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doc_第1页
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doc_第2页
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doc_第3页
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doc_第4页
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12 页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一、先张法施工的安全要求(1)张拉时。张拉工具与预应力筋应在一条直线上;顶紧锚塞时,用力不要过猛以防钢丝折断;拧紧螺母时,应注意压力表度数,一定要保持所需的张拉力。(2)预应力筋放张的顺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轴心受预压的构件(如拉杆、桩等),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张拉。偏心受预压的构件(如梁等),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然后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3)切断钢丝时应严格测定钢丝向混凝土内的回缩情况,且应先从靠近生产线的中间处切断,然后再按剩下段的中点处逐次切断。(4)台座两端应设有防护措施,并在张拉预应力筋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设置一个防护架,两端严禁站人,更不准进入台座。(5)预应力筋放松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规定时,则不得低于强度等级的75%。(6)预应力筋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进行;对称筋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所有的钢丝应同时放松,严禁采取逐根放松的方法。(7)放张时,应拆除侧模,保证放松时构件能自由伸缩。(8)预应力筋的放张工作,应缓慢进行,防止冲击。若用乙炔或电弧切割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严防烧伤构件端部混凝土。(9)电弧切割时的地线应搭在切割点附近,严禁搭在另一头,以防过电后使预应力筋伸张造成预应力损失。(10)刚进的回缩值:冷拔低碳钢丝不应大于0.6mm,碳素钢丝不应大于1.2mm,测试数据不得超过上列数值规定的20%。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要经过钢筋制安、立模、预留孔道、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制安、张拉、孔道压浆等工序。(一)预留孔道(1)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的中心线。(2)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变形。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对于波纹管不宜大于0.8m;对于胶管不宜大于0.5m;曲线段管道宜适当加密。(3)金属管道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于一个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连接时应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移位;接头应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的渗漏如管道内。(4)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需要时应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性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5)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6)混凝土浇筑中应注意对预应力管道的保护,要防止管道堵塞或管道严重变形而无法安装预应力筋。(二)预应力筋制安(1)预应力筋制作应符合如下要求预应力刚才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相互缠绞。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预应力筋的切断应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使用电弧焊切割。预应力刚才验收及加工后,应妥善保管,防止在堆放、运输、安装过程中损伤、变形或发生有害的锈蚀。(2)预应力筋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安装(穿入预留管道)。对钢绞线,可将一根钢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后整体穿入管道中,也可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中;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他杂物。(3)预应力筋穿束,特别是穿长束,有的需要用卷扬机做动力来牵引或拖拉。这时卷扬机的安装、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安装要求;且在牵引或拖拉时若出现较大的阻力时,应停止牵引或拖拉,进行检查,排除障碍(可能存在管道变形、管道堵塞等障碍)后在牵引或拖拉,切不可强拉硬拽,以避免发生事故。(4)预应力筋安装后应妥善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对在混凝土浇筑及养生之前安装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规定时限内没有压浆的预应力筋,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他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不同暴露条件下,未采取防腐蚀措施的力筋在安装后至压浆时的容许时间为: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天;空气湿度40%70%时,15天;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天。在预应力筋安装在管道中后,管道端部开口应密封以防止湿气进入;采用蒸汽养生时,在养生完成之前不应安装力筋。在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对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的管道,力筋安装完成后,应仔细进行全面检查,以查出可能损坏的管道。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将官道上一切非预留的孔、开口或损坏之处修复,并应检查力筋能否在管道内能自由滑动。(三)张拉(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或现浇混凝土进行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要求;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2)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3)应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筋施加预应力,但对扁平管道中不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4)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段张拉。曲线配筋的精扎螺纹钢筋硬杂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可在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5)后张预应力筋的张拉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其张拉程序可参照下表进行。后张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张拉程序钢筋、钢筋束0-初应力-1.05con(荷载2min)-con(锚固)钢绞线束对于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普通松弛力筋:0-初应力-1.03con(锚固)低松弛力筋:0-初应力-con(持荷2min锚固)其他锚具0-初应力-con(持荷2min)-con(锚固)钢丝束对于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普通松弛力筋:0-初应力-1.03con(锚固)低松弛力筋:0-初应力-con(持荷2min锚固)其他锚具0-初应力-1.05con(持荷2min)-0-con(锚固)精轧螺纹钢筋直线配筋时0-初应力-con(持荷2min锚固)曲线配筋时0-con(持荷2min)-0(上述程序可反复几次)-初应力-con(持荷2min)注:表中未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压、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应基本一致。