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936.1-2009
  • 1991-05-03 颁布
  • 1992-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936.1-1991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pdf_第1页
GB1936.1-1991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引一Gf I 1936木 材 抗 弯 强 度 试 验 方 法代替 G B 1 9 3 6 -8 0Me 出. 劝 of t e s t i n gs t r e n g t h o fi nben d i n gwoo d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 S O 3 1 3 3 -1 9 7 5 木材 静力弯曲 极限强度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 准规 定 了 测 定 木 材 抗弯 强 度的 试 验 设 备、 试 样、 试 验步 骤 和 结 果 计 算。 本标准适用于木材无疵小试样的抗弯强度试验。2 引用标准 G B 1 9 2 8 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总则 G B 1 9 2 9 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锯解及试样截取方法 G B 1 9 3 1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3 原理 在试样长度中央, 以均匀速度加荷至破坏, 以求出木材的抗弯强度。4 试验设备4 . 1 试验机, 测定荷载的精度, 应符合G B 1 9 2 8 第6 章要求。 试验装置的支座及压头端部的曲率半径为3 0 m m, 两支座间距离应为 2 4 0 m m,4 . 24 . 3测试量具, 测量尺寸应准确至0 . 1 m m ,G B 1 9 3 1 第3 章规定的试验设备。5 试样5 . 1 试材锯解及试样截取按G B 1 9 2 9 第3 章规定。5 . 2 试样尺寸为3 0 0 m m X 2 0 m m X 2 0 m m, 长度为顺纹方向。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试样含水率的调整, 分别按G B 1 9 2 8 第3 章和第4 章规定。 允许与抗弯弹性模量的测定用同一试样, 先测定弹性模量 后进行抗弯强度试验。6 试验步骤6 . 1 抗弯强度只作弦向 试验。在试样长度中央, 测量径向尺寸为宽度, 弦向为高度, 准确至0 . 1 m m ,6 . 2 采用中央加荷, 将试样放在试验装置的两支座上, 沿年轮切线方向( 弦向) 以均匀速度加荷, 在1 -2 m i n 内使试样破坏。将破坏荷载填写入附录A ( 补充件) 记录表中, 准确至1 0 N .6 . 3 试验后, 立即在试样靠近破坏处, 截取约2 0 m m长的木块一个, 按G B 1 9 3 1 测定试样含水率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1 一 0 5 一 0 3 批准1 9 9 2 一 0 1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3 6 . 1 一 91了 结果计算试样含水率为w %时的抗弯强度, 应按式( 1 ) 计算, 准确至。 . 1 M P a , 夕 n .n e w 试样含水率为W%时的抗弯强度(1)尸 。 a 、 破坏荷载, N ; t 两支座间跨距, m m; b 试样宽度, m m; 无 试样高度, m m ,试样含水率为1 2 %时的抗弯强度, 应按式 2 ) 计算, 准确至D _ 1 M P a ,1中27.式不0 - = o -. C l + 0 . 0 4 ( w一 1 2 ) )、 , ( 2)式中: 0 - 试样含水率为1 2 写时的抗弯强度, M P a ;w试样含水率, %。 试样含水率在9 %一巧%范围内, 按式( 2 ) 计算有效。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按G B 1 9 2 8 第7 . 4 条规定的内容编写。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36. 1 一 91 附录A木材抗弯强度试验记录表 ( 补充件)树种:产地 :实验室温度:实验室相对湿度:试样编号试 样 尺 寸 , m rro破坏荷载 N试样质量+ B含水率 %抗弯强度, M P a备往试验时全干时宽度高度试验时含水率 1 2 写时年月日测定:计算 :审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 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 由 安徽农学院、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柯病凡、 李源哲、 张文庆、 倪士珠、 张松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