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移动总部.doc_第1页
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移动总部.doc_第2页
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移动总部.doc_第3页
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移动总部.doc_第4页
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移动总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局域网(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汇编为了进一步支撑wlan业务发展,共享经验,规范建设,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提升wlan规划、设计、工程的效率与质量,有效解决wlan网络规划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2010年wlan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总部组织编写了wlan分场景覆盖建设方案,提出wlan设计指标建议,梳理实施方案,归纳各种典型场景部署方案,并作为各省wlan网络规划建设的参考文档。一、 wlan主要设计指标建议wlan规划和设计中,各主要指标建议如表1-1:表1-1 wlan主要设计指标建议项目建议指标ap容量802.11g标准ap,在接入用户带宽512kbps情况下,单ap并发支持用户按照1520用户考虑无线信号场强建议-75dbm信噪比20db网络时延ping ac时延不高于50ms丢包率ping ac丢包率不高于3%ftp下载速率512kbps同频干扰建议任意同频ap信号-80dbm二、 wlan覆盖主要建设方案wlan热点覆盖的主要建设方案主要有分布系统合路、室内放装、室外布放等,具体分类如图2-1所示。图2-1 wlan主要建设方案分类2.1 分布系统合路建设方式分布系统合路建设方式主要分为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和室外分布系统合路两种。分布系统合路建设中,所有无源器件(包括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天线、馈线等)应满足gsm/td/wlan的合路要求,满足800960mhz、17102500mhz的频率要求。“ap+wlan独立分布系统”方式的技术特点与分布系统合路方式类似,具体建设方案可参考分布系统合路建设模式。2.1.1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是将wlan信号通过合路器与gsm/td共室内分布系统,各系统信号共用天馈系统进行覆盖。l 方案描述室内分布合路主要采用2.4ghz室内合路型大功率ap。一般gsm/td信号是在天馈系统主干进行馈入,ap通过合路器将wlan信号馈入天馈系统的支路末端。根据实际的覆盖区域情况,天线可选择室内全向吸顶天线或定向天线。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2所示。图2-2 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案示意图(标注定向天线)l 方案特点该建设方式gsm/td/wlan共用分布系统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无线信号覆盖面积较大,信号分布均匀;需要按gsm/td/wlan联合覆盖需求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分布系统,满足各系统的无线覆盖要求;实现大容量覆盖难度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室内覆盖面积较大,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分布系统的场景,例如:宿舍楼、教学楼、机场、写字楼等。l 注意事项该方案一般不在ap和分布系统之间增加干放设备。为避免不同频点ap之间的干扰,不建议将多个ap合路到一个支路中。在wlan信号覆盖的重叠或邻接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定向天线来降低干扰。分布系统的设计应同时满足gsm/td/wlan各系统的覆盖要求,特别是将wlan馈入已有分布系统时,应考虑原有分布系统能否满足wlan覆盖的要求,是否需要进行改造,同时应注意对gsm/td无线覆盖的影响。应该尽量使天线与目标覆盖区域之间无墙体等阻挡。若需穿透墙体实现覆盖,原则上只考虑穿透一堵墙体,天线入口功率一般不低于10dbm。对于后期扩容需求,可以考虑对分布系统进行多支路改造,将分布系统主干向前端延伸,增加目标覆盖区域的分布系统支路数量,降低每个支路的覆盖面积,将ap合路到各支路末端,提高目标覆盖区域的ap数量,提升网络容量。2.1.2室外分布系统合路室外分布系统合路是将wlan信号通过合路器与gsm/td共室外分布系统,各系统信号共用天馈系统进行覆盖。l 方案描述室外分布合路主要采用2.4ghz室外合路型大功率ap,若ap安装在室内也可采用室内型ap。