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学论文-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AbstractAsthenewtechnologycalled“blog”isimmergingthesedays,thisdissertationissupposedtohaveanelementarystudyonthisnewphenomena.ThisdissertationstartswiththeconceptionofblogandthedifferencesbetweenbloginChinaandAmerica.Becausethewayblogcameintopublicsightisquitedifferent,theresearchattempttoexplainthereason.ThesecondpartofthedissertationisaboutthedifferencesbetweenblogandothertechnologyformssuchasBBSandPersonalwebsite.Afterthispart,theresearchgoesontostudytheinfluenceofthenewcharacteristicsofblog.Themaininfluenceofblogisdividedintotwoparts.Oneisfromthemediacommunicationperspective,blogisagreatchallengetotheoldmassmedia.Theotherisfromtheknowledgemanagementperspective,blogwillbringagreatchangetothe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andsocialcommunication.Whenexplainingtheinfluencewiththemediacommunication,thedissertationbringsforwardthe“personalmedia”conceptionandbasesitonthepersonandpublictheory.Finally,westudiedspecificallyontheinfluenceofblogtowardartandliterature.关键词:博客个人媒体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文学1博客简述1.1什么是博客?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市场术语(/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1.2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博客宣言方兴东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Peggy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天,每天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1.3博客的“演变”1.3.1博客在美国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月9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14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2002年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Business2.0杂志2002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2002年2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2000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5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也是最著名的IT博客之一Dan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1.3.2博客在中国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1.3.3差异背后的原因“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佛山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 董村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城市建设规划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供给需求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至2030轨道交通安防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六安市霍邱县新店镇选聘村干部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杭州拱墅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2025至2030财务软件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报告
- 东山小学期中数学试卷
- 工贸单招数学试卷
- 福州初三卷子数学试卷
- 【课件】当代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 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 《椎动脉型颈椎病》课件
-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 人文英语4-008-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课件
-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环境水利学-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施工现场实施信息化监控和数据处理方案
- 【培训课件】卓越讲师技能训练
-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2课时维护公共利益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个人联营经营承包合同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