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T10466.10-199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pdf_第1页
SJT10466.10-199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pdf_第2页
SJT10466.10-199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pdf_第3页
SJT10466.10-199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pdf_第4页
SJT10466.10-199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i li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子 行 业 标 准 s ,J / T 1 0 4 6 6 . 1 一1 0 4 6 6 . 1 3 -9 3 电子行业质量管理和 质量体系要素标准 1 9 9 3 - 1 2 - 1 3 发布 1 9 9 4 - 0 6 - 0 1 实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S J / T 1 0 4 6 6 . 1 0 -9 3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阐述了电子产品从物资的领用到制成成品整个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子产品批量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企业应用本标准时, 应结合企业生产的特点、 产品类型、 重要程度进行增删, 确定适合于本 企业具体情况的控制要求, 根据相应产品的质量要求, 对所确定的控制要求加以具体化。 2引用标准 GB 1 9 0 GB/ T 6 5 8 3 -I S O 8 4 0 2 GB / T 1 9 0 0 4 -I S O 9 0 0 4 S J / T 1 0 3 2 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质量术语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工艺文件格式 3术语 本标准采用 G B / T 6 5 8 3 -I S O 8 4 0 2的术语。 控伟U 的基 本要求 41 概述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是质量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G B / T 1 9 0 0 4 -I S O 9 0 0 4 电子产品 的生产过程从物资控制 及其可 追溯 性、 设备的 控制和维护保养、 特殊工序、 文件、 工艺更改的 抵 制、 验证状况的控制、 不合格品的控制等各个方面加以控制。 4 . 2 物资控制及其可追溯性 4 . 2 . 1 物资的领用 根据生产计划的准备要求, 电子产品每批批量生产前, 按照符合经生产( 工艺) 定型批准的 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开列物资( 包括原料、 材料、 零件、 部件、 元器件等) 领料单, 经审核后由物资 库房领取物资。 4 . 2 . 2 物资生产前的验证 物资生产前的验证是确保投产前, 产品生产所需的物资均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质量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的要求和物资的特性分类( 特别是关键件和重要件) , 确定物资的 验证计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 9 9 3 - 1 2 - 1 7 批准 一1 1 8 一 1 9 9 4 - 0 6 - 0 1实施 s ,J / T 1 0 4 6 6 . 1 0 -9 3 4 . 2 . 2 . 1 验证要求和内容 在考虑了物资对成本的影响, 以及质量低于标准的物资对生产流程的影响后, 确定物资的 验证项目和验证数量。 验证分为全数验证、 抽样验证, 以及根据检验或试验证明, 确认验证。 抽 样验证时, 应进行随机抽样, 以反映真实质量水平。 验证的项目由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规定 根 据企业生产的特点、 产品类型, 按相应的标准或技术协议进行验证 物资验证的内容通常由工艺文件规定, 主要内容可在下列项目内选择; a . 验证随行文件上的标识是否与领料单上的型号名称一致; b . 验证物资外观; c . 验证物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d . 验证物资电气和机械性能; e . 验证物资表面镀层; f . 验证物资的安全性; 9 . 小批量工艺性试验验证; h . 验证电子元器件的可焊性; 1 . 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 J . 有条件时, 对产品进行无损探伤复验; k . 