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pdf_第1页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pdf_第2页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pdf_第3页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pdf_第4页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9 卷 第 16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9 No.16 286 2013年 8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ug. 2013 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张 丽 1,2,孙宝忠2,余群力1 (1.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 要:牛肉宰后初始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会对宰后成熟期间牦牛肉嫩度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该研究有 助于牦牛肉成熟及嫩度改善理论的完善。为了明确宰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牦牛肉嫩度形成的影响,该研究选 取 18 头公牦牛, 宰后取背最长肌, 在 4条件下储藏成熟, 测定 pH 值、 糖原含量、 依钙蛋白酶活力 (calpain activity, CA)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 、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并通过动 力学分析确定部分指标的变化幅度和速度参数。然后采用“刀切法”,筛选出 4 个变量作为预测因子:依钙蛋白酶 活力下降速率(RCA) 、pH 值下降幅度(EpH) 、pH 值下降速率(RpH) 、糖原下降速率(RGlu) ,并通过线性回归构 建宰后 6 d 剪切力的预测模型,所得预测方程拟合度 R2=0.703。经过验证,预测方程可给出与真实值相差极小的 预测值。 通过预测模型, 可以根据牦牛宰后 3 d 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宰后 6 d 牦牛肉的剪切力实现有效预测。 关键词:肉,生理,生化,嫩度,预测模型,宰后成熟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3.16.036 中图分类号:TS25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3)-16-0286-07 张 丽,孙宝忠,余群力.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6):286292. Zhang Li, Sun Baozhong, Yu Qunli. Predictive model on tenderness of postmortem yak meat and its valid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3, 29(16): 28629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肉的嫩度是评价肉类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 一,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及影响消费的重要因 素。大量报道指出,牛肉消费中嫩度是导致产品被 消费者接受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目前已有很多 控制措施用以改善牛肉嫩度品质,但是由于肉的嫩 度主要决定于组织成分及其结构,同时肌肉转变为 食用肉时肉品内部所发生的复杂生物化学变化对 肉品嫩度亦有很大影响,因此,牛肉嫩度的控制非 常复杂1-3。 牦牛肉的嫩度较差是其食用品质中较为 突出的问题,因此对其嫩度品质控制的研究可以为 改善牦牛肉品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牛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嫩度会发生改善,尽 管这一改善机制较为复杂,但却与肌肉的生理生化 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牛肉成熟过程中, 可利用生理生化特性预测牛肉嫩度的变化,这对于 牛肉品质控制而言意义重大。为此,数年来确定牛 收稿日期:2012-12-23 修订日期:2013-07-18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201203009) ;国家现代 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38) ;甘肃省青年科 技基金项目(1107RJYA064) 。 