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_第1页
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_第2页
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_第3页
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_第4页
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读教育的智慧有感四篇【篇一】“做一名善于倾听的教师”我想,这一定会成为看完教育的智慧一书的教师们今后教学中一个始终不渝的追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明确的提出“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他认为“善于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教育艺术。”是的,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倾听是一种尊重,在倾听中认同,在倾听中欣赏;倾听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节目中访问一个想当飞行员的小朋友,他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回答:“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个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能形容。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在于他善于倾听,在于他能够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让他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一个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教师,不让学生把话说完,不会倾听,怎么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教育是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绝对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细细考量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有多少教师学会了善于倾听?我们有多少教师有这份耐心、细心去倾听了?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有时就会犯这样的错误。一天早晨,我们班的陈琮同学一进教室就从书包里拿出了两个小饼,我一看非常生气,批评他说:“你为什么带零食到教室?我平时是怎么强调的。”这时本来兴奋的陈琮悄悄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个早读我一直用眼瞪他,他就一直低着头。下了第二节课后,陈琮的同桌韩晗跑到办公室里告诉我说:“老师,那小饼其实是陈琮带来给你吃的!他还带了好多!”我来到教室,走到陈琮的身边,陈琮又拿出那两个小饼,怯怯地说:“老师,你吃吧,这是我和妈妈一起用鸡蛋、白糖、面粉做的动物饼干,可香了。”接着他又从书包了拿出一个装满了小饼的大方便袋子,说:“这是我送给每个同学的!每人一个!我和我妈做了一晚上。”我一听,顿时眼眶湿润了。这个平时因过分调皮不太受我待见的孩子,心中却还装着老师和同学们。想起平日里我经常在孩子还没来得及申述解释时,就武断地依据自己的经验妄加评判,就像今天陈琮所遭遇到的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李镇西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尚且扎根教学实际,用心与孩子们交往,时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听到孩子们的心声,他似乎听到孩子们成长拔节的声音,是那么欣喜,那么高兴,那么狂热,在他的众多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读到他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的平凡故事,就是这些平凡的教育故事让普通的平凡的老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故事其实教育专家成长的真实写照。李镇西如此,魏书生亦如此。那我们普通的一线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呢?让我们也静静地倾听孩子们成长拔节的声音,让教育在倾听中微笑吧!【篇二】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中字字蕴含着真言,句句渗透着思考的智慧,读完之后让人受益匪浅。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李老师经过几十年的亲身教育实践历程,通过对教育的感悟、理解、思考,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班主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以及如何当一名好老师等。教育的智慧一书中对于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理解,是建立在民主课堂的基础上的,而民主课堂在李老师的思想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等八个方面。而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充满爱心与重视法治。充满爱心就是对每一位学生投注关注与尊重的目光,老师与学生之间懂得互相尊重,也让学生之间学会彼此尊重。而重视法治虽然不能等同于用法律手段来治理班级,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即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体现在班级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共同制定规则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学会自己管理班级,而老师也会尊重学生的这个权利,从而形成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共享形式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在关于班主任的自我修养的方面,李老师在教育的智慧中首先提出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何在?它来自于对于教师职业的享受,尊严的赢得,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的爱戴等多方面。而同时班主任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学生、家长、社会乃至自身对于自我的要求。而如何让自己做好班主任工作?李老师也给我们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向前辈教师学习,多思考、多阅读、多写作,让自己不断地充实、进步,化压力为动力,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中的班主任工作。而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尊重的老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作为一名老师,用心倾听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用尊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使自身教学素养、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老师,而这也是李镇西老师传授给我们的重要的教育思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平日里也要多读书,读好书,把教育实践与书中的思想精华融合在一起,学习做事思考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一名不断前进的老师。