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0-03-24 颁布
  • 2000-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pdf_第1页
LY-T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pdf_第2页
LY-T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pdf_第3页
LY-T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L Y / T 1 5 7 2 -2 0 0 0前台 本标准所规定的经营技术和各项指标是实施定向 培育、 分类经营、 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 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 是检查验收的规范。 同时, 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先进统一的次生林经营技术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 、 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黑龙江省林业厅、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 辽宁省林业厅、 吉林省林业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祥伟、 丁宝永、 王庆成、 张彦东、 陈立新、 刘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东北、 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L Y / r 1 5 7 2 - - 2 0 0 0Ma n a g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f o r e s t i n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a n d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r e g i o 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和采伐更新调查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东北、 内蒙古( 东部) 山地天然次生林的经营2 弓 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 / T 1 5 7 7 6 -1 9 9 5 造林技术规程L Y / T 1 4 9 4 - - 1 9 9 9 东北、 内蒙古国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3 总则 根据森林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演替规律, 模拟自 然, 建立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多功能高效稳定复合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运用“ 生态效应区” 理论, 利用已有林隙和有序地开拓生态效应区, 改变下垫面, 优化环境, 创造新种群的空白 生态位, 引进新种群, 形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群落。 通过规范的分类经营技术加强东北、 内蒙古( 东部) 地区天然次生林的集约经营, 保护、 恢复、 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 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 达到高产、 优质、 高效、 稳定的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3 . 1 根据经营目的将东北、 内蒙古东部夭然次生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 禁伐区) 、 一般生态公益林( 一般生态保护区) 和商品林( 商品林经营区) , 在此基础上, 依现实林分状态划分经营类型3 . 2 对抚育型的林分, 采用分层抚育的技术, 抚育主林层, 调整亚主林层, 促进演替层, 转化更新层以促进各层次协调发展, 形成稳定、 优化的复层林群落。13 对利用型的次生林, 同时采用梯度采伐、 分层抚育的理论与技术, 以实现森林的循环更新和多种资源的定向培育。3 . 4 对封育型林分, 通过采取全封、 半封和轮封等技术措施, 促进森林的恢复。I5 对改造型林分, 通过更替更新树种、 改善立地条件等技术措施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4 培育目标4 . 1 商品林培育目标4 . 1 . 1 ;i _ 木规格指标 . u目标是以培育用材林、 山杨 - 一中小径材 桦树 大中小径材工业原料林为主, 大、 中、 小径材相结合, 依培育的树种不同规定如下。红松一 一 大径材樟子松大中径材国家林业局2 0 0 0 一 0 3 一 2 4 批准2 0 0 0 一 0 7 一 0 1 实施L Y / T 1 5 7 2 -2 0 0 0 栋类大中径材云杉大中小径材 三大硬阔大中径材落叶松大中小径材 硬阔类一一 大中径材软阔类大中小径材4 . 1 . 2 质量指标4 . 1 . 2 . 1 造林成活率按G B / T 1 5 7 7 6 执行。4 . 1 . 2 . 2 天然更新频度按G B / T 1 5 7 7 6 执行。4 . 1 . 2 . 3 培育良好干形4 . 1 . 2 . 4 主伐时大中径材所占比例不少于5 0 /-6 0 /04 . 1 . 3 生长指标 不同生态区不同次生林类型生长量指标如附录A所示。4 . 1 . 4 保持林分稳定, 实现生物自肥, 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 增强生态功能, 保护生态环境。4 . 2 生态公益林培育目 标4 . 2 门通过森林资源的培育, 以达到提高林分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次生林生态功能和作用为总目 标。4 . 2 . 2 对重点生态公益林, 要求安全蓄积量达 1 5 0 m / h m , 以上; 一般生态公益林, 要求安全蓄积量达l 0 0 m / h m 以上。5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天然次生林原始林由于长期反复的干扰, 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发生树种更替, 在次生裸地上形成的次生森林群乐落5 . 