作者简介:张 丽(1979) ,女,甘肃武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 从事动物性食品营养与工程方面的研究。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与工程学院,730070。Email:zhanglwubd 。 肉嫩度预测因子一直是肉品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 工作之一, 只是目前相关成果仍有争议4-6, 而关于 牦牛肉的相关研究却极少有报道。 因此,该研究取 18 头公牦牛的背最长肌,在 4条件下储藏成熟, 通过分析其 pH 值、 糖原含量、 依钙蛋白酶活力(calpain activity,CA)、肌原纤 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 MFI)、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剪切力的变化, 构建宰后牦牛肉嫩度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牦牛肉嫩 度品质控制及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剂 该研究所用 18 头 19 月龄公牦牛,均属甘南 牦牛品系,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其放牧 和补饲过程均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把不同品 种、性别、年龄和饲养方式对牦牛的影响降低至 最小程度。 试剂: 戊二醛, 分析纯 (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 ; 甲醛,分析纯(天津市如皋化学试剂厂);巯基乙 醇,分析纯(北京市新光化学试剂厂);Tris,分 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盐酸,分析纯(天 津市化学试剂公司);三氯乙酸,分析纯(天津市 化学试剂公司);酪蛋白(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 蒽酮,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硫脲,分 第 16 期 张 丽等: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287 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uv-25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 Unico 公 司);722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CL-M 嫩度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 限公司) ; LxJ-64-01 离心机 (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 ; PHS-3C 数显酸度计(上海宇隆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牦牛采用刺杀放血方式屠宰,剥皮后于宰后 30 min 内切取背最长肌(长约 50 cm)。肉样真空 包装后转移至冷藏间(4)进行长达 10 d 的宰后 成熟。以备 pH 值、糖原含量、依钙蛋白酶活力、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肌节长度、肌纤维 直径的测定。 肌节长度、 肌纤维直径仅在宰后 1 h 进行取样。 pH 值、糖原含量、CA、MFI 需要于宰后 1、12、 24、48、72 h 采样。剪切力于宰后 1、3、6、10 d 采样分析。 肌节长度测定中肉样使用戊二醛磷酸缓冲液 固定,以备电镜分析。肌纤维直径测定中肉样用甲 醛固定,以备显微镜测定。糖原含量、依钙蛋白酶 活力、MFI 样品用液氮速冻,于-80下储藏,以待 测定。 1.4 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 肌节长度:取背最长肌,沿肌纤维方向分切成 3 mm3小方块, 置于 3%戊二醛磷酸缓冲溶液中固定 保存,以备电镜分析,并根据电镜照片计算肌节长 度7。 肌纤维直径:取背最长肌的肌芯(1 cm1 cm 3 cm),于 10%甲醛溶液中固定 48 h,剥离肌纤 维,每个样重复 3 次,在 1040 倍显微镜下每个 重复随机计数 100 根肌纤维直径,求其平均值。 1.5 pH 值 取 50 g 肉样,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直接用 pH 计进行测定8。 1.6 糖原含量 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 01 mg/mL 葡萄糖标 准液,各取 1 mL,分别注入蒽酮试剂 10 mL,立即 冷却,随后在沸水中加热 15 min, 冷却后于 620 nm 下测定吸光度9。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取 1 g 肉样,加入 5%的三氯醋酸 10 mL,均质后在 3 000g 下离心 5 min,取上清 液 1 mL, 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 计算糖原含量。 