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摘要地方高校学报设置“地方文化”栏目,进行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一是以山水文化为特征;二是以文化遗址为特征;三是以断代史为特征;四是以文学名著为特征;五是以历史名人为特征:六是整体性研究。关键词文化地方文化地方高校学报地方高等院校学报的学术研究方向应有两个基本定位:第一是指与本校所设专业和相关或相近的研究范畴,这是学报的主体内容。其二是指与地方的经济、文化有直接联系的研究范畴。如果说前者属专业特色,那么后者当属地方特色。二者的结合,才能办出学报的特色。就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内容设置情况来看,大多在专业特色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同时,对于地方文化的研究也初见成效。并由此造就了自己的学术品牌,这恰恰是地方高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方优势。如果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地方文化的传播效果就会提升,真正做到从学术领域服务于地方,起到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一、“地方文化”的范围及其定位“地方文化”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从横的方面看,它包括地方政治、经济、历史、艺术、民俗、宗教、科技、教育等等,它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总和,这当中还有交叉现象。从纵的方面看,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可以从历史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从现实角度进行研究。正由于地方文化研究的广泛性,在“地方文化”的定位上还存在一些不够严密的地方,导致作者的选题与编辑的审稿上对这个定义把握不准。第一,所谓“地方文化”,首要的是地方概念的确定要准确,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区域的划分在不断变化。但不管它的变迁过程多么复杂,而应以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其次,在这个确定的行政区域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出现的历史人物,由于其时间与空间多变性,也往往会与地方区域发生一些相左的情况。比如说历史人物,他曾经在某个时期与该地区有关,那么其它时期呢?是不是也属于该地区“地方文化”研究的范畴?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苏东坡曾在密州做官,即今天的山东省诸城市,在诸城市有他当年“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的猎场,还有超然台遗址,苏公在此吟唱过“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名句,这些遗址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都属于地方文化研究的范畴。而苏公出密州之后或之前的活动和有关的艺术创作就不再属于这个范畴了。潍坊学院学报曾收到本市博物馆一位同志撰写的板桥润格小识一文,文中所考证的是郑板桥在杨州卖画时的润格,与他在潍县毫不相关,这就不能算作潍坊的地方文化。如果这个概念搞不清楚,地方文化就会无限制地扩而大之,反失去_地方特色。这样,我们可以为“地方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地方文化是指现在的行政区域之内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活动以及以及相关遗迹和风俗。这些事件、人物、遗迹和风俗必须与该地区有着直接关系和物质联系。由于文化含义的广泛性,加之近年来研究领域中的“文化热”,泛文化现象往往把衣食住行的事情统统当作文化进行传播,并且夸大其辞,小题大做。学报作为学术研究的阵地,与一般的文化快餐式的时尚报刊不同,对地方文化的选题必须要严肃谨慎地对待。关于文化的基本范畴。英国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作过狭义具体的界定:“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器物和风俗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呶语当中有一个词叫做“风物”,常常用于文化学当中,这与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有点不谋而合。器物是指那些静止的文化遗存,风俗指活形态的文化。因此,文化必须负载着积淀。如果一种器物,它与历史不发生关联,我们就不能将它当作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而风俗本身就存在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继承过程。鉴于文化的特定含义,学报对于“地方文化”稿件的组稿与审稿就要有一个认识和把握。目前,各个地区都在开辟自己的旅游景点。并将它纳入“地方文化”的范畴。然而,对于某些新景点的开发,纯属现代公园式构建,就不能算作文化范畴。而那些一般性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深厚的文化内含,又无明显的地方特征。也不宜纳入“地方文化”的范畴。二、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播的现状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内容选择和切入点是各各不同的,从中可以见出办刊人独到的思路,并为学报的地方特色而增光添彩。就目前近百种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栏目的开设情况来看,其类型大致如下:(一)以中国山水文化为特征。由于该地方院校地处一名山大川的所在地,便以此为特色。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研究空间和价值一直受人关注。从传播学角度看,山水自然风光以“固态传播”的形式稳定地传播着文化信息,名山大川所在地的高校,大都开设这样的研究栏目。如泰安教育学院主办的岱宗学刊,开设“泰山文化研究”专栏,登载关于与泰山相关联的文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当今的旅游开发等内容的文章。这个学报并设有“泰山研究资料索引”。是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地方文化”研究栏目。(二)以文化遗址为特征。文化遗址同样属于“固态传播”。由于遗址传达信息的隐秘性和悬疑性,需要传播者不断地解读,保持文化信息传播的彰显、清晰和持续。并且保持研究与传播的信息更新。如商丘师院学报殷都学刊,专门开设“殷都与甲骨文研究”。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中外的殷墟研究专家和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为学报撰稿,学术品位与传播效应不断提升。殷都学刊正是凭借自身的文化传播优势,在国外汉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三)以断代史作为特征。有的高校所在地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有过特殊的意义。以古都城市最为典型。学报“地方文化”的定位就放在那一个朝代,即断代史研究。将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历史遗存等文化遗产与当今城市的民风民俗、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联系,传播特有的历史文化,开发都市文化品牌。如南京师院学报开设的“六朝文史研究”;开封大学学报开设的“宋史研究”;各自以六朝古都北宋汴梁为研究中心。