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doc_第1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doc_第2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doc_第3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doc_第4页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关键词:新闻时效性危机传播时效观摘要:检测环境、传递信息是新闻传媒的四大社会功能之一。在危机发生时,作为职业传播者的新闻传媒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的传播活动在提供有关信息和危机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危机作为“极度危险或艰难的动荡不定的局面”,1需要人们作出迅速反应。因而,新闻传媒在危机发生时对于危机的报道,也必须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在危机报道中更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联系网络时代新闻时效观的新发展,提出: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渠道日益增多,速度可因国际互联网的应用而达到瞬时传播,新闻更新可因之而达到即时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视传媒危机报道的时效性对于传媒能否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时代,这种作用反映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即对内有助于澄清信息与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对外有助于把一个负责任的、对待事关人民生活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有方、从容不迫的国家形象树立在国际公众面前。AbstractSurveillanceoftheenvironmentranksamongthefourmajorsocialfunctionsofthemedia.Duringacrisis,communicationactivitiesbytheprofessionalcommunicatorsmediaorganizationsandmediaprofessionalsplayanimportantroleintheofferingofrelatedinformationandincrisismanagement.Crisisas“anunstablesituationofextremedangerordifficulty,”entailsimmediateresponsebythepublic.Mediacoverageofthecrisis,therefore,mustbepromptandtimely.Thisdeterminestheextraordinarysignificanceoftimelinessincrisisreporting.ThisarticleaddressesthisissueinconnectionwiththenewdevelopmentinpeoplesconceptionoftimelinessintheInternetAge.Itpointsout:IntheInternetAge,informationchannelshaveincreasedexponentially,transmissionspeedhasreachedthepointofinstantaneouscommunicationthanks,informationupdatingisinstant;inthiscontext,attentionpaidtotimelinessincrisisreportingiscrucialtomediaspositiveroleincrisismanagement.Moreover,itarguesthatinthepresentageofglobalization,thispositiveroleofthemediaisreflectedintwodimensionsdomesticandinternational.Domestically,mediaspositiveroleincrisismanagementmeansthatcrisiscommunicationbythemediahelpstoclarifyrelatedinformationandbanishuncertainty-triggedfear/panicamongthepublic.Internationally,itmeansthatmediascrisiscommunicationcontributestoprojectinganimageinfront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forourcountry,ofaresponsible,resourcefulstatecalminitsresponsetoacrisisthataffectspeopleslife.KeyWords:timelinessofnewsreportingcrisiscommunicationconceptionoftimelinessI.传媒与危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危机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处理危机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也是对人类信息传播系统的考验,因为人类正是仰仗信息作出自身的行为决策的。对于危机,著名的英文韦氏词典将之定义为“极度危险或艰难的动荡不定的局面”。在危机发生时,一方面,社会所面临的危险或艰难迫使人们迫不及待地需要采取应对行动,而另一方面,动荡不定的局面中又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使众多的人们难免有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和恐惧之感。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处理、化解危机的过程同时也是消除人们的焦虑的过程。由于信息的定义之一即“减少接收者的不确定性的讯息”,1而在危机状态下,不确定性往往成为人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因而,准确、及时的有关信息传播,对于危机处理和化解至关重要。正是因为危机处理过程与信息传播的关联性,人们在危机发生时,自然而然地特别关注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有关信息。