1.7 依钙蛋白酶活力(CA) 参考 Koohmaraie10的方法,并略作改动。称取 50 g肉样, 加入150 mL抽提液 (0.17 mol/LTris-HCI, 4 mmol/L EDTA,6 mol/L HCl 调 pH 值至 7.9)均 质。所得肌浆在 6 000g 离心 40 min,上清液用 1 mol/L 乙酸调 pH 值至 5.0 进行等电点沉淀。静置 离心,弃去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 10 mL 缓冲液 (0.17 mol/L Tris-HCL, 4 mmol/L EDTA, 10 mmol/L 巯基乙醇,1 mol/L 乙酸调节 pH 值至 8.3),搅拌 至沉淀全部溶解。 离心后取上清液, 放入透析袋中, 04条件下透析 1214 h,然后将透析袋内溶液 定容至 20 mL,离心,取上清液,即为依钙蛋白酶 溶液。 取 1 mL 酪蛋白底物溶液(100 mmol/L KC1、 10 mmol/L Tris 缓冲液、100 mmol/L 巯基乙醇、 1 mmol/L CDTA、5 mmol/L CaCl2、5 mg/mL 酪蛋 白),与 1 mL 依钙蛋白酶溶液反应,于 25反应 30 min,加 2 mL 5%三氯乙酸中止反应。反应液离 心 30 min,上清液的吸光度在 278 nm 处的测量值 记为 A1。 然后以 10 mmol/L EDTA 代替反应体系中 的 5 mmol/L CaCl2,加入同样酶液作为对照液,反 应后测得的吸光度记为 A2,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依钙 蛋白酶活力:依钙蛋白酶活力=(A1-A2)/样品肌肉 克数。 1.8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 取 2 g 肌肉样品,用 20 倍体积的 MFI 缓冲液 (100 mmol/L KCl、20 mmol/L K3PO4、1 mmol/L EDTA、1 mmol/L MgCl2、1 mmol/L NaN3,pH 值 7.1),均质。然后在 1 000g 条件下离心 15 min, 弃去上清液,沉淀再用 20 倍体积的 MFI 缓冲液使 之重新处于悬浊态,然后在 1 000g 条件下离心 15 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 5 倍体积的 MFI 缓冲 液使之重新处于悬浊态,用 200 目尼龙筛网过滤该 悬浊液, 另用 5 倍体积的 MFI 缓冲液帮助肌原纤维 蛋白通过滤网。过滤所得的肌原纤维蛋白悬浊液用 双缩脲法测定其蛋白含量, 然后用 MFI 缓冲液将其 浓度稀释到0.5 mg/mL, 在54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 将结果乘以 200,即为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11。 1.9 剪切力 切取肉块(6 cm3 cm3 cm),真空包装后 于 75水浴锅中加热,至肉中心温度达到 70后 保持 5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横截面积为 1 cm2 的空心取样器沿肌纤维方向钻取3个肉柱, 用C-LM 型嫩度计测定每个肉柱的剪切力值9。 1.10 预测模型的构建 1.10.1 动力学数据分析 研究中涉及的 6 个生理生化指标中,有 4 个指 标:pH 值、糖原含量、CA、MFI 是在宰后 72 h 内 进行测定的,为了定量描述这些指标于宰后初期的 变化规律, 采用动力学数据分析, 具体参考 Zamora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年 288 等5和 van de Ven 等12所描述的方法。 pH 值、糖原含量、CA 采用指数型非线性方程 拟合,如下所示 C=(ab)+bexp(ct) 式中,C 代表测定指标,a 代表初始值,b 代表其下 降幅度,c 代表下降速率,t 代表宰后时间,h。采 用牛顿拉佛逊算法,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计算 得出各个参数。 MFI 采用线性动力学方程拟合。如下所示: MFI=eft 其中,e 代表初始值,f 代表上升速率。通过线性回 归计算参数。 由于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本身包括成熟初 始的测定数值,故而动力学方程中代表初始值的参 数不应重复参与其后的预测因子筛选。 1.10.2 “刀切法”筛选预测因子 研究涉及的待选预测因子包括 pH 值、糖原含 量、CA、MFI、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 6 项生理生 化指标宰后 1 h 的测定值,以及 pH 值、糖原含量、 CA、MFI 宰后 72 h 变化的动力学参数见后面表 2, 共计 13 个待选变量。 根据 Zamora 等5,通过“刀切法(Jackknife method)”筛选预测因子。从 18 头牦牛样本数据 中,进行不放回抽样,每次抽样仅选取 15 头样品 数据,经过 15 次 Jackknife 采样后,共得到 15 份 Jackknife 样本。然后以 13 个待选因子为自变量, 以成熟 6 d 的牦牛肉剪切力(T6)为因变量,进行 逐步进入式回归(进入=0.05,剔除=0.10),共得到 15 个最佳方程, 根据待选变量进入最佳回归方程的 次数,筛选出进入次数较多的变量作为预测因子。 