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料)《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_第1页
(好资料)《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_第2页
(好资料)《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_第3页
(好资料)《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研究2 0 0 2 年第6 期 态的“西方化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俄罗斯文学批 评基本上是与西方文学批评接轨的,文学批评所呈 现出的三股潮流在“国内板块”中虽然相互冲撞,但 却能够维持基本平等共存的局面。 批评史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 2 0 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及其理论发展的线索进行 了清理,指出,以“国内板块”为主体的俄罗斯文学 批评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的研究中心的转移。简单 说来,就是文学形式研究由语言符号向文化符号的 转移( 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莫斯科一塔尔图符号学派) , 文艺本质认识由意识形态本质论向审美本质论的转 移( 5 0 至6 0 年代审美学派的出现) ,以及社会历史 批评由现实世界向宗教世界的转移( 8 0 年代下半期 至9 0 年代宗教文化批评的复兴) 。 批评史最终还否定了2 0 世纪俄罗斯文学批 评发展主要是一元化格局的说法,提出了多元化格 局的观点。它认为,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研究视野不 应该只局限于“国内板块”。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理论在“国内板块”一统天下时,“国外板块”的文学 批评及其研究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一些批评流派 仍然按照自己的运行轨道继续发展着,而且它们还 与当代西方的某些文学批评理论相互交融,这种情 景在侨民文学批评活动中是显而易见的。在一段时 期内,它们甚至与“国内板块”的苏联文学批评与理 论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即便是在“国内板块”中,从 表面上看,经过1 9 3 4 年的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 会,苏联文坛大致统一了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基本方 法,不少被排斥的批评流派被迫退出了文学论坛。 但事实上,它们却从来就没有真正彻底地引退过。 形式主义的批评传统在沉默了三十年后,又以新的 面目出现,即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形成。我们 在以洛特曼为首的塔尔图符号学派中,就可以清晰 地察觉到俄国形式主义研究的两中心之一的“彼得 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研究风格。而另一中心“莫 斯科语言小组”的研究方式,则在以莫斯科大学教授 乌斯宾斯基为代表的莫斯科符号学派那里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 同时,历史诗学等批评理论尽管一度也处在非 常艰难的境地,巴赫金及其同伴有的在2 0 年代被流 放,有的被迫流亡国外。然而他们的理论主张及其 影响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且对2 0 世纪俄罗斯文学 研究,乃至世界文学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历史诗学批评不 但没有消失,反而不断壮大起来,为大多数理论家所 认同,已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理沦中的最主要 的流派之一,是目前俄罗斯文学论坛多元化格局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是对于现实主义的理论,文艺学界的认识 在5 0 年代中期以后也开始走向多元。长期形成的 那个影响面极大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二 元对立的公式,遭到了尖锐的批评,浪漫主义等其他 创作方法和理沦被给予与现实主义同样重要的地 位。几乎在同一时期,人道主义和作家创作个性的 问题也被提了出来,这对于打破图解式批评和概念 化评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学创作界开始注意描写 普通人的价值,评论界已特别关注作家创作的“自我 个性”,并认识到创作个性越是鲜明,其文学价值就 越高。这种认识无疑推动着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的 丰富多彩。 随着5 0 年代中期以来与西方文学批评界接触 的增多,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回潮和后来的后现代 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得苏联文学论坛和解体后的俄 罗斯文学批评界均呈现出与之相对应的现代主义批 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本来就多元的批评格局更趋 复杂化。8 0 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放 开,这种各个批评流派和理论共生的多元化格局更 加明显了。 