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1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2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3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4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省农业厅建设单位:省市农技推广中心编制单位:省市农技推广中心完成时间:2008年12月25日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市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单位(章):省市农技推广中心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建设单位负责人: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结论与建议31.3 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背景52.2 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83.1 优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83.2 本区域市场需求预测93.3 服务功能103.4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10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14.1 基本情况114.2 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114.3 人员构成114.4 主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124.5 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124.6 资产与财务状况124.7 项目技术协作单位情况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45.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145.2 建设规模及服务种类145.3 产品方案15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66.1 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166.2.项目建设用地情况166.3.项目建设用地位置176.4.项目区技术条件176.5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186.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96.7 对环境的影响20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17.1 工艺技术方案217.2. 设备选型23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258.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258.2 项目建设目标258.3 项目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布局268.4 项目建设内容27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99.1 环境保护299.2.安全生产29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3110.1 项目组织管理3110.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3310.3 项目实施进度3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511.1 投资估算3511.2 资金来源4111.3 资金应用41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4212.1. 经济效益4212.2 社会效益4212.3 生态效益42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4413.1 综合评价4413.2 结论意见4413.3 问题与建议44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4:项目区农机化基础情况汇总表5:项目区基本情况一览表6:现有仪器设备清单7:新增仪器设备清单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9:市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表10: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11: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12: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13: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附图:1:市在省的位置图2:项目区在市的位置图3: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区现状图4: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区规划图5:机耕路平面图、剖面图6:排水沟横断面图7:机井设计图8:桥板横剖面、纵剖面图9:平板桥平面图、剖面图10:排水涵管桥剖面图、半平面图11:市配肥站规划平面总图12:配肥站楼总平面图13:配肥站楼立面图14:配肥站楼一层平面图15:配肥站楼二层平面图16:配肥站楼三层平面图附件:1:申报单位法人证件复印件2:申报单位上年度资产负债表3:科技成果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4:地方配套资金承诺证明 5:土地使用说明书 6:技术合作意向协议书7: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1.2 主管单位: 省农业厅1.1.3 建设单位: 省市农技推广中心1.1.4 项目由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1.1.5 建设地点省市枣林乡洪建、岗郭、直李、后袁和吕店5个行政村(见附表14)。1.1.6 建设规模: 建设标准粮田1.6万亩。1.1.7 工艺技术方案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为核心。通过耕地整理、田间排灌、机耕路整修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地力监测、配肥站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新技术,实现高标准良田建设目标。1.1.8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附表3) 1.1.8.1土建工程配肥站建设及配套工程。1.1.8.2田间工程硬化机耕道路6000米,宽3.5米,整修机耕道路10000米;林网绿化10万株;整修排水沟渠10000米;新打机井50眼,修复机井100眼;地埋线25公里;新建桥11座;新建涵管桥100座,维修涵管桥60座。1.1.8.3仪器设备新购化验室仪器设备113台(套、批)。1.1.9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970万元1.1.10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9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77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94万元。1.1.11 建设期限:2年1.1.12 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小麦平均单产可达460公斤,年新增总产86.4万公斤;玉米平均单产可达490公斤,年新增总产84.8万公斤。小麦按1.7元/公斤计,玉米按1.6元/公斤计,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82.5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平均每亩节肥(纯养分)1.5公斤,年节肥2.4万公斤。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见附表10)。1.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粮食增产10%以上。