按规定进行老化、 筛选和分类, 必要时, 应进行环境试验 4 . 2 . 2 . 2 验证程序 应规定验证作业的先后顺序、 验证条件和使用的设备。 4 . 2 . 2 . 3 合格判据 根据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要求, 经验证作出合格与否 的结论。 4 . 2 . 3 物资的般运、 堆放 4 . 2 . 3 . 1搬运 物资的搬运应避免机械损伤、 受潮。怕 日 光照射的物资搬运还应防止日光照射。精密、 贵 重和易损物资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 严禁滚动和抛掷, 以保证物资的完好无损。 对关键件、 重要 件和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应放置在专用的容器内或安放在特制的保护套内搬运。 危险品、 易爆品 的搬运应由专门人员进行。 4 . 2 . 3 . 2堆放 堆放的控制包括: a . 待验证的物资应放置在待验证区; 经验证合格的物资应挂有合格标签后, 方可备用: 不合格的物资放入不合格品区, 且应有不合格标志和报告单; b关键件、 重要件应与一般件分开放置, 且存放容器应有关键或重要的字样或标记; c对有有效期和贮存环境要求的物资应贮存在受控环境中, 并标有有效期, 对需要油 封、 充氮等防护的物资应有防护措施. 以防止质量下降; d易燃、 易爆和剧毒品应单独存放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专用库房内, 以防止造成人身和 财产的损失. 并标有符合GB 1 9 0规定的易燃、 易爆和剧毒标记; e . 对有有效期和贮存环境要求的物资应定期监测环境条件; 超过有效期应加以处理, 不 能再装入产品使用; f . 超过规定时间存放的关健件和重要件, 出库时必须经验证合格才能使用。 超过规定时 间存放的一般件. 应经产品设计、 工艺人员认可后才能使用; 一1 1 9 一 S J / T 1 0 4 6 6 . 1 0 -9 3 9 . 贮存环境、 堆放方式及贮存器具应不降低物资的质量; 二企业采购的稀有材料、 贵重材料、 高纯度试剂、 特种元器件等特殊物资, 企业不具备 入厂验证或检测时, 必须经小批量工艺试验验证, 确认其 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 4 . 2 . 4 物资的标志 标志的控制包括: 二待验证的物资应建立台帐, 认真填写 物资验证表 ,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验证项 目, 可编制专用表格, 例如, 安全器材验证表、 易焊性试验记录表等; b . 验证合格的 物资应挂编有序号的合格标签或 合格标记; 有贮存期要求的物资还应标 明有效期; 易燃、 易爆和剧毒品还应标有符合GB 1 9 。规定的专用标识标志; c . 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应挂有不合格标签, 并标明不合格的原因; d . 物资的各项验证单上应有供应厂名称、 产品型号和名称、 生产批次或生产 日期、 验证 结果、 验证日期、 验证员、 合格或不合格标签的编号, 并有专人保管。 4 . 2 . 5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外协件是企业外协加工的产品。 企业外协加工的产品应由外协归口单位统一管理, 其质量 控制的主要内容为: 对外协件承制单位应进行质量保证能力考察与认定, 否则承制厂必须进行整改; 外协件产品必须在外协件承制单位检验合格基础上经检验部门验证合格后, 开具合 a.b. 格证明, 方可用于生产. 4 . 2 . 6 申请代用 物资与采购要求存在偏差而要求代用时, 应由物资采购计划员填写 物资代用申请单 , 办 理申请和审批手续。申诸单应填清楚代用原因、 物资型号名称及规格、 数量、 适用批次, 证实代 用不致影响产品的质量后, 按企业规定的签署路线, 经有关技术部门会签确认, 质量部门会签, 领导批准后生效。附录 A( 参考件) 中表A1 为 物资代用申请单 的参考格式。 4 . 2 . 7 批次的控制 批次控制的内容为; a .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批次管理, 保持同批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产品从毛坯投 料、 加工、 装配直至成品验收的所有工序, 自始至终应做到“ 五清” 、 “ 六分批” 。 五清是: 产品批次 清、 质量状况清、 原始记录清、 数量清、 炉批号清。六分批是: 分批投料、 分批加工、 分批转工、 分 批入库、 分批装配、 分批出厂; b . 按批建立随工流通卡, 详细记录投料、 工序加工、 总装、 调试、 出厂的数量、 质量、 责任 者、 检验者, 并存档备查。 c . 不同图号、 不同版次、 不同批次, 必须具有不同的标记, 以便管理, 并且应与原始记录 保持一致 ; d . 移交零件、 组件, 必须按批次, 证物相符, 手续完整, 具有可追溯性。 4 . 3 设备的控制和维护保养 4 . 3 . 1 生产设备 4 . 3 . 1 . 1 生产设备( 工装、 模具、 夹具、 机动设备、 自动流水线) 投入使用前应经过试运行操作, 以验证其准确度和精密度, 填写好生产设备质量验收单, 确认满足工艺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式使 用 。 