批评史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学术专著,书后所 附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及其论著索引、文学术 语、概念中俄文对照表、重要期刊、报纸、出版社 中俄文对照表,对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工作者来 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批评史的 意义已跨出了对2 0 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本身研究 的门槛,书中提及的不少历史经验教训不能不令我 国文学工作者深思,为我国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发展 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吕洪灵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在2 0 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中收获最 一1 5 1 万方数据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为丰硕的一个领域。上个世纪9 0 年代,一批青年学 人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寻寻觅觅,殚精竭虑,结合自 身优势寻找最佳研究角度,其过程本身,既是对传统 研究方法的突破,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 法的一种突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读到了戴建业 教授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1 9 9 8 年第一版,1 9 9 9 年第二次印刷) ,眼睛 为之一亮。这确是一本具有突围意义的学术著作。 难怪2 0 0 0 年文学遗产第3 期陶学百年一文将 其列为2 0 世纪论陶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澄明之境的最大特点是思辨理性与精微悟 性的有机结合。我们先看前者该著的思辨深 度。 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是南朝人对他 的评论。但陶渊明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是丰富多彩 的。他是一个采菊东篱把酒看山的隐者,一个睥睨 俗世不为五斗米向乡里x b J L 折腰的高人,一个言行 一致的愤世嫉俗者,一个躬耕垅亩一无所求的诗人, 一个与人友善的老者,一个看透人生的父亲,一个无 所关心特立独行的隐士总之,一千个读者有一 千个陶渊明。但他与众不同之处何在,能否有一个 较突出的形象,这就颇费思量了。戴著解决并回答 了这个问题:陶渊明是一个哲学家诗人。通常人们 只是将陶渊明视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对他作品中的 哲思缺乏一种哲学的眼光。哲学的根本问题是生与 死。陶渊明正是一位对生死有深度的体验与透视的 智者。作者之所以称他为“哲学家诗人”,是因为 “陶渊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体认所达到的并非一 种理论的深度,而主要表现为一种感受和体验的深 度,他对有限与永恒、存在与意义的把握,也不是经 由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心灵的深微体悟”,因 而,“他的全部作品所展现的不是一种深刻严谨的思 想体系,而是一种超旷的人生态度,一种洒落的生命 境界。”作为一个结论,我认为这是完全能够成立的。 由此人手,戴著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讨论。作者以三 十三万多字的篇幅论述陶渊明的生命境界,首先在 “导言”中揭明全书的中心论旨:“陶渊明是玄学人 生观的一个句号,是魏晋人格理想的实现和完成, 他以自己的生命境界展示了魏晋玄学主题的深度。 在饥寒之忧、垅亩之勤、居常之念中,他经由忧勤克 己的工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他解脱了一切功 利、成败、贫富、穷通乃至生死的束缚,其人生表现出 一】5 2 一 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真正超越了 自我并同流于天地纵浪大化中,不死亦不 惧。我国古代诗人中只有他达到了一种人生的化 境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洒落悠然又尽性至 命”。 全书围绕以上的中心论旨展开:前四章分别论 析陶渊明生命境界的特征及其形成,这一生命境界 的文化底蕴,他对死的超越与对生的安顿,他在身心 冲突中对自我的体认,以及通过体认自我进而把握 自我的那种成熟的人性。第五、六章分别阐明他归 隐的动因在于既超越人际的利害,同时又表现出对 人际的深切关怀,其本质在于守护人的真性。第七 章阐述他在饮酒中所达到的融然远寄的生命境界。 第八、九章分别探讨他的诗歌风格、诗歌语言与其生 命境界的内在联系。最后两章论析陶渊明在接受史 上的命运,人们对其诗的评价由冷落到推尊,对其人 的认识由赞叹道德操守进而仰慕其生命境界,对陶 渊明理解的深度昭示了接受者自身存在的深度。 此前的论陶者多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角度 解读陶渊明,戴教授则独辟蹊径从存在论的视角来 阐释他,陶学中许多长期纠扯不清的问题,在该著中 得到了崭新的阐释。作者以“澄明之境”名其书,也 以“澄明之境”来概括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和诗歌境 界。