垸田的,见康熙潜江县志卷3山川。),到乾隆间,增加到160余垸(注:乾隆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案卷下,制宪鄂奏移驻厅员分汛管堤。)。监利县,据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统计,共有498垸,人稠地狭,绝少旷土。(注:光绪荆州府志卷20堤防志;光绪潜江县志卷8风俗。)天门县(即明代景县)菜子、老鹳、岳港、龙潜、上帐、下帐等湖在乾隆年间相继淤为平田,全县共有109垸(注:乾隆天门县志卷1地理志,卷6水利志。);后来较深的杨桑、高台湖也大半淤塞,到光绪间(18751908年),天门县垸田增加到200余座(注:襄堤成案卷1,职员蒋元鸿等呈请督抚宪札饬钟潜二主勘估等修溃口不得观望协帮禀。)。汉川县在康熙年间有35座官垸、8座民垸,乾隆年间民垸增加到265座(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4册。)。除以上5州县外,汉阳、应城、荆门也有部分堤垸。光绪汉阳县志卷2营建略堤防称:汉阳县于康熙五十年筑永丰堤,外距群湖,置石闸蓄泄内湖诸水。而蔡店迤南卑洼处亦有汉水旁溢忧,随建芭芒堤,作后障,是为修堤圩田之始。在应城县南境与汉川县交界处,有郭家垸,始筑于万历二年(1574年),因常受水之害,屡废屡修(注:光绪应城县志卷2建置志水利。)。荆门州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濒临汉水的沙洋一带。在沙洋西南的青村堤下,有彭家垸、南湾垸、小垸、浩曾垸、王家垸、庄家垸等等(注: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2建置志堤防。)。以垸田为主要特征的汉水下游平原农业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麦类及黍、粟等杂粮也占有较大比重。这首先从农业用地的结构方面表现出来。明清有关记载中常把耕地分为田、地、山塘四类,其中田专指水田,地专指旱地,山指山林牧业用地,塘包括湖荡、陂塘,其实并非耕地,而是一种水利设施,可用于蓄水灌溉和养鱼。田、地、山、塘在全部农业用地中所占的比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稻、旱地作物生产以及林牧业、渔业(捕捞养殖业)在当地农业经济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嘉靖靖阳府志卷5记载了不同年份汉阳府及所属汉阳、汉川二县的耕地状况,我们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为例计算出表1。表1明代汉阳府农业用地的结构府县田地山塘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汉阳府2730顷76.34674顷18.8562顷1.73110顷3.08汉阳县2005顷74.23570顷21.1053顷1.9673顷2.70汉川县725顷84.40104顷12.111顷0.1229顷3.38说明:(1)资料来源:嘉靖汉阳府志卷5食货志。(2)原记载中田地山塘各项面积记至亩、分、厘,表中仅取其约数。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汉阳、汉川二县之和与汉阳府总计数并不相符。龚胜生博士曾经对清代两湖地区的耕地结构作过细致的分析(注: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69页。),我们根据他的计算,撷取汉水下游地区部分州县的情况列出表2。表2清代汉水下游部分州县农业用地的结构州县农业地的构成(%)田地山塘汉阳县31.026.937.54.6汉川县40.324.95.829.0沔阳州75.913.111.0潜江县90.39.7监利县46.553.5京山县40.533.621.84.1钟祥县31.1二汉水中游以旱作为主的水旱兼作农业区本节所说的汉水中游农业区,包括随枣走廊、襄宜平原与南阳盆地3个地理单元,虽然随枣走廊在自然地理的意义上基本属于汉水下游地区,但考虑到其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更与汉水中游的襄宜平原接近(特别是随州与枣阳),所以我们将它归入汉水中游农业区。汉水中游农业经济区最重要的特征是水旱兼作、而以旱作农业为主,稻作农业在地区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由随枣走廊而襄宜平原、而南阳盆地逐渐减少,旱作农业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递增。这首先从各州县载籍耕地的结构中反映出来,在本区最东端的安陆县,据龚胜生博士的计算,载籍耕地中水田所占的比重为64.8,旱地占23.7,山林占3.9,湖塘占7.5,水田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在本区西端的光化县,则是旱地占据着绝对优势。