2 重点生态公益林 在对已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和其他特种用途林已 经实施保护的基础上, 将江河源头、 河流两岸、 水库周围、 分水岭两侧、 坡度较大、 土层较薄、 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生态脆弱带的天然次生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包括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护岸林、 护路林、 风景林及特种用途林。5 . 3 一般生态公益林 将界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培育区和商品林培育区之间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过渡区域划分为一般生态公益林。5 . 4 商品林 指交通便利、 地势较平缓、 立地质量高, 并以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为目的的天然次生林。5 . 5 培育型次生林 具有培养前途和培育价值的林分, 通过调整结构、 加强管理、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生长、 培育干形, 能达到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的次生林5 . 6 改造型次生林 没有培育前途、 经济价值小、 产量低及具有严重病虫危害的天然次生林。5了 封育型次生林 坡度在3 6 。 以上、 土层薄、 岩石裸露、 交通不便, 人力不及和不易更新或破坏严重, 有复生能力的林分。5 . 8 利用型次生林 林分或优势树种已达到工艺成熟的次生林。5 . 9 林分 群体林木内部结构特征相同的森林。L Y / T 1 5 7 2 -2 0 0 05 . 1 0 主林层 当森林演替到一定阶段时, 处于最上部的层次群体为主林层, 而达到工艺成熟标准的主林层又称为利用层。5 . 1 , 亚主林层 在复层异龄混交林中, 将平均高度低于主林层1 5 %-2 0 %的第二层群体称为亚主林层。5 . 1 2 演替层 在林内主林层以下, 超过 1 . 5 m高度以上的幼树5 . 1 3 更新层 在林内演替层以下的幼苗或幼树层次。5 . 1 4 霸王树 居上层林冠, 冠形庞大, 树干分叉多节, 既无培育前途又影响相邻林木生长的林木。5 . 1 5 林隙 在林内由于人为或自 然力形成的仍保持森林环境特点的空地, 面积为2 5 m 以上。5 . 1 6 效应带 在天然次生林内有序开辟一定宽度的并具有优化森林环境特点的空带。5 . 1 7 低产林 经过多次破坏或立地条件与树种不适或多代萌生的无培育前途的林分。 速生树种生长量低于3 . 0 m / ( h m a ) , 慢生树种生长量低于 1 . 5 m / ( h m a ) .5 . 1 8 下木 生长在林内的灌木和不能达到主林层高度的小乔木。5 . 1 9 灌木 多年生木本植物, 通常无明显主干, 高一般在3 . 0 m以下。5 . 加速生树种 杨、 桦、 落叶松等树种。5 . 2 1 中生树种 水曲柳、 胡桃揪、 榆、 锻、 云杉、 樟子松。5 . 2 2 慢生树种 黄波罗、 红松、 色木、 栋类、 冷杉。5 . 2 3 安全蓄积量 是评价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指标, 指林分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作用所要求的最低单位面积蓄积量, 单位通常为m / h m 6 . 1生态区和生产力等级划分 生态区域划分 根据积温、 水分、 地貌等因素, 将东北内蒙( 东部) 区划为三个气候带、 五个地区、 八个生态区( 参见附录A ) , 分述如下:6 . 1 . 1 气候带划分( 热量指标) 暖温带: )1 0 的积温为3 2 0 0 以上。 温带: )1 0 的积温为1 7 0 0 3 2 0 0 C o 寒温带: )1 0 C 的积温为6 0 c m为一 类;6 . 2 . 2 土壤厚度3 0 - 6 0 c m为 二类;6 . 2 - 3 土壤厚度3 0 c m为三类。了 次生林类型和树种7 . 1 次生林类型( 以优势树种划分)7 . 1 . 1 杨桦林 包括以杨、 桦为优势树种的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山杨、 大青杨、 香杨、 甜杨、 白桦、 东北白桦、 黄桦、黑桦等组成。了 门. 2 栋类林 包括蒙古栋、 辽东栋等了 门. 3 硬阔叶林 包括以水曲柳、 胡桃揪、 黄波罗、 色木、 榆树等树种形成的混交林。7 . 1 . 4 软阔叶林 包括柳、 桦、 赤杨、 锻树等树种组成的混交林7 . 1 . 5 针阔混交林 主要指“ 栽针保阔” 抚育改造天然次生林中所形成的人工红松、 人工云杉、 人工落叶松与天然阔叶树的混交林。了 门. 6 灌丛 包括柳从、 棒丛、 胡枝子丛等。了 . 2 次生林主要树种7 . 2 . 1 杨桦类 山杨( P o p u l u s d a v i d i a n a ) 香杨( P o p u l u s k o r e a n a ) 大青杨( P o p u l u s u s s u ri e n s i s ) 甜杨( P o p u l u s s u a v e o l e n s ) 白 桦( B e t u l a p l a t y p h y l l a ) 黑桦( B e t u l a d a h u ri c a ) 黄桦( B e t u l a c o s t a t a )7 . 2 . 2 栋类 蒙古柞( Q u e r c u s m o n g o l i c a ) 辽东栋( Q u e r c u s l i a o t a n g e n s i s )7 . 2 . 3 硬阔类 家榆( U l m u s p u m i l a ) 黄榆( U l m u s m a r c r o c a r p a ) 裂皮榆( U l mu s l a c i n i a t a ) 春榆( U l m u s p r o p i n g u a )L Y / T 1 5 7 2 -2 0 0 0 械类( A c e r s p p . )7 . 2 . 4 软阔类 柳( S a l i x s p ) 赤 扬( A l n u .s s p ) 紫 锻( T i l i a a m u r e n s i s ) 糠 锻( T i l i a m a n d s h u r i c a )7 . 2 . 5 三大硬阔 胡桃揪( J u g l a n s m a n d s h u r i c a ) 水曲 柳( F r a x i n u s m a n d s h u r i c a ) 花曲柳( F r a x i u n s r h y c h o p h y l l a ) 黄 波 罗 ( P h e l l o d e n d r o n a m u r e n s e )了 . 2 . 