1.2 结论与建议1.2.1 综合评价粮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因素,1.6万亩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生产实际,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社会环境宽松;采用的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保优节本等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成熟可靠,切合实际。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1.2.2 结论意见该项目设计合理,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1.2.3 问题与建议鉴于农业项目容易受天气气候影响,实施进度不易控制,且该项目规模大、内容多、涉及面广,建议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大力协调支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1.3 编制依据农业部优势农作物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省农业厅2009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农业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粮食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单位产量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尤其关注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业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市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标准粮田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重要举措,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市位于省中部、平顶山市东南部,常年种植粮食作物46万亩以上,总产14万吨左右。常年种植小麦23万亩,总产7万吨左右;年种植玉米17万亩,总产7万吨公斤左右。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在市实施,对于促进项目区乃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提高耕地质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 实施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从建设内容的预期目标上,符合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等要求,符合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2.2.3 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国家农业投资的方向。在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党和国家一直把粮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长期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确保粮食安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农业项目之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2.4 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社会经济基础好,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市位于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地理座标为北纬33 08-33 25、东径113 21-113 40,市域南北长32.19公里,东西宽30.10公里。东与西平、遂平县接壤,西与方城、叶县相连,南与泌阳搭界,北与舞阳毗邻。全市总面积645.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万亩;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辖8个乡镇,5个办事处,190个行政村。地处暧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有利于项目的实施。近年来,由于土地分户经营,农田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加之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实施该项目可使项目区农田实现高标准旱涝保收,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成为全市农业的示范样板田,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第三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3.1 优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从粮食生产和供求情况看,近两年来,全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但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粮食总产基本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消费需求也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粮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需求呈多样化趋势,粮食供需品种结构的矛盾趋于突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向优势区域的集中,粮食产销和库存的区域矛盾也会加大;部分粮食品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关系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要依靠自己解决,完全自给自足或依赖他人都是不可取的。3.2 本区域市场需求预测小麦是种植的主要作物,分别占全省年种植作物面积和粮食产量的50、55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具有绝对的产业优势。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食品加工业对小麦品质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这为粮食优质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就小麦来说,据测算,目前我国年需优质专用粉549.2亿公斤,省年需优质专用粉34.9亿公斤,若按60出粉率计算,全国需求优质专用小麦915.3亿公斤,省需要优质专用小麦58.2亿公斤,目前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消费食品向高档化、营养化、方便化转变,以优质专用小麦为原料的各种专用面粉市场需求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搞好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成为种粮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是小麦和玉米,小麦以强筋小麦为主,玉米以优质专用玉米为主。项目区常年年产优质小麦650万公斤,优质玉米700万公斤。项目建成后可年产优质小麦800万公斤,优质玉米900万公斤,按80商品率算,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粮食1300万公斤。本区域有岗郭面粉加工厂等粮食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粮食6万吨。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粮食加工需求量每年将以2030的速度递增。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粮食在本区域就能转化。3.3 服务功能通过项目建设,土肥测试化验能力得到提高,地力及墒情监测能力得到加强,测、配、施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得以完善,能够满足项目区和全市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3.4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国内小麦价格总体上稳中有涨,优质小麦供应偏紧,同时,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中筋、强筋小麦需求量将更大。