工序控制中使用的生产设备、 微机、 计算机和软件应有预防性维护计划。 一1 2 0 一 s J / T 1 0 4 6 6 . 1 0 -9 3 4 . 3 . 1 . 2 实行二班或三班连续工作的生产设备, 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做好交接班工作。 维 修人员对生产设备应认真检查其运行情况, 填写生产设备日点检表。 单班运行的生产设备每次 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并填写好设备工作状态记录, 使生产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质量控制状态。 4 . 3 . 1 . 3 生产设备, 特别是关键件和重要件的 生产设备应制定维护计划, 进行定期维护, 并 认 真填写好检查记录。附录A( 参考件) 给出了 动力设备检查记录表 ( 表A2 ) 和 机械( 专用) 设 备检查表 ( 表A3 ) 的推荐表格。 4 . 3 . 1 . 4 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应由操作人员填写设备运转台时记录本, 详细填写运转时间、 停机时间和原因。对有条件的设备, 应安装时间累加器, 以记录设备的累计工作时间。 4 . 3 . 1 . 5 对设备要统筹考虑, 拟定保养( 一级、 二级保养) 计划。 修理情况应填入维修和修理记 录表( 维修内容、 维修原因、 工时、 零部件更换情况、 修理和维修人员、 日 期等) 。 设备保养后应填 写 设备一、 二级保养情况记录表 见附录 A( 参考件) 中表 A4 1 . 4 . 3 . 1 . 6 设备的日常技术状态好坏由操作人员认真填写 设备技术状态反映表A , 分别对设备 的主要项目( 几何精度、 传动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 润滑系统、 电气系统、 设备内外清洁情况) , 次 要项目( 漏水、 漏气、 漏油、 安全防护装置、 随机附件等) 对照标准, 填写实际状态, 以便为设备的 维护、 保养提供依据。 4 . 3 . 1 . 7 完好的设备、 不合格的设备、 不用的设备应挂有相应的标签. 完好的设备应标明有效 期, 以便定期检验和再校准。不用的设备应妥善封存备用。 4 . 3 . 1 . 8 大型、 精密和数控加工设备在安装、 调试合格后, 必须进行试加工检查, 确认能保证 产品质量时, 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4 . 3 . 2 测试设备 4 . 3 . 2 . 1 测试设备应根据产品被测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 测试仪器、 设备的稳定性和复杂程 度, 将被测试仪器、 设备分为关键、 重要和一般三类, 并根据分级情况分别制定周期检定预防性 维修计划。 4 . 3 . 2 . 2 根据测试设备的用途、 稳定性、 使用频数和检定的合格率, 确定检定周期, 对有特殊 要求的测试设备可根据需要增加检定频次。 4 . 3 . 2 . 3 合格测试设备应有周检“ 合格证” 标签, 注明校准日期、 有效期、 校准者; 因检测手段 限制, 暂时无法检定的通用测试、 精密测试计量器具, 采取认定的方法判断其符合要求或工作 正常的, 应有“ 准用证” 标签; 测试设备降级使用时, 应有“ 限用证” 标签; 不合格、 待修、 待报废和 批准封存的测试设备, 应有“ 停用证” 标签。 4 . 3 . 2 . 4 测试设备首次使用前应由专人进行检定, 合格后 方可 投入使用。 关键、 重要的测试设 备投入使用前应反复进行校准。 测试设备校准前, 应确认校准用的标准器具有准确度、 精密度, 并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 4 . 3 . 2 . 5 当发现测量过程失控或测量和试验设备超过了所规定的校准界限时, 应查明此期间 所检验产品结论的正确性 , 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在评定了对已测试工件的影响后, 决定是否需 要返工、 重新试验、 重新校准直至将产品从用户手中追回。 4 . 3 . 2 . 6 检验人员使用的检测仪器, 一般要求是检验专用的, 不能与生产共用。 有些比较贵重 的测试设备, 允许检验与生产共用一台。 但共用的设备, 除正常进行周期检定外, 检验人员用于 检验之前, 应当先验证其技术性能是否合格.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4 . 4 工序控制 4 . 4 . 1 制订工序重要性分级表 一1 2 1 一 S J / T 1 0 4 6 6 . 1 0 -9 3 根据产品质量特性、 设计文件、 质量特性分类表, 由产品工艺人员拟制生产和安装工序。 根 据工艺的复杂性和质量历史, 设置关键工序、 重要工序和一般工序, 保证这些工序处于受控状 态。 4 . 4 . 2 确定各道工序的要求 对各道工序应定人( 包括技术等级) , 定工艺, 定设备、 工装、 仪器、 原材料和零部件, 定质量 和成本指标, 定生产能力。 4 . 4 . 3 确定建立工序控制点的原则 一个工序控制点可以是产品或零件的一个关健质量特性, 例如: 某一性能指标、 光洁度、 硬 度、 灵敏度、 输出功率、 清晰度等。也可以是一道关键工序的特性, 为了使工序控制点的设置趋 于合理, 其设置的原则是: a , 根据设计文件 产品 及其组成 部分质量特 性分级表 ( 或质 量特 性分类表) 的规 定。 