据正德光化县志卷1田赋记载,正德七年(1512年),光化县共有官民田地湖荡688顷,其中水田72顷,占总数的10.7;地615顷,占总数的89.39;湖荡81亩,占总数的0.12。到清朝后期,光化县水田的比重有所增加,大约占全部农业用地的24.0(旱地占75.9,湖塘占0.1)。在南漳县,水田所占的比重为9.9,旱地则占90.1(注:此处安陆、光化、南潭三县清代水旱田地的比重均据前揭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表8清代两湖州县耕地结构表,第6164页。)。南阳盆地的水田面积更少。盆地内生产条件最好的南阳县,在清末仅有稻田100顷,占全县可耕熟田的0.31。这些稻田都分布在南阳县西当境低山中,靠泉水灌溉(注:光绪南阳县志卷9沟渠。)。到解放初的1953年,南阳专区的水田只有437163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4。邓县、新野的水田占全县播种面积均只有0.02(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附表24,汉江流域各县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统计表(1953年)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地方志中有关物产的记载也加强了我们的这种认识。道光安陆县志与同治随州志有关物产的记载均将稻之属列于首位,其下才分别是麦之属、豆之属等;而襄阳府志及各县志中则一般将稻、麦并列于谷品下,不再将稻单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稻地位的变化。乾隆襄阳府志卷6风俗物产下总论襄属各州县物产状况云:襄郡居楚北上游,地势颇高,水田少而旱地多,襄麦较下游诸郡独胜,以界连豫境,作面食佳。稻以光化六股泉产者为上,枣阳香稻亦不减也。在襄阳府各州县中,以宜城县种水稻最多。光绪襄阳府志卷9建置志四水利栏称:宜城三面临水,汉水绕其东南,蛮水饶其西南,地势平衍,为一郡稻米之乡。但宜城的水稻种植也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同治宜城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栏称:宜境山泽原隰参半,有宜稻者,有宜麦菽杂粮者。初夏麦熟,民多食,即大麦仁也。小麦不充常餐,恒储以市。宜稻之乡,自二渠废后,惟恃陂塘,偶值夏旱,即难有秋。一遇岁歉,多食蜀秫,或食荞麦,且有杂有野蔬者。显然,宜城县在木渠、长渠湮废后,水稻种植受到水源的限制而大幅度减少。枣阳县东南部赂属于水流域,陂堰较多,水稻种植较广;其西北境则重冈九十九间,原田每每恒苦旱干,以旱地作物为主(注:国民枣阳县志卷14食货志农业。)。至于南漳、襄阳、谷城、均州、光化以及属于郧阳府的保康县,则主要是在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的河流谷地间有水稻种植,面积不大。南漳、保康二县的稻田集中在较为宽广的漳水、沮水和蛮水谷地,各水岸侧暨支流均有平畴产稻,所产稻谷仅足供城市平坝之用,山农饔饔以包谷杂粮为主。(注:国民南潭县志卷6建置志二水利;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襄阳县的稻谷产地主要有峪山、黄龙荡与张家山三处,谷城县与均州的水稻则集中在南、北河下游及其它山溪性河流谷地,光化县水田大都在汉水南岸沟溪两侧,汉水北岸的丘陵岗地几乎没有稻田存在(注:同治襄阳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同治谷城县志卷2水利;光绪均州志卷6赋役志物产;光绪光化县志卷3物产。)。南阳盆地在汉代曾是著名的稻米产区,但自六朝起,水稻种植即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虽然在唐宋时期曾有反复),到元代,文献中已见不到关于南阳地区种植水稻的记载,估计当时南阳地区即使有水稻种植,面积也不会很大。明朝中期,丘浚曾说荆襄唐邓有水陆之田,可水耕之地,则引水立堰,募南人耕之(注:明经世文编卷72,丘浚:屯田荆襄唐邓之田。)。开发水田,需要募南人经营,说明水稻种植技术在当地已失传,这当然是水稻生产大幅度减少的结果。王士性广志绎卷3江北四省河南下记载,确山南多稻田,近楚俗,北乃旱地,渐见风尘。确山今属驻马店地区,唐白河流域大片田地都在确山一线以北,显然,其水稻生产已微不足道。嘉靖年间邓州水利屡复屡坏,致使地方官员考虑不如听其种旱田之愈(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53,河南四南阳府。)。在明代后期和清前期地方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中,水稻的地位已很不重要。如嘉靖邓州志卷10赋役志物产栏的记载是:多粟、多麦、多菽、多脂麻,有黍、有稻、有稷、有荞。顺治邓州志的记载与此相同。清中后期的一些地方志,干脆就没有水稻或者是间有水稻了。