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安全技术.doc_第1页
劳动保护安全技术.doc_第2页
劳动保护安全技术.doc_第3页
劳动保护安全技术.doc_第4页
劳动保护安全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劳动保护安全技术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20 页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在生产活动中,工人处在各种不同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下,使用各类机器设备、工具和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有时,因作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设备或工具的缺陷、工艺及操作上的缺点等因素,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在技术、工艺及操作、设备、个体防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就是劳动安全技术。劳动安全技术研究生产技术中的安全问题。不同的产业、不同的机器设备有不同特点的安全技术。按产业性质可分为:冶金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铁路安全技术、煤矿安全技术等。按设备性质可分为: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焊接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等。劳动安全技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预防措施,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保障工人在生产作业中安全健康的有效保证。第一节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一、机械设备伤害事故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缺少安全防护装置、工件装卡不牢、操作者违章作业、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造成各种伤害事故。如机械的旋转部件或运动部件、工件的旋转部分将操作者衣袖、头发、手臂等卷入;工件装卡不牢,运转中会飞出伤人;砂轮碎片、飞溅的金属切屑也会击伤、割伤、灼伤人体;机械加工中,模具的突然破裂、工件、工具、料头飞出都会伤人;冲压设备压伤人手、臂;起重设备零件失效,如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失灵等原因,砸伤人员。二、机械设备安全技术1.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操作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2.设置安全装置(1)安装防护装置:用屏护的方法,使人体与作业中的危险部分隔离。如操作者可能接触的机械设备旋转部件、往复运动部件;加工中,材料碎屑可飞出的地方;机械设备导电、高温或辐射部位;工作场所中可能坠落、跌伤的地方。防护装置的种类很多,如皮带、齿轮传动防护罩、防护当板、切屑挡板、围栏、电气罩、隔热板等。防护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均以防止事故和人身伤害为目的。同时要与设备、环境相适应,不能妨碍正常工作。(2)安装连锁装置:控制设备操作程序,如冷却、润滑、压力不够时,机床不能开动;冲压作业时,手不离开冲模,冲压设备不能启动。(3)保险限位装置:当某一零件发生故障或超载时,保险、限位装置动作,迅速停止工作或转入空载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如金属切削机床上的限位开关,起重设备上的过卷扬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器等。保险装置必须正确安装、准确调整、定期检验,保证其动作灵敏、可靠。(4)信号装置:显示设备运行状况或在机器运行故障时出声、光信号。用来警告作业人员预防危险,提醒工人注意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信号通常可分为颜色信号,如信号、设备指示灯;声音信号,如压力表、温度表、水位表等。各种信号必须在危险发生之前发出,颜色信号必须鲜明,易确认;声音信号发出的音响必须大大高于生产区域的噪声;显示仪表必须清晰、灵敏、准确,所有信号装置都必须定期检验、维护和更换。(5)危险标志:使用文字、颜色、图形等制作危险标志牌,以警示作业人员注意相关安全。如严禁烟火、防止触电等标志牌。三、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要使机械设备各种安全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必须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按要求定期进行清洗、加油、调整、更换磨损和损坏零部件;按规定要求进行机械强、拉力、电气绝缘试验;及时更换不合格零部件。四、工作环境安全要求工作现场中,物、料、工具的正确位置和码放;人行道、车行道的合理布置;作业现场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的采光照明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措施。第二节电气安全技术一、电对人体的伤害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伤害,使人呼吸窒息、痉挛、心颤、心脏骤停等,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烫伤等。电气伤害事故往往具有突然性、危险性,容易造成恶性事故。二、影响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电流越大,人的生理反应越明显,致命危险性越大。2通电时间的长短。通电时间越长,电伤害越严重。3通过人体的途径。如流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头部则更为危险。4通过人体电流的种类。在各种频率电流中,以常用的工频50Hz交流电危险性最大。三、电气安全的基本要素1.绝缘:系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避免与其它带电体接触时发生短路或触电。绝缘材料可采用气体、液体、固体。衡量绝缘性能的主要指标是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在强电场等外加因素作用下,绝缘也会发生击穿而丧失其绝缘性能。此外,由于周围有腐蚀性气体、导电粉尘或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也会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检测和更换。2.屏护:采用庶栏、护罩、护盖、匣箱等,使带电体与其它物体或人隔开,不能直接触及,减少触电的可能性。屏护装置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其使用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耐燃性能。