通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将形成一个优质粮食高产示范区,不断加强生产管理,实现优质加无公害,因此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加强,通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价格补贴等措施,加大了农业投资,控制了农资价格上涨,市场风险相应减小。我们将以较高的产量优势和质量优势以及无公害品牌驾驭市场,保证产品无市场风险。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4.1 基本情况承担单位:市农技推广中心性 质:事业全供法人代表:王小勇(中心主任)4.2 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该实施单位主要承担全市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土壤养分监测、土肥技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病虫综合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项业务。能独立进行所承担业务的技术宣传、培训与推广实施,多次被评为省、市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4.3 人员构成 该实施单位现有职工总数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人,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1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1人,初级职称的15人。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有王合生、王忠伟、王梅香、徐进玉等。 4.4 主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该承担单位集中了项目区域内土肥、植保、农技、种子等方面大部分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肥料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能够承担农技、植保、种子、土肥专业及相关专业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能力。曾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市级科技成果18项。4.5 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该承担单位现有土地面积25346平方米,房产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各类仪器设备22台套。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火焰光度计2台(详见附表)。该承担单位每年开展大型农情调查40余次,对关系全市农业生产的苗情、墒情、产量、品种利用、种植意向、物资投入等农情及时开展详细调查,对土壤肥力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2007年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5个,推广农业新技术18项,完成国家和省市试验示范项目17个,将对市的粮食生产和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产生积极作用。4.6 资产与财务状况省市农技推广中心,为事业全供单位,以财政拨给事业经费为主要收入,每年市财政拨款为116万元,工资、福利、办公费每年支出110万元。该单位现有固定资产总额60万元,净资产总值 元(见资产负债表和事业单位支出明细表)。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项目建设将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项目总体要求,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优质粮生产基础、水源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不被转为非农用地,土壤肥力在中上等的枣林乡洪建等5个行政村为项目区。利用现有基础条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农田基础工程关键设备和设施的建设,使农田基本建设、地力建设和农技推广体系相配套,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项目区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得力,服务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5.2 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为970万元,两年完成。包括土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充实及配套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5.2.1 土建工程建设新建配肥站一个,上2条配方肥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万吨左右,除满足项目区需要外,示范带动全市推广平衡施肥物化技术。占地面积17.4亩(11662.5平方米),主要建设配方肥原料库、成品库;综合化验分析室,肥料样品室、土壤样品室、办公室等,总计土建面积2130平方米(详见附图)。 5.2.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新打机井、修复旧井、新建修复排水桥涵、修复排水沟、新修机耕路等。5.2.3 地力建设主要用于深耕深松,打破梨底层,加厚活土层;搞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耕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作物产量要求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全面开展测土施肥,逐步培肥地力,达到良性生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2.4 仪器设备充实及配套体系建设仪器设备充实主要用于配肥站的监测化验及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建设。配置定时定位土壤水分监测仪1套和便携式土壤水分检测仪2套,在项目区每年每100亩取样化验,全市范围每年每400亩取样化验,测试土壤常规养分,监控粮田质量,为粮食生产及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普及应用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保优节本等农业技术,提高粮田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3 产品方案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建设标准粮田1.6万亩,分别种植小麦1.6万亩、夏玉米1.6万亩,单产分别达到460公斤/亩、490公斤/亩,总产达到736万公斤、784万公斤。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6.1 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项目区位于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内,并保持长期不被转为非农用地;单个工程规模不少于1000亩,在此基础上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中上等,水质条件良好,增产潜力较大;地势平坦,外部水利设施基本建成,有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乡、村两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较为健全,技术服务能力较强;是传统粮食生产区和种植优势区,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项目区内及周边农民自有农机具较多,机械化耕作水平较高。依上述原则和要求,项目区选定在市枣林乡洪建等6个行政村(见表14)。6.2.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总面积1.6万亩,建在市枣林乡洪建等6个行政村。项目生产用地为农民责任田,全部在基本农田划定区内,可以保持长期不被转为非农业用地。新建配肥站及新建晒场1500平方米,土地产权归市农业局所有,属于城市建设规划用地(见附件5)。6.3.项目建设用地位置6.3.1 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生产用地1.6万亩,建在市枣林乡洪建、后袁、吕店、直李、岗郭、苗洼等6个行政村,面积分别为2500亩、2100亩、2900亩、3200亩、2200亩、3100亩。地点位于枣林乡中部,市政府所在地北10公里,周围均为耕地或村庄,无大型工业企业(见附图1、2、3、4及附表14)。