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5020-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非正式版).pdf_第1页
MHT5020-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非正式版).pdf_第2页
MHT5020-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非正式版).pdf_第3页
MHT5020-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非正式版).pdf_第4页
MHT5020-2004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非正式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P MH/T5020-2004 民用机场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航站楼广播系统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broadcast system engineering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2004-03-03 发布发布 2004-05-01 实施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发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行业标准标准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系统 工程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broadcast system engineering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MH/T5020-2004 主编部门: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施行日期:2004 年 5 月 1 日 2004 北京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关于发布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等八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民航机发200457 号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通用)企业,各机场,各设计、施工、监理、 咨询单位: 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建设发展需要, 保证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质 量,由总局机场司组织编写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民用 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工 程设计规范 、 民用机场航站楼航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民用机场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民用机场航站楼时钟、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 、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民用机场航站楼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民航总局审定。现批准民用机场航站楼离港系统工 程设计规范 (编号 MH/T5003-2004) 、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 规范 (编号 MH/T5009-2004) 、 民用机场航站楼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 (编号 MH/T5015-2004) 、 民用机场航站楼航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 (编号 MH/T5017-2004) 、 民用机场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 (编号 MH/T5018-2004) 、 民用机场航站楼时钟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 MH/T5019-2004 ) 、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广 播 系 统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 编 号 MH/T5020-2004)和民用机场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 MH/T5021-2004)等八项规范为推荐性民用航空业标准,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 实行。 上述八项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由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负责 解释。 民 航 总 局 二 0 0 四年三月三日 抄送: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前前 言言 本 规 范 是 根 据 民 航 总 局 基 函 1998056 号 文 -关 于 委 托 编 制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弱 电 系 统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和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弱 电 系 统 工 程 施 工 验 收 规 范 的 函 而 编 制 。 本 规 范 共 分 3 章 , 1 个 附 录 。 本 规 范 由 中 国 民 用 航 空 总 局 机 场 司 负 责 管 理 ,由 中 航 机 场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负 责 解 释 。 