一般gsm/td信号是在天馈系统主干进行馈入,ap通过合路器将wlan信号馈入天馈系统的支路末端。该方式一般选择室外定向天线。室外分布系统可用于覆盖室外和室内。当用于覆盖室内时,可以考虑在用户侧采用cpe(wlan客户端设备),提高覆盖能力。cpe设备上行通过wlan接入到ap,下行通过wlan或网线接入终端设备。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3所示。图2-3 室外分布系统合路方案示意图l 方案特点该方案优特点基本同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案。另外,由于2.4ghz频段信号衰减和穿透损耗都较大,实现室内深度覆盖难度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室外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室外分布系统的场景。覆盖室内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的建筑结构简单、穿透损耗较小的建筑物,例如:建筑结构简单的居民区;覆盖室外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较为空旷的区域,例如:工业、科技园区等。l 注意事项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的注意事项也基本适用室外分布系统合路方式,此外,还需要注意:ap安装在室外时,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线缆等室外设施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通过室外分布系统覆盖室内时,一般考虑只穿透一堵墙体为宜,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严格的模测。2.2室内放装建设方式室内放装建设方式是在目标覆盖区域或目标覆盖区域附近直接部署ap,ap通过其自带天线或简易天馈系统(包括功分器或耦合器、短距离馈线、天线等)实现wlan覆盖。l 方案描述室内放装ap采用自带天线时一般使用2.4ghz、5.8ghz或2.4ghz+5.8ghz双频室内型100mw ap;采用简单天馈系统方式时一般使用2.4ghz室内型100mw ap。由于ap功率较小,wlan覆盖范围也较小,覆盖范围受到建筑物内部设施、房间分隔的影响,实际应用中一般以不穿透墙或只穿透一堵墙为宜,在不同楼层一般需要使用不同的ap进行覆盖。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4所示。图2-4 ap独立放装方案示意图当采用简单天馈系统时,可根据覆盖区域的具体情况,选用全向吸顶天线或者定向板状天线。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2-5 ap+简单天馈系统方案示意图l 方案特点该方案的特点是ap的部署位置比较灵活,网络容量较高;但工程量较大,后期维护相对复杂。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覆盖区域比较小,室内放装ap即可覆盖整个区域,例如酒店中的会议室、商场里的咖啡馆等;或区域内wlan容量需求比较高,例如宿舍楼等。l 注意事项可以利用房间墙壁等的隔离效果,降低单ap发射功率等方式,增加ap数量,缩小单ap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容量。同时应做好频率规划与网络优化,降低干扰。2.3室外布放建设方式室外布放建设方式主要分为室外型ap+定向天线、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两种。2.3.1室外型ap+定向天线该方式中ap主要采用2.4ghz室外型大功率ap,若ap安装在室内也可采用室内型ap,定向天线主要采用高增益板状天线。ap或定向天线一般安装在目标覆盖区域附近的较高位置,如灯杆、建筑物上端等,向下覆盖目标区域或室内。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6所示。图2-6 室外型ap+定向天线覆盖室外示意图l 方案特点该方案的特点是部署简单,成本较低。但系统容量较小,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大;业主协调工作量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单的区域,如公园等;对单体较小、排列比较整齐的楼宇也可采用该方式,如居民区等。l 注意事项ap安装位置应该选择视野开阔的区域,目标覆盖区域与天线之间最好为视距环境。当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可以通过使用cpe设备来加强室内覆盖。ap安装在室外时,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线缆等室外设施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一般考虑只穿透一堵墙体为宜,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严格的模测。室外天线可考虑选择窄波束天线,降低干扰。