6.3.2新建配肥站和晒场建建设用地面积17.4亩,位于市健康路北段路东。(见附图2)。6.4.项目区条件分析6.4.1自然与资源条件市属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自然降水偏丰,年均降水量1000左右;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2230小时;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238天;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9c)。全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为1.45%,速效氮75.8mg/kg,速效磷12.8mg/kg,速效钾115.1mg/kg。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生长。6.4.2社会经济条件及基础条件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项目区大力推广农业科学种田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特别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惠农政策支持下,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常年粮食种植总面积为57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4万吨左右。项目区一直在国家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内,农业基础条件都比较好,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6万亩(其中:小麦1.6万亩左右,平均单产400公斤;玉米1.6万亩左右,平均单产410公斤)。粮食生产水平在全市具有典型代表性。项目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35万千瓦,现有拖拉机28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1台;常年机耕面积1.6万亩,机播总面积3.2万亩,机收总面积1.6万亩。项目区现有机井140眼,电网覆盖率100%,田间水利工程有一定基础(见附表四)。6.4.3 能源、交通、通讯及环境条件项目区公路纵横交织,交通十分便利;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到85%以上,通讯条件良好;项目区环境优越,地下水资源无污染,空气状况良好。6.5 项目区主要资源、基础条件的供需平衡测算项目建设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利用充分,交通、通讯便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小麦、玉米等粮食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对农业投资的不足,加之一些支农政策不能全面落实,以至于造成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甚至出现阶段性滑坡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减少,包括井、桥、路、涵、沟等;二是肥料施用量不足且不平衡;三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损毁严重,已为本来就发展缓慢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显示问题;四是年久失修的田间道路也为机械化作业带来了不便。按照小麦、玉米两个粮食作物生育期对灌溉用水和降水的需求分析,当地水资源(包括降水和蓄水)表现明显不足。加上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季节性强,径流损失严重,利用率仅占40%左右。小麦全生育期需2-3次灌水,玉米全生育期需3-4次浇水。而河道、沟渠主要体现排水功能,浇灌用水80%来自地下水。从现有状况看,项目区现有机井140眼,其中损毁100眼,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后期,需水不能保证及时供应。从土壤的养分含量看,由于多年来施肥结构与施肥数量的不合理,造成土壤养分很不平衡,因此推广平衡施肥,实施秸秆还田已成为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农业产量的当务之急。6.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6.6.1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6.6.2项目区土壤、水质条件良好,是传统粮食生产区和种植优势区,粮食产品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6.6.3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踊跃投工。6.6.4 项目区农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6.6.5 农业技术推广和水利服务网络较为健全,应用基础好。6.6.6 项目承担单位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50多个农业科技项目,常年承担市、市以上科研试验项目30余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较强。6.6.7 市委、市政府及项目区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涉及乡、村均已签订项目协作协议。6.6.8 项目选址区位合理,能发挥良好的示范样板作用。6.7 项目互适性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对当地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地环境也不会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和本地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适性。第七章 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7.1 农艺技术方案7.1.1 项目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远目标,以及尽快提高粮食产量的当前需求,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和符合性的思路,以提高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为核心。7.1.2 项目农艺技术方案依据标准粮田建设要求,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完善打井配套,整修机耕道路,推广平衡施肥,逐渐培肥地力,完善土壤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实现各项高标准粮田建设目标。7.1.3农艺流程框图7.1.3.1 农艺流程框图取土化验建设区域配 肥打井配套修建机耕路粮食种植配套技术销 售粮食产品加 工储 存7.1.3.2 配肥工艺框图取土化验肥料配方结果分析配 比原 料机械掺混计量包装入 库供 施质量检测技术说明:该工艺流程按照配方肥料生产标准db41/p2752003执行。7.1.4、所选农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项目农艺流程按照标准粮田建设内容实施。在平衡施肥方面,除做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外,主要是推广配方肥。该工艺流程严格按照配方肥料生产标准db41/p2752003进行配制推广,实现配方肥的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和经济实用性。7.1.5水资源利用方案在项目区域内,年降水1000mm,就降水总量看,可基本满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需求。但是,由于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月份,其它月份降水相对较少,特别是春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8%左右,常年呈现春季干旱的特点。所以,仅靠自然降水,难以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在秋季多雨季节呈现水涝和大量的降水径流浪费现象。从地上地下水资源分析,韦河在项目区域内,地下水较丰富,本着节约水资源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灌溉拟采用井灌形式,满足适时灌溉的需要,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目的。7.2. 设备选型在仪器设备选择购置上,本着先进、实用、配套的原则,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安排推荐的与本项目相配套的设备仪器购置,不搞重复配置。