6 针叶树类 红松( P 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 樟子松( P i n u s s y l v e s t r i s v a r . m o n g o l i c a ) 油松(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 兴安落叶松( L a r i x g m e l i n i i ) 长白落叶松( L a r i x o l g e n s i s ) 日 本落叶松( L a r i x l e p t o l e p i s ) 鱼 鳞云 杉( P i c e a j o z o e n s i s ) 红皮云 杉( P ic e a k o r a i e n s i s ) 冷杉( A b i e , n e p h r o l e p is ) 沙松( A . h o l o p h y l l a )7 . 2 . 7 灌木类 毛棒子( C o r y l u s m a n d s h u r i c a ) 棒子( C o r y l u s h e t e r o p h y l l a ) 胡枝子( L e s p e d e z a b i c o l o r ) 柳类( S a l i x s p p . ) 暴马 子( 白 丁 香) ( S y r i n g a a m u r e n s i s )8 次生林经营 根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要求, 依森林经营目 的不同将天然次生林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 针对现实林分状况确定经营类型, 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8 门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8 . 11 封育型重点公益林经营 适用于封育型次生林中安全蓄积量1 5 0 m / h m 且林分生长出现负增长的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分。采取梯度抚育、 循环更新技术措施。8 . 1 . 2 - 1 适宜在复层异龄林中进行。8 . 1 . 2 . 2 在具备条件的林分内 依次划分出主林层、 亚主林层、 演替层、 更新层8 . 1 . 2 . 3 对主林层实行生长抚育, 蓄积强度不超过 3 0 %, 抚育后要求单位面积蓄积量不低于安全蓄积量1 5 0 m / h m ,8 . 1 . 2 . 4 对亚主林层实行间伐, 其强度按照经营密度表或管理图所规定的定量指标进行。8 . 1 . 2 . 5 对演替层和更新层要适时抚育, 如果更新频度小于6 0 0 0 , 则需要根据林地条件和林分需要,进行人工更新, 以达标准。8 门. 2 . 6 经过抚育后的林分, 当主林层营养空间不足, 则应进行第二次抚育, 不同地区、 不同的树种, 其抚育间隔期( 回归期) 不同。8 . 2 一般生态公益林经营8 . 2 . 1 封育型一般生态公益林经营 适用于封育型次生林中蓄积量小于安全蓄积量( 1 0 0 m / h m ) 的一般公益林林分。 技术措施包括:8 . 2 . 1 . 1 全封 对实行封山育林的地块, 应划清边界, 标明四至, 设立标牌, 落实责任。 在封山育林区内应杜绝樵采、垦荒、 放牧等, 严格限制人为活动。 封育期间, 禁止采伐、 放牧、 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8 . 2 . 1 . 2 半封 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行封禁, 严格保护目 的树种幼苗、 幼树, 在天然更新难以成林的条件下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林隙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同时, 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樵采、 割草、采集等活动。8 . 2 . 1 . 3 轮封 将封育区划片分段, 轮流封禁。8 . 2 . 2 改造型一般公益林经营 适用于次生林中没有培育前途、 经济价值小、 生态功能低下、 产量低以及具有严重病虫害的一般公益林。8 . 2 . 2 . 1 灌丛改造技术8 . 2 . 2 . 1 . 1 效应带改造 在均匀分布的灌丛中每隔4 6 m宽开拓一条相同宽度的效应带, 伐除带上所有灌丛, 保留适宜的有价值的目 的树种, 在效应带中, 栽植2 - 3 行目的树种, 要视立地条件而选择树种, 株行距为1 . 5 mx1 . 5 m, 边行距灌丛1 . 2 5 m, 形成乔灌混交林。8 . 2 . 2 . 1 . 2 块状改造 在灌丛分布不均, 更新频度低于6 0 %的条件下, 采取块状造林, 其树种选择要适应立地条件, 株行距为1 . 5 m X 1 . 5 m或1 . 5 mX 2 . 0 m, 以 形成灌丛与针叶树的镶嵌分布格局。8 . 2 . 2 . 1 . 3 丛状造林 在灌丛分布不均的条件下, 于灌丛之间可采取丛状造林, 即每丛2 - - 3 株, 丛内株行距为。 . 5 mX0 . 5 m, 丛间距1 . 5 mx 1 . 5 m或1 . 5 mX 2 . 0 m,8 . 2 - 2 . 2 疏林地改造技术8 . 2 - 2 - 2 . 1 林隙造林 在疏林地的 林隙中, 栽植适宜立地条件的阴 性或中庸性树种, 株行距为1 . 5 mX 1 . 5 m , 1 . 5 mX2 . 0 m 或2 . 0 mX 2 . 0 m, 形成斑块复合群落。 在造林之前对不同 大小的林隙 进行整地, 即在林隙中 清除灌木和杂草,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穴状整地, 穴深2 5 3 0 c m, 穴径为4 0 -5 0 c m, 拣出石砾和树根, 使其L Y / T 1 5 7 2 -2 0 0 0成小丘形以利保墒。为新栽种群创造适宜生态位。8 . 2 - 2 - 2 . 2 林冠下造林 在林木分布均匀的条件下, 采取林冠下均匀造林, 首先在林下进行清理, 按照人工更新的要求, 清除灌木和杂草, 保留有价值目 的树种, 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地, 穴径4 0 c m, 穴深2 5 3 0 c m, 在其内 栽植阴 性或中庸性树种2 5 0 0 株一3 0 0 0 株, 株行距为1 . 5 mX 1 . 5 m , 1 . 5 mX 2 . 0 m或2 . 0 mX 2 . 0 m, 形成复合混交群落。 三大硬阔混交林: 形成红松、 硬阔复合混交群落。 硬阔混交林: 形成红松硬阔复合群落。 软阔叶林: 形成红松软阔混交复合群落。8 . 2 - 2 . 3 低产林改造技术8 . 2 - 2 - 3 . 1 林隙造林 此模式适宜低产林林隙分布较多的林分, 采取“ 先造后抚” 的技术措施, 即根据林隙所提供的空白生态位, 因地因林而异, 栽植人工更新层, 以填充空白生态位, 达到生态位饱和为止。 在林隙中栽植人工更新层之前, 必须清除港丛, 进行穴状整地, 为 新栽幼林成活、 成林、 成材创造良 好的环境。 在幼林生长受到影响时, 应不断伐掉抑制生长的上层阔叶树, 并抚育一部分天然阔叶树, 使人工更新层、 夭然更新层和演替 层均衡协调发展, 成为 统一 体, 达到 更换树种的目 的。 每公顷 栽植1 5 0 0 3 0 0 0 株。8 . 2 - 2 - 3 . 2 效应带造林 在林木分布均匀的条件下, 每隔一定距离开辟一条效应带, 其保留带与效应带的比例为6: 6 .8 : 8 . 