b . 对产品的性能、 成份、 精度、 寿命、 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直接影响的零件的关键项目和 关键部位 ; c . 工序本身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 含装配) 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特性; d . 质量不稳定, 出现不良品多或重复出现不良品的工序; e . 对从用户或各种抽检、 试验中所反馈回来的不良项目; f . 加工周期长或原材料较贵, 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价值较高的工序。 4 . 4 . 4 编制工序控制文件 根据工艺文件、 质控文件和详细的操作指导书进行工序控制点文件的编制, 并明确控制用 图和表, 规定检查方法和检查要求。工序控制点文件通常采用下列四个格式: a . 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格式G S 2 9 ; G H 2 9 ) b . 工序质量分析表( 格式GS 3 0 ; G H3 0 ) c . 工序控制点操作指导卡片( 格式 G S 3 1 ; GH 3 1 ) d . 工序控制点检验指导卡片( 格式 G S 3 2 ; G H3 2 ) S J / T 1 0 3 2 。给出了上述四种工序控制点文件的格式。 零组件的工序控制点只需编制后两 项表格。整机( 或产品) 的工序控制应编制全套工序控制点文件。 4 . 5 关键工序 关健工序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 关健工序的控制除符合本标准第 4 章规定的内容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工艺部门应组织、 分析产品质量特性分类中涉及关键件、 重要件的设计文件, 确定设 置关键特性、 重要特性的关键工序, 并编制“ 关键工序” 目录; b . 关键工序必须编制控制卡, 并纳入工艺规程, 对工序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某项质量特性 或因素, 设置工序控制点。 c对设置工序控制点的工序, 应进行工序分析, 然后编制工序控制点文件, 经质量部门 会签, 主管领导批准后纳入工艺文件; d . 关健工序必须实行“ 三定” 。即定工序, 定人员, 定设备; e . 凡从事关键工序加工, 装配的操作, 检验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并定期进行考核; f . 关键件、 重要件的周转和存放, 应放置在带有区别标记的储运器具上; 8 . 在生产过程中, 若关键工序发生异常现象, 应及时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 恢复正常状 态。 1 2 2 s ,1 / r 1 0 4 6 6 . 1 0 -9 3 4 . 6 特殊工序 特殊工序是指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地测量的产品特性, 某些设备的操作或保养需要特殊 的技能; 检验和试验不能充分验证其结果的工序。特殊工序应由工艺部门确定。 特殊工序的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基本控制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特殊工序所使用的生产设备、 测试仪器、 控制自动试验设备的软件和程序应始终处于 良好的受控状态, 确保其满足特殊工序操作使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b . 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通过技术培训, 掌握特殊工序的工艺基本原理, 了解有关设 备、 仪器、 仪表的性能和技术规格, 掌握有关材料性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与之有关的试验设计、 计算机软件、 多元相关函数理论、 误差分析、 数理统计等知识, 经考核合格, 持有等级资格证书 后, 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承担相应的技术责任。 ; c特殊工序必须制定并执行特殊的技术文件和质量控制程序。特殊工序的工艺技术文 件( 工艺规程、 作业指导书、 设备、 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试验程序等) 除明确工艺参数外, 不论是 可计算的特殊工序, 还是不可计算的特殊工序, 对其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和环境条件还应有具 体的规定。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从均分法、 平分 法、 0 . 6 1 8 法、 分数法、 分批试验法、 因素轮换法、 随机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等控制方法中选择最优 化方法, 并加以明确, 列入工艺技术文件。