7.2.1 仪器设备配置的依据和理由仪器设备配置依据项目实施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规划、追求实用,结合所选农艺技术方案,合理配置仪器设备。7.2.2 现有仪器设备情况现有设备仪器包括火焰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酸度计、定氮仪、恒温水浴振荡器、高速万能粉碎机等 22台套。现有仪器设备均能使用,但多数仪器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测试项目和测试能力都不能满足项目需要(见附表11)。7.2.3 新增仪器设备情况新增仪器设备113台套,仪器设备清单详见附表9。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8.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是在现有农田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粮田标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地力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建立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长期监控粮田质量,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建设原则是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示范带动。8.2 项目建设目标8.2.1 技术目标项目的建设目标为:300-350亩一个网格田,沟通路通相互连,三至四眼井在中间。土地整理工程满足一日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可防御5-1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机耕道路宽3.5m,采用沙石路面,正常维修情况下,使用年限10-15年。地力建设目标:耕地要全面打破梨底层,耕作层厚度不少于25cm。秸秆还田面积达到总面积的50%,全部实行专用配方施肥。地力监测:利用新建培肥站和购置的监测仪器设施,每年每200亩取样进行常规化验分析,指导平衡施肥。8.2.2 产量目标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小麦单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560公斤以上。项目区小麦、玉米总产分别达到800万公斤、890万公斤,分别比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5.4%、17.1%。8.2.3 规模目标项目区面积16000亩,整修机耕路6000米,田间路10000米;新建桥梁11座,新建桥涵100座;新打机井50眼,维修机井100眼;新增地埋线25公里,新增渠系建筑物50个;新建晒场1500平方米;整修排水沟10000米;新增农田林网10万株;平整土地4000亩;新增配肥设备两套,配方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万吨,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在项目区内达到100%;培训农民达到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份。8.2.4 地力目标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8.3 项目建设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及其依据和理由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基本农田划定的区域内,选择耕地质量较好,粮食生产面积集中,群众基础较好,地方党委重视,乡村两级农技服务体系健全,有较强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能力,地方配套资金有保证,项目实施可靠;项目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依据和理由:项目区规划在枣林乡5个行政村,位于市北部平原区,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节水、节肥新技术推广应用,达到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带动全市和周边地区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在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确保地力、墒情监测和平衡施肥项目等各项计划全面落实。项目总体规划布局详见附图。8.4 建设内容 8.4.1 土建工程围墙580米;生产车间及成品原料库710平方米,综合化验室710平方米,办公室、多媒体培训室及样品室710平方米;新建晒场200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厚度15cm,承压7.5/cm2,可供堆放作业。8.4.2 田间工程8.4.2.1 田间设施:新建桥涵。新建桥111座,其中:跨度为7米、路面宽为3.5米的1座,跨度为3米、路面宽为3.5米的10座。跨度为2米,路面宽为3.5米的桥涵100座;维修桥涵。在现有的基础上维修桥涵100座。打修机井。新打机井50眼,平均深度30米,口径为40厘米。维修机井100眼,平均深度30米,口径为40厘米。机耕道路建设。新修机耕道路6公里,路面宽3.5米,砂石路面。整修田间道路。整修田间道路10公里,路面宽3.5米。铺设地埋线。新增地埋线25公里。平整土地4000亩。利用挖掘机把高处的土进行挖掘,填补低处,再用推土机推平,尔后进行人工局部平整,对平整以后的试验地,进行培肥地力和匀地。农田林网建设。新植杨树10万株,株高3.5米。8.4.2.2 地力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区内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100%,秸秆还田面积不少于50%。在项目区内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深耕不少于25厘米,深松不少于35厘米。项目区内每年每200亩取样,化验土壤肥力消长变化,项目区外每年每400亩取样,进行测土化验,及时掌握土壤养份含量。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制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和专用肥配方。根据配方要求,生产优质强筋小麦、优质玉米配方肥。并按照需求量,将配方肥配送到乡村农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8.4.3 仪器设备购置购置实验室化验设备113台(套、批)。8.4.4 土建工程、田间工程建设内容详见附图、附表。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9.1 环境保护 9.1.1 周围环境现状 项目区环境优雅,沟旁、路边已进行绿化、美化,无污染,大气质量良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9.1.2 污染因素项目区周围无污染工业和企业,无三废、噪声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现象。9.1.3 具体处理技术及措施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建设配肥站、打井、修路、建桥涵等均属无污染操作。配方肥的配制,是一种机械掺混工艺,不存在三废问题。并且,通过标准粮田建设和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土壤肥力将逐步提高,可进一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按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总体要求,通过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可达到无公害标准,可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量,整个项目不存在安全生产的隐患因素。9.2.安全生产9.2.1定期检修各种仪器、电器,杜绝“带病”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9.2.2土肥化验室、配方肥生产车间等处应严禁烟火,设置禁火标志,并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灭火器具等,消除防火隐患。9.2.3加强安全教育,建立管理和操作规章制度,按照国家劳动保护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及劳保用品,搞好劳动保护工作。作业人员培训上岗,坚守工作岗位,树立安全工作观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主管领导部门。