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考虑采用楼房两侧分别覆盖等方式,提升覆盖效果。2.3.2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方式的技术特点与“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式类似,具体建设方式可参考“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案。ap共用室外基站覆盖时可以在基站铁塔上安装室外型ap,也可将ap安装于机房内,在基站铁塔上安装wlan天线,ap与wlan天线之间通过馈线连接。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基站局房、铁塔、传输和电源等资源。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已有基站设施,施工简单,投资成本较低,覆盖范围大,建设周期较短。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7所示。图2-7 ap共用室外基站覆盖室外示意图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单的区域,如公园、居民区和乡镇、村庄等开阔区域。l 注意事项该方案注意事项也基本同“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式,此外,还需要注意wlan与其它系统之间的隔离度,做好天线的空间隔离;与外做好防水、防雷和防盗措施,室外超五类线需要做好防护,可采用加ap与天线之间的馈线不宜过长。2.4 其他建设方式除上述几种主要wlan覆盖方式外,还有woc(wlan over catv)和wlan基站等覆盖方式。2.4.1wocwoc是将wlan ap与catv系统合路,wlan和catv信号通过wlan/catv合路器混合后一起输入到现有的catv线路,利用catv线路同轴电缆在全屏蔽无干扰下直接输送到每一房间内,最后通过woc分离器将信号分开,实现房间内wlan覆盖和电视功能。两套系统工作频率不同,wlan和catv信号一般互不干扰。该方案原理图如图3-1所示。图3-1 woc原理示意图该方案中ap集中安装在走廊或设备间,工程施工简单,无线信号不用穿墙,通过catv线路直达房间内,无线信号覆盖好,但需要协调catv资源。该方案适用于建筑复杂,采用传统方式不能覆盖到室内,且catv同轴电缆资源产权方同意的场景,如酒店宾馆、居民小区等。2.4.2wlan基站该方案是在建筑物顶部架设wlan基站,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wlan基站采用空间自适应波束赋形技术以及空分多址技术,采用多套智能天线阵列射频发射装置,提高ap的覆盖范围。该方案示意图如图3-2所示。图3-2 wlan基站覆盖方案示意图该方案采用智能天线,接收灵敏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单ap的容量没有增加,故该方案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该方案主要针对覆盖范围较大、容量较低的区域。2.5小结综合以上主要建设方案,现将方案使用场景、特点列举如表2-1,以供参考比较。表3-1 wlan主要建设方案使用场景及特点建设方式使用场景优点缺点分布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合路适用于室内覆盖面积较大,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分布系统的场景,例如:宿舍楼、教学楼、机场、写字楼等。gsm/td/wlan共用分布系统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无线信号覆盖面积较大,信号分布均匀。需要按gsm/td/ wlan联合覆盖需求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分布系统,满足各系统的无线覆盖要求;实现大容量覆盖难度较大。室外分布系统合路适用于室外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室外分布系统的场景,覆盖室内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的建筑结构简单,穿透损耗较小的建筑物,例如:建筑结构简单的居民区等;覆盖室外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较为空旷的区域,例如:工业、科技园区等。同上同上,另外:由于2.4ghz频段信号衰减和穿透损耗都较大,实现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大。室内放装室内放装适用于覆盖区域比较小,室内放装ap即可覆盖整个区域,例如酒店的会议室、商场的咖啡馆等;或区域内wlan容量需求比较高,例如宿舍楼等。ap的部署位置比较灵活,网络容量较高。工程量较大,后期维护相对复杂。室外布放室外型ap+定向天线适用于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单的区域,如公园等;对单体较小、排列比较整齐的楼宇也可采用该方式,如居民区等。部署简单,成本较低。