1.10.3 回归模型的建立 随机选出与之前 Jackknife 样本不同的 15 头牦 牛,以筛选出的预测因子,通过多元回归构建预测 模型,并用剩余 3 头牦牛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宰后成熟过程中牦牛肉的剪切力 牦牛背最长肌在宰后 1、3、6、10 d 的剪切 力如图 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 1 d 时,17 头牛背最长肌的剪切力超过了 45 N/cm2,据 Huidobro 等13和 Pen 等14的描述, 这是牛肉硬度 能被消费者接受的临界水平。而成熟 6 d 后仅 1 头牦牛剪切力高于 45 N/cm2,长达 10 d 的成熟过 程会使剪切力降低至(22.660.83) N/cm2。此 外,18 头牦牛剪切力的变异系数以成熟 10 d 最 低,为 12.54%。 图 1 宰后成熟过程中牦牛肉剪切力变化 Fig.1 Shearing force of yak meat during aging 2.2 宰后 1h 生理生化指标 18 头牦牛背最长肌宰后 1 h 的 pH 值、糖原含 量、CA、MFI、肌节长度、肌纤维直径,6 个生理 生化指标的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牦牛宰后 1h 生理生化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 数 Table 1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ef at postmortem 1 h 项目 Items 简写 Abbr. 平均值 Means 标准差 STDEV 变异系数/% CV pH 值 pH value pH 6.61 0.13 1.95 小片化指数 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 MFI 35.56 4.11 11.56 依钙蛋白酶活力 Calpain activity CA 0.72 0.10 13.89 糖原 Glucogen/(mgg-1) Glu 5.12 0.28 5.52 肌节长度 Sarcomere length/mSL 1.38 0.14 10.41 肌纤维直径 Myofiber diameter/m MD 45.23 6.91 15.29 宰后 1 h 的生理生化指标中,肌纤维直径变异 系数最大,达 15.29%,pH 值变异系数最小,仅 1.95%。除糖原和 pH 值外,其他指标变异系数高于 10%,低于 15%。然而所有变量的变异性系数均低 于 20%,变异程度不高,因此在预测模型构建的过 程中均应予以考虑。 2.3 宰后 72h 内的生理生化指标 6 个生理生化指标中,对 pH 值、MFI、CA、 糖原宰后 72 h 内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 其结果如 图 2 所示。 参考 Zamora 等5和 van de Ven 等12所描述的 方法,对 pH 值、糖原含量、CA 采用指数型非线性 回归模型,对 MFI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动力学 分析。其动力学参数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发现,pH 值下降速率明显高于糖原 含量、依钙蛋白酶活力,大约是后 2 者下降速率的 2 倍。7 个动力学参数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 MFI 上升速率,达 24.32%。但总体而言,变异系数均低 于 25%,变异程度不高,因此在预测模型构建的过 程中均应予以考虑。 第 16 期 张 丽等: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289 图 2 宰后成熟过程中牦牛肉 pH 值、小片化指数(MFI)、依 钙蛋白酶活力(CA)、糖原变化 Fig.2 pH value, 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 (MFI), calpain activity (CA), glucogen of yak meat post-mortem for 72 h 表 2 宰后 72 h 生理生化指标动力学参数的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Table 2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kinetic parameter of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yak meat post-mortem for 72h 动力学参数 Kinetic parameter 简写 Abbr. 平均值 Means 标准差 STDEV 变异系数 CV/% pH 值下降幅度 Extent of pH decline EpH 0.81 0.19 23.45 pH 值下降速率 Rate of pH decline RpH 0.16 0.03 18.52 CA 下降幅度 Extent of CA decline ECA 0.59 0.07 11.10 CA 下降速率 Rate of CA decline RCA 0.07 0.01 7.06 糖原下降幅度 Extent of glucogen decline EGlu 2.50 0.17 6.79 糖原下降速率 Rate of glucogen decline RGlu 0.09 0.02 20.67 MFI 上升速率 Rate of MFI rise RMFI 0.42 0.10 24.32 2.4 牦牛肉宰后嫩度预测因子筛选 宰后 1 h 的测定值变量共有 6 个,动力学参数 变量共有 7 个,这 13 个变量作为宰后牦牛肉嫩度 预测模型的待选预测因子。