梁的竖向预应力筋可一次张拉到控制应力,然后于持荷5min后测伸长和锚固。超张拉数值超过规定的最大超张拉应力限值时,应按规定的限值进行张拉。(6)后张预应力筋断丝及滑丝不得超过下表的控制数。后张预应力筋断丝及滑移限制类别检查项目控制数钢丝束和钢绞线束每束钢丝断丝或滑丝1根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单根钢筋断筋或滑移不容许注:钢绞线断丝系指单根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超过表列控制数时,原则上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的条件下,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其他束预应力值,但需满足设计上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7)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骨,应用砂轮机切割。(8)现场张拉施工的工作平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四)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应符合下述规定。(1)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2)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所用材料应符合: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采用矿渣水泥时,应加强检验,防止材料特性不稳定,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团块。水。应不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不得含50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可采用清洁的饮用水。外加剂。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应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外加剂的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对截面较大的孔道,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细砂;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水灰比宜为0.4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合后3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4小时内重新全部被水泥浆吸回。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泌水率和膨胀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规定。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稠度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规定。(4)孔道的准备。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轴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应冲洗干净并使孔壁完全湿润;金属管道必要时亦应冲洗以清除残渣;对孔道内可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干。(5)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围内。水泥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6)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及泌水;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7)压浆应缓慢、均匀的进行,不得中断;并应将所有最高点的排气孔依次一一放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畅;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使用压力水冲洗通畅。(8)对掺外加剂后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孔道内饱满时,可采用一次压浆的方法;不掺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压浆法,两次压浆的时间间隔宜为3045min。(9)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最大压力为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1.0MPa。梁体竖向预应力筋孔道的压浆最大压力可控制在0.30.4MPa。压浆应达到孔道浆体饱满且另一端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10)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C,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C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11)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12)对需封锚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不宜低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值得80%。必须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梁体长度。长期外露的锚具,应采取防锈措施。(13)对后张预制构件,在管道压浆前不得安装就位,在压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移运和吊装。(14)孔道压浆应如实填写施工记录。三、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的安全要求(1)孔道直径。对孔道直径要求如下:粗钢筋。采用粗钢筋时,其孔道直径应比预应力筋直径、钢筋对焊接头处外径、需穿过孔道的锚具或连接器外径大1015mm。见下表冷拉钢筋孔道直径冷拉钢筋孔道直径冷拉钢筋锚具型号LM12-16LM18-22LM25-32JM2-34JM2-56孔道直径(mm)4045505060钢丝或钢绞线。采用钢丝或钢绞线时,其孔道应比预应力束大510mm,其孔道面积应大于预应筋面积的两倍。见下图:5碳素钢丝束孔道直径钢丝束根数12141618202428钢制锥形锚具GZ12GZ18GZ24孔道直径(mm)404553镦头锚具型号DM5-1214DM5-1618DM5-2024DM5-28中间孔道直径(mm)40455055端部扩孔直径(mm)60687683锥形螺杆锚具LZ5-14LZ5-16LZ5-20LZ5-24LZ5-28中间孔道直径5053566370端部扩孔直径(mm)6570758389钢绞线束孔道直径表钢绞线束根数45678912JM型锚具型号JM15-4JM15-6孔道直径(mm)5065xM型锚具型号xM15-4xM15-5xM15-6xM15-7xM15-8xM15-9xM15-12中间孔道直径(mm)50556565707585端部扩孔直径(mm)75856595120120135端部扩孔长度(mm)240320340340390500500预应力筋孔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且不应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凡需起拱的构件,预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2)在构建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其孔距不应大于12m。(3)采用分批张拉时,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其张拉力应力con,应增加Bhp,(B为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hp为张拉后批预应力筋时,在其重心处预应力对混凝土所产生的法向应力);或者每批采用同一张拉值,然后逐根复拉补足。(4)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拉;长度等于或小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5)平卧重叠构件的张拉,应根据不同预应力筋与不同隔离剂的平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