地 址 :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北 四 环 东 路 111 号 , 邮 编 : 100101, 电 话 : ( 010) 64965119。 由 于 本 规 范 为 初 次 编 制 , 规 范 中 错 漏 在 所 难 免 。 同 时 ,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迅 猛 发 展 , 规 范 中 不 适 之 处 将 会 不 断 增 加 。 希 望 各 有 关 单 位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 注 意 总 结 经 验 , 并 将 意 见 寄 往 中 航 机 场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 以 供 修 订 时 参 考 。 主 编 单 位 :主 编 单 位 : 中 航 机 场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主 要 起 草 人 :主 要 起 草 人 : 张 同 荣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目目 录录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 (1) 3 系统设计 (2) 31 广播分区设置 (2) 32 广播呼叫站设置 (2) 33 消防紧急广播 (3) 34 扩声系统 (3) 35 功率放大与扩音 (5) 36 广播设备 (7) 37 线路敷设 (8) 38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8) 39 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10) 附录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2) 附:条文说明 (13)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工程设计规范 总 则 总 则 101 为加强对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工作的管理,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新建、改建扩 建的规划及设计, 也可供民用机场其他建筑和自控系统工程楼宇自控 系统规划及设计时参考。 103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的规划及设计,应认真贯彻 国家有关法令、法规,重视 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04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工程的规划及设计,除执行本规 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现行的有关工程设计标准及规范。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201 广播分区 为了便于管理而将整个广播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服 务区域。 202 广播呼叫站 设置于广播服务区域内,且受广播主机控制,并能在广播 主机的授权下通过广播主机将该广播设备使用者的声音向指定区域 内进行播放的广播设备。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203 应急广播 包括消防、空防在内的广播。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31 广播分区设置广播分区设置 311 应按照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及消防分区的要求来划分广播 分区。 312 在航站楼内,凡允许旅客活动的区域均应包括在广播分区 内,且无论旅客在任何位置均应清晰的听到广播声。 313 航站楼内最基本的广播分区应有: 1 国内(国际)旅客到达区; 2 国内(国际)旅客出发区; 3 国内(国际)旅客办票区; 4 国内(国际)行李提取区; 5 工作人员办公区。 314 可根据航站楼的规模大小、功能区的增加和管理的需要增 设广播分区。 315 同一广播分区的扬声器必须由同一信号源驱动。 32 广播呼叫站设置广播呼叫站设置 321 根据广播分区内旅客流量、旅客服务项目、疏导旅客的繁 忙程度及管理的需要,在该广播分区内设置广播呼叫站。 322 广播呼叫站的呼叫优先级别由广播控制室设定。 323 广播呼叫站呼叫广播分区的范围由广播控制室授权界定。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324 广播呼叫设备必须具备上述功能外,还应具备能呼叫任意 一个由广播控制室授权界定的广播分区的能力。 其呼叫方式为手动式 人工呼叫,呼叫前应有提示音响。 33 应急广播应急广播 331 消防紧急广播与航站楼广播系统应共用一套广播设备。 332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紧急广播呼叫站。 333 消防紧急广播呼叫站呼叫优先级别应设为最高级。其呼叫 能力应具备呼叫任意一个广播分区、 多个广播分区和呼叫全部广播的 能力。 334 航站楼广播系统应根据紧急中心的指令向响应的广播区自 动或人工播放特种报警声响和事故疏散撤离命令。 34 扩声系统扩声系统 341 扩声系统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学 和建筑声学设计的因素确定。 342 扩声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及其他有关 单位密切配合。 343 语音清晰度指数的设计参见 GB/T15485-95 声学语音清 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 344 扬声器的布置方式应满足扩声的功能要求,并根据建筑物 的功能、体形、空间高度等因素确定。布置方式有: 1 分散布置方式; 2 集中布置方式;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3 4 5 当广播分区为室外分区时, 扬声器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供声范围内的声压及扬声均匀度要求; 2 扬声器的声辐射范围应避开障碍物; 3 应合理布置扬声器,控制反射声、避免重声。 346 在旅客集中且噪音较大的广播分区宜设置噪声检测器,当 噪声达到设置值时, 广播系统应自动的将该广播分区的扩声升压级升 高,确保信噪比。 347 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宜符合表 3.4.7 的规定。 