而在当代社会,由于新闻传媒系统作为专司信息传播职责者的权威地位,危机发生时,人们往往对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寄予为他们了解危机状态的方方面面和在此基础上的行动定向提供帮助之厚望。诚如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媒介系统依赖论所指出的,个人、群体、组织、其他社会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同媒介系统的互为依赖关系会随着情况(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越甚,这种依赖性的强度也就越强。“例如,在一场危机时期,我们构成一种将能最好地服务于当时最重要的个人目标的媒介系统。当危机结束时,我们也许会恢复我们日常的媒介系统,重新建立适合于达到日常目标的媒介依赖关系。”3危机时刻正是弥漫着不确定性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传媒系统的信息传播,关系到个人的行动定向,也关系到有关部门和组织的有关应对决策。其关联性之强,显著凸现。因而,这种关联引发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运用Google学术搜索,在中文状态下,键入“危机传播”(连引号键入),查询所有中文网页,获得264项搜索结果;在英文状态下,键入“crisiscommunication”,查询所有英文网页,获得1660项搜索结果。可见中外学术界对“危机传播”这一议题均有大量成果积累。对搜索结果进行浏览,发现其中许多均涉及危机管理与媒介的关系或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例如,中文学术成果中,史安斌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广州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杨至聪、邓涛的媒体与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合作(采写编2005年第二期),李国民的地市报危机传播策略浅析以齐齐哈尔“84”事件报道为例(城市党报研究2006年第四期),陈力丹、陈俊妮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新闻界2005年第六期),洪瑾的危机传播中信息对称的媒体问题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四期)等,均从不同的方面对此予以阐述。鉴于危机时刻是社会与个人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应对的时刻,因此传媒与危机管理的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媒报道的时效性对其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之重要性。II.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和新闻时效观的发展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性,因为新闻的定义中就蕴涵了“新近”的意思,新闻报道所关注的,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中所要求的,是“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4这可说是中外新闻传播界的共识。“Timeliness”作为中外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是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新闻实务操作中传媒从业人员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用以评判新闻事件是否值得报道/具有报道价值的标准之一。新闻时效性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诚如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流行说法所指出的,“新闻姓新”。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传播技术条件下,人类克服信息传播中的时空限制的程度、能力不同,公众在信息接收中对时效性的要求也不同,新闻界内外的新闻时效观也不同。在近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史上,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闻时效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及新闻时效观的演变可以说是传媒业务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西方近代报纸兴起的初期,有关国外的信息一、二周内到达读者手中依然能给读者以新近的感觉。当世界上最早问世的通讯社哈瓦斯社还在以快马作为递送稿件的工具时,其时效性当然不能与当今通讯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日而语。在电报作为电子通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通讯社的业务和现代报业后,新闻时效性开始以“日”计算,新闻的“新”体现在所指的事情为“昨日”或“今日”。广电媒介问世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每日多次播发新闻的广电媒介,逐渐使新闻时效性向着以“时”计算的方向发展,直至发展到滚动式播出。国际互联网的崛起,以其瞬时传播的效能,使得对新闻即时更新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新闻时效观,公众在信息接收中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著名的国际传媒网站BBC在线就曾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提出随时化新闻服务的观念。当前,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时,国际上的新闻时效性的竞争往往成为分秒之争。例如,当伊拉克战争爆发时,率先在网上予以报道的新华社,与美联社之间在对此的首篇报道上的差异仅为几秒之差。鉴于在当今网络化时代,新闻时效观已经被推向“全时化”,5重视传媒危机报道的时效性对于传媒能否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作用反映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即对内有助于澄清信息并力求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恐慌,对外有助于把一个负责任的、对待事关人民生活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有方、从容不迫的国家形象树立在国际公众面前。