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关键词:中国电视研究学科化研究现状摘要:自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电视研究”经历了从知识领域到学科的发展过程,迄今已初具雏形,但还远未“成熟”。在方法和理论上,尚未形成自己的传统;电视批评、电视艺术、电视传播等知识领域之间,缺乏必要的学术对话和相互借鉴。作为学科的“电视研究”,需要对已有的知识领域进行整合,创造出真正属于“电视”的、具有一定历史眼光和理性批判精神的学术研究。文章对该领域的“学术化”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研究现状予以评析,以引起学界对“电视研究”学术建设的关注。自1958年诞生以来,中国电视走过50历程,及至今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面对这样的对象,知识界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来加以研究的?换言之,中国的“电视研究”到底处于何种状态?这个问题,涉及到“电视研究”的合法化和研究者的学术身份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下面,首先从知识领域和学科等两个方面对“电视研究”加以辨析;其次,对1990年代末期“电视研究”的学科化进程予以描述;最后,从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入手,分析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做出基本的判断,以引起学界对“电视研究”学术建设的关注。知识领域与学科:认识“电视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电视研究系统的学术回顾,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更是寥寥。刘燕南在一篇会议论文里,首先对电视研究的历程进行简单描述,然后介绍国内受众分析和产业研究的情况,作者试图依据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梳理电视研究,但没有深入展开,也没有做明确的判断。1相对来说,欧阳宏生在发掘究文献方面,做了更切实的工作,但没有就电视研究在方法上做更细致的区分。2整体而言,他们的思路大体一致,即在回顾大量批评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时间分段的模式,从萌芽、起步、发展到成熟,把中国的“电视研究”建构为自然的、渐次成长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划分以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嬗变为依据,基本上都认定,电视研究开始于1960年代,遭遇1970年代的寒冬期,自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复苏,及至1990年代蓬勃发展,臻于成熟。以国内社会变迁和电视发展的历史,推及电视的学术研究,是否合适,值得商榷。电视研究是否已经“成熟”?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或者再回过头来问,被讨论的对象“电视研究”到底是什么?这些根本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与此类似,多数已有的学术回顾,缺少明确的学科意识,停留在资料搜集的层面,或得出过于乐观,甚至是先验性的结果。他们都不加质疑地预设了一个前提,即所谓的“电视研究”,如同一个自然机体,从第一篇关于电视的文章开始,就已经存在;或者说就像新生婴儿,接下来的生命过程完全可以预见。显然,这里所说的“电视研究”,不是单数的、整体的、知识领域或学科意义上的电视研究,而是复数的、与电视相关的各类文献。电视研究的“起点”、“发展”、“成熟”等阶段,不能简单地用研究文献的数量来加以判定。相关刊物上的大量文章,在逐年积累,同时也在沉淀,其中大部分将会被淡出视野或被淘汰。如果说,从“事实”的角度来说,它们是存在的,那么,从学科发展来看,它们就不一定是整个学术链条中的必然环节。因此,具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在一定标准下,加以甄别和挑选,批评和肯定,再行之以理论和范畴的概括,是学术回顾的必要环节。无论如何,首先不能回避一个基本的问题,即怎样理解“电视研究”?“电视”本身就无法确切地予以定义,完全是一个丰富多姿的存在,可以有各种理解:叙事、商业、技术、工业、符号体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等。正如研究者所认识到的那样,“电视是历史与社会所设定的一个场所”,叙事、商业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汇集于此。因此,电视研究有两个主要任务:“理解这些多元性的实践是如何构成电视的;考察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社会进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进程。”3无疑,这是极为艰难的工作。一方面,电视离我们如此之近,弥漫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也易于理解,惟其如此,要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去加以把握,异常困难。另一方面,电视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必要选择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之,丰富多姿的电视,使“电视研究”一直扮演含混可疑的角色。但是,在纷繁多姿的各种性质中,应该承认,电视有一些最基本的特性。