表表 3.4.7 扩声系统技术指标扩声系统技术指标 348 航站楼工作人员分区的最大声压级和声场不均匀度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度降低标准。在旅客流量大的广播分区,可根据实际情况 条件 声学特性 025 4.00kHZ 范 围内平均声 压级 025 4.00kHZ 范围 内平均声压级 为 0dB 025 4.00kHZ 的平 均值 100 4.00kHZ 最大声压级(空 场稳压准峰值声 压级) (dB) 90 _ _ _ 传输频率特性 (dB) +410 传声增益 (dB) 14 声扬不均匀度 (dB) 10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适当提高标准。 35 功率放大与扩音功率放大与扩音 351 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器宜采用高压方式传输,其额定电压宜 不大于 120V。 352 广播系统应满足各个广播分区对功率的要求,功率放大单 元在实际使用负载运行时,宜留有一定的功率储备两广播系量。 353 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单元必须设置备用单元。 354 广播系统必须满足所有广播分区对功率放大单元的接入数 量要求外,尚应留有一定余量供系统扩展需要。 355 广播系统对广播呼叫站应具备如下能力: 1 设定广播呼叫站的优先级别; 2 设定和限制广播呼叫站的呼叫范围; 3 满足各广播呼叫站同时呼叫各自广播分区的能力。 356 广播系统应具备呼叫站接入能力,并宜预留有其他声源的 接口。 357 广播系统宜具备如下系统自诊断功能: 1 监测功率放大单元系统,实现功率放大单元自动倒卑功 能,同时报警及显示故障单元; 2 监测各广播分区扬声器网络系统,实现短路、断路故障自 动报警及显示,并将自动关闭故障网络。 358 广播系统宜具备如下声源: 1 广播电台声源;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2 重拨媒提记载声源; 3 提示性声源; 4 特种报警声源; 5 多媒体语音合成航班信息声源; 6 消防紧急广播用火灾事故声源; 7 现场广播声源; 8 内通广播声源。 以上声源均可在任意广播分区广播。 359 语音广播声源用语应符合中国民航颁布的“民用机场侯机 楼广播用语规范” MH/T1001-95 的规定。 语种应有汉语普通话和英语。 3510 广播系统宜具备对每一广播分区的监听功能。 3511 自动广播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1 根据编制好的广播内容和时间表, 在不同的时间段向指定 的广播分区自动播出多媒体语音广播或其他媒体广播; 2 根据航班动态信息, 经多媒体语音合成后自动向不同的广 播分区播出最新航班信息; 3 操作人员输入的实时航班信息, 经多媒体语音合成后向不 同的广播分区播出最新航班信息; 3512 自动广播系统应具备数据通信接口。 36 广播设备广播设备 361 广播设备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实现广播功能需求选择。 362 广播设备应满足广电部电视中心制作系统运行维护 GY/T152-2000 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363 广播设备中声系统设备互连配接值,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的规定。 364 广播设备中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 GB/T14197-94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的 规定。 365 广播设备的安全应符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的规定。 37 线路敷设线路敷设 371 广播管线的敷设路由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室内装饰设计 和相关专业管线路由设计等因素进行设计。 372 广播管线的配管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金属桥架时,应选用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防火、阻燃 桥架; 2 使用管材时,应选用符合消防规范的防火、阻燃 PVC 管 材。 373 建筑物内的广播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弱电系统桥架敷设时,应使用阻燃线; 2 穿管和线槽敷设时,必须使用阻燃多芯线缆; 3 广播呼叫站自广播控制室的音频信号线和控制线必须使 用阻燃双芯屏蔽线。 374 室内广播线路必须安装敷设,并符合下列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1 有弱电桥架时,广播干线宜沿弱电桥架敷设; 2 广播支线宜穿管敷设; 3 管材宜用镀锌钢管。 3 7 5 室外广播线路的敷设路由应根据规划总图及专业要求确定。 38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381 民用机场航站楼广播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其防雷与 接地是整个航站楼共用防雷与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站楼强、 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统筹规划, 协调设计, 有条件时应同步进行。 382 广播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主要是防止由于雷击航站楼防雷装 置,使共用接地系统电位升高对广播系统的反击、雷电感应及操作过 电压等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和雷电波侵入对广播系统工作和系统信 息设备造成干扰和破坏。 383 广播系统在进行防雷与接地设计时,应认真了解航站楼强 电共用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 广播系统的规模和具体消息设备的要 求,以便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避免盲目性。 384 为减少雷电感应的磁场强度,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应做成 空间电磁屏蔽结构,即将其构成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顶板、钢筋混凝土 墙、柱和钢筋混凝土地板内的钢筋就近连通,构成法拉地笼,形成空 间屏蔽结构,并与共用接地装置连接。 