乾隆时人萧韶相召父陂诗云:南阳草莽已连阡,水到空闻召父贤。鹦鹉不知香稻少,秋声犹集废塘边。(注:见乾隆续河南通志卷75,艺文志。)正是南阳农业沧桑巨变的写照。虽然在一些水源条件好的滨水地带还间种稻(注:光绪南阳县志卷2疆域志风俗。),但总的说来,南阳盆地在明清时期已基本上成为较单纯的旱作农业区。总之,汉水中游农业经济区虽然在总体上看是水旱兼作,但水稻种植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安陆、随州、枣阳、宜城四州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在当地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南漳、襄阳、保康、谷城等县已较少,光化、均州、新野、南阳、邓州、淅川诸州县更少,至于南阳北部诸县的水稻种植更是微不足道。同时,历明清两代,汉水中游各地的水稻种植面积还在持续下降。这种农业布局和演变趋势显然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环境变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汉水中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16,59月或69月平均气温均大于22,1月平均气温23,7月平均气温2829。年均降雨量700850毫米。一般说来,这样的气候条件是比较适合水稻生产的(注: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第五章气候,第3645页。)。但是,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正是我国著名的小冰期,年均气温比现代低得多,降雨量也要相应减少(注: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4页。)。年均气温与降雨量的降低,势必要影响到对水热条件都有较高要求的水稻种植。但是,地理条件的变化并非决定性因素,导致汉水中游地区水田面积减少的最直接的原因应当是水利的废驰。汉水中游地区降雨集中,7、8、9三个月的雨量常占年降雨量50以上,春、秋则常发生干旱,特别是5月底为插秧季节,却正当少雨时期;同时,丘陵岗地的落差较大,平原地带多沙质土壤,地表水不易自然保存,因此,稻作生产必须仰赖于蓄水灌溉,水利事业的兴衰也就决定着稻作农业甚至是地区经济的兴衰。又因为溪流含沙量大,土性疏松,蓄水陂堰易于淤浅;遇有洪水,堰堤又极易被冲毁。喜靖邓州志卷11陂堰志称:(邓州)壤土沙涸,而强为堤筑,则易坏。光绪南阳县志也指出:(南阳诸水依冈环注,随地可渠,然水流迅急,多沙易淤善徙故县境陂堰名天下,其实难久而易淤。所以,水利工程必须常加维修整治,稍加懈怠,就可能淤塞湮废。可是,汉水中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并没有象汉水下游和荆江堤防那样的重要性,不足以引起政府的关注;虽然在一些勤政的地方官的提倡与主持下,部分州县的水利工程得到一定程度和整治与维修,但大多没有延续性,更未能形成制度。因此,就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地区而言,官府对于农田水利实际上是极不重视的。这是农田水利废驰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农田水利的衰败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顺治邓州志卷11陂堰志云:天启以后,陂堰为豪强兼并,民间失其利,闸口淤塞,尽成旱田,讼益众。崇祯七八年后,陂堰尽荒,福府岁收租,至有被累死者。皇清十五年来,陂堰尽荒。此言明末清初水利废驰之原因有三:一是为豪强兼并,民失其利;二是陂堰租税太重,业主不堪负担;三是战乱破坏,人口流散。光绪南阳县志卷9沟渠云:凡农治田,人三十亩,水田则减三之一,而所收倍。蓄泄以时,不忧水旱。自明季陂堰失修,河深渠高,水不能至。旧农多宛徙,新籍者率来自秦晋,昧水利;或富连阡陌,不亲田事;佃农迁徙不恒,虽欲修不自主。又兴陂,动连数十村落,议龃龉多不合。旧陂废久,疑所用,则颇盗其堤堰土石,或境堙平之。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南阳水利仍多失修的原因有数端:其一是迁入的人口多来自陕西、山西,不知水利;其二是业主不亲农事,不问水利之有无;其三是亲田事的佃户迁徙无常,不能也无力兴建水利;其四是水利工程动辄牵涉到几个乃至十数个村落,村落之间很难合作。此数端相结合,农田水利的衰败自是必然(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普遍衰退与汉水下游平垸田的高度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原因何在,颇值得探讨,限于篇幅,这里不拟展开充分讨论。除了正文简略提到的几点外,我还注意到黄宗智先生关于宋代以后太湖汉域水利事业之衰败原因的分析,其中颇有与汉水中游地区相类似者。