比如说,电视是商品、媒体、意识形态载体,但首先,它是一种传达快乐或意义的文本;电视是科技的产物、是各种权力网络中的机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但首先,它是一种文化产品,能对人施加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影响。因此,电视研究固然有各种路径和方法,但相对来说,应该有最基本、最专门的研究路径。换言之,电视研究是一个庞杂的知识领域,各个学科都可以染指,同时,电视研究也存在着一种趋势,力图确立一个相对中心、专门、自足的范围。只有确立一个大致的范围,相对于其他学科,电视研究才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学术体制中获得一定的位置。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视研究的“学科化”。总之,面对纷繁芜杂的学科交互性和该领域本身的自足性追求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两个概念予以区分作为“知识领域”的电视研究和作为“学科”的电视研究,前者也可以称之为“关于电视的研究”,后者可以称之为“电视的研究”。所谓“知识领域”的电视研究,是指不同主体、学科把电视纳入考察范围(“关于”电视)所做出的批评或研究。除了学科交互性以外,与其他研究相比,电视研究的“当下性”、“公共性”更强。电视受众范围广泛,其影响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不是静止的文本,而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社会实践,电视总是与当下、公众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要把电视研究完全供奉在象牙塔中,显然不切实际。围绕电视而生产的信息和知识,庞杂纷繁,很大一部分缺乏学理性。比如说,行业制作与管理的经验、见诸于各种报刊杂志的感想和评论,其读者定位于电视媒体的管理者、生产者,或者面向普通大众,而不针对学者或有兴趣的研究者。这些知识值得关注,却很难说是学术研究,毋宁说,它们是“电视研究”学科的外缘和基础。也有一些严肃的学术研究,关乎电视,其主旨却不在电视,这些相关的知识,也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知识领域”的电视研究。电视研究的视角、方法、结论各有不同,根源于三个同的关注点:1、谁拥有和控制电视(电视的政治经济特性)侧重研究国家的广电政策与法制管理、媒体组织机构与运行理念、资本的话语控制等;2、文本(电视的内容)重点关注电视的内容,节目类型、美学特性、叙事法则、声画符号、社会文化意义等;3、观众(电视的传播媒介特性)聚焦于电视的传播过程和效果,如市场分析、经营管理、效果分析、受众研究等。4“学科”意义上的电视研究,表现出某种整合的趋势,试图有所兼顾,但也有所侧重,强调不能忽视电视的文本和内容。简单地说,知识领域意义上的电视研究,只研究“电视表面上做了什么?”而学科意义上的电视研究,首先就要探讨“电视是什么?”收视率的调查分析,只关心人口学意义上的受众;电视暴力效果研究,只关心电视对社会心理、人的行为的影响;报纸上的电视批评,关心明星八卦;行业的电视管理经验,只关心商业利益电视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个问题,或者说,不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探讨“电视是什么”,并不是说仅拘囿于文本,不及其余,只是强调研究起点和落脚点是“电视”。在所有关于电视的知识领域中,“电视批评”起源最早,再加上批评是从内容出发的,与“电视”关联最为密切,如不严加区分,电视批评往往被等同于电视研究。故此,电视研究的学科化,通常以电视批评的学术化为表征。此外,学科意义上的电视研究,具有鲜明的人文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多元化,譬如说,采用量化研究、质化研究、人种志调查等,但绝不排斥宏观思辨和价值判断。因为,从根本上说,电视研究是关于人精神领域的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与古典的人文传统或现代以来的社会批判精神密切相关。概括地说,作为知识领域的的电视研究,是广义上的,指与电视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作为学科的电视研究,是狭义的,主要指在关注电视内容的基础上,对电视史、电视节目、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的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学术领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学科的电视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自足性,但并非是一个完全确定和封闭的体系,而是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结果。其次,从知识领域到学科,需要一个过程,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获得学术机制的认可,如在教育管理机构中有自己的名目,在大学里开设课程;第二,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社群,包括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学术社团,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出版研究成果等;第三,拥有学术传统,如出现一批被广泛认可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研究专家,拓殖出本领域特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本文探讨电视研究的学科化,集中关注第三个方面的条件。国家、媒体、学者:“电视研究”的学科化从知识领域到学科,是“整体”的转变,不是单纯凭借学者的研究而得以完成的。