容量较小,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实现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大;业主协调工作量较大。 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适用于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单的区域,如公园、居民区和乡镇、村庄等开阔区域。施工简单、投资成本较低,覆盖范围大,建设周期较短。单ap的容量有限,易出现容量受限等问题,对无线环境的要求较高;当采用该方案由室外覆盖室内时,覆盖深度有限。三、 wlan频率规划3.1wlan工作频段wlan 802.11b/g工作在2.4ghz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划分为13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带宽为22mhz。子信道分配如图3-1所示。图3-1 wlan 802.11b/g工作频段子信道分配wlan 802.11a工作在5.8ghz频段,频率范围为5.725ghz5.850ghz,共125mhz带宽,划分为5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mhz。子信道分配如图3-2所示。图3-2 wlan 802.11a工作频段子信道分配3.2频率规划原则在使用2.4ghz频点时,为保证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要求两个信道之间间隔不低于25mhz。在一个覆盖区内,最多可以提供3个不重叠的频点同时工作,通常采用1、6、11三个频点。5.8ghz的5个频点互不重叠,可在同一覆盖区域内使用。wlan频率规划需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穿透损耗以及布线系统等具体情况进行。室分合路方式原则上只能采用2.4ghz频段;室内放装和室外布放方式优先采用2.4ghz频段,若无法避免2.4ghz频段同频干扰,或为增加系统容量,可引入5.8ghz频段。图3-3 同一楼层覆盖区域内使用7个ap示意图图3-4 同一楼层覆盖区域内使用3个ap示意图图3-5 三个楼层ap频率规划示意图四、 ap上联方案和供电方式4.1ap上联方案ap与交换机/onu一般采用网线连接,理论传送距离为100米,通常建议网线不超过80米为宜。在网线传送距离不足时,可采用光电转换器或网线中继器等方式进行连接。如果ap与交换机/onu之间不具备有线连接条件,可采用无线5.8ghz桥接等方式。采用5.8ghz桥接方式时,ap可选用2.4ghz+5.8ghz双频 ap,其中2.4ghz频点作为用户覆盖,5.8ghz频点作为无线回传。4.2ap供电方式ap通常采用poe供电方式,也可采用交流直接供电方式。poe供电距离一般在80米以内,一般可分为poe供电模块和poe交换机两种方式。poe供电模块主要是配合普通交换机/onu使用;poe交换机是指以太网交换机中内置poe供电模块,实际使用时应注意核算poe供电交换机总输出功率是否满足所连接多个ap的总功率要求。五、 802.11n概况5.1技术特点、理论性能指标及产品类型关键技术mimo、信道绑定、聚合帧技术等频带支持2.4 ghz 和5.8ghz带宽20mhz或40mhz兼容性兼容802.11a/b/g 设备峰值速率采用2流mimo时可达到300mbps采用4流mimo时可达到600mbps产品类型支持室内布放型、室分合路型和室外型;胖瘦ap架构均有收发天线采用22、23、33方式,最高支持2个空间数据流5.2实验室和外场测试结论 由于目前尚未获得802.11n的网络实用信息,提出基于实验室和外场测试数据的结论如下:l 11n能够大幅度提升数据吞吐量,适于部署在高吞吐量需求的热点区域。l 11a/b/g用户接入11n ap时吞吐量并无明显提升。l 11a/n混合网络中,11n用户吞吐量会严重下降。l 11g/n混合网络中,11g和11n用户吞吐量均会严重下降。l 11n设备在2.4ghz、20mhz条件下,与室分系统融合只能使用单流,11n吞吐量会严重下降。5.3网络部署建议对有高吞吐量需求的热点,可考虑采用802.11n设备。802.11n的网络部署遵循wlan的建设方案。需特别注意的是:l 11b、g终端对总容量的影响非常大,部署11n设备时必须考虑终端类型占比。在纯11n网络中,为保证高带宽接入,建议开启11n-only功能,只允许11n模式的终端接入,防止11g终端接入,降低网络性能。在11n与11b/g混用的网络中,建议使用双频11n ap,其中2.4ghz频段提供给b/g用户作接入,保证兼容性;5.8ghz频段提供给有高带宽需求的用户接入,体现11n的高带宽性能。对高密度部署场景,也可考虑启用5.8ghz频段的11n设备。l 在2.4ghz频段下,由于40mhz频宽模式下只有一个非重叠信道,因此建议使用20mhz频宽。为获得最大吞吐率时,可使用40mhz频宽模式,建议在5.8ghz频段内使用。l 馈入室分系统时,11n只能使用单流,吞吐量会下降一半左右。故建议尽量采用直接放装方式布放。l 11n双频设备的功耗明显增加,如果传统的poe无法正常供电,需要考虑poe+供电。l ap至ac的传输容量需要按照11n的高速率特点进行规划。 六、 wlan典型覆盖场景案例根据wlan用户数量与特征、覆盖范围、容量需求,以及目标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与建筑特征等,归纳总结了以下wlan典型场景覆盖,如表6-1所示,以供参考。