【篇三】教师,走上三只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的工作无疑是非常繁重的,当班主任的时候更是忙上加忙。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要往里装”,既要管学生,又要管家长,还要管任课老师;既要管学生学校内纪律,又要管学生校外表现,还要管学生家庭教育;除了班级纪律管理、思想教育,还要具体督促检查甚至辅导学生各科学习似乎什么都要管,不仅身累,更是心累。是的,我也一样,在过去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每天盯着学生早自习、打扫卫生、做操、上自习。没有一刻敢放松的时候,自己已经觉得做的没有任何疏漏了,但问题仍然不断,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断。同时,每天的班主任计划被一些琐事搅得没有头绪,累不说,精神上也是一种折磨。我当班主任才2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中的点点滴滴,心酸苦楚自不必言,深感班主任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看到李镇西老师提到的解放班主任,更是深有感触。李镇西说过“我爱学生,但我更注重爱的智慧,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情感,更要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智慧。”解放班主任首要条件就是科学划定班主任的权利和责任。李老师认为班主任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常规管理,他的权利和义务只在这个范围内,至于其他工作,班主任知识协助而已。其次,要科学评价班主任工作。不能片面的简单而庸俗的量化,不能以智论德,不能提倡鼓舞班主任当“保姆”。要让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班主任才能从沉重的体力负担和心理负荷中解脱出来。再次,要解放班主任,每一位班主任都应主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我解放”。在思想上的解放就是要勇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而非管制学生,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变事务应付为教育科研。用科研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工作;二是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使班级由“我的(班主任个人)”变为“我们的(学生集体的)”形成班级凝聚力;三是变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同时相信信任学生。在行动上的解放就是改革教育方法,一是大胆放手。班主任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分清哪些是义不容辞的事,哪些仅仅需要出主意,明确之后该减则减,该丢则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自己管理班级和事务,逐步的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二是民主管理。,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范,以制度的形式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管理和监督,变以“人(班主任)”治班为以“法(班级规范)”治班,使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诚如是,班主任自然便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的洗脑,不断汲取他人精华,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精深的所教知识,而且还就具备广博的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上,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班主任。“解放班主任”,使班主任由体力型的勤杂工变为科研型的教育者,自然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研究,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一个班主任拥有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那么处理一切事务都会有一颗不急不躁,不悲不喜的心,不浓不烈的处理一切,那么学生的纷繁复杂和工作的循环往复不再是班主任望而兴叹的生命感受,而是构成生命的一砖一瓦。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如何“解放”,学会深反思,多研究,善总结,努力做一个“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肚中有货,手中有招”的班主任。【篇四】作为一名理科思维根深蒂固的人,初读书名,说实在的,这本书并不太吸引我,秉承着“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准则,对于纯理论的教育书籍,本人确实不太感冒。不过在后面工作之余翻看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它的独特之处,也让我从中获益良多。犹记得以前读到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诚然,教师是很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对品德要求较高的职业。回想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也曾一度讨厌某些师德欠缺的老师,甚至不愿听他的课,而如今自己走上讲台,角色转换之间,自己会不会也成为了“他”?让我在授业的同时,更加明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向其他人传递正能量。但具备良好的师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同样是一个长期积累成长的过程。就像本书讲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做无愧于良知的教育,就是要做真教育,然而现实教育中“假”却屡见不鲜。如在我们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对于实验教学这一块往往敷衍了事。通常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将实验操作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操作步骤的形式来代替,忽视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弃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阵子,由于实验器材的不足,为了节约时间,我将分组实验变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探索求证能力培养和关注,当课前学生期盼地问我是不是去实验室上课时,想起整理实验室的麻烦,我几次“狠心”地让他们回教室上课,让他们上科学课的兴趣受到了打压。现在想想,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忽视学生们的感受,这何曾不是一种负能量。而当我放开手让他们准备材料,同时自己从中协助指导,原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也并不是我想的那么难,他们一样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很好,这也让我从中反省了自己。作为老师,更应该是孩子们的榜样和标杆。像书中所讲“身教重于言教,心教重于身教”。作为新教师,我们现在还处在“言教”的阶段,往往靠着自己的“大嗓门”,费时费力的摸索着。想要达到“心教有情、有义、有度”,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养成好习惯。一名优秀的老师,他的优秀已不是一种行为,而是内化成自己的习惯。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如此,老师亦是如此。培养习惯,贵在坚持,以前上完课,总是一副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