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12007-2005棉维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1页
FZT12007-2005棉维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2页
FZT12007-2005棉维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3页
FZT12007-2005棉维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4页
FZT12007-2005棉维混纺本色纱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5 9 . 0 8 0 . 2 0 W 1 2 FZ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代替 FZ / T 1 2 0 0 7 - 1 9 9 9 棉维 混纺 本 色纱 线 C o t t o n a n d v i n y l o n b l e n d e d g r e y y a r n 2 0 0 5 - 0 5 - 1 8 发布2 0 0 6 - 0 1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代替 F Z / T 1 2 0 0 7 -1 9 9 9 本色棉维混纺纱线 。 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参照 2 0 0 1 乌斯特统计值修订。本标准与 2 0 0 1 乌斯特统 计值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 采用了其纱线普梳棉纱( 环锭纺) 中下列统计值作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相 关技术指标修订的依据: a ) 纱的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 b ) 纱的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 ; c ) 单纱断裂强度( c N八e x ) ; d )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m%). 本标准与 F Z / T 1 2 0 0 7 -1 9 9 9比较有以下变化: 1 .标准适用范围扩大, 适用于棉纤维含量在 5 0 %及以上棉维混纺本色纱线品质鉴定; 2 .要求部分: 品质指标修订为单纱线断裂强度技术指标; 重量不匀率修订为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技术指标; 黑板条干均匀度修订为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 和黑板条干均匀度并列指标; 增加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 ,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 优等纱十万米纱疵技术指标。 本标准技术标准水平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 一等品接近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陆肇基、 周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J 5 1 9 - 1 9 S 2 , FZ / T 1 2 0 0 7 - 1 9 9 9 ,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与维纶( 棉型短纤维) 混纺, 棉纤维含量在5 0 %及以上的棉维棍纺本色纱线产品的 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机制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维混纺 本色纱线的 品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3 9 8 -1 9 9 3 棉本色纱线 G B / T 2 5 4 3 . 1 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 1部分: 直接计数法 G B / T 2 5 4 3 . 2 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 2部分: 退捻加捻法 G B / T 2 9 1 0 -1 9 9 7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 B / T 3 2 9 2 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 G B / T 3 9 1 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 / T 4 7 4 3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 F Z / T 0 1 0 5 。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F Z / T 1 0 0 0 7 -1 9 9 3 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 Z / T 1 0 0 0 8 -1 9 9 6 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分类 3 . 1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 1 0 0 0 m棉维混纺本色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B ) 表示, 单位 为特克斯( t e x ) . 3 . 2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原料代号, 棉为C, 维纶为 V。棉与维纶混纺比例的写法规定为: 棉的含量/ 维纶的含量 , 例如: 棉 5 0 %, 维纶 5 0 , 应写为 C / V 5 0 / 5 0 0 3 . 3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量混纺比例, 以棉公定 回潮率 8 . 5 %和维纶公定回潮率 5 . 0 %, 加权平均计算, 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取舍为一位, 其计算见式( 1 ) ; WC XPC+WvxPv 1 00 。 . . 。 . . . (1 ) 式 中: W棉维混纺本色纱线公定回潮率, %; W C 棉公定回 潮率, %; Wv 维纶公定回潮率, %; P C 棉含量比 例, %; P v 维纶含量比例, %。 3 . 4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标准重量 3 . 