表6-1 wlan典型覆盖案例场景序号案例场景案例1宿舍楼案例2教学楼案例3图书馆案例4会展中心案例5写字楼案例6酒店(会议室)案例7商场(咖啡茶座)案例8商场案例9密集/普通居民区案例10医院案例11乡镇6.1宿舍楼(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高校宿舍楼是高校人群密集区域。用户数较多、数据流量较大,wlan业务需求量较大, wlan建设应同时兼顾覆盖和容量,对gsm/td也有较大业务需求。高校宿舍楼的建筑结构一般有走廊单边宿舍、走廊双边宿舍以及小区套间结构。建筑材质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屏蔽效应较强,无线信号从走廊穿透宿舍难度较大,无线网络覆盖重点是宿舍区每个房间。(2)场景覆盖方案wlan宿舍楼场景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和室内放装两种建设方式。l 室内分布系统合路高校宿舍楼覆盖一般需要考虑网络容量,应根据并发用户数需求,确定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设备一般安装在宿舍楼每层机房、弱电井或走廊;天线一般安装在走廊的顶部,如条件允许,可将天线延伸至房间内。对于房间信号穿透损耗较小(如采用木质门、有窗户等)的宿舍,可采用全向吸顶天线;对于房间信号穿透损耗较大(如铁质门、无窗户、实心水泥墙体等)的宿舍,可采用定向板状天线;建议信号只穿透一堵墙为宜。以某高校宿舍楼为例,房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走廊双边宿舍,木门,有窗户。每层有24间宿舍,共96人,并发用户需求24人。平层有2个支路,每支路合路1台500mw ap,共采用6个全向吸顶天线,每个天线覆盖4个房间。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安装在楼层中多媒体壁挂箱内。实施要点:由于宿舍楼用户容量较大,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容量需求,合理选取合路点,避免2个ap合路到1个支路中。在宿舍区域做室分合路方式时,需注意宿舍楼建筑材质和结构,合理采用全向和定向天线。l 室内放装在高校高容量需求的情况下,应根据并发用户数需求,确定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设备一般安装在宿舍走廊;天线一般安装在走廊的顶部,如条件允许,可将天线延伸至房间中。对于房间信号穿透损耗较小(如采用木质门、有窗户等)的宿舍,可采用ap+自带鞭状天线;对于房间信号穿透损耗较大(如铁质门、无窗户、实心水泥墙体等)的宿舍,可采用ap+定向板状天线方式。建议信号只穿透一堵墙为宜。以某高校宿舍为例,房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走廊双边宿舍,铁质门,无窗户,洗手间在门口。每层有32间宿舍,共192人,并发用户需求40人。采用室内型100mw ap,每台ap采用二功分加馈线接2个定向板状天线,天线安装在所覆盖宿舍门对面墙壁。每个天线覆盖2个房间。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安装在楼层中的多媒体壁挂箱内。实施要点:由于宿舍用户容量较大,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容量需求,合理选取ap安装位置。在宿舍区域做室内放装方式时,需注意宿舍楼建筑材质和结构,合理选用天线类型。室内放装ap较多,需要做好频点规划和同频、邻频干扰的优化。6.2教学楼(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教学楼和自习室内wlan用户流动性较强,用户并发数量一般不太大。wlan建设初期以覆盖为主。教学楼、自习室建筑结构一般有走廊单边、走廊双边教室,室内结构简单、空旷。建筑材质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窗户较大,木门,屏蔽效应较弱,无线信号容易从走廊直接穿透教室。无线网络覆盖重点是教学楼每间教室。(2)场景覆盖方案wlan教学楼场景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教学楼内一般需要考虑wlan信号覆盖,确定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设备一般安装在教学楼每层机房、弱电井或走廊;天线一般安装在走廊的顶部,如条件允许,可将天线延伸至教室内。对于信号穿透损耗较小(如采用木质门、有窗户等)的教室,可采用全向吸顶天线。由于教室楼建筑结构较为开阔,窗户较大,一般较容易满足信号强度要求;对于信号穿透损耗较大(如铁质门、无窗户、实心水泥墙体等)的教室,可采用定向板状天线。建议信号只穿透一堵墙为宜。以某高校教学楼为例,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走廊双边教室,木门,有窗户。每层有8间教室,单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平层有1个支路,合路1台500mw ap,共采用8个全向吸顶天线,每1个天线覆盖1间教室。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安装在楼层的弱电间中。实施要点:在教学区域做室分合路方式时,需注意教学区域建筑材质和结构,合理选择天线类型。