1 0 : 1 0 ( m ) , 间伐强度不超过5 0 写, 以发挥生态效应,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森林恢复。 在效应带中的林木全部伐除, 但要保留有价值的夭然更新树种、 经济植物, 在效应带中栽植人工更新层每公顷3 3 3 3 -4 4 4 4 株, 在保留 带中, 每公顷 栽植1 5 0 0 - 2 5 0 0 株, 这种开拓效应区的造林方式将形成主林层与更新层混交协同发展, 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8 . 2 - 2 . 13 全面改造 适用于目的树种无培育前途的残林和因不适地适树造成的低产林。清除全部乔、 灌木, 然后选择适宜树种进行人工更新 在改造过程中, 要注意保留珍贵的 针、 阔叶目 的树种幼树和萌芽植株, 以形成复层混交林。为防止水土流失, 全面改造每块面积不能大于5 . O h m ,8 . 2 . 3 培育型一般公益林经营8 . 2 - 3 - 1 透光抚育 在幼龄林中进行, 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 伐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藤本植物、 灌木和非目的树种, 以及目的树种中部分生长不良的林木; 对纯林主要是伐除过密的质量低劣、 无培育前途的林木8 . 2 . 3 . 1 . 1 间伐对象 主要伐除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藤本植物、 灌木和非目的树种。 对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混交树种要适当保留, 使之成为混交林。8 . 2 . 3 . 1 . 2 透光伐时间 要视目的树种受压程度而定, 如果针阔混交林目的树种生长受压, 应及时间伐。 间隔期长短, 视目的树种受压情况而定, 一般5 -6 年。8 . 2 . 3 . 1 . 3 间伐强度 一般针阔混交林, 主要指红松、 云杉、 兴安落叶松与夭然阔叶树的混交林, 由于阔叶树生长快, 抑制 了针叶树的生长, 因此应及时抚育。其强度用经营密度表控制, 透光抚育后的林分蓄积量要求不低于 6 0 m / h m ,8 . 2 . 3 . 1 . 4 透光伐方法 第一种, 带状抚育, 即在混交林的株间, 全部伐除天然阔叶树, 保留行间的阔叶树, 使针叶树和阔叶 树形成带状混交。L Y / T 1 5 7 2 -2 0 0 0 第二种, 块状、 团状抚育, 在随机群团分布的针阔混交林中, 伐除团、 块状分布的抑制针叶树生长的阔叶树, 尤其霸王树必须伐除, 以形成块状针阔树种混交林。 第三种, 采用有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 清除杂草和妨碍目的树种生长的乔木和灌木。8 . 2 . 3 . 2 生长抚育 在中龄林中进行, 主要目的是扩大林木营养空间, 调整单位面积上株数, 伐除生长不良林木促进径级生长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8 . 2 . 3 . 2 . 1 林木分级 根据林木在林分中生长状态1 竞争地位、 形态特点、 在林分的作用、 培育前途, 将林木划分为三级即 : A级木: 优良 木, 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 树干通直, 天然整枝良好, 树冠发育均匀, 生长旺盛, 形体好的林木。 B级木: 辅助木, 有利于促进优良木天然整枝和良好干形以及对林地起良 好作用的林木。 C级木: 枯立木、 病虫害木、 弯曲木、 多头木以及有碍优良 木生长的林木。 也可按小群体相对分级法进行分级: 即以任意一株林木为中心, 生态上密切相关的一组林木称为小群体。 A级木: 在小群体中最高最粗、 长势良好、 在林分中起主导作用、 属于第一林冠; B级木: 高度和A级木相同、 径生长稍细、 树冠底部受A级木压抑、 同属第一层林冠; C级木: 生长点露在郁闭层外, 高径生长不良、 处于半被压状态、 属于第二层林冠; D级木: 生长不良、 在林冠郁闭层以下、 处于全被压状态; E级木: 处于枯死或濒死状态。8 . 2 . 3 . 2 . 2 间伐对象 根据林木分极. 伐除所有压抑培育木生长的林木8 . 2 - 3 - 2 . 3 间伐时间 根据不同树种经营密度表和林木自 然稀疏程度以及树冠长度确定间伐时间,8 . 2 - 3 - 2 . 4 间伐强度 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 确定间伐强度。以经营密度表( 附录B ) 作为宏观控制株数的指标( 以上层林木为主) , 以 林木分级作为选择间伐对象的依据。 株数强度控制在2 5 %- v 3 0 %, 蓄积强度为1 5 0 0-3 0 %, 要求间伐后的林分蓄积量不低于8 0 1 0 0 m / h m 8 . 2 . 3 . 2 . 5 抚育方式8 . 2 . 12 . 5 . 1 下层抚育。适于单层林, 采伐下层林木, 以加快径级生长。8 . 2 . 12 . 5 . 2 上层抚育。适于林冠下更新造林, 对上层林木进行间伐抚育, 以促进更新层的生长。8 . 2 . 3 . 2 . 5 . 3 综合抚育。适于复层林和混交林, 间伐林木分布林冠层的各部位, 伐除有害木、 保留有益木、 培育优良木。8 . 2 - 3 . 3 分层抚育 适于异龄复层结构林分。即抚育主林层, 促进演替层, 转化更新层, 调控各层需光量, 使林分各层次协调发展形成优化群落结构。8 . 2 . 3 . 3 . 1 林木分层 主林层: 即林分最上的层次, 全部受光。 亚主林层; 比主林层低, 高度低于主林层 1 5 0 0 -2 0 %, 能接受上方光照。 演替层: 高度)1 . 5 m, 低于亚主林层。 更新层: 高度 , 间伐强度不超过5 0 %, 以发挥生态效应,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森林恢复。 在效应带中的林木全部伐除, 但要保留有价值的夭然更新树种、 经济植物, 在效应带中栽植人工更新层每公顷3 3 3 3 -4 4 4 4 株, 在保留带中, 每公顷栽植2 5 0 0 株, 这种开拓效应区的造林方式将形成主林层与更新层混交协同发展, 取得双丰收。8 . 3 门. 13 全面改造 适用于目的树种无培育前途的残林和因不适地适树造成的低产林。清除全部乔、 灌木, 然后选择适宜树种进行人工更新。 在改造过程中, 要注意保留珍贵的针、 阔叶目的树种幼树和萌芽植株, 以形成复层混交林 为防 止水土流失, 全面改造每块面积不能大于5 . 0 h m 2 ,8 . 3 . 2 培育型商品林经营8 . 3 . 2 . 1 珍贵树种单株定向培育8 . 3 - 2 . 1 . 1 适宜立地条件 在天然林中分布的珍贵树种一般均成混交和散生状态, 应选择在分布区以内最佳生态位 其具体条件第一, 地势平缓, 土壤深厚, 排水良好的立地; 第二, 由生物种群所创造的适宜空间环境, 即生物环境;第三, 交通方便, 为经营提供基本条件; 第四, 所选立地应集中 连片, 便于管理。8 . 3 . 2 . 1 . 2 幼林定植 在天然更新过程中, 当幼林平均高度超过6 0 c m, 密度超过环境容纳量时, 幼树之间为争夺营养空间, 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将随密度加大而增强, 密度越大, 竞争越激烈, 在此时应对幼林进行定植。