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广州白云绿地中心设计方案(39页).ppt_第1页
绿地集团广州白云绿地中心设计方案(39页).ppt_第2页
绿地集团广州白云绿地中心设计方案(39页).ppt_第3页
绿地集团广州白云绿地中心设计方案(39页).ppt_第4页
绿地集团广州白云绿地中心设计方案(39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地集团广州绿地中心项目,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baiyun, guangzhou project,概念设计方案,高层塔楼的主要设计构思: 该方案以极简的体型与变化丰富的建筑裙房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超高层塔楼的地标性和商业裙房的生活感。 极简的立面处理使细部精美和高品质的外立面成为可能。,目录,整体环境现状分析 设计理念 设计特点 景观设计概念 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结合 总平面规划 动线分析 建筑图集 各项面积表 经济技术指标,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整 体 环 境 现 状 分 析,现状条件分析,广州的地理位置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旧称省城。地处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西江、北江、东江水道在此汇合,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广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广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型城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是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地理位置,10,项目概况 本项目(绿地白云新城地块)位于白云新城的商业中心区域(旧白云机场跑道区域)。白云新城位于广州市西北部,白云区的南部,紧靠中心城区,是新机场进入广州中心城区的门户地区。2003年机场搬迁后,白云新城的发展定位调整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白云区区级中心,现代生化生态型商贸文化中心。”区域以商贸区开发建设为主,大量增加公共设施以及绿地比重,相对减少了居住用地比例,主要功能包括省、市级会议、文化等大型公共设施,地区性的商业零售、文化体育、商贸服务、办公等综合性公共设施。 本项目占地总面积约为39,780,其中包含高200m的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现状条件分析,基地,广域分析,现状条件分析,周边地域用途分析,500m,建筑体量与周边的关系 200m高的超高层塔楼将会成为白云新城的标志性建筑,地标效果也会给周围带来人流、商业的聚集效应。 连接地铁的大型下沉广场以城市公园的尺度设计,该广场与北侧城市绿化带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形成了建筑物与城市道路之间良好的缓冲带。同时可为城市的商业办公提供具有丰富环境和时尚气息的休闲空间。 群房底层向内收缩局部架空,丰富了建筑体量变化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一个延伸。,广域建筑体量分析,下层广场照射范围,标志性建筑照射范围,基地周边环境照片,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 目前,原机场跑道区域内的规划道路大部分已经建成。跑道南面部分区域开始动工,已有万达、希尔顿、沃尔玛等商家入住。 基地北临80m宽的横四路(齐乐路),西临城市公园及86.6m宽的云城西路,东侧为大片的公寓住宅区,向东约1公里处则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白云山(山体宽,由30多座山峰组成,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 )。其北侧有已开通的地铁2号线地上及地下出口以及远期规划的地铁14号线。本地块的主要功能设定为办公楼、商业设施、休闲广场、文化娱乐等,其内拟设出租车等候区一处以满足日后使用需求。 根据控规和祥规文件,群房的设计标高控制为约14.6m,超高层为200m。东部山区的景观资源将成为建筑内部景观视线的重要要素。,现状条件分析,设计要求,现状条件分析,设计条件,设 计 理 念,要素: 自然资源 白云山(都市的绿肺(蓄水,净化空气) 建筑 200m超高层 地质 石灰岩,可溶性岩石 下面埋有10m100m不等深度的大溶洞 历史人文 旧机场遗址(广州市民记忆的场所) 设计理念:山城融合 设计力求云山珠水的景观特质在建筑中的体现“山、水、白云” 山:裙房形态的体现 水:塔楼肌理模拟珠江之水的波纹 白云:玻璃的渐变,反射白云之美 超高层底部呈现山体状群房设计 超高层上半部逐渐减弱建筑轮廓,实现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效果。 考虑到地质不稳定的因素200m的超高层的设计以轻质钢结构加玻璃幕墙为主。 考虑引用旧白云机场的登机平台、廊桥等建筑风格融入底部部分群房的建筑设计,延续记忆继承历史。