特殊工艺环境条件的鉴定, 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 d . 特殊工序的工艺参数的变更, 必须经过充分试验、 验证, 其结论经批准, 纳入有关技术 文件后方可执行; e . 根据加工区环境对产品制造质量的影响, 按产品工艺要求, 规定加工区的温度、 湿度、 洁净度、 防静电等最低环境要求, 并加以控制和验证。 f . 各种槽液必须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定期分析, 保证其成份在规定的范围内; 9 . 各种供监控用的仪器仪表, 应按其功能分别设置, 严禁一表多用。对产品质量有关键 作用的仪表应双倍 配置 , 卜 .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检验人员应经常在生产现场, 监督检查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和 原始记录的记录情况, 并做好监督检查记录; 1 . 特殊工序的各种质量检查记录、 化验、 分析报告, 控制图表等都必须按归档要求整理 保管, 随时处于受检状态。 4 . 了 文件 4 . 了1 文件的三级审签制与发布 文件的发布应执行校对、 审核和批准三级审签制。工艺和质量会签、 标准化检查的控制内 容包括: a . 企业应完善产品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和质量文件, 包括各种图样、 技术规范、 检验规 程、 试验程序、 作业指导书、 操作卡、 质量手册、 操作规程、 各项质量保证的具体规定. 制订文件 的拟制、 校对、 审核、 会签、 标准化检查、 批准、 发布和执行控制程序。质量文件应经质量部门会 签 ; b .有关生产分 厂( 车间) 和 管理部门应存放相应文件的最新版本 ; c , 产品设计文件由技术档案部门发布, 质量文件( 含质量手册) 由质量管理部门发布. 7 . 2 文件更改的控制 文件更改前应明确: a . 为改进产品性能、 降低成本、 变更原、 辅材料或元器件、 提高安全性和纠正文件笔误等 一1 23 一 S .J / r 1 0 4 6 6 . 1 0 -9 3 原因, 对正式归档的文件, 可由文件拟制者填写申请更改文件的更改通知单; b . 更改通知单应填写: 需更改的文件号、 更改原因、 更改性质、 更改期限、 主要涉及的内 容( 工艺装置、 供应、 生产) 和受影响的器材( 库存在制品和外购器材) , 受牵连更改的文件。 会签部门( 工艺装置、 供应、 生产、 质量) 应仔细检查文件更改对本部门的影响, 决定是 否同意更改建议, 并写明意见和建议。 4 . 7 . 3 文件更改 文件更改的主要内容为: a文件的更改一般由该文件的原拟制单位提出, 经有关部门会签后由受权人员批准后 才能实施 ; b . 文件的更改由技术档案部门实施。技术档案部门按更改通知单由专人更改有关文件 ( 底图) 。更改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更改后的文件应有更改文件号和更改标记, 以便备查; d . 文件更改范围较大或更改一定数量后, 应更换底图或再版; 更改后的文件由技术档案部门发放, 应及时回收作废文件, 除保留一份存档备查外, 其余份数应销毁; f . 临时性或紧急更改文件可使用红笔执行一次性更改, 但应注明有效期限。事后, 应及 时进行正式更改 4 . 8 工艺更改的控制 工艺更改控制的主要内容为: 应指定负责批准人员, 明确职责; b . 若有合同要求时, 重大的工艺更改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c . 工艺更改应填写 更改通知单 , 填清楚文件代号、 更改期限、 更改原因、 更改内容、 物 件名称、 图号、 使用性等; d . 临时性的设备、 工艺装备或材料等问题, 需变更工艺时, 应填写 临时脱离工艺通知 单 , 经有关部门会签和批准后生效, 但不能修改正式工艺文件。 重大工艺更改前, 应对产品质量进行验证, 确认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工艺更改后 所牵连的工序, 由 于工艺更改而引 起的工序和产品特殊之间的 关系变化, 已L 应写成文件通知有关部门。 4 . 9 验证状况的控制 4 . 9 . 1 首件“ 三检” 连续生产的第一件( 零件、 组件) , 必须执行工人自检、 班组长或兼职检验员互检、 检验员专 检的“ 三检” , 以防止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 检验合格后填写首件记录卡, 并在记录上签章, 在 首件上作出标记, 确认合格后, 方可继续加工。 关 键件 、 重 要 件产 品 的 首 件( 批) 检 验, 必 要 时 可召 集由 设 计、 工 艺 、 检 验有 关 人 员参 加 , 合 格后 会签。 首件生产适用于: a . 每个工作班( 批) 开始 b . 更换操作者; c更换设备、 工模夹具; d . 更换技术文件、 工艺方法、 控制文件; 一1 2 4 一 S a / T 1 0 4 6 6 . 1 0 - 9 3 e更换材料或采用代用材料; f . 更换或重新配置槽液、 渗透液、 化工材料等; 9 . 更换生产场地。 不宜实行首件自检、 互检、 专检的产品, 必须另行制定具体的、 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首件 样品应保留到本班( 批) 生产结束后, 方能最后送交。