教学楼相对较为空旷,ap信号传播距离较远,需要做好楼层间ap的频点规划,做好同频、邻频干扰的优化。6.3图书馆(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图书馆是查阅信息资料的场所。wlan用户流动性较强,用户并发数量一般不太大。wlan建设初期以覆盖为主。图书馆一般室内结构简单、空旷,窗户较大,木门,屏蔽效应较弱。wlan信号主要覆盖阅览室、自习室和借阅室等区域。(2)场景覆盖方案图书馆一般采用室分合路方式和室内放装两种方式。l 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图书馆覆盖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需确定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设备一般安装在图书馆每层机房、弱电井或走廊;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天线结合室分系统均匀放置在图书馆每层的空旷平层中。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自习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阅览室有玻璃隔断,场景空旷,木门。每层有3间自习室,1间借阅室和1间阅览室。单层面积约500平方米。平层有1个支路,合路1台500mw ap,共采用6个全向吸顶天线,每间自习室和阅览室各1个天线,借阅室使用2个天线。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安装在楼层的弱电间中。实施要点:在图书馆区域做室分合路方式时,需注意图书馆区域天花板建筑材质,合理采用全向天线及安装位置。应做好楼层间ap的频点规划。l 室内放装在图书馆高容量需求的情况下,可根据并发用户数需求,采用室内放装方式实现wlan覆盖,确定好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每层面积约800平方米,室内结构简单、空旷。使用室内放装型100mw ap,1台ap采用二功分加馈线接2个全向天线覆盖借阅室,3台ap采用自带鞭状天线覆盖3个自习室和1个阅览室。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直接安装在楼层天花板上。应将ap固定好,防止被盗。实施要点:在图书馆区域做室内放装方式,需注意室内空旷范围,合理采用自带鞭状天线和外接天线。由于图书馆环境比较空旷,无线信号传播比较远,要做好频点规划。6.4会展中心(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会展中心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楼层较高,平层内部建筑隔断较少,覆盖区域一般分为展览区域、休息区域和会议区。因人群流动性较大,一般流动人口携带终端数量较少,wlan建设初期以覆盖为主。(2)场景覆盖方案会展中心wlan建设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根据面积大小来确定ap数量,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ap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安装位置,以便于安装、调测、维护。一般采用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天线可安装在场馆屋顶下面龙骨上,若不具备安装条件,可以在会展中心室内墙壁上安装定向板状天线进行覆盖。以某会展中心为例,建筑材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平层内部建筑隔断较少,每层面积约5000平方米,室内结构简单、空旷。平层有2个支路,每路1台500mw ap,采用9个全向吸顶天线,天线间隔为1520米。ap安装在楼层中的多媒体壁挂箱。实施要点:由于会展中心空间较开阔,需要合理选取ap安装位置。在会展中心建设覆盖时,需注意建筑材质和结构,合理采用全向天线和定向板状天线。6.5写字楼(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写字楼是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存在一定的业务需求,wlan建设初期以覆盖为主,对gsm/td也有较大业务需求。写字楼的平层结构一般有开放型和隔断型两类。建筑内部材质以轻质材料隔断为主,无线信号穿透损耗较小,无线网络覆盖重点是办公区域和公共区域。(2)场景覆盖方案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写字楼覆盖初期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需根据每台ap安装位置和覆盖区域,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设备一般安装在写字楼每层机房、弱电井或走廊;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安装在楼层的顶部,结合室分系统均匀放置在写字楼每层平层中。若需穿透实墙实现覆盖,原则上只考虑穿透一堵墙体。