如使用金属材料,则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3间距:为防止人和物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放电或短路事故,在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个安全距离就是间距。安全间距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工作环境、设备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各类场所、各种安全间距均有明确规定。4.载流量:指导线内通过电流的数量(即电流强度)如果通过导线的电流超过安全载流量,会导致导线过热,损坏绝缘,甚至引起火灾。因此,必须根据线路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正确选用导线的种类和规格。5.标志:保证安全用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使用明确统一的标志。通常以颜色标志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用图形标志警示人们不要接近的危险场所。四、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为防止意外电气事故的发生(如短路、触电、漏电等),在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性安全措施。常用的有以下措施:1熔断器:在电气线路及设备短路或持续过负荷时起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当通过熔丝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安全工作电流)的12至13倍时,熔丝就会熔断,而且,电越大,熔断越快。从而切断电源,避免造成事故和人身伤害。2断路器:也称过载保护开关,当回路中发生超过允许极限的过载、短路及失压时,自动切断电流回路。3.漏电保护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漏电事故时,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4.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由特定电源供给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为依据确定的。凡手提照明灯、危险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携带式电动工具均应使用安全电压。我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凡在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如金属容器内、隧道内、井内等)中使用手提照明灯工作,其安全工作电压为12V。5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1)保护接地:是把设备或设备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起来。它用于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保护接地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接地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如足够的机械强度、必须的埋设深度、连接牢固可靠、能防腐蚀等。在1000v以下的低压电力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4。(2)保护接零:是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把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与电网中的中性线(即零线)连接起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当某相带电体触及设备某部分时,形成该相线对零线的短路,短路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切断电源,消除触电危险。保护接零必须与熔断器、断路器等配合使用,才能起保护作用。在保护接零系统中零线作用十分重要。零线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和机械强度、耐腐蚀,零线上禁止安装熔断器和断路开关。(3)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以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开时触电危险;同时,因增加短路电流而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五、静电安全技术1静电的产生和特点:在生产中,大多数静电是由于不同物质的接触和分离或相互磨擦而产生的,如工艺中的挤压、搅拌、喷溅、流动和过滤都会产生静电。静电的电量小而电位高;在绝缘体上静电消散慢;静电能使不带电导体感应起电。2静电放电的形式和危害:(1)电晕放电:放电能量较小,如不继续发展,一般没有引燃危险。(2)刷形放电:易发生在绝缘体上,伴有声光,对引燃能量较低的爆炸混和物有引燃危险。(3)火花放电:多发生在导体之间,由于放电能量集中,放电时有爆裂声和闪光,引燃危险性较大。3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防止静电危害,主要是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消散静电;防止静电放电。(1)泄漏法。接地:是消除静电最基本的方法,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泄漏:用改变绝缘材料绝缘性能的方式,使静电易于泄漏。如使用导电橡胶、导电塑料或抗静电添加剂。增湿:提高空气的湿度,以消除静电积累。(2)中和法。对绝缘体上已产生的静电可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来中和。如使用静电中和器。(3)工艺控制法。从生产工艺上限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如选用导电较好的材料;降低流速和磨擦速度;消除杂质;降低爆炸性混和物的浓度。(4)防止人体带电。在爆炸性危险大的工作场所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第三节焊接安全技术焊工使用电气焊设备进行焊割作业时,会产生弧光辐射、有毒气体、有害粉尘、高频磁场、噪声、射线等。有时,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烫伤、急性中毒、电光眼、皮肤病等职业伤害。一、电焊安全1电焊作业的主要危险(1)触电:是手工电弧焊的主要危险。如电焊机绝缘不良、导线绝缘损坏,焊工直接触及电极,都可能发生触电,在潮湿、存在导电粉尘或金属管道、容器内作业时,触电危险更大。(2)金属烟尘:焊接时产生的金属烟尘会造成焊工尘肺、锰中毒、金属热等疾病。(3)有毒气体:焊接时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如通风不良,易发生急、慢性中毒。(4)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等会伤害皮肤、眼睛。(5)火灾爆炸:在易燃、易爆品附近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爆炸。