所谓定植, 就是在幼林中, 选择遗传性强, 表现型好, 生育健壮, 可望成林的幼树, 作为不断优选的对象, 实质是个选优的过程。 定植根据幼林特点而定, 一般1 -2 次。 当 幼林高生长超过1 . 5 m以上, 应进行第二次定植。 第一次定植每公顷 保留4 0 0 0 -6 0 0 0 株, 第二次定植每公顷保留3 0 0 0 -5 0 0 0 株。 其余幼树伐除。在选优过程中, 要尽量使优势木分布均匀, 为幼林生长创造良好空间条件。如果在幼林中有其他非目 的树种存在, 在不影响幼林生长的条件下可以保留, 以利于形成混交。8 . 3 . 2 . 1 . 3 疏伐定株 单株培育, 就是在林分进入中龄林阶 段以后, 每株林木所处的位置和生长状态已 能充分表现出来,通过疏伐, 保留满足主伐要求的优势木株数, 作为定株、 定向培育对象, 并且创造充分的空间环境, 以加速形成层细胞的 分裂, 促进径级生长, 尽快达工艺成熟标准。 以定株培育对象为中心, 周围保留一些辅佐木, 以促进定株林木的生长, 培养无节良 材。 除此之外的林木, 均须伐除。 定株后的林分每公顷保留6 0 0一7 0 0 株。8 . 3 - 2 - 3 透光抚育 在幼龄林中进行, 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 伐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藤本植物、 灌木和非目的树种, 以及目的树种中部分生长不良的林木; 对纯林主要是伐除过密的质量低劣、 无培育前途的林木。L Y / T 1 5 7 2 -2 0 0 08 . 3 - 2 - 2 . 1 间伐对象 主要伐除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藤本植物、 灌木和非目 的树种。 对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混交树种要适当保留, 使之成为混交林8 . 3 - 2 - 2 . 2 透光伐时间 要视目的树种受压程度而定, 如果针阔混交林目的树种生长受压, 应及时间伐。 间隔期长短, 视目的树种受压情况而定, 一般5 -6 年。8 . 3 - 2 - 2 . 3 间伐强度 一般针阔混交林, 主要指红松、 云杉、 兴安落叶松与天然阔叶树的混交林, 由于阔叶树生长快, 抑制了针叶树的生长, 因此应及时抚育。 其强度用经营密度表控制。8 . 3 . 2 . 2 . 4 透光伐方法 第一种, 带状抚育, 即在混交林的株间, 全部伐除天然阔叶树, 保留行间的阔叶树, 使针叶树和阔叶树形成混交。 第二种, 块状、 团状抚育, 在随机群团分布的针阔混交林中. 伐除团、 块状分布的抑制针叶树生长的阔叶树 尤其霸王树必须伐除 第三种, 采用有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 清除杂草和妨碍目 的树种生长的乔木和灌木。8 . 3 . 2 . 3 生长抚育 在中龄林中进行, 主要目的是扩大营养空间, 调整单位面积上株数, 伐除生长不良 林木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8 . 3 - 2 - 3 . 1 林木分级 根据林木在林分中生长状态、 竞争地位、 形态特点、 在林分的作用、 培育前途, 将林木划分为三级。即 : A级木: 优良木, 有培育前途的目 的树种, 树干通直, 夭然整枝良 好, 树冠发育均匀, 生长旺盛, 形体好的林木。 B 级木: 辅助木, 有利于促进优良 木夭然整枝和良 好干形以及对林地起良 好作用的林木。 C级木: 枯立木、 病虫害木、 弯曲木、 多头木以及有碍优良 木生长的林木。 也可按小群体相对分级法进行分级: 即以任意一株林木为中 心, 生态上密切相关的一组林木称为小群体 A级木: 在小群体中最高最粗、 长势良 好、 在林分中起主导作用、 属于第一林冠; B 级木: 高度和A级木相同、 径生长稍细、 树冠底部受A级木压抑、 同属第一层林冠; C级木: 生长点露在郁闭层外, 高径生长不良、 处于半被压状态、 属于第二层林冠; D级木: 生长不良、 在林冠郁闭层以下、 处于全被压状态; E级木: 处于枯死或濒死状态8 . 3 - 2 - 3 . 2 间伐对象 根据林木分极, 伐除所有压抑培育木生长的林木。 8 . 3 . 2 . 3 . 3 间伐时间 根据不同树种经营密度表和林木自 然稀疏程度以 及树冠长度确定间伐时间。 8 . 3 . 2 . 3 . 4 间伐强度 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 确定间伐强度。以经营密度表( 见附录B作为宏观控制株数的指标 ( 以上层林木为主) , 以林木分级作为选择间伐对象的依据。株数强度控制在2 5 %-3 0 0 0 , 蓄积强度为 1 5 %-3 0 %。 8 . 3 - 2 . 3 - 5 抚育方式 8 . 3 . 2 . 3 . 5 . 1 下层抚育。适于单层林, 采伐下层林木, 以加快径级生长。 8 . 3 - 2 . 15 . 2 上层抚育。适于林冠下更新造林, 对上层林木进行间伐抚育, 以促进更新层的生长L Y / T 1 5 7 2 -2 0 0 08 . 12 . 15 . 3 综合抚育。 适于复层林和混交林, 间伐林木分布林冠层的各部位, 伐除有害木、 保留有益木、 培育优良木。8 . 3 - 2 . 4 分层抚育 适于异龄复层结构林分。即抚育主林层, 促进演替层, 转化更新层, 调控各层需光量, 使林分各层次协调发展形成优化群落结构。8 . 3 . 2 . 41 林木分层 主林层: 即林分最上的层次, 全部受光 亚主林层: 比主林层低, 高度低于主林层 1 5 %-2 0 %, 能接受上方光照。 演替层: 高度)1 . 5 m, 低于亚主林层。 更新层: 高度1 . 5 me8 . 3 - 2 - 4 . 2 间伐对象8 . 12 . 4 . 2 . 1 按抚育要求, 伐除主林层形质不良 和影响下层生长的林木, 为下层创造光环境, 蓄积强度4 0 %以下。8 . 3 . 2 . 42 . 2 对生长不良的亚主林层林木, 进行伐除, 促进该层生长。8 . 3 . 2 . 4 . 2 . 3 对演替层采取幼林抚育, 清除妨碍目 的树种生长的灌木等以促进演替层发展。8 - 3 . 2 . 42 - 4 对更新层频度不足6 0 、 更新密度小于3 0 0 。 株/ h m “ 的林分要有计划地进行人工更新,以保证更新层数量。8 . 3 . 2 - 4 . 3 抚育时间 各层在动态变化中, 随着时间进展, 各层逐渐上升, 当亚主林层升为主林层, 再第二次间伐主林层,间伐间隔期因树种而不同, 山杨、 桦树需1 0 1 5 年; 硬阔叶树种需1 6 2 0 年。8 . 3 . 3 利用型商品林经营8 . 3 . 3 . 1 梯度采伐、 循环更新8 . 3 . 3 . 1 . 1 适用于利用型次生林中主林层达到工艺成熟的商品林林分。8 . 3 . 3 . 12 在具备条件的林分内依次划分出主林层( 利用层) 、 亚主林层、 演替层、 更新层。8 . 3 . 3 . 1 - 3 对主林层实行采伐, 蓄积强度不超过4 0 /-5 0 %.8 . 3 . 3 . 1 . 4 对亚主林层实行下层疏伐, 其强度按照经营密度表( 附录B ) 规定的定量指标进行8 . 3 . 3 . 1 . 5 对演替层和更新层要适时抚育, 如果更新频度小于 6 0 %、 更新密度小于 3 0 0 0 株/Am , 则需要根据当地条件和林分需要, 进行人工更新, 以达标准。8 . 3 - 3 - 1 . 