采用“刀切法”筛选预 测因子,15 份 Jackknife 样本对应的最佳方程中, 各变量出现次数如表 3 所示。 表 3 最佳方程中待选变量出现次数 Table 3 Occurrences of alternative variables in optimum equation 宰后 1 h 指标 Index at postmortem 1 h 出现次数 Occurrences 动力学参数 Kinetic parameter 出现次数 Occurrences pH 值 pH value 0 pH 值下降幅度 EpH 8 小片化指数 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 3 pH 值下降速率 RpH 8 依钙蛋白酶活力 Calpain activity 0 CA 下降幅度 ECA 2 糖原 Glucogen 0 CA 下降速率 RCA 9 肌节长度 Sarcomere length 0 糖原下降幅度 EGlu 1 肌纤维直径 Myofiber diameter 2 糖原下降速率 RGlu 6 MFI 上升速率 RMFI 0 可以看到 13 个待选变量中,有 5 个变量从未 在 15 个最佳方程中出现;而其他变量中,CA 下 降速率(RCA)、pH 值下降幅度(EpH)、pH 值下 降速率(RpH)、糖原下降速率(RGlu)在 15 个最 佳回归方程中出现的次数都超过了 5 次, 明显多于 剩余变量,因此在 Jackknife 样本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 牦牛肉嫩度的预测模型将以这 4 个变量作为 预测因子。 2.5 牦牛肉宰后嫩度预测模型 从 18 头牦牛数据中,随机选出 Jackknife 样本 不同的 15 头牦牛的数据作为预测集,用以预测模 型的构建;以剩余 3 组数据作为验证集。对预测集 的数据,以上述 4 个预测因子作为自变量,以成熟 6 d 牦牛肉剪切力(T6)作为因变量,进行进入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的预测方程为: T6=50.414+10.924EpH+53.029RpH-519.690RCA+6 5.757RGlu, R2=0.703 方程决定系数 R2达到 0.703,表明理论上讲, 该预测模型可以预测牦牛肉成熟 6 d 后剪切力 70.3%的变异性。方程各参数估计分析如表 4 所示。 表 4 预测模型公式的参数估计 Table 4 Parameter estimates from predicting model equation 变量 Variables 系数 Coefficient 标准误 SE t 值 t-value p 值 Probability 偏相关性 Partial correlation pH 值下降幅度 EpH 10.924 5.122.13 0.06 0.56 pH 值下降速率 RpH 53.029 31.931.66 0.13 0.46 CA 下降速率 RCA -519.690207.64 -2.50 0.03 -0.62 糖原下降速率 RGlu 65.757 60.871.08 0.31 0.32 注:预测集样本 n=15。 Note: Number of prediction set samples is 15. 表 4 中 p 值表示从该方程中排除相应变量的可 能性,依钙蛋白酶活力下降速率的显著性最高,其 排除概率仅为 3%,而糖原下降速率显著性最差, 排除概率超过 30%,其余变量的排除概率均未超过 15%。这说明,对于该预测模型而言,4 个预测因 子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偏相关系数表现了各变量对 剪切力的直接影响,可以发现,除了依钙蛋白酶活 力下降速率对剪切力有负向作用以外,其余各变量 均是正向作用,即依钙蛋白酶活力下降越快,牦牛 肉的嫩度越好;而 pH 值和糖原含量下降越快,嫩 度越差。 牦牛肉剪切力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如图 3 所示。 其中 15 组数据作为预测集,用于回归方程的建立; 剩余 3 组数据作为验证集。 可以发现, 18 头牦牛中, 有 17 头牛的背最长肌宰后 6 d 的剪切力没有超过 45 N/cm2,其预测值均在这个范围以内;仅有 1 头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年 290 牛超过了 45 N/cm2,根据 Zamora 等5的说法,这 样的剪切力会让消费者消费者觉得牛肉“很硬”, 而该模型给出的预测值也在这一范围中。剪切力的 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预 测集的决定系数为 0.703,验证集为 0.977。此外, 预测集中,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不超过 5 N/cm2,相对误差不超过 20%,其中有 10 组数据 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10%;验证集中,绝对误差不超 过 3 N/cm2,相对误差不超过 5%。