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关键词:人际传播商榷心理能国际新闻界编辑部送来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一篇文章,并希望我写一篇回复之文,以便“同时刊登”,“不然,本刊难以单篇批评面对被批评者”。我读了刘金星同学的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探求真理的朴实心态,毫无哗众取宠的邪念,我被感动了;再看行文的思路清晰,在把握相关资料和如何论证上下了不少功夫,我心里一亮:这不正是我在指导研究生时要他们重视“做学问先要做人,不要忽略了高尚人格的修炼”的期望所在吗?“这真是一位难得的年轻学子!”这便是读完刘金星同学文章后,在我这个老学者心中涌起的第一个感叹。说难得,的确是难得。在传播学界,搞应用研究的多,一个年轻学子却选择缺少经济效益的基础理论进行考察、探索,的确难得;在学风浮躁的背景下,能沉下心来,对一个难度较大而且枯燥的基础理论进行认真探索,就更是难能可贵了。像这样既怀着探求真理的纯朴心态,又能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学问的年轻学子,如果一天天多起来,壮大起来,不仅是我国传播学界之大幸,也是我们民族之大幸。一个老学者面对这样的年轻学子与自己商榷,应当以传播学发展大局为重,以民族的大局为重,护理好这棵难得的新苗,并期望这类新苗早日蔚然成林。以上的这种心情使我决定:在这篇回复文章里,不评论刘金星同学创新探索的硕果“蛋式传播模式”,以免伤着他,只对他发现我论著中的“漏洞”而提出的批评作些解释,顺便请他注意我年轻时相关失误的前车之鉴。一刘金星同学发现我论著中的第一个“漏洞”就是我认为存在“心理能”,因此他批评道:“既然存在心理能,那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必然存在能量守恒。然而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受,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则会大相径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能量并非完全守恒,通过能量角度解释人内传播似乎遭遇了瓶颈。”首先申明,第一个提出“心理能”(又称“心智能量”)这个概念的不是我,而是23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我只是在论文传播的两级效果论和专著传播心理学新探里使用了“心理能”这个概念。即使如此,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回答刘金星同学的这一质疑,因为“使用心理能”是以“承认有心理能存在”为前提。为了回答清楚这一质疑,我分几步走:第一步,说明我为什么要用或准确些说是什么逼迫我非用“心理能”概念不可?我是在考察传播致效过程时被迫使用“心理能”概念的。传播是如何产生效果的呢?在这里,我以一条关于“某贩毒团伙今晚在某边远山寨住宿”的“信息”传播为例来说明其致效过程:请看,“信息”本身不是行为,它不能捉住毒犯;可是当这条“信息”一传播到这一防区揖毒部队指战员的心理系统中,就变成了捉拿毒犯的欲望、动机、兴奋、激情、决心、信心、毅力、意志力等心理构成,这些心理构成又会“外化”为爬山越岭,不顾疲劳,日夜兼程,迅猛追击,捕捉毒犯的“行为”。为了便于分析,我把这一过程图示如下:请看,受传者的心理系统多么像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箱”,这个“魔箱”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使通过它的信息发生质变,变成了与信息的性质、形态都不相同的欲望、动机、兴奋、激情、决心、信心、意志力、能力、态度之类的心理构成;二是使这些心理构成外化为行为做功,产生看得见的传播效果。心理系统具有这两个功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正像当年“苹果为什么不向着天上落或向四周任一方向落,而总是往地上落”的问题,迫使牛顿去寻找答案一样,以上问题也逼着我去寻找答案。寻过来找过去,许多答案都不能说清楚以上两个问题,我只好采用唯一能圆满回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心理系统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把不能做功的传播信息转换成了能发动行为做功的心理构成了;而那些能发动行为做功的心理构成可称之为心理能。正像美国心理学家伯莱因(DEBerlyne)通过试验证明的那样:“信息激活了大脑的能量”。第二步,说明我使用“心理能”的理由。理由之一,心理能研究史实支持使用“心理能”这个概念。为弄清“心理能”,按学术规范的要求,我考察了“能、能量和心理能研究史”。心理能研究史实显示,自18世纪初,许多心理学家眼见物理学家把物质运动中的“能量”研究得红红火火并取得了辉煌成果,也把尘封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心智能量”翻出来,着手研究起心理活动中的能量了。从此,研究“心理能”的心理学家及论文日益多起来,以至1923年的国际心理学研讨会把“心理能”作为一个专题列入大会讨论。心理学泰斗C.G.荣格(18751961)在晚年竟用“心理能”来取代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内驱力量“力比多”。