6 经过采伐后的林分, 当利用层又达到工艺成熟标准, 则应进行第二次采伐, 不同地区、 不同的树种, 其采伐间隔期( 回归期) 不同。以此类推, 在主伐利用的同时实现循环更新。8 . 3 - 3 . 2 小面积皆伐、 人工更新8 . 3 . 3 . 21 适用于利用型次生林中以培育短轮伐期用材林为目标, 且采伐后没有水土流失危险并容易进行人工更新的单层林。8 . 3 . 3 . 22 对坡度在2 6 - - 3 5 0 的林分, 采伐面积不得超过3 h m , 坡度在2 5 0 以下, 立地条件好的林分,采伐面积不得超过 5 h m 8 . 3 . 3 . 23 在采伐带( 块) 间, 应保留相当于皆伐面积的林带( 块) , 待采伐迹地更新的幼树郁闭成林时,方可采伐保留的林带( 块) 。8 . 3 . 3 . 24 必须本着有利于森林更新, 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方便生产的原则, 因地因林制宜地确定森林主伐方式。 作业时, 应注意保留有培育前途的夭然针、 阔叶幼树和幼苗, 特别应严格保护珍贵树种和有特殊用途的灌木、 药材和藤本植物。9 次生林经营调查设计规范 天然次生林经营调查设计执行L Y / T 1 4 9 4 的规定。 2 6 4L Y / T 1 5 7 2 -2 0 0 0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各气候区主要树种生长t指标表 Al气候带地区生态区生产力等级次 生 林 类 型 主 伐 龄FA I ncm /a生长量指标 高度 Hm/ a 蓄积量 Mm / ( h . a )4 0- 5 00 ,5 2- 0 . 6 50 . 4 7 - 0 . 5 96 0- 7 00 . 3 8 - 0 . 4 40 . 4 0 - -0 . 4 80. 3 2 - 0 . 3 77 . 1 - 8 . 03 . 4 3 . 8一类区5 5 - 6 50 . 3 5 - 0 . 4 1 5 . 5 - 6 . 54 0 - 4 50 . 5 8- -0. 650 . 5 3 - 0 . 5 9 1 6 . 2 - 7 . 06 0 - 7 00 . 3 8 - 0. 4 40 . 2 9 - 0 . 3 3 4 . 5 - 5 . 345 - 5 50 . 4 8 - 0 . 5 80 . 4 3 - 0 . 5 2 6 . 5 - 7 . 0千山低山丘陵7 0- 8 00 . 2 8 - 0 . 3 2 一 3 . 0 - 3 . 3暖温带湿润二类区6 5 - 7 00 . 3 3 - 0 . 3 5 一 5 . 0 - 5 . 44 5- 5 50 . 4 7 - -0 . 5 3 5 . 6 - 67 0 - 8 00 . 2 5 - 0 . 2 9 4 . 0 - 4 . 45 0 - 6 00 . 3 9 -0 . 4 7 5 . 9 - 6 . 48 0 9 00 . 2 5 - 0 . 2 8 2 . 5 - 2 . 9三类区70 750 . 3 0 - 0 . 3 3 4 . 7 -4 . 9S O - 550 . 4 3 - 0 . 4 7 5 . 0 - 5 . 58 0 9 00 . 3 3 -0 . 3 80 . 3 8 -0 . 4 00 . 5 2 - 0 . 5 90 . 3 3 - 0 . 3 80 . 4 4 - 0 - 5 20 . 2 9 - 0 . 3 30 . 3 5 -0 - 3 80 . 4 8 - - 0 . 5 20 . 2 9 - 0 . 3 30 . 2 3 -0 . 2 5 3 . 5 3 . 945 - 5 00 . 5 2 - 0 . 5 80 . 4 7 -0 . 5 2 6 . 57 . 26 5- 7 00 . 3 2 - 0 . 3 5 一 3 . 2 - 3 . 5一类区6 0- 6 53 8 - 0 . 4 04 0 - 0 . 4 40 . 3 5 0 . 3 8 一 5 . 5 - 6 . 04 5 5 00 . 4 7 - 0 . 5 3 5 . 6 - 6 . 26 5 - 7 05 0 - 5 50 . 5 2 - 0 . 5 80 . 3 8 -0 . 4 00 . 4 8 - 0 . 5 20 . 3 3 - 0 . 3 50 . 2 9 -0 . 3 1 一 4 . 5 -4 . 80 . 4 3 - 0 . 4 7 一 6 . 0 - 6 . 47 5 8 00 . 2 8 - 0 . 3 0 1 2 . 8 - 3温带湿润长白山南 部二类区杨桦类 栋类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 针阔混交6 5 7 00 . 3 8 - 0 . 4 00 . 4 8 - - 0 . 5 20 . 3 3 0 . 3 5 5 . 0 - 5 . 45 0- -5 50 . 4 3 0 . 4 7 5 . 1 - 5 . 57 58 05 5 - 6 03 3 - 0 . 3 54 4 - 0 . 4 80 . 2 5 - 0 . 2 7 4 . 0 0 - 4 . 20 . 3 9 -0 . 4 2 5 . 5-5 . 98 5900 . 2 9 -0 . 3 10 . 3 3 - 0 . 3 50 . 4 0 . 0 . 4 40 . 2 9 - 0 . 3 10 . 2 5 - 0 . 2 6 2 . 5 2 . 7三类区7 5- 8 00 . 2 9 -0 . 3 0 4 . 5 - 4 . 96 0 650 . 3 7 - 0 . 4 0 4 . 3 - 4 . 78 6- 9 00 . 2 3 - 0 . 2 4 3 . 53 . 72 6 5L Y / T 1 5 7 2 -2 0 0 0表 A1 ( 续)气候带地区生态区生产力等级I R Ma生长量指标N 1j. Dcm /a高度 月 m/ a 蓄积量 Mm / ( h m a )仄 王 林 尖 m温带湿润长白山北部一类区杨桦类5 0 - 5 50 .4 8- - 0 .5 20 . 4 3 - 0 . 4 76 . 0 - 6 . 5栋类7 0- 7 50 . 3 5 - 0 . 3 80. 3 0- 0 . 323 . 0 3 .3硬阔类6 57 00 . 3 8 - 0 . 4 00. 33 - 0. 355 . 0 - 5 . 5软阔类5 0 - - 5 50 . 4 8 - 0 . 5 20. 43 - 0. 4 75 . 1 5 . 6针阔混交7 0- 7 50 . 3 5 0 . 3 80 . 2 7 - 0 . 2 94 . 2 - 4 . 5二类 区杨桦类5 5 6 00 . 4 4 0 . 4 80 . 3 9 0 . 4 35 . 5 - 5 . 9栋类8 08 50 . 3 1 - 0 . 3 30. 26 0 . 2 82 . 7 - 2 . 9硬阔类7 0- -7 50 . 3 5 0 . 3 80 . 3 0 - - 0 . 3 34. 5- 4 . 9软阔类5 5 - - 6 00 . 4 4 - 0 . 4 80 . 4 0 0 . 4 34 . 7 - - 5 . 0针阔混交8 0 - 8 50 . 3 1 - 0 . 3 30 . 2 4 0 . 2 53 . 7 - 4 . 0三类 区杨桦类6 0 - 6 50 . 4 0 - 0 . 4 40 . 3 60 . 3 94 . 9 - 5 . 4栋类9 0- 9 50 . 2 8 0 . 3 00 . 2 4 - 0 . 2 52 . 4 - 2 . 6硬阔类8 0 - 8 50 . 3 1 - 0 . 3 30 . 2 7 0 . 2 94 . 2 - 4 . 4软阔类6 5 - 7 00 . 3 8 - 0 . 4 00 . 