可见,基于生理 生化指标建立的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可 以给出与真实值比较接近的预测值数据,能够很好 地预测牦牛肉嫩度。 图 3 成熟 6 d 耗牛肉剪切力测定值与预测值的散点及其线 性回归 Fig.3 Plots and regression of reference versus predicted value 3 讨 论 肉的嫩度是消费者选择肉和肉制品的重要衡量 指标,剪切力是一种简单、可数量化、应用最广泛的 嫩度指标15。该研究以剪切力作为嫩度指标。虽然宰 后10 d嫩度最好, 但剪切力变异系数最小, 为12.54%。 然而,作为预测模型的研究对象,变异性应该较大。 宰后 6 d 剪切力的变异系数高于宰后 10 d,更适合作 为模型的研究对象。此外,商业成熟时间通常都有规 定,例如法国规定不低于 6 d5。因此,预测模型最终 以宰后 6 d 的剪切力作为研究对象。 预测模型中,最显著的因素是依钙蛋白酶活力 下降速率,两者成明显的负相关性,模型中偏相关 系数达到了-0.62。表明依钙蛋白酶活力丧失越快, 肉的嫩度越好。前人研究也有类似发现,Geesink 等16研究发现,背最长肌嫩度好于腹直肌,这可能 与其的依钙蛋白酶活力丧失更多有关,活力丧失越 少,牛肉嫩化程度越低。Mazzucco 等17研究证实 依钙蛋白酶与牛肉嫩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依钙蛋 白酶系组成不同的牛肉,成熟过程中剪切力的变化 趋势也不同。Pomponio 等18研究温度对肉成熟影 响时也发现,不同温度下肉的嫩化速率各不相同, 其依钙蛋白酶活力丧失速率也各不相同,活力丧失 越快成熟速度也越快。 Kim 等19在对半膜肌成熟影 响因子的研究中发现,宰后蛋白水解与依钙蛋白酶 自解是有关联的,水解程度越高,依钙蛋白酶自解 越严重。Ouali 等20指出肉成熟期间,依钙蛋白酶 会水解蛋白,同时自身也会发生裂解。尤其是成熟 早期的宰后 3 d 以内,因此依钙蛋白酶成熟早期的 活力下降程度,直接反映了其参与蛋白水解的程度 21-22。18 头牦牛中,宰后 6 d 嫩度最好的肉样剪切 力为 24.72 N/cm2,此肉样依钙蛋白酶活力在宰后 12 h 的残余量已经不到宰后 1 h 的 20%; 而宰后 6 d 嫩度最差的肉样剪切力为 49.34 N/cm2, 其依钙蛋白 酶活力在宰后 72 h 的残留量仍超过了宰后 1 h 的 30%。可见依钙蛋白酶活力丧失越快,牦牛肉的嫩 度越好。 pH值下降过程与牦牛肉宰后6 d的剪切力有密 切关系,其代表下降幅度与速率的 2 个动力学参数 与剪切力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56 和 0.47,表明 pH 值下降得越多、越快,牦牛 肉就越硬。而在相关研究中,pH 值变化和牛肉嫩 度的关系一直存在着较多争议23。这是因为 pH 值 会与很多因素形成交互作用,如内源性蛋白酶活 力、肌肉宰后代谢、肌纤维收缩等,因此形成了一 个复杂嫩度形成机制。因此,牛肉嫩度的宰后形成 和 pH 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Sterten 等 24还指出 pH 值宰后变化的差异可能来自不同的原 因,并会导致 pH 值与肉品品质不同的相关性。例 如,Zamora 等5研究发现 pH 值下降程度和肉硬度 呈正相关,这与本模型的结果类似。而 Hopkins 等 25则发现过快的 pH 值下降和过慢的 pH 值下降都 会导致牛肉的硬化。可见,pH 值对牛肉嫩度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而本研究中 pH 值下降幅度和速率 与牦牛肉剪切力之间的正相关性也可能是多种原 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预测模型中,糖原下降速率的显著性最差,排 除概率超过 30%,偏相关系数仅 0.32,表明糖原含 量下降越快,最终牦牛肉的嫩度越差。牛肉宰后糖 原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肌肉组织中的供能物质和 氧气被终止,所需能量主要由肌糖原无氧酵解来提 供,而加速糖原分解往往可以加速成熟过程26。因 此, 在屠宰刚刚完成时, 牦牛肉中的糖原含量最高, 在宰后 03 d 糖原被大量消耗,糖原含量迅速下 降,并导致导致肌肉 pH 值不断降低。因此,pH 值 和糖原下降速率与宰后 6 d 的牦牛背最长肌剪切力 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肌肉 pH 值达到极限(5.4 5.5) 时, 由于糖酵解酶的钝化, 糖原无法继续分解。 第 16 期 张 丽等:牦牛肉宰后成熟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291 4 结 论 1)以 15 头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基于其 宰后 72 h 内的生理生化指标建立的牦牛肉嫩度预 测模型,包含 4 个变量,依据显著性从高到底的顺 序为:依钙蛋白酶活力下降速率(RCA)、pH 值下 降幅度(EpH)、pH 值下降速率(RpH)、糖原下降 速率(RGlu),均为宰后 72 h 生理生化指标的动力 学参数,预测方程的决定系数 R2为 0.703,即从统 计学而言,该模型可预测牦牛肉宰后 6 d 剪切力变 异性的 70.3%。 2)以 3 头牦牛对模型进行验证,所得预测值 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 R2为 0.977,而其相对误 差不超过 5%。因此,该方程能给出与真实值