4 . 1 1 0 0 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按式( 2 ) 计算: m , 一 _T ,1 0 ( 2 )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式中: mg -1 0 0 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单位为克每百米( g / 1 0 0 m) ; 五纱线线密度, 单位为特克斯( t e x ) , 3 . 4 . 2 1 0 0 m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按式( 3 ) 计算: T. m a =而x l o o 1 0 0+ W . . . . . . . . . . . . . (3) 式 中: 刀 之 d 1 0 0 m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 单位为克每百米( g / 1 o 0 m) ; 纱线线密度, 单位为特克斯( t e x ) ; 公定回潮率, %。 界W 3 . 5 单纱和股线设计线密度必须与其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等。纺股线用的单纱设计线密度值应保 证股线 的设计线 密度与其公称线 密度相 等。 3 . 6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公称线密度的1 0 0 m标准重量应按棉与维纶不同混纺比例即不同回潮率分别计算。 4要求 4 . 1 棉维混纺本色纱( 棉含量在 7 0 %以下一5 0 ) 的技术要求见表t o 表 1 棉维混纺本色纱( 棉含f在 7 0 %以下5 0 ) 的技术要求 公称线 密 度 / t e x 等 别 技术指标 单纱断裂 强 力 变 异 系数 C V / ( 0/ a ) 镇 百 米 重 量 变 异 系 数 C V / ( 肠 ) 簇 条干均匀度 黑 板 棉 结粒数/ ( 粒/ 9 ) ( 黑 板 棉 结 杂 质 总粒数/ ( 粒 / g ) ( 优等纱 十 万 米 纱疵/ ( 个/ 1 0 动 ( 单 纱 断 裂 强 度 / ( c N 八 e x ) ) 百 米 重 量 偏 差 / ( % ) 黑板条干均匀度 1 0 块板比例 ( 优 , 一 , 二 , 三) 不 低 于 条 干 均 匀 度 变 异 系 数 C V / ( 0/ a ) 镇 1 1 一 1 3 优 1 2 . 02 . 77 :3 :0 :01 8 . 53 5 47 5 0 11 . 5 士 2 . 5 1 6 . 53 . 70 :7 :3 :02 1 . 56 58 0 21 . 05 . 00 :0 ,7 :32 4 . 51 0 51 2 5 1 1 . 71 3 . 5 - 1 5 优 1 1 . 52. 77 :3 :0 :01 8 . 03 54 7 1 6 . 03 . 70 :7 :3 :02 1 . 06 58 0 2 0 . 55 . 00 :0 :7 :32 4 . 01 0 51 2 5 1 1 . 9 1 5 . 5- 2 0 优 1 1 . 02 . 77 :3 10 :01 7 . 53 54 7 1 5 . 53 . 70 :7 :3 102 0 . 56 58 0 2 0 . 05 . 0 0 :0 :7 ,3 2 3 . 51 0 51 2 5 1 2 . 1 2 0 . 5 - 3 0 优 1 0 . 52 . 77 :3 :0 :01 7 . 03 547 1 5 . 03. 70 :7 :3 :02 0 . 06 58 0 1 9 . 55 . 0 0 :0 :7 :3 2 3 . 01 051 2 5 1 1 . 9 31 一 3 5 优 1 0 . 02 . 7 7 :3 :0 :0 1 6 . 53 547 1 4 . 53 . 7 0 :7 :3 ;0 1 9 . 56 580 1 9 . 05 . 0 0 : 0 :7 :3 2 2 . 51 051 2 5 1 1 . 73 6- -8 0 优 9 . 52 . 7 7 :3 :0 :0 1 6 . 03 547 1 4 . 03 7 0 :7 :3 :0 1 9 . 06 58 0 1 8 . 55 . 00 :0 :7 :32 2 . 01 051 2 5 F Z/ T 1 2 0 0 7 -2 0 0 5 4 . 2 棉维混纺本色纱( 棉含量在 7 0 %及以上) 的技术要求见表 2 , 表 2 棉维混纺本色纱( 棉含f在 7 0 %及以上) 的技术要求 公称线 密 度 / t ex 等 别 技术指标 单纱断裂 强 力 变 异 系数 C V / ( %) 镇 百 米 重 量 变 异 系 数 C V ( 线) ( 条 干 均 匀 度 黑板棉 结 粒 数 / ( 粒 / g ) 簇 黑 板 棉 结 杂 质 总 粒 数 / ( 粒 / g ) ( 优等纱 十 万 米 纱 疵 / ( 个/ 1 0 . ) 成 单纱断裂 强 度 / ( c NA- ) ) 百 米 重 量 偏 差 / ( % ) 黑板条干均匀度 1 0块板比例 ( 优 : 一 : 二 : 三) 不 低 于 条 干 均 匀 度 变 异 系 数 C V / ( 0/ a ) ( 1 1 - 1 3 优 1 2 . 02 . 7 7 :3 :0 +0 1 8. 54 05 0 5 0 1 1 . 7 士 2 . 5 1 6 .53 . 70 :7 :3 :0 2 1 . 57 08 5 21 . 0 5 . 00 : 0 :7 :3 2 4. 51 1 51 3 5 1 1 . 9 1 3 . 5 1 5 优11 . 52 . 77 :3 :0 :0 1 5. 04 05 0 16 . 03 . 70 1 7 ;3 :0 2 1 . 07 08 5 2 0 . 55 . 00 : 0 :7 :3 2 4. 01 1 51 3 5 1 2 . 1 1 5 . 5 - 2 0 优11 . 02 . 77 :3 :0 +01 7. 5 4 05 0 1 5 . 53 . 70 z 7: 3 :02 0. 5 7 08 5 2 0 . 05 . 00 : 0 :7 :32 3 . 5 1 1 51 3 5 1 2 . 3 2 0 . 5 - 3 0 优1 0 . 52 . 77 : 3 ,0 -01 7. 0 4 0 5 0 1 5 . 03 . 70 : 7 : 3 :02 0. 0 7 0 8 5 1 9 . 55 . 00 z0 : 7 :32 3 . 0 1 1 5 1 3 5 1 2 . 1 3 1 一 3 5 优 1 0 . 02 . 77 :3 :0 :01 6 . 5 4 0 5 0 1 4 . 53 . 70 :7: 3 :01 9. 5 7 0 8 5 1 9 . 05 . 00 :0 : 7 :32 2. 51 1 51 3 5 3 6 8 0 优 9 . 52 . 77 :3 :0 “01 6 . 0 4 0 5 0 1 1 . 91 4 . 03 . 70 “ 7 “ 3 :01 9. 07 08 5 1 8 . 55 . 00 “0 : 7 :32 2 . 01 1 51 35 4 . 3 棉维混纺本色线( 棉含量在 5 0 %及以上) 的技术要求见表 3 , 4 . 4 分等规定 4 . 4 . 1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 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 方法进行试验, 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 4 . 