385 引进、引出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电气线缆宜选择屏蔽线 缆,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和引进、引出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处做等 电位连接。 当子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 应采用两层屏蔽, 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386 为减少雷电感应的电位差,沿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四周 围宜设环型等电位连接带,引进、引出室内的导电物、电力线路、信 息线路等均应在进、出口处与环形等电位连接、并与时内空间屏蔽结 构和其他金属物、设备金属外壳连接。 387 广播系统信息设备的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与建 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做等电位连接,其接地网地形式宜应采用“M” 型网型结构。 388 引入、引出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电源线缆和信息线缆, 均应做等电位连接: 1 屏蔽线缆至少应在电缆两端和中间连接器处,做等电位连 结; 2 非屏蔽线缆应在引入前或引出后套10m长以上的金属管或 金属线槽敷设,金属管或金属线槽的两端要做等电位连接。 389 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途径是引入引出系统的广播金属线缆, 其防护的主要方法是加装限压型电涌保护器(SPD) ,以便逐级泻放 雷电感应能量, 但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原则, 必须符合国际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局部修订部分的规定。 3810 当加装两极电涌保护器时,应保证两极电涌保护器工作的 协调性。 39 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 391 建筑面积应根据信息设备需求而定,但一般不小于 20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392 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与接地措施。 393 与广播系统无关地管线不应穿越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 394 全天温度宜为 2228;全天相对湿度宜为 4075,不 得结露。 395 工作台面最小工作照度为 200lu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 照明。 396 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 4.5KN/,并宜设置防静 电活动地板,防尘活吊顶顶棚,双层密闭加纱玻璃例窗,向外开双扇 防火门,且门宽度不应小于 1.2m,门高不应低于 2.2m。 397 室内设备地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地要 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 1.5m;背后检修距离不小于 1.0m;设 备维护距离不小于 0.8m;室内主通道不小于 2.0m。 398 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位置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航显系统负荷中心, 但应远离发电机房、变电站、水泵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和电梯、 扶梯、强电竖井等可能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否则应采取屏蔽等抗 干扰措施; 2 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不宜设置在航站楼的顶层,并宜避开 其外围结构柱,以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 3 当广播系统与消防保安中心合用控制室时,其位置应首先 满足消防和保安系统的要求。 399 如广播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中央控制室应敷设电源 设备间,其室内环境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 建筑面积应根据电源设备需求而定; 2 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接地措施,且应实现等电位连 接,等电位接地网宜采用“S”型星型结构,并应与中央控制室的等 电位接地网连接,连成“S”型星型和“M”型网型连接的组合结构; 3 与广播系统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航显系统电源设备间; 4 全天温度宜为 1032;全天相对湿度宜为 2080,并 不得结露,应有良好的通风; 5 工作台面最小照度为 100lu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照 明; 6 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应根据 UPS 不间断电源设备重量 和布置情况而定,并宜设置水磨石地板、密闭加纱玻璃窗,向外开双 扇防火门,且门宽度不应小于 1.5m,门高不应低于 2.5m。 7 室内设备的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要 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 1.5m;背后检修距离不小于 1.2m;设备 维护距离不小于 0.8m;室内主通道不小于 2.0m。