从“澄明”、“存在”这些概念可以看到作者受到 海德格尔的影响,但丝毫没有套用新名词陈述旧思 想的痕迹,他对西方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融会贯通, 对其理解和运用都已臻于成熟,许多论述独到但不 奇异,精彩而又圆融。这是综合东西方哲学、美学来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功个案,不仅仅是在陶渊明 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 也具有启示作用。该著切入角度既十分新颖,逻辑 论证又非常谨严。 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该著所表现出来的悟性。从 某种意义上说,戴著兼西方分析和中国传统感悟批 评之长,它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这并不矛盾。说传 统的,是因为戴著的话语具有经验式批评的特点。 作者根据自己的直觉、印象和个体经验去拥抱和感 受批评对象。这种方法是否获得成功,与批评者的 学养和审美感悟力密切相关。在一个经验丰富,感 受细腻的评论者那里,会常常产生强烈的效果。论 者可以明心见性,单刀直人,把握和揭示研究对象的 本质特征。他对陶诗的具体分析真的是精细人微, 万方数据 文艺研究2 0 0 2 年第6 期 充分显示了他细腻的艺术感受能力。如他分析陶 饮酒( 结庐在人境) 时说:“近处的草庐、东篱,远 处的南山、飞鸟,诗人何尝在人境之外? 但因为精神 上远离了世俗的纷扰,用不着跑到人迹罕至的深山 老林,就是在人声鼎沸的闹区照样觉得心宁境静。 在现实之中而又不受现实的束缚,车马喧阗又何妨 精神的自由? 看他东篱采菊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那份散淡静逸的风姿,觉得诗人好像是我辈中人,与 大家是如此亲近,又好像要超出宇宙之外,他分明又 是如此高远。山既无心而见,菊岂有意而采? 接物 而不累于物,看似非常认真又似漫不经心,对世俗全 无一点沾滞”。 作者的悟性与灵气还表现在语言风格的独特 上。与作者的其他著述一样,语言的生动、机智时时 给人以惊喜。在古典文学研究成果中由于研究对 象与我们生活的时代包括语言的距离,在表述时总 在形式上与今天的文章有一定距离感,这本是学术 论著不易克服的困难,而这又是一个必须克服的困 难。总不能把研究古代文学或古代文化的论著,也 写成古董吧。戴著的话语亦有其特色,如他在全书 导言中一提笔便以劲挺有力的语言开篇:“既没 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 杜甫的阔大沉雄,陶渊明以他百来篇诗文竟然赢得 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当然要真正 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还得要原原本本地读原著。 尽管该著少数地方还未充分展开,尽管个别论点还 失之偏颇,但这并不影响澄明之境是一本难得的 富于才气的学术著作,读来既有益也有趣。 刘明华 罗贯中笔误小考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创作中,贯注以自觉的 历史反思精神和深刻的历史真实性,从而将古代历 史小说的品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从“讲 史”到“演义”的巨大跨越。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 因,作品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技术性错误”,其中一 部分显然出自罗贯中本人。这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1 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 家,又身逢由天下大乱到改朝换代之世,罗贯中虽然 具有很高的创作才能,却不大可能长时间地安心读 书;同时,他也很难有条件到处进行实地考察,更不 可能有各种工具书和地图供随时翻检。因此,他在 知识上存在某些局限是毫不奇怪的,这就必然导致 某些“技术性错误”的产生。在三国演义有关荆 州的情节中,这一点表现得特别突出。 罗贯中围绕荆州的争夺,编织了一系列生动奇妙 的情节,使荆州成为全书最引人注目的地名。然而, 与荆州有关的地理错误也最为碍眼,特别是由于他对 荆州治所究竟在何处模糊不清,并常常把荆州辖区与 荆州治所混为一谈,因而造成比较严重的淆乱。例 如,书中每每提到“荆州城”,意指“荆州州城”,即“荆 州治所”。在赤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指襄 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城”实指江陵;此 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罗贯中不明于此,误以为 有单独的“荆州城”,并老是把荆州、南郡、江陵这三 个地理概念混淆不清,使得有关描写差错颇多,往往 自相矛盾。第3 4 回写蔡瑁趁“襄阳会”之机谋害刘 备,事先对刘表说“请主公一行”,似乎刘表不在襄 阳;刘备逃回新野后,“即令孙乾赍书至荆州”告诉刘 表。其实,这里的“荆州”( “荆州城”) 就是襄阳,身为 荆州牧的刘表就在此处。第4 0 回写刘表死后,蔡瑁 立刘琮为主,“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州;蔡夫人 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 东汉阳之原”。其实,这里的“荆州”( “荆州城”) 乃是 江陵( 第4 2 回写曹操兵至江陵,邓义、刘先率军民出 城投降,即为明证) ,蔡夫人、刘琮本来就随刘表驻襄 阳,怎么又“前赴襄阳”? 从哪里“前赴襄阳”? 这是 因为作者把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 治所江陵搅作一团,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