2防止触电措施(1)保证电焊设备和线路的绝缘良好,防止作业中绝缘损坏。(2)电焊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设施。(3)严禁用金属构件、管道、搭接作导线用。(4)加强个人防护,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在金属构件上焊接时,要采用绝缘衬垫。3防止弧光幅射:设置防护屏,穿戴防护服、面罩、鞋盖。4通风防尘:在室内或密闭地点施焊时,应使用抽风装置,焊接前,应清除焊点周围的油漆、塑料和污物。5防火防爆:作业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注意采取隔绝火星的安全措施。二、气焊与气割安全气焊与气割使用乙炔和氧气的混和燃烧火焰焊接、切割金属,作业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1氧气瓶的安全使用:氧气瓶存放、使用不当、作业环境不良,如严重腐蚀、日光爆晒、明火、热辐射等,都可能引起瓶温过高,压力剧增而爆炸。(1)存放及运输: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离开暖气片及其它热源1米以上,10米以外禁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避免接触油脂和带油污的物品,避免碰撞、高处坠落和在地面滚动。(2)使用:氧气瓶不得接触油脂、有机物和其它可燃物品,焊工不得使用沾有油脂的工具和手套接触瓶阀或减压阀,要防止氧气胶管漏气,防止接头进入灰尘和金属屑。瓶内氧气绝对不能完全用完,要留l15个大气压,以便冲气检查和防止进入杂质。冬季使用时,解冻瓶阀只能用热水或蒸气,严禁用火焰加热或铁器锤击。与电焊工在同一处所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金属管道应按装接地保护,防止产生静电。2乙炔发生器的安全使用(1)乙炔的易燃易爆性:当乙炔与空气混和时,自燃点降低,即使在大气压力下,也会发生爆炸。乙炔受热、受压时易发生化学反应,与氯、次氯酸盐等化合,在日光照射时,会发生爆炸;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和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乙炔银等爆炸化合物。(2)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装置回火防止器:阻止回火时,火焰窜入贮气罐,引发爆炸。安全阀:亦称泄压阀,保证乙炔发生器内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自动开启泄压。爆破片:一旦受到爆炸波冲击,即行破裂。(3)乙炔发生器的安全使用使用前,确认回火防止器水位正常,方可供水。送水后,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供气前,应排除发生罐存留的乙炔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罐温超过80时,应加注冷水或暂停工作。禁止随便打开发生罐放水,以防止电石过热而引起着火爆炸。防止因电石中杂质过多和颗粒过小,引起过热而爆炸。第四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是承受一定温度、压力,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因此,它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都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一、锅炉安全技术1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安全附件锅炉包括锅和炉两部分。锅内系统是使水受热变成蒸汽的管道和容器,即汽水系统;炉内系统是进行燃烧和热交换的系统,即燃烧系统,通常由送、引风机、烟道、给煤装置、燃烧装置、烟囱等组成。锅炉的主要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当锅炉中介质压力超过允许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排气降压。压力降至允许压力时,自行关闭。安全阀必须定期校验其开启压力和动作的灵敏可靠性。压力表:测量并显示汽水系统压力,需定期校验。水位表:显示锅炉水位,应经常清洗,以保持观察清晰。2.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1)缺水: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严重时,会使管子变形、烧塌、胀口渗漏、胀管脱落、钢架变形等,如处置不当,甚至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缺水时,应首先判明缺水程度。若轻微缺水,可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若严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严禁向锅炉注水。(2)满水: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允许水位,使过热汽温降低,严重时,锅水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过热器结垢、损坏。(3)水击: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沿管道传播,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的损坏。此时,应减少或关闭给水阀。并开启疏水阀门,关小蒸汽阀门或暂停加热。(4)汽水共腾:锅炉蒸发表面(液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上下翻腾,造成蒸汽带水,损坏过热器。此时,应减弱燃烧,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疏水,全开排污阀,同时,给锅炉上水。(5)爆管:水冷壁、对流管束及烟管爆破。应立即停炉检修。(6)炉膛爆炸:可燃气体、油雾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其浓度在可燃物爆炸极限内,遇明火爆炸,常发生在炉膛、烟道。此时,应减低负荷,查找原因。3锅炉的正常运行(1)监督并调节锅炉水位、系统压力、温度,使其保持正常和稳定。(2)监督并调节燃烧。保持正常燃烧。(3)及时排污和冲灰。(4)司炉人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使用和管理。(5)运行锅炉每年应停炉一次,做内外部检修,按规定期限校验安全阀、压力表,并做水压试验。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密封容器称为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Pw)lkgfcm;容器(V)25L,且pWV200L.kgcm2;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1压力容器的分类(1)压力容器按所受压力高低分为:低压容器:1kgcm2P16kgcm2。中压容器:16kgcm2P100kgcm2。高压容器:lkgcm2P1000kgcm2。超高压容器:P1000kgcm2。(2)根据压力高低、介质危害程度及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可分为三类:一类容器: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热交换器。