4 . 2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 一等、 二等, 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 4 . 4 . 3 优等棉维混纺本色纱以 单纱断 裂强力变异系数C V ( Y O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写) 、 条干均匀 度、 黑板棉结粒数、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 十万米纱疵六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4 . 4 . 4 一等、 二等棉维混纺本色纱以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条 干均匀度、 黑板棉结粒数、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五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4 . 4 . 5 优等棉维混纺本色线以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Y O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 条干均匀 度变异系数 C V ( %) , 黑板棉结粒数、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五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4 . 4 . 6 一等、 二等棉维混纺本色线以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 V(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 黑 板棉结粒数、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四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3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表 3 棉维混纺本色线( 棉含.在 5 0 %及以上) 的技术要求 4 . 4 . 7 单纱( 线) 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 在单纱( 线)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和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 V ( %) 两项指标原评定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理。如单纱( 线) 断裂强度和百米 重量偏差都超出范围时, 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 4 . 4 . 8 检验单纱条干均匀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 两者 中的任何一种。 但一经确定, 不得任意变更。产品发生质量争议时, 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 ) 为准。 4 . 5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百米重量偏差月度累计, 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 全月生产在 1 5 批以上的品 种, 应控制在士。 . 5 %及以内。 试验方 法 5 . 1 试验条件 5 . 1 . 1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5 . 1 . 2 由于生产需要, 要求迅速检验产品的质量, 可采用快速试验方法。快速试验可以在接近车间温 湿度条件下进行, 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产品发生质量争议时, 以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 条件下的试验为准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5 . 2 试验周期 一般为两天试验一次, 以一次试验为准, 作为该批纱的定等依据。节假 日的生产量, 可与相邻批并 批, 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5 . 3 试样 5 . 3 . 1 纱的黑板条干均匀度、 十万米纱疵、 纱线的黑板棉结粒数、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的检验皆 采用筒 子纱线( 直接纬纱用管纱或管线) , 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均采用管纱或管线。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 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 5 . 3 . 2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Y O ) 、 百米重 量偏差的取样数和试验次数见表4 e 表 4管纱取样数 和试验次 数 5 . 3 . 3 生产厂为减少拔管数, 开台数在五台及以下的品种, 可拔取 1 5管, 每管摇取两缕。 54 试验方法 5 . 4 . 1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 V ( % ) 和百米重量偏差的试验方法按G B / T 4 7 4 3 执行。其中 百米重量变 异系数 C V ( 0 o ) 采用方法一, 线密度采用方法三。百米重量偏差的计算见式( 4 ) ; D=mz - 卫 n 0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 一(4) 式 中: D百米重量偏差, %; ma z 试样实际干燥重量, 单位为克每百米( g / 1 0 0 m ) 风 试样设计干燥重量, 单位为克每百米( g / 1 0 0 m) 5 . 4 . 2 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 V( %) 的试验方法按 G B / T 3 9 1 6执行。单纱线 断裂强度和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 的试样可与百米重量偏差用同一份试样, 单纱每份试样 3 0 个管纱, 每管测试两次, 总数为 6 0 次( 开台数在五台及以下者, 可每份试样 1 5 个管纱, 每管测试四 次) 。单线每份试样 1 5个管纱, 每管测试两次, 总数为 3 0 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 纱 线均为2 0 个管纱, 每管测试五次, 总数为 1 0 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 5 . 