请参阅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42页。)。在旱地作物结构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玉米(包谷、玉蜀黍、玉高粱)和棉花种植的推广。玉米大约在清初开始进入汉水中游地区,到乾隆、嘉庆、道光时期逐渐推广,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湖广总督开泰在奏折中说:楚省所属产有包谷一种,即京中所谓玉米者,民间每于山头崖侧、地角田边零星布种。其性易生,兼耐旱涝。二三月间种后,止须锄去野草,便自生发,无庸灌溉。六七月间结包,即可煮食;俟其包实坚老,收获碾碎可以拌米作饭作粥,并为汤饼之用,颇有香味,力田之家籍以佐米粮之不足。约略每一株结五六包至二三包不等,以每包百粒计之,收成不啻百倍,是以近年以来种植者日益加多。现据襄阳府、随州、东湖县禀覆,各称可买二三千石、四五千石不等,尚有数处未经覆到,核其大势,如二万石内外。(注: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广总督开泰奏。)稍后成书的乾隆襄阳府志卷6物产栏述襄阳府粮食作物在麦、稻之外,又有秫,一名玉高粱,俗名包谷,最耐旱。近时南漳、谷城、均州山地多产之,遂为贫民所常食。显然,玉米种植已比较普遍,但面积不大,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岗地,在平原地区则主要是于地角田边零星布种。乾喜年间,虽然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主要是在新开垦的山地,原有的熟地较少有改种者。因此,就汉水中游地区而言,山地较多的州县如南漳、保康、谷城、均州、光化、枣阳、淅川、裕州等,玉米种植也较多(注:同治南潭县志卷6物产;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同治谷城县志卷2物产;光绪光化县志卷3物产;民国枣阳县志卷6舆地志物产。)。棉花于明代前期已在汉水中游地区普遍种植。天顺襄阳郡志卷1土产栏中已记有棉花(写作绵花),万历襄阳府志卷4物产仍之,且增加了绵布。同书卷12食货五万历岁贡数条记载:南京库折绵花绒米,共五千石,每石折绵花绒十斤,共五万斤。说明襄阳府棉花产量已相当可观。乾隆襄阳府志卷6物产将木棉与绵布列为全郡之通产。在襄阳府所属各州县中,枣阳产棉多且优。其所产棉布远销陕西(注:民国枣阳县志卷6舆地志物产。)。宜城也是重要的产棉县。同治宜城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称:邑少丝麻,惟恃木棉,乡野亦多种者。当岁晚务闲,闾阎争事纺织。在随州,民户广种木棉,人习为布,秋熟后贾贩鳞集,随民多恃此以为生计。(注:同治随州志卷13物产。)在南阳,张履祥南园先生全集卷43近古录引钱懋登厚语载:南阳李义卿,文达公之曾大父也。家有广地千亩,岁植棉花,收后载往湖湘间货之。是时价颇贱,停于邸舍。越三月,适临江三商议值,三百两交易讫。文中所说的文达公即李贤,据明史卷167本传,是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成化二年(1566年)59岁时故去,其曾大父李义卿不会是晚于永乐年间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在明朝初年南阳即有较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嘉靖邓州志卷10赋役志物产栏中记有布、绵花,顺治邓州志与嘉庆南阳府志均仍之。光绪南阳县志卷2疆域志物产栏称南阳县惟丝棉麻靛漆玉颇著。但南阳地区的棉花种植远远赶不上襄阳地区广泛。在1953年的调查中,南阳地区的棉花种植南积占播种面积的4.33,其中最高的邓县占6.65,新野县占5.66;而襄阳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则占总播面积的11.62,其中枣阳县多达24.92,宜城县为12.49,襄阳县为11.31(注: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附表25,汉江流域各县1953年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这虽然是后来的情形,但考虑到作物种植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可以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后期的情况。三汉水上游农业经济区汉水自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但有不少山间盆地散布其间。在陕西境内有汉中、西乡、安康、汉阴、商州-丹凤等盆地;在湖北境内有郧县、郧西、房县、均州等盆地。这些盆地,或因断层而生,或因侵蚀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