二类容器: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三类容器:高压或超高压容器;巨毒介质且PwV200Lkgcm2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且PwV5000Lkgcm2的中压反应容器或PW50000L.kgcm2的中压贮运容器。(3)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使用原理分为反应容器:用来完成介质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当温度、压力变化时,容易引起爆炸事故,危险性较大。换热容器:用来完成介质之间热量交换的容器,主要应防上发生过热现象。分离容器:主要用来完成液体压力平衡和气体的净化、分离。贮运容器:主要用来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贮运过程中,不得发生撞击。2压力容器破坏的形式及原因(1)塑性破坏;有较大变形,不产生碎片,爆破口形状有规律;断口是塑性的。产生原因是超温、超压、安全阀失灵、误动作、容器内产生化学反应、腐蚀等。(2)脆性破坏:受低温影响,材料脆性倾向大,原因一般是选材不好,制造粗糙。(3)疲劳破坏:破坏时,容器变形小,多发生在容器接管口、开孔、焊缝等应力集中区。原因是容器内频繁的压力、温度波动,及制造缺陷。(4)蠕性破坏:容器有明显变形,破口断面一般是塑性的。常因超温、操作不善、检修不及时所至。(5)腐蚀破坏:有锈蚀,破坏时变形大。一般是设计、制造质量差、材料有缺陷、工艺操作异常等原因造成。3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生产工艺、所用容器的结构、性能和技术参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同时,必须经培训合格,持合格证才能上岗。(2)严禁超温、超压运行;装料时,避免过急、过量,液化气严禁超量装载。(3)应平衡操作,加载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操作中,压力大幅度或频繁变化。4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1)经常检查防腐层有无脱落、开裂,保持其完好。(2)消除产生应力和腐蚀的原因。(3)消除跑、冒、滴、漏。(4)停用时,要排净容器内部介质,对腐蚀性介质要排放干净,并置换、清洗、吹干,保持容器内部的干燥、洁净。(5)定期检验、调整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检查、更换爆破片。第五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会使人员、生产设施受到重大破坏。火灾造成的损失随火灾时间的延续而迅速增加,损失大约与着火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爆炸损失则是猝不及防,可能在一秒钟之内爆炸过程就已经结束,巨大损失已经形成。因此,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工作的重点是预防,使火灾、爆炸的条件不能形成。一、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形成1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有火源或一定温度,如火焰、电火花、电弧、炽热物体等。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2燃烧的类型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不需明火作用就能燃烧。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燃:可燃液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和后,遇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着火:火源移去后,仍保持继续燃烧。可燃物质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3火灾的特点火灾发展的过程就是燃烧的过程。火灾发展的过程分为:酝酿期:没有火焰的阴燃阶段。发展期:火焰窜起,火势迅速蔓延。全盛期:易燃物质全面着火。衰灭期: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落。二、防火灭火的基本措施1防火的基本措施: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或避免三者间相互作用。(1)消除火源:如禁止烟火、明火;采取接地、接零保护,防止产生电火花;防止雷击;控制温度等。(2)控制可燃物:使用难燃阻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质跑、冒、滴、漏;对相互作用后,可能产生可燃气体的物品应隔离存放。(3)隔绝空气: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存放,或在存放设备的容器中充装隋性保护气体。(4)防止火势发展和蔓延。一旦发生火灾,应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可以设置防火间距、阻火装置、防火墙等。2灭火基本措施(1)窒息法:即隔绝空气,使可燃物无法获得氧气而停止燃烧。(2)冷却法:即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之降至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使火源孤立,火势不致蔓延。三、爆炸的种类和特点1爆炸的种类:按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1)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压力)引起,爆炸物的性质及化学成分不变化,破坏程度取决于气体压力。(2)化学爆炸: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它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能量。2爆炸的过程:一个充分发展的爆炸事故包括三个过程(1)爆炸混合物形成与爆燃开始。(2)爆炸范围扩大与爆炸威力升级。(3)爆炸力造成灾害性的破坏。3可燃物质化学爆炸的条件:(1)存在可燃物质(如可燃蒸气、气体、粉尘)。(2)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和物。(3)有火源作用。四、防爆的基本措施1防爆技术的基本点在于阻止第一过程的出现(即控制爆炸混和物的形成和控制点燃火源,使点燃不能开始);限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即切断爆炸传播途径和爆炸升级的条件);防护第三过程危害(即减弱热力、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和设施的破坏)。2防化学爆炸的措施(1)通过充入惰性介质,排除容器或设备管道中的可燃物,防止形成爆炸混和物。如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2)防止可燃物的泄漏,特别是大量泄漏。(3)严格控制系统的含氧量,使其降至某一临界值(氧限值或极限含氧量)。(4)采取监测措施,安装报警装置。(5)消除火源。五、爆炸火灾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