3 4 0 . 3 74 . 0 - 4 . 3针阔混交9 0- 9 50 . 2 8 - -0 . 3 00 . 2 2 0 . 2 33 . 3 - 3 . 5小兴安岭一类区杨桦类6 0 6 50 . 4 0 - 0 . 4 40 . 3 6 0 . 3 95 . 0 - 5 . 5栋类8 0 - 8 50 . 3 1 - 0 . 3 30 . 2 6 - 0 . 2 82 . 7 3 . 0硬阔类7 58 00. 3 3 - 0 . 3 50 . 2 9 - 0 . 3 04 . 5 - 4 . 7软阔类6 0 6 50 . 4 0 - 0 . 4 40 . 3 7 - 0 . 4 04 . 3 - 4 . 7针阔棍交8 0 - -8 50. 31 - 0. 3 30 . 2 4 - 0 . 2 53 . 7- 4 . 0二类区杨桦类6 5 - 7 00 . 3 8 0 . 4 00 . 3 4 0 . 3 64 . 7 - 4 . 9栋类9 0 - 9 50 . 2 8 - 0 . 3 00 . 2 4 - 0 . 2 52 . 4 - 2 . 6硬阔类8 0 - - 8 50 . 3 1 - 0 . 3 30 . 2 7 - 0 . 2 94 . 2 - 4 . 4软阔类6 5 - 7 00 . 3 8 0 . 4 00 . 3 4 - 0 . 3 74 . 0 - 4 . 2针阔混交9 0 - -9 50 . 2 8 0 . 3 00 . 2 2 - 0 . 2 33 . 3 - 3 . 5三类区杨桦类7 0 - 7 50 . 3 5 0 . 3 80 . 3 1 - 0 . 3 44 .4 4 . 6栋类1 0 0 - 1 0 50 . 2 5 - -0 . 2 60 . 2 1 - 0 . 2 32 . 22 . 3硬阔类90 - - 950 . 2 8 - 0 . 3 00 . 2 4 - 0 . 2 53 . 7 4 . 0软阔类7 5 - - 8 00 . 3 3 - 0 . 3 50 . 3 0 - 0 . 3 23 . 5 3 . 7针阔混交1 0 0 - -1 0 50 . 2 5 0 . 2 60 . 1 9 - - 0 . 2 03 . 0 - 3 . 2半湿润三 江平原区一类区杨桦类5 5 - 6 00 . 4 4 0 . 4 80 . 3 9 - 0 . 4 35 . 5 5 . 9栋类7 5 - 8 00 . 3 3 - 0 . 3 50 . 2 8 - -0 . 3 02 . 8- 3 . 0硬阔类7 0 - 7 50 . 3 5 - 0 . 3 80 . 3 0 - 0 . 3 34 . 7 - 5 . 0软阔类5 5 - 6 00 . 4 4 - 0 . 4 80 . 4 0 - 0 . 4 34 . 7 - 5 . 1针阔混交7 5 - 8 00 . 3 3 - 0 . 3 50 . 2 5 - 0 . 2 74 . 0 - 4 . 2L Y / T1 5 7 2 一2 0 0 0表 Al(续)气候带地 区生态区生产力等级次 生 林 类 型 主 伐 龄瞥夕生长量指标 高度 11 rn/ a0 . 3 6 0 t 3 90 . 2 5 0 . 2 70 . 2 9 0 . 3 00 . 3 7 0 . 4 00 2 3 0 2 40 . 3 4 0 3 60 . 2 2 0 . 2 40 . 2 5 0 2 70 . 3 2 0 . 3 4 蓄积量 Mm3 八h mZ a )6 0 650. 4 0 0. 4 45 . 0 5 . 4兴0. 29 0. 312 . 5 2 . 7二类区0. 33 0. 354 . 4 4 66 0 6 50. 比0 0. 444 。 3 4 7三江平原区8 5 9 00 30 0. 313 . 5 3 。76 5 7 00 . 3 8 0 . 4 00 . 2 6 0 . 2 80 . 2 9 0 . 3 10 . 3 5 0 . 3 84 7 4 。99 5 1 002 3 2 。 斗三类区85 9 04 0 4 .370 753 . 7 4 。09 5 1 0 00 . 2 6 0 2 83 .1 3 . 34 5 5 50 . 4 8 0 . 5 80 . 2 0 0 . 2 20 .4 3 0 . 5 26 .5 7 . 26 5 7 50 . 3 5 0 . 4 00 3 0 0 . 3 53 .1 3 . 5一类 区6 0 7 00 . 3 R 0 . 4 45 . 0 6 04 5 5 50 4 8 0 . 5 85 .1 6 . 26 5 7 50 3 5 0 . 4 04 . 2 4 85 0 6 00 . 4 4 0 5 26 0 6 . 47 5 8 50 .3 1 0 . 3 52 .7 3 . 0温带半湿润长白山东 北 部二类 区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 硬阔类 软阔类针 阔混交6 5 7 50 . 3 3 0 . 3 80 , 4 3 0 . 5 30 、 2 7 0 . 3 10 . 3 9 0 . 4 70 2 6 0 . 3 00 3 0 0 3 54 。7 5 。 05 0 6 03 5 0 . 4 04 9 0 5 20 。 4 0 0 . 4 74 . 7 5 . 07 5 8 50 3 1 0 .3 50 2 4 0 . 2 73 . 7 4 。 1杨桦类 栋类硬阔类软阔类5 5 6 50 . 4 0 0 .4 80 . 3 6 0 . 4 35 . 4 5 . 98 5 9 57 5 8 50 . 2 8 0 . 3 10 . 3 1 0 . 3 50. 2 3 0 . 2 62 . 4 2 . 6三类 区0 2 7 0 . 3 04 . 2 比. 76 0 7 00 . 3 8 0 . 4 40. 3 4 0 。 斗 04 0 4. 6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针阔混交 杨桦类 栋类针阔混交8 5 9 50 . 2 8 0 . 310 22 0 . 2 43 3 3 . 76 5 7 00 . 3 8 0 . 4 80。 3 4 0 3 64. 7 5 . 0一类区8 5 9 00. 29 0. 310 . 2 5 0. 2 72. 6 2 . 785 9 00 29 0. 310 . 2 3 0. 243 . 5 3 . 77 0 750 . 3 5 0 380 . 3 1 0 3 44 . 生 4 . 6大兴安岭 南部二类区9 5 一 1 0 0 ! 0 . 2 6 0 . 2 80 . 2 2 0 . 2 42 . 3 2 . 59 5 1 0 0 0 2 6 0 . 2 8 0 . 2 0 0 . 2 23 1 3 。37 5 R O 0 . 3 3 0 3 5 0 2 9 0 . 3 1比 . 0 4 。3三类区1 0 5 一 1 1 0 02 4 0 . 2 5 0 . 2 0 0 2 12 . 0 2 21 0 5 1 1 0 0 . 2 4 0 . 2 5 0 。 1 9 0 . 2 0 2 . 8 3 . 02 6 7L Y / T 1 5 7 2 -2 0 0 0表 A1 ( 完)气候带地 区生态区生产力等级次生林类型主伐龄 a生长量指标瞥Dcm / a高度 H m/ a 蓄积量 Mm3 八h m a )寒温带湿润大兴安岭 北部一类区杨桦类7 0 - 8 00 . 3 3 - 0 . 3 80 . 3 0 - 0 . 3 44 . 44. 7栋类9 0 - 1 0 00 . 2 6 - 0 . 2 90 . 2 3 - 0 . 2 52 . 3 - 2 . 6针阔混交9 0 - 1 0 00 . 2 6 - 0 . 2 90 . 2 0- 0 . 2 23 . 