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附录附录 A A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程度不同的用词用语说明如下, 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 反面词采用“不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机场航站楼 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 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MH/T5020-2004 条 文 说 明 北京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目目 录录 2 术语和符号(15) 3 系统设计 (15) 31 广播分区设置 (15) 32 广播呼叫站设置 (16) 33 消防紧急广播 (16) 34 扩声系统 (17) 35 功率放大与扩音 (18) 36 广播设置 (20) 37 线路敷设 (20) 38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21) 39 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24) 民用机场航站楼 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 广播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术语和符号2 术语和符号 201 广播分区 为了便于管理而将整个广播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服 务区域,在这些小的广播服务区域内安装广播扬声器,且各广播服务 区域的广播扬声器是相互独立的。 即同一个广播服务区域的广播扬声 器均应连接在受同一个信号源驱动的功放单元上。 这样的广播服务区 域叫广播分区。 202 广播呼叫站 航站楼内,在主要广播分区设置的广播呼叫设备。该设备 在广播主机的授权下向 1 个或若干个广播分区播放信息。 广播呼叫站 的广播优先权由广播主机决定。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31 广播分区设置广播分区设置 311 在航站楼允许旅客活动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划分若干不同 用途的区域,这些区域有的是以建筑物自然隔断的形式,有的则是以 人为划分的形式,这些区域就是广播分区。 312 为了保证旅客得到及时有效的知讯服务,凡允许旅客活动 的区域均应包括在广播分区内,如:卫生间、吸烟室、餐厅、酒吧等。 313 航站楼的规模因旅客年吞吐量的不同而不同,本条仅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了航站楼设置广播分区的最低要求。 314 允许在设计时,根据航站楼的规模大小,功能区的增加和 管理的需求而增设广播分区。 315 本条规定了广播扬声器的设置原则,即同一广播分区的广 播扬声器必须并联在由同一信号源驱动的功放单元输出接线箱端子 上,保证各广播分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32 广播呼叫站设置广播呼叫站设置 321 设置广播呼叫站的原则是根据广播分区内旅客流量,旅客 服务项目多少,疏导旅客的繁忙程度及管理需要而定。 322 为便于对各呼叫站的管理,由广播控制室设定其呼叫广播 分区的优先级别。 323 为了避免广播呼叫站越权呼叫广播分区,广播呼叫站呼叫 广播分区的范围由广播控制室决定。 324 对广播呼叫站设备的呼叫能力规定其最低要求。 33 消防紧急广播消防紧急广播 331 为了避免重复设置和节约经费,规定消防紧急广播与航站 楼广播系统共用一套广播设备。 332 由广播系统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紧急广播呼叫站,供 消防紧急广播使用。 333 本条规定消防紧急广播呼叫站具有广播系统的最高优先级, 且呼叫范围覆盖全部广播分区,满足消防法规的规定。 334 火灾发生时,在消防系统提供的火灾信号控制下,广播系 统向指定的广播分区自动播放警铃、警报、警钟等特种报警声和录音 带、录音卡、多媒体语音合成等火灾事故疏散撤离命令。也能由人工 通过消防紧急呼叫站进行广播。控制信号可以是干触点信号,也可以 是数据信号。 34 扩声系统扩声系统 341 广播系统的声性能与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建筑物内 装饰等的声学特性因素密切相关。 故广播的声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上 述因素的影响。 342 扩声系统与建筑设计和建筑声学设计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因此应同期进行,并且和装饰等相关专业密切配合,才可能取得良好 的整体效果。 343 语言清晰度指标是航站楼广播系统设计追求的主要目的, 语言清晰度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旅客听清楚语言广播的程度, 其设 计计算方法见 GB/T15485-95声学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344 在满足扩声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两种扬声器的布置方法, 即分散布置和集中布置方式。当然设计者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 他布置方式。 345 在室外广播分区布置扬声器时应考虑供声范围内的声压级 及声均匀度要求,即使位于扬声器远近点的声压级相差不大,为此可 使用大辐射角扬声器和强指向性小辐射角扬声器并配以不同的声功 率相配合的方式来满足。 当扬声器为分散式位置时,应控制反射声或不同扬声器声程引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起的双重声,在直达声后 50ms 内到达听众区。因人耳分辨不出在 50ms 内到达的同一声源的先后顺序,从而克服了双重声效应。 347 表 3.4.7 列出了扩声系统技术指标,供设计人员参考。 348 航站楼工作人员广播分区主要给机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 可根据需要降低设计标准,但应保证在火灾紧急情况下,整个工作人 员广播分区均应听到紧急呼叫广播。 35 功率放大与扩音功率放大与扩音 3 5 1 根据国际标准, 功放单元的定压输出分为 70V、 100V 和 120V 三种。 设计人员可根据航站楼的规模和传输距离的远近来选择输出电 压级别。 352 一个广播分区对应一组功放单元。即一个广播分区所有扬声 器的功率之和应对应的功放的定额功率的 70,余下的 30作为功 放单元的功率储备量。 这个储备量供信号过载时不至于使放大单元受 损,或长时间使用时不至于过热而设定。目前国际上有些厂商的产品 允许满功率运行,故设备功率余量的大小可根据情况而定。 353 民航公共广播系统是指挥调度旅客,播放公共信息最直接 有效的重要手段,一刻也不能停止,不允许故障而停止广播,故功放 单元的备份很重要。本条推荐“4 备 1”方案,设计者亦可根据机场 具体情况增减。 