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10.1 项目组织管理10.1.1 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详见附图)项目实施期间组织管理框图:10.1.2 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或措施项目组织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项目承担单位省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项目法人单位。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农办、农业、发改委、财政、水利、农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及枣林乡乡长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监督、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农技推广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下设项目综合管理组、工程技术组和物资供应组。项目综合管理组负责领导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质量检查、督促进度等。项目技术组负责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项目物资供应组负责实施所需的原料、配方肥等物资的供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建立专帐,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移用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竣工时及时决算和结算,项目领导组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并按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移交。加强质量管理:工程实施和设备仪器配置及所需原料,根据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加强项目管理的意见和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有关条款,采取工程招标、采购招标的办法进行,所购设备仪器,必须按规定产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进行购置,所需原料,也必须按规定的产地、标准、含量等进行采购,严把质量关。在项目实施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行领导问责制和法人终生追究制,保证施工质量。10.1.3 工程招投标方案10.1.4.1 招投标范围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范围包括:土建工程中的配肥站及晒场建设工程;田间工程中的桥涵建设、机井的探打工程、道路等。仪器设备中的天平、极普仪和电脑设备等的采购。10.1.4.2 招标方式公开10.1.4.3 招标形式委托招标10.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10.2.1 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的组织管理框10.2.2 运行管理机制方案设计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将及时申请总结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和规章制度。运行管理分两个方面,一是田间设施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所在乡政府、村委签订协作意向书,明确责权利关系,使用和维护管理由受益乡政府、村委负责,落实到农户。二是新增固定资产及仪器设施的运作管理。由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运行、管理。建立运行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责任区段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种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应有作用。10.2.3 运行经费解决方案 一是物化服务利润中的一部分;二是市、乡财政支持一部分。10.3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从2009年9月起,到2011年8月完成。安排进度如下: 2009年9月11月,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成组织和制度建设,要求人员到位,制度上墙;完善责任目标和工作计划,要求责任到人。2009年11月2011年5月,进行项目招标,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采购及调试安装并投入生产。 2011年6月2011年8月,完善各项工程,对各项工程进行质量评估,进行项目总结,验收。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1.1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97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资金276.05万元;田间工程资金324万元;仪器设备购置3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9.95万元;项目建设基本预备费20万元(见附表7)。 11.1.1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建设投资276.05万元,占地17.4亩。占总投资额28.46%。围墙370米,高1.8米,单价300元,计11.1万元;硬化晒场200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厚15厘米,单价100元,计20万元;生产车间及成品原料库710平方米,单价1500元,计106.5万元;综合化验分析室710平方米,单价975元,计69.225万元;办公室、多媒体培训室及样品室710平方米,单价975元,计69.225万元。11.1.2 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投资324万元。占总投资额33.40%。桥涵修建投资86万元,新建桥函111座。其中:跨度为7米、路面宽为6米的1座,造价为7万元;跨度为2-3米、路面宽为6米的10座,每座造价2.5万元元,计25万元;跨度为2米,路面宽为3.5米的桥涵100座,每座造价4500元,计45万元;维修桥涵60座,每座造价1500元,计9万元。打修机井投资71万元。新打机井50眼,口径40厘米,平均深度30米,每眼机井及配套设施造价1.2万元,计60万元。维修机井100眼,每眼机井及配套设施造价1100元,计11万元。道路投资92万元。新修机耕路6000米,路面宽3.5米,沙石路面,沙石厚度15cm,70000元/km,计42万元。整修田间道路10000米,路面宽3.5米,50元/米,计50万元。排水沟投资20万元。疏峻开挖排水沟1万米,20元/米,计20万元。农田林网建设。新植杨树10万株,株高3.5米。每株3.5元,计35万元。铺设地埋线25公里,每公里造价8000元,计20万元。11.1.3 仪器设备购置仪器设备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额30.93%。购置培肥化验仪器、农技推广设备113台(套)。(详见仪器设备投资明细表)11.1.4 工程建设其他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需投资49.95万元。占总投资额5.15%。其中科研报告编制费6.95万元,设计费10万元,监理费8万元,招标费5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20万元。11.1.5 项目建设基本预备费项目建设基本预备费投资20万元,占总投资额2.06%。包括检查评比和不可预见等费用。11.1.6 投资估算表11.1.6.1 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投资费用(万元)占总投资额%一工程建设费900.0592.791土建工程276.0528.462田间工程32433.403仪器设备购置30030.93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9.955.151可研报告编制费6.950.722设计费101.033监理费80.824招标费50.525建设单位管理费202.06三基本预备费202.06四项目建设总投资970100.00 11.1.6.2 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性质结构形式或规格尺寸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 (万元)一土建工程276.051围墙新建砖砌结构米37030011.12生产车间新建砖混结构米27101500106.53综合化验分析室新建砖混结构米271097569.2254办公室、培训室、样品室新建砖混结构米271097569.2255晒场新建混凝土硬化,厚15厘米米2200010020.00 二田间工程新建324.001新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