1 - 3 . 5二类区杨桦类7 5 - 8 50 . 3 1 - 0 . 3 50 . 2 8 0 . 3 04 . 2 4. 3栋类1 0 0- 1 1 00 . 2 4 - 0 . 2 60 . 2 0 0 . 2 32 . 1 2 . 2针阔混交1 0 0- 1 1 00 . 2 4 - 0 . 2 60 . 1 8 - 0 . 2 02 . 8 - 3 . 0三类区杨桦类8 0 - 9 00 . 2 9 - 0 . 3 30 . 2 6 0 . 2 84 . 0 - 4 . 1栋类1 1 0 - 1 2 00 . 2 2 0 . 2 40 . 1 8 0 . 2 01 . 9 - 2 . 0针阔混交1 1 0- 1 2 00 . 2 2 0 . 2 40 . 1 6 - 0 . 1 82 . 6 - 2 . 8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主要次生林类型经营密度表表B 1 针阔混交林经营密度参考表株/ h m 径阶生产力等级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64 0 2 0 4 7 9 04 7 9 0 5 57 05 5 7 0- 6 4 8 072 7 8 03 3 1 03 3 1 0 3 8 5 03 8 5 04 4 8 082 1 1 0 - 2 5 1 02 5 1 0 2 9 2 02 9 2 0 - 3 4 0 091 7 0 0 - - 2 0 2 02 0 2 0 - 2 3 5 02 3 5 0 2 7 3 01 01 5 8 0 1 7 1 01 7 1 0 - 1 9 9 01 9 9 02 3 1 01 11 25 0- 1 4 9 01 4 9 0 - 1 7 3 01 73 02 0 1 01 21 1 1 0 - - 1 3 2 01 3 2 0 - - 1 5 4 01 5 4 0 - 1 7 9 01 31 0 0 0 1 2 0 01 2 0 0 - 1 3 9 01 3 9 0 - 1 6 2 01 49 3 0 - 1 1 0 01 1 0 0 - 1 2 8 01 2 8 0 - 1 4 9 01 59 2 0 - 1 0 8 01 0 8 0 - - 1 1 9 01 1 9 0 1 3 2 01 69 0 0 - 1 0 0 01 0 0 0 - 1 1 1 01 11 0 - 1 2 3 01 78 6 0 - 9 5 09 5 0 - 1 0 5 01 05 0- 1 1 7 01 88 1 0 - 9 0 09 0 0- 1 0 0 01 0 0 0 - 1 1 1 01 97 8 0 8 6 08 6 0 - 9 6 09 6 0 - 1 0 6 02 07 5 0 8 3 08 3 0 9 2 09 20 - 1 03 0217 2 0 80 08 0 0 8 808 8 0- 9 8 02 6 8L Y / T 1 5 7 2 -2 0 0 0表 B l ( 完)株/ h m径阶生产力等级一类区二类区三类 区2 27 0 0 - 7 7 07 7 0 8 5 08 5 0 - 9 5 02 36 8 0 7 5 07 5 0 8 3 08 3 0 - - 9 2 02 46 6 0 - 7 3 07 3 0 - - 8 1 08 1 0 - 9 0 02 56 4 0 - - 7 1 07 1 0 - 7 9 07 9 08 8 0表 B 2 硬阔叶林经营密度参考表株/ h m2径阶生产力等级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62 5 5 0 -3 0 4 03 0 4 0 3 5 3 03 5 3 0 - 4 1 1 071 5 8 0 2 2 0 02 2 0 0 - 2 5 6 02 5 6 0 2 9 8 081 4 9 0 - 1 7 7 01 7 7 0 2 0 6 02 0 6 0 - 2 4 0 091 2 7 0 - 1 5 1 01 5 1 0 1 7 6 01 7 6 0 - 2 0 5 01 01 1 3 0 - 1 3 4 01 3 4 0 - 1 5 6 01 5 6 0 1 8 1 0111 0 2 0 - 1 2 1 01 2 1 0 1 4 1 01 4 1 0 - 1 6 4 01 29 4 0 - 1 1 2 01 1 2 0 - 1 3 0 01 3 0 0 - 1 5 1 01 38 7 0 - - 1 0 4 01 0 4 0 1 2 1 01 2 1 0 1 4 1 01 48 5 0 9 8 09 8 0 - 1 1 4 01 1 4 0 - -1 3 3 01 58 4 0 - 9 3 09 3 0 - -1 0 8 01 0 8 0 - 1 2 6 01 68 3 0 - 9 2 09 2 0 - 1 0 3 01 0 3 0 - -1 1 4 01 78 1 09 0 09 0 09 9 09 9 0 - 1 1 0 01 87 8 0 - 8 6 08 6 0 - - 9 5 09 5 0 - 1 0 6 01 97 5 08 3 08 3 0 - 9 2 09 2 0 - 1 0 2 02 07 2 0 8 0 08 0 0 8 9 08 9 0 - 9 8 0径阶生产力等级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63 1 5 0 3 7 5 03 7 5 0 4 3 6 04 3 6 0 - 5 0 7 072 5 6 0 - 3 0 4 03 0 4 0 - 3 5 4 03 5 4 0-4 1 2 082 0 6 0 2 4 5 02 4 5 0 2 8 5 02 8 5 0 -3 3 1 091 7 6 0 - 2 0 9 02 0 9 0 - 2 4 3 02 4 3 0-2 8 3 01 01 5 3 0 - 1 8 2 01 8 2 0 - 2 1 2 02 1 2 02 4 7 01 11 3 6 0 - 1 6 2 01 6 2 0 - 1 8 8 01 8 8 0 - 2 1 9 01 21 2 1 0 1 4 5 01 4 5 0 - 1 6 8 01 6 8 0 - - 1 9 5 01 31 1 1 0 - 1 3 2 01 3 2 0 - 1 5 3 01 5 3 0 - - - 1 7 8 02 6 9L Y / T 1 5 7 2 -2 0 0 0表 B 3 ( 完)株/ h m 径阶生产力等级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1 41 0 1 0 - 1 2 0 01 2 0 0 - 1 4 0 01 4 0 0 - 1 6 3 01 59 3 0- -1 1 1 01 1 1 01 2 9 01 2 9 0 - - - 1 5 0 01 68 6 01 0 2 01 0 2 0 . 1 1 9 01 1 9 0 . 1 3 8 01 78 0 0 - 9 6 09 6 0 - 1 1 1 01 1 1 0 1 2 901 87 5 0 8 9 08 9 0 - 1 0 4 01 0 4 0 - 1 2 1 01 97 4 0 - 8 8 08 8 0 - 9 8 09 8 0 - 1 0 9 02 07 3 0 - 8 4 08 4 0 9 3 09 3 0 - 1 0 302 17 2 0 7 9 07 9 0 8 8 08 8 0 - 9 8 02 26 8 0 - 7 5 07 5 0 - 8 3 08 3 0 9 3 02 367 0- 7 1 0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