4 . 3 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试验方法按 G B / T 3 9 8 -1 9 9 3中附录 A( 补充 件) 执行, 棉维混纺本色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参照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 5 e 表 5棉维混纺本色纱黑板条干 均匀度试验 参照采用标准样照编号 公称线密度八e x 等 别 标准样照编号 1 11 5 优 等 一 等: : : 1 6 一 2 0 优 等 一 等: : 213 0 优 等 一 等: : 3180 优 等 一 等: : FZ / T 1 2 0 0 7 - 2 0 0 5 5 . 4 . 4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试验方法按GB / T 3 2 9 2 执行。 5 . 4 . 5 十万米纱疵( A , +B , +C 3 +D ) 的试验方法按 F Z / T 0 1 0 5 0 执行。 5 . 5 纱线成包重, 5 . 5 . 1 在确定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时, 应进行回潮率试验, 然后计算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测 试回潮率的仪器, 筒子纱线、 管纱线和绞纱线均使用电热烘箱。 5 . 5 . 2 管纱线或筒子纱线的取样, 每批量在 2 t 及以下, 每0 . 2t 取样一个, 但不得少于六个, 批量在2t 以上 , 其超过 2t 的部分 , 每 。 . 5 t 取一个, 取样应随机均匀, 并注意生产班次的代表性。管纱线或筒子 纱线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时( 筒子纱线应采取距边纱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处) , 可采用间接称重法或直接称 重法。 5 . 5 . 2 . 1 间接称重法: 采样前将管纱线或筒子纱线称其重量, 然后摇取试样, 采样后再将管纱线或筒子 纱线称其重量, 两次称得重量的差数即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将试样放人烘箱中烘干, 称得重量, 再计 算回潮率。 5 . 5 . 2 . 2 直接称重法: 先将筒子纱线外层去除到约三分之一厚处用刀子划断内层纱线, 并将其剥下称 取重量, 作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放人烘箱中, 烘干后称得重量, 再计算回潮率。 5 . 5 . 3 绞纱线的取样, 每批量在 2t 及以下的取样总重量不少于 7 5g , 2t 以上取样总重量不少于 1 5 0 g . 5 . 5 . 4 烘箱测试回潮率按照 G B / T 4 7 4 3执行。 5 . 5 . 5 在成包过程中, 如因温湿度升降而影响回潮率变化时, 可按温湿度情况, 分阶 段进行回潮率试 验 , 根据不同阶段的试验回潮率, 分别计算不同阶段的成包干燥重量, 不得混淆。 5 . 5 . 6 根据实际回潮率, 按式( 5 ) 计算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m G 二 m s X 1 0 0十W 1 0 0+WS . . . . . . . . . . . . . . . (5 ) 式中 : m e 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单位为千克( k g ) ; ms 取样时该批纱线的实际重量, 单位为千克( k g ) ; W公定回潮率, %; Ws 该批纱线试样的实际回潮率, %。 56试验 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线的 各种试验结果是由 该项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 计算结果表示, 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值精 确度, 除已规定者外, 按表 6 规定。 表 6 计 算值的修约规定 1 厂一小 数 点 后 有 效 位 数 单纱线断裂强度八c N / t e x ) 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 V /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GV / ( %)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 V / ( %) 黑板条干均匀度/ 块 黑板棉结粒数及棉结杂质总粒数/(粒/ 9 ) 十万米纱疵/ ( 个/ 1 0 m) 百米重量偏差/(%) 纤维含量/(%) 百米重量( 每批平均) / ( g 八0 0 m ) 平均线密度八e x 折算重量用回潮率/(%) 捻系数 线 密 度 开 方 整数 整 数 整数 1 1 3 1 2 整 数 2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6 检验 规则 按 F Z / T 1 0 0 0 7规定执行 。 7 标志、 包装 7 . 1 标 志 按 F Z / T 1 0 0 0 8 -1 9 9 6 执行。 7 . 2包装 按 F Z / T 1 0 0 0 8 -1 9 9 6 执行。 F Z / T 1 2 0 0 7 -2 0 0 5 附录A ( 规范性 附录) 几项指标 的规定 A . 1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 %) 应严格控制, 其差异绝对数不允许超过士2 . 0 %, 例如: 5 0 / 5 0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允许范围 为棉5 2 . 0 0 0 4 8 . 。 %, 维纶4 8 . 0 0 0 5 2 . 。 %。 棉维纤维含量的 试验方法按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执行。试验周期, 每周不少于一次。 A . 2 棉维混纺本色纱线实际捻系数控制范围为经纱2 8 0 -4 0 0 , 纬纱 2 8 0- 3 8 0 , 针织用纱 2 6 0 - 3 6 0 , 股 线 3 0 0 -5 0 0 。有特殊要求另订协议。纱线捻度试验方法按 G B / T 2 5 4 3 . 1和GB / T 2 5 4 3 . 2规定执行。 纱线的捻度试验取样规定: 各品种各机台每月至少轮试一次, 试样应在各机台上均匀随机拔取, 每台两 个管纱, 但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 每管测试两次, 总数 4 0次。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工艺上的调整 影响捻度时, 都应随时试验, 使实际捻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