,设计理念,旧白云机场5号候机坪 白云山自然资源 蓝天、白云在超高层立面上的表现,白云山景观,human scale,city scale,透明感,不透明感,连接公园空间,设计理念,空间体验,特点1 骑楼,特点2 都市广场,特点3 生态环境,广州特有的街道空间,商业空间与都市空间的融合 (城市尺度的广场),立面緑化、立体绿化,广州特有的街道空间骑楼与现代风格的融合,设计特点,空间特点: 以骑楼,都市广场,生态环境这3大主题为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 并在同一个建筑群体中实现。骑楼的长廊吸引人流通过,下沉式地下广场与商业空间融合,收容大量人群并引导分散他们。多层次立体绿化柔和了建筑立面的同时,为城市带来的新鲜的空气感。 长廊、都市广场、商业空间、高层地标、立体绿化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体系呈现出一种张弛自如的现代生活的魅力。,设计特点,特点1 山景视线,超高层的上层部分能够眺望到白云山的整体景观,拥有丰富的山景资源,因此采用开窗面更大的设计。,特点2 动静视线与尺度感的控制,特点3 立体的景观绿化构想,设计考虑人在驾驶与行走时的速度不同,所认知的体量大小也不同。外侧处理尺度相对放大,内侧处理尺度相对缩小。外侧以大尺度的体块为主要表现方式,内侧则突出立面细部的表现。,通过内部绿地一直延伸绿化至立面外墙及屋面的景观。 通过绿化设计使下沉式广场与地下空间直接相连。,内侧-挑空+小型体量,视觉效果,视觉效果特点: 设计以人为本,考虑到人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的运动状态下所看到物体的不同效果。强调体量与细部对比强烈的设计方法。,与绿化融合的开放式餐厅,阶梯式结构,从内部广场绿地一直延伸绿化,天际线分析 最高的塔楼高度控制为白云山高度的1/2,即200m。周边的塔楼高度以50m为单位向南面递减,与白云山的山体曲线自然融合。 同时塔楼群对天际线的控制呈现出与白云山麓走势相吻合的空间效果。超高层塔楼距白云山约400m不会对白云山的景观造成太大的影响。,天际线分析,不同材质共同拼贴的景观场地,简洁、平整、纯粹的景观构成,与山体呼应的景观地形,能够反射自然的水面,平整、净彻,景观设计概念,水与绿的交融,犹如镜面的水景,key words 山地的连绵 自然的拼贴 镜面的水景 景观在建筑立面上的回应,配合白云山最纯粹的自然环境,将自然景观过度至场地内的人造景观,通过静溢、流畅简洁的景观要素烘托一个配合建筑的高品质景观场所。在色彩上强调整体性,在造型上呼应建筑的现代感,在理念上与建筑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景观设计概念,参考意向,景观设计概念,参考意向,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结合 商业内街设计,商业内街设计,内部商业街采用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做法,打造别具特色的时尚内街。 空间处理手法上,商业街的两侧氛围尽量将外立面自然延伸进来。 沿主要商业内街的下沉式广场与内街通路有机结合,形成上下空间一体化商业。 地上二、三层通向各商业店面的连廊及各主要店面的内街立面共同演绎繁华的商业综合体。,商业内街主入口,商业内街主入口,商业内街主入口,商业内街设计,商业内街休闲广场二层,商业内街休闲广场,商业内街休闲广场二层,商业内街休闲广场,商业内街设计,二层商业街连廊,一层商业内街,二层商业街连廊,一层商业街入口,总 平 面 规 划,规划 规划着力创建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群体和城市广场空间,使之既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又有鲜明个体形象;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力求在满足各项规划条件的基地上,创造出同时适宜城市轮廓线且配合周边眺望白云山的视觉走廊,以及领导未来生活、文化和时尚的地标性场所及建筑。 构思 构思从整体、宏观角度入手,根据白云新城整体控详规要求,充分结合基地西侧和北侧的城市绿化带以及东侧的中心绿地,采用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等措施,使建筑物全方位地与基地周边融为一体。建筑的高层体量与裙房的布置形态,贴面处理以及各种交通组织均符合控详规的指导原则,并与控详规预留的天桥步行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总平面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及竖向规划图,机动车分析,动线分析,机动车交通组织 在基地东侧规划支路北段基地内侧设港湾式出租车候车区,既不影响白云新城内部各地块的交通连接又解决了基地内大型商业办公设施的交通需求。候车区拟采用景观车站设计手法,结合树木、花草、铺地与建筑小品使车站成为整洁、清新、安全的场所。 上位规划中基地周边的规划支路具有承载白云新城各地块开发总量的交通蓄车能力,按上位规划要求本规划设计在基地的东侧与南侧规划支路各设一处机动车出入口,不在交通干线道路侧设机动车出入口,同时基地内环路还具有一定蓄车能力。,车库入口,车库入口,车库入口,夜间搬入用区域,夜间搬入用区域,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出租车候车区,动线分析,人流分析,地铁入口,1f,大挑空,地下 广场,地下 广场,2f,地铁入口,地下 广场,地下 广场,地下广场,地下 广场,2f,1f,天桥,天桥,天桥,人流组织 本地块的主要人行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连接本地块与白云新城其他各地块以及与地铁2号线站体通道的人行动线,其二是基地内各功能区间的人行动线。本规划着重将基地中央部分的地下1层、地下夹层以及2层沿南北向设置主要人行动线并配以宽敞的通路,在2层,将人行天桥与建筑物的主通道结合为一体,并在基地的北端、东南端、西南端以及中央部分设置开敞的下沉式广场以及抽空中庭以将地下及地上各层的人流连接为一立体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