既然古往今来,包括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内的那么多心理学家都使用了“心理能”这一概念,理所当然,我也可以使用。理由之二,科学家对“能”的共识支持使用“心理能”这一概念。从17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对“力、运动的量度,能、能量守恒”考察、探索、讨论了几百年,对于“能”有一个基本共识,即“能”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它可以使物体做功;二是可使一种运动形式转变成另一种不同质的运动形式。这个共识反映在物理大辞典里便是:“能量是做功的能力”,反映在辞海里便是:“凡能做功之物体称为有能,换言之,能者发而做功之潜势。”用以上关于“能”的内涵来看,不能做功的传播的信息流在进入心理系统后就变成了诸如决心、信心、毅力、意志力、能力、动机、态度等与信息异质的心理构成了,这些心理构成既然可发动人的行为做功,说明它们具有能。因此,我们看到:心理系统中产生了可以发动行为做功的“能”。这种能是由心理反应产生并存在于心理系统中,理所当然的应名之曰“心理能”。理由之三,人类生存、发展的逻辑需要“心理能”这一概念。人要适应环境、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体力的能量通过消化和呼吸获得,精神力量的能量通过心理活动产生。呼吸、消化所加工生产的能源材料是空气和食物,心理活动所加工生产的能源材料是传播送来的信息。这两个过程可图示为:上面这个示意图可以让我们看到两点:1,社会科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要说清楚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活动规律,不能不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而要揭示人的“精神力量”的本质、内在联系、活动规律,缺了“心理能”这个逻辑环是很难说清楚的;2,从前人们对心理与传播、心理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认识得很模糊,甚至认为二者不相干。这个示意图把二者的亲密关系揭示得那么简单、清楚:哇!我们传播者日夜忙碌的最终目的原来就是为心理系统输送能源材料信息。所以,我在传播的两级效果论里说,传播系统与心理系统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两道工序。第三步,在说明刘金星同学认为不存在的“心理能”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还有它存在的种种理由之后,现在进一步回答刘金星同学的质疑。刘金星同学认为不存在“心理能”是因为,“心理能量并非完全守恒”,论据是:“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受,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则会大相径庭”。如果用这样的论据可以推翻心理能量守恒的话,用同样的论据(例如:“同样多的汽油加到不同的汽车里,往往会跑出不同的路程,有时则会大相径庭”),可以推翻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吗?当然不能。因为这里既没有考虑汽油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燃汽分子激烈运动的热能及其功当量、热能转化成汽缸里活塞上下运动的机械能及其功当量,也没有考虑不同的汽车在引擎的功率、机械传动中的磨擦力、车轮与地面的磨擦力等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因素,影响总能量的收支平衡的情况。所以,使用这样的论据是不妥的,是推翻不了心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如果存在心理能量守恒定律的话,更何况心理能是否守恒至今还没有获得证明。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在考察“能、能量和心理能的研究史”的过程中发现,客观世界存在着两个领域的能、能量及三类能量转化:两个领域的能、能量:一是物质世界的能、能量;二是意识领域亦即精神领域中的心理能、心理能量;三类能量转化:一类是物质世界的不同物质之间、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能量转化;第二类是精神领域中的心理能量转化;第三类是物质世界的物质能量与精神领域的心理能量之间的转化。关于物质世界的能、能量及其转化的守恒问题已经解决。经过科学家几百年的探讨,不仅确凿地证明了物质领域的能量转化是守恒的,而且揭示出诸如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各种能之间转化的功当量。例如,机械能和热能转换时,热的功当量J=427公斤米/千卡。