354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民航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各机 场几乎 10 年左右就要进行扩建或改建,为了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 利用现有资源,故特规定此条。 355 公共广播作为一种语言媒体,日趋现代化和复杂化,功能 繁多,系统大,内部结构复杂,系统的可靠性显然十分重要。目前, 大型的广播系统均应使用计算机操作,故系统自诊断能力、自保护能 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条提出了广播系统的基本自诊断能力。 358 本条规定广播系统必须具备的七种声源,在设计声源时不 得少于这七种声源。但可以增加。 3510 本条规定广播用语必须有普通话和英语,同时还特别规定 了在民族地区还应有当地主要民族语言, 这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尊 重少数民族、促进民族大团结的愿望。 在大型国际机场,可根据国际旅客情况增加外语语种。 359 为了便于监听各广播分区的播音质量,广播系统必须具备 此功能。 3511 自动广播功能是航站楼广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实现全计 算机化的无人值机广播。 3512 现代航站楼均以数据库为核心,网络为骨干的计算机管理 系统。航站楼的各控制系统均应与之相应连接,实现计算机联网与控 制,故广播系统亦宜具备局域网络接口和标准的 SR232 接口。 36 广播设备广播设备 361 广播设备的选择应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实现广播系统 功能及馈送电压值进行选择。 363 目前,我国尚无大型广播系统产品供应,各航站楼基本上 都采用国外公司产品, 故扩声系统设备互连配接宜采用产品供应国际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标准或相应的国际标准。 364 同 363 365 广播设备选用国外产品时,其安全性除满足产品出产国的 安全性标准或相应国际标准外,尚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的规定。 37 线路敷设线路敷设 371 航管楼内各种设备、管路繁多,广播线路路由应尽量避免 与强电路由平行,并应考虑相关专业管线路由设计,合理的设计广播 线路路由。 372 广播管线的用材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使用防火、阻燃 桥架,镀锌钢管或阻燃 PVC 管。 373 广播用线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阻燃导线或阻燃双芯屏蔽 线。 374 为了航站楼的美观,室内广播线路必须安装敷设,支管到 扬声器之间必须用金属软管连接。 在弱电桥架内有弱电系统使用的各种控制线和网络线,为避免上述 线路,规定广播馈线在沿弱电系统桥架敷设时,必须使用双芯阻燃屏 蔽线。 不在弱电桥架内敷设时,宜用镀锌钢管敷设。 375 为了整个航站区的美观和减少雷电损害,室外广播线路宜 埋地敷设。 38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381 本条规范主要是强调防雷与接地对航站楼广播系统可靠运 行的重要性, 规范明确指出广播系统防雷与接地是航站楼共用防雷与 接地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即航站楼强、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一 个整体,是密不可分的,否则就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人员、建筑物和 设备的作用。故规范强调航站楼强、弱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的设计应统 筹规划,相互协调,当条件许可时最好同步进行。 382 指出广播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雷击对航 站楼广播系统工作和系统消息设备造成的干扰和破坏; 而主要途径是 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和雷电波侵入; 而主要方法是防止过电压和电磁干 扰。 383 此条规范强调在做广播系统防雷与接地设计时要认真调查 研究, 了解航站楼强电防雷与接地设计和消息设备产品对防雷与接地 要求,结合广播系统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好的设计。8。 384 为减小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用以下基本措施,主要 是建筑物屏蔽、线路屏蔽、合适的敷设路径和等电位连接。此条规定 是建筑物屏蔽,使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构成法拉第笼,形成空间屏蔽 结构。 385 此规定是为减小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而采取的线路屏蔽、 合适的敷设路径的措施。 线路屏蔽能减小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是不言 而喻的,但线缆的屏蔽层仅一端坐等电位连接,而另一端悬空,只能 防静电感应,防不了因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为减小屏蔽线芯 的感应电压,在屏蔽层仅一端坐等电位连接的情况下,线缆应采用有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绝缘隔开的双层屏蔽,外层屏蔽至少在两端做等电位连接,在这种情 况下外层屏蔽与其他同样作了等电位连接的导体形成环路, 感应出一 电流,因而产生减低原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了无外层屏 蔽时所感应的电压。 此条合适的敷设路径的措施系指:引进引出广播系统中央控制 室的电气线路应尽量集中,尽量减小线路包罗的面积,从而减小电磁 干扰磁场强度,减小感应效应。 386 此规定是为减小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而采取的等电位连接 措施,等电位连接措施的目的是减小雷电感应的电位差。 387 局部等电位连接网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是“S”型星型结构;一类是“M”型网型结构。所谓“S”型星 型结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