首件三检程序见 S J / T 1 0 4 6 6 . 1 1 产品验 证控制指南 中5 . 2 . 4 . 2条规定。 4 . 9 . 2 验证状况的控制 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必须对验证状况加以控制, 主要内容为: a . 应对材料和零部件的验证状况做出标记, 这种标记可采用印记、 标签、 履历卡或随产 品的检验记录, 应能区别是否经过验证, 以及是否被验证点所认可。便于追溯责任者; b . 产品必须按 4 . 2 . 7 条 b 项的要求建立随工流通卡; 首件“ 三检” 合格后, 应挂有第一件合格证, 并有相应的印鉴; 随产品检验的检验记录应有检验或试验项目、 被试产品、 数量、 试验文件、 检验或试验 乙已 日期、 接收或拒收情况、 最终处理、 检验人员、 检验结论; e不合格或失效报告应有不合格品或失效品的来源、 收到日期、 观测到不合格和失效的 现象、 失效的工作或试验条件、 已工作或试验的时间、 不合格的特性等; f . 不合格和失效分析报告应有失效模式、 机理、 原因、 处置、 纠正措施、 效果评价、 分析日 期和人员 ; 9 . 文件更改记录应有更改通知单号、 更改标记、 更改日期、 更改者; h , 材料申请代用记录应有理由、 代用的材料型号名称、 数量、 日期、 代用有效批次和审 批程序 ; i . 生产设备校准记录应有预定校准间隔、 实际校准 日期、 校准者、 准确度或精密度; 测试 设备的校准记录还应有误差分析和校准结论; j控制图的实际记录应有控制项目、 样本量、 抽样时间、 原始检测结果及计算结果、 图 示、 受控或失控情况、 控制人员; k . 各种质量档案和原始记录的填写, 要求字迹清晰, 内容完整, 不得随意涂改, 按要求 填写, 各项签署应齐全; 1 , 质量档案和原始记录的保密级别、 保存期、 销毁按科技档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4 . 1 0 不合格品的控制 详见行业标准不合格的控制指南 4 . 1 1 在制品的控制 在制品控制的内容 : 在制品或半成品应合理存放, 并存放在符合工艺要求的容器内;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应分开放置, 并有不同的识别标记, 不合格品应加以隔离, 必要时 a.b, 应撤 离现场 ; 存放容器和搬运土具应保证制品质量; 对静电 、 放 电敏感的元器件( 例如集成 电路) 应有防护措施 , 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 已己 进行操作、 包装和搬运。 4 . 1 2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就是对生产现场物品的定置进行设计、 组织实施、 调整、 协调和控制的全过程的 一1 2 5 一 s ,I / T 1 0 4 6 6 . 1 0 -9 3 管理。通过整理整顿, 把与生产现场无关的物件清除, 把生产现场所需要的物件放在规定的位 置 , 使人 、 物 、 场所三者 的相互关系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 为企 业在有效的时间内 , 用最 低的成本 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而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4 . 1 2 . 1 定置管理的基本要求 定置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建立、 健全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工艺流程, 充实和完 善必要的工位器具与运送装置, 使物流的运行处于受控状态, 实现人、 物、 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优化组合, 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消耗、 促进科学管理的目的。 4 . 1 2 . 2 物流定置管理的分类 按物流所处的状态, 通常分为下列四类: aA类: 在用类, 表示人、 物、 场所三者处于紧密结合状态, 即操作者正需要使用该物品, 即人所需要的物, 处于可以随时取到的状态。 b . B类: 待用类, 表示人、 物、 场所暂无紧密联系. 需通过一定时间转化为“ A类” 的物品 如暂时存放在一边的待用贮备物品, 等过一个阶段后即转入使用的物品, 即人所需要的物要通 过一定时间寻找的状态; c . C类: 转出类, 表示人、 物、 场所关系松散, 待转出本单位的物品, 如生产完成的待检验 物品等 ; d . D类: 处理类, 表示生产现场可遗弃, 待清理的, 与生产 _ 作) 无关的物品, 如长期不 用积压的零部件、 弃用的工位器具、 工具箱等。 4 . 1 2 . 3定置管理的控制 定置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为: a . 定置的形式。“ 定置” 作为对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放置, 应统一定置的形式, 包括定置 区域的划分、 定置路标、 标牌设计, A, B , C , D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