意思就是把1千卡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做功的话,可以把质量1公斤的物体举高427米;关于精神领域中的心理能,由于其能源材料及心理能量转化器官的特殊性(如火电厂的物质能原材料煤,燃烧转化为电能后便消耗掉了;而一条信息转化成心理能后,不但不会消耗掉而且还可无限复制、传播),要认清它的本质及变化规律极端困难,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界仅证实了它的存在,而关于如何量度它特别是它在转化中是有规律地成倍增减还是守恒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因此,“根据(物质领域的)能量守恒定律”,推断精神领域的心理能也“必然存在能量守恒”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根据“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受,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则会大相径庭”,也不能推断“心理能量并非完全守恒”,正像根据“用同样多的汽油加到不同的汽车,往往会跑出不同的里程,有时则会大相径庭”,不能推断物质领域的“能量不守恒”一样,因为,这里既没有考虑汽油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燃汽分子激烈运动的热能及其功当量、热能转化成汽缸里活塞上下运动的机械能及其功当量,也没有考虑不同的汽车在引擎的功率、机械传动中的磨擦力、车轮与地面的磨擦力等等千差万别因素,影响总能量的收支平衡的情况。我想,如果刘金星同学仔细考察过“能、能量和心理能研究史”,看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中两种不同的能、能量,知道了前一领域中的能、能量不仅确认其存在,而且如何量度的问题、转化的功当量问题、能量是否守恒的问题都已被科学家圆满解决;而后一领域中的心理能仅只证实其存在,至于如何度量的问题、转化的功当量问题、心理能是否守恒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获得科学的解决的话,就不会提出上述质疑和推论了。二刘金星同学说:“人是通过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系统及神经系统接受信息的”,而传播的两级效果论“将信息进入人体的过程单纯地简化为心理选择,忽视了信息接受器官的把关作用”,“将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我在传播的两级效果论模式里之所以没有标出众多感官系统对传播信息的把关,而是把它们简化为“心理选择”,这不是我随心所欲之举,而是遵守使用“模式”这一科学研究方法时应遵守的法则所使然。模式有实物模式(又称模型)和抽象模式两种。作为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模式之所以不仅被自然科学中从宏观的天体力学到微观的量子力学的众多学科广泛运用,而且,被社会科学中从传统的经济学、政治学到新兴的行政生态学、紊乱学等众多学科所运用,就在于这一方法能帮助研究者把握、表述研究对象的主要特质。而一个研究者要使用模式来把握、表述对象的主要特质,起码要遵守使用它时应遵守的两个基本法则:第一,简化、抽象的法则。在科学研究中如果考察、认识的对象很复杂、很费解的时候,常常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把对象“简化、抽象和类比为易于考察、认识的模式”,使对象中的主要矛盾、主要成分、主要环节及其关系一目了然。正因为模式能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复杂的对象,所以,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向世人介绍以前的几十种“复杂难懂的”的传播理论时,便用“简化的(模式)方式”介绍这些理论。在他们看来,“如果改用其它方法(介绍)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正因为模式是对原型的简化和抽象,我们在他两人绘制的众多模式中只能看到简化、抽象后的名称,看不到名称所指代的具体的复杂构成。例如,在“香农韦弗模式”里,既看不到产生信息的复杂事件,也看不到提供信息的各式各样的人,看到的只是把这些繁杂事件和繁杂的人简化、抽象成的“信源”。同理,在使用传播的两级效果论模式时,我也只能把众多的感官系统对传播信息的把关作用简化、抽象成“心理选择”。这是不是“忽视了信息接受器官的把关作用”呢?没有。我在传播心理学新探一书里交待了传播的两级效果论之后,在“心理选择”编里,用了14万4千5百多字的篇幅来考察、交待心理系统对各类传播信息的把关情况,其中有2万6千9百多字是专门考察、评析人的内部感觉器官、外部感觉器官接收、处理信息的三种方式。我想,只要读过该书这部分的读者是不会产生“忽视了信息接受器官的把关作用”的想法的。第二,按目的取舍的法则。客观事物的原型不仅其构成是复杂的,而且它发展变化的环节和影响发展变化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要把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原型简化、抽象成模式,必然有所取舍。那么,取哪些舍哪些呢?麦奎尔与温德尔说:“重要的是要针对自己的目的去选择。”(11)因为目的不同,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里,除“香农韦弗模式”及德福勒对这一模式的发展模式中取了“噪音”这一因素外,其它几十种模式都舍弃了这一因素,有不少模式甚至把诸如“媒介”之类的传播过程的要素也省略了。同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