以某写字楼平层为例,每层面积约1200平米,覆盖区域为开放式结构,内部有玻璃隔断。平层有2间办公室和开放式办公区域,有5060人办公,并发用户15人左右。平层有1个支路,1台500mw ap,共采用6个全向吸顶天线。整栋楼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ap安装在楼层中弱电井内。6.6酒店(会议室)(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酒店中的大型会议室用户较为密集,存在一定的业务需求。会议室面积较大,楼层较高,内部空旷。(2)场景覆盖方案该场景wlan覆盖一般采用室内放装建设方式。可根据容量需求和覆盖面积确定ap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以某酒店的一个大型会议室为例,面积约500平米,可容纳200名参会人员,经常召开大型科技类会议,wlan容量需求较高,并发用户数为80人左右。为满足容量需求,共采用6台ap,其中3台为2.4ghz单频ap,另3台为2.4ghz+5.8ghz双频ap。ap安装在会议室天花板内,采用自带鞭装天线。为控制单ap的覆盖范围,发射功率均调整为25%50%之间。具体配置为:为双频ap且开启双频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49, 802.11b/g的信道值为1,覆盖范围为靠主席台的左前;功率值调整为37%;为双频ap只开启802.11a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53,覆盖范围为大厅的左中;功率值调整为50%;为双频ap且开启双频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57, 802.11b/g的信道值为6,覆盖范围为大厅的左后;功率值调整为37%;为双频ap只开启802.11a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61,覆盖范围为靠主席台的右前;功率值调整为50%;为双频ap且开启双频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65, 802.11b/g的信道值为11,覆盖范围为大厅的右中;功率值调整为25%;为双频ap只开启802.11a模式, 802.11a的信道值为149,覆盖范围为大厅的右后;为降低与另一149信道ap的干扰,功率值调整为25%。实施要点:使用2.4ghz+5.8ghz双频ap覆盖,增加网络容量。合理设计ap的发射功率,控制ap覆盖范围,防止ap间相互干扰。6.7商场(咖啡茶座)(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商场中的咖啡茶座是商务休闲区域,类似的有咖啡厅、快餐店、自有营业厅等,一般面积不大,主要考虑覆盖营业区。营业区一般以开放空间为主,包房隔断穿透损耗较小。此类场景wlan容量需求差异较大,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容量需求。(2)场景覆盖方案该场景wlan覆盖一般采用室内放装建设方式。可根据容量需求和覆盖面积确定ap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以某咖啡厅为例,覆盖区域为开放式结构的营业区域,面积约300平米,有5060位顾客,并发用户20人左右。采用2台室内放装型100mw ap,安装在咖啡厅的墙壁上。6.8商场(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商场用户主要为经营业主和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wlan业务需求,wlan建设时优先考虑覆盖因素,商场一般已有gsm/td室分系统。商场一般楼层面积大,无隔断或轻质隔断,隔断穿透损耗较小。无线网络覆盖重点是商铺区域。wlan建设初期以覆盖为主。(2)场景覆盖方案该场景wlan建设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根据面积大小来确定ap数量,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的主干和分支。ap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安装位置,以便于安装、调测、维护。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天线均匀分布,安装在天花板顶部。以某电脑城为例,单层面积约3800平方米,四周各房间采用玻璃幕墙进行阻隔,中间为柜台,无隔断。吊顶天花板材质为石膏板。平层有2个支路,每支路1台500mw ap,共采用8个全向吸顶天线。因覆盖面积较大,ap采用poe模块进行供电,ap安装在天花板上。6.9密集/普通居民区(1)场景描述及需求分析密集/普通居民区用户主要是住户人群,有一定wlan业务需求。密集/普通居民区一般有多层、高层等建筑形式。建筑材质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内部房间较多,建筑结构复杂,信号衰减严重。无线网络覆盖重点是考虑房间内部深度覆盖。(2)场景覆盖方案对于建筑结构简单的场景可以考虑采用“室外型ap+定向天线”和“分布系统合路”的建设方式。该场景两种建设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