正如斯皮尔格在回顾美国“电视研究”学科化时所认识到的那样:“美国电视研究在1960年代末开始的学术化,典型地体现出电视媒体与知识生产之间的亲密关联。不管电视学术研究从何种程度上力求保持对电视行业的批评,事实是,电视的学术研究是在媒体的推动下得以产生的。”5由于独特的国情,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属于意识形态机制的一部分,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与美国略有区别,是媒体、知识界和意识形态“合力”推动下的结果。作为知识领域的电视研究,起源于1960年代初期的广电刊物、报纸或杂志上的电视信息或批评,如广播业务、人民日报等。这种新闻式的电视批评,多数是新闻报道、业务总结或读后感之类的杂合体,谈不上严肃的学术研究。但在当时,对普及电视知识,扩大电视影响很有作用,也是学术发展的基础。学科化的最初动力,并非知识界的学术意识,而是来自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众所周之,19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媒体对人才有迫切的需求。迎合这一需求,大学里几个不同学科(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开设了关于电视的相关课程和专业,高校教师在普及电视知识的同时,进行电视研究。1990年代初期,为了教学的需要,他们撰写了一批教材,冠以“电视学”、“电视文化学”、“电视心理学”、“影视学”、“电视艺术学”、“电视美学”等名目。这些著作,普遍缺少创新意识和学术对话意识,只能说是系统的电视知识普及,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素养。当然,也应该辨证地看到,这些工作起到了电视学术启蒙的作用,并非毫无价值。随着电视影响的扩大,媒体要求探索新的经营理念,过去僵化教条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电视的发展;对于党和国家来说,则需要把电视融入到已有的意识形态中去,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而,严肃对待电视以进行学术研究,是他们一致的诉求。1998年,中国电视论纲出版,具有象征性的意味。主编杨伟光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台长,主要参写者共21人,包括电视台高层管理、知名学者、电视期刊主编、电视业界的精英。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立项课题,旨在“改变中国电视传播实践突飞猛进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6中国电视论纲,从宏观上阐明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电视提出的要求,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旨在回答“应该怎么样?”,而无关乎“是怎么样?”。因此,就其学理而言,并没有太多建树。行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需求,成为电视研究学术化的内在动力,营造了整体的学术氛围。在此基础上,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电视研究出现“学科化”的潮流,学者们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在研究上所做出的努力,使作为学科的“电视研究”初具雏形。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广播史的赵玉明,于2000年出版了中国广播电视通史;郭镇之也早于1997年撰写了中国电视史,他们的研究,为电视研究学科的成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电视批评”学术化的意识也凸现出来。电视批评学术化的第一步,务必使“电视”不被轻视,以登上学术的大雅之堂;然后,再谋求方法和理论上的突破。国内要求严肃对待电视批评的呼吁,首先来自电影研究界。与电视一样,电影也是传统观念轻忽流行文化的受害者,然而,不管怎么说,从世界范围来看,自1950年代开始,电影研究已经在学术界觅得一个位置,电影是“艺术”的观念已经被接受,7国内亦是如此。1999年,周安华呼吁“影视批评不应当被视为一般的评论,应当更深刻更自觉”。82000年,李道新建议,“将电影批评学与电视批评学整合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带有学科交叉的特点的影视批评学”。9与此同时,电影研究学者尹鸿(1999)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对“影视文化”进行深入剖析。10然而,电视不能一味借助于电影研究以谋求学术身份的合法化,毕竟“影”与“视”同中有异。2000年,欧阳宏生认识到,以往的一些电视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是从电视本身研究电视,而是从将电视与其他领域有相同或共性的东西进行综合研究。”在电视批评论中,他进一步单独就“电视批评”的概念、历史、理论与方法,在宏观上予以阐释。11200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召开了“电视批评学术建设”的高端论坛,与会者除了高校学者以外,还有媒体的研究人员与管理者。这次会议,与1998年中国电视论纲的出版遥相呼应,是国内与电视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对“电视研究”学科化所做出的持续性努力。表面上,他们关涉的对象为“电视批评”,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批评”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