近年来3个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时传媒的有关传播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之个案,可以佐证这一点。III时效性问题对我国传媒危机传播效果的影响从3个个案说起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发生时,我国媒体的有关传播中存在一些影响其效果的问题。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和笔者本人的观察,时效性问题是其中的一大主要问题:出于对“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的机械式的理解,在发生危机性突发事件时我国传媒系统时而因迟疑不决,造成“失语”或报道迟缓,结果由国外媒体占报道先机,既不利于发出我们的声音,也不利于我国传媒的公信力,当然也不利于我国传媒迅速发挥对于危机应对的行动定向的指导作用。对于危机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传播效果的的关联,近年来我国传媒在几件危机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报道工作,可以作为佐证。2002年冬天到2003年春天,我国发生了“非典”事件(SARS)。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初时我们的媒体对此的信息传播是迟缓的。结果一时间社会上有关传言四起,公众因情况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了巨大的焦虑感和恐惧感,而国际上的传媒则纷纷指责我们对此隐而不报。且不论当时的传媒信息传递滞后最主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客观上,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的媒体当时的报道迟缓在对内的危机处理和对外的形象塑造中的被动却是毋庸讳言的。但后来,我国政府调整了应对这一危机的策略,传媒对此事态的发展及时报道,社会上的流言逐渐平息,国外的媒体也开始引用我国传媒提供的信息。可见在一个信息传递渠道日益多元化、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成为分秒之争的当今社会,过去那种“在没有其它信息源的情况下可能是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通过对信息接触的控制来淡化危机”的策略,6已不复可行。我国应当更新对于媒介传播的管理中的信息管理观念;在危机发生时,我国传媒应及时迅速地传递信息,以此在社会的公共危机处理中为我国公众提供信息指导,并以此在国际上为我国树立一个负责的、面对危机应对有方、自如的大国形象。否则,即使我们不报,信息也会照样不胫而走,非但无助于信息管理和危机化解,而且会给我们的对外传播、国际形象塑造造成被动,并且影响我国媒体在国内外的公信力。如果说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说,“非典”事件(SARS)发生时我国传媒初时的反应迟缓和报道滞后是一则忽视新闻时效性在国内外带来负面效果的例子,那么2004年我国在遭遇“禽流感”事件时传媒及时报道的情况,则可从正面佐证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由于传媒报道及时,“禽流感”事件发生时,我国公众没有表现出“非典”期间曾一度出现的恐慌,国际上也没有对我国政府及媒体出现种种指责,不像“非典”期间的前阶段所发生的那样。2006年,上海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员的硕士论文在对美国的纽约时报与卫报1995-2005年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进行研究中发现,2005年11月13发生的我国吉林石化双苯厂苯污染事件,是2005年纽约时报关于我国的报道中社会生活类新闻方面一个重要议题。7从纽约时报关于该议题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再次看到我们的传媒的信息报道滞后是如何被这一国外著名主流媒体解读、指责的。从2005年11月23日出现了第一篇有关这次事件的报道,到12月23日这一年度最后一篇相关报道,纽约时报在那一时间段内对这次事件共发表了12篇报道、文章。尽管这算不上是一个大的数字,但是,如果就这一数字在纽约时报2005年关于我国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特写中的社会生活类的总量的比例来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数字相对就较大了。2005年该报全年关于我国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特写总量是551篇,其中社生活类总量约100篇,因此这一个发生在那年接近年底的事件占据了纽约时报2005年关于我国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特写中社会生活类的总量的12%。就这些报道、文章的内容而言,根据这位研究生的研究,大致可归纳如下:这12篇中,有10篇都是有关中国政府应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措施,另外2篇中,1篇是介绍事件的基本概况,另外一篇是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这项研究发现,“在这样的非政治类事件中,中国政府的一举一动仍然是纽约时报关注的焦点。”“在所有的有关报道、文章中除了介绍事件的基本概况的那一篇外,其余均涉及化学药品泄漏对中国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如环境、和俄罗斯的关系等”。8其中,往往又夹杂着对中国政府的批评:“守口如瓶”、“在差不多10天的时间里”,没能让哈尔滨市民“分享其关于这种致癌化学物质正在流向他们的消息”,等等。但是细加分析,又可发现其有关新闻、文章先后还是有所不同。9具体来说,当我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一危机事件后,该报也对此予以了报道,态度也有所转变。从以下这些引自该报有关报道的段落中,我们多少可对纽约时报有关报道中的关注点及批评窥见一瞥。“Foreigngovernments,globalhealthexpertsandprospectiveinternationalinvestorsalsolookedonwithkeeninte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