并由此开拓出去,涉猎整个时代,按照上文“地方文化”的范畴,它已是史学与地方文化的一种交叉性研究。这个栏目的构想与“地方文化”不即不离,落脚点实在,视野却很宽阔。(四)以文学艺术名著为特征。由于文学艺术名著的不朽性,决定了它的研究和传播是无中止的,在当下的文化传媒时代中是不断增值的。以此作为“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极好的角度。如枣庄师院学报的“金瓶梅研究”专栏。金瓶梅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它不像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有专门的研究期刊。而在古城兰陵(作者的出生地)的高校学报中开设这样的专栏,对金瓶梅的研究无疑是一方有利的阵地。事实上。这些研究成果多被国内各种社科研究的选刊所收录,足以说明其价值和影响远远超过一般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五)以历史名人为特征。历史名人的显著性决定了他的传播影响力,孔子之于曲阜,鲁迅之于绍兴,历史人物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的名声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定位。而高校学报关于历史名人的研究,是从学术领域传播城市文化。如运城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河东学刊,设有“河东文化研究”栏目。它一方面使人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河东),另一方面又代表了“河东”这个地名,把历史人物与地名巧妙地交叉在一起,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增强了传播效应。以上所举五个类型的“地方文化”研究。均属专题研究。由于高校所在地独有的人文地理位置。对于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吸收高质量的外稿,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对于一般学报来说,这种机会不是均等的。那么,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学报也并没有放弃这块阵地,他们对当地独特的文化现象也在进行着切合实际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是全方位的,非专题性的。也就更容易反映出地方文化的全貌。我们把它称之为“整体性研究”。(六)“地方文化”的整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在高校学报中最为普遍。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齐鲁文化研究”就很典型。在此主要就以潍坊学院学报为例说明一下这种研究方法。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就城区范围内,有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年画,风筝,还有万印楼和十钟山房等金石学研究遗址。此外,在青州、诸城等地都有颇具全国影响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人物。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它的选点是多变的、多角度、多题材的。它的特点就是从丰富性上反映地方文化的整体和全貌。比如。该学报在刘墉研究、年画研究、金石学研究、齐文化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上所概括的六种研究类型尚不够全面,只能大致上勾勒出学报“地方文化”研究的基本轮廓。然而,关于此项研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憾。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忽视或无视“地方文化”研究,这主要针对一些历史名城的地方学报。而某些新兴城市则完全可以放弃这个研究方向,去寻求别的特点。比如说邯郸大学学报。它作为邯郸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校,不应当放弃这块阵地。作为历史名城的邯郸。几乎每一条街巷里都有著名的历史典故和成语,大量的历史遗址保存至今,诸多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都在此地兴盛一时,对此进行整理研究,无疑会给学报增添特色,从而提高学术声望。地方学报理应肩负这个重担。其二,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存在随意性,重点不够突出,因此,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就无法反映出来,若要避免这种偏向,编辑人员应当对该地区的地方文化有一个总体的宏观认识,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组稿。此外,注意研究动向。对于某些新发现,及时组稿。比如,青州龙兴寺佛像的发现。(被列为1996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而潍坊市当地的两家学报(潍坊学院学报、潍坊教育学院学报)对此都毫无反响,依然保持往常那些一般性文化研究内容。直到“龙兴寺佛像”在国内外考古、艺术界已炒得愈来愈热,当地学报仍然未能进入这项研究中去,地方优势就地丧失。三、办好“地方文化研究”栏目的设想首先,要对本地区文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才能对这一栏目的定位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角度,上文所举的六种类型便是很好的范例。同时,角度的选择,还要兼顾本地区其他高校学报关于此栏目的设置情况,尽可能避免内容和定位的重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开设“地方文化”栏目需要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以组成合作,获得充足的研究信息,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研究科题。达到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与学报之间有效的合作,相互促进发挥各自的职能。一般来说。与该栏目相关的机构有:当地博物馆、史志办、以及各种类型的纪念馆、文化遗址管理部门,与该栏目相关的个人包括:当地研究人员和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人员。所以,负责“地方文化”栏目的编辑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地方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根基,有了这个兴趣,并能自身参与研究,是最佳状态。有利于编辑建立相关的社会联系,并进行研究合作。只有在广泛的联系中,才能开拓组织最好最充足的稿源。同时,编辑对研究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人员(撰稿人)常常说:“编辑是写作的催化剂。”意思是说,往往由于编辑为研究人员与研究对象牵线搭桥,而促成研究成果的诞生。现代化、城市化的步骤在加快,这对地方文化的原生形态是一种威胁,它迫切需要相应的文化研究来保护和维持。比如:方言属于一种地方文化,而方言在外来语、普通话以及网络语言的冲突下,在不断地失去本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消失的态势。而方言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原生态的语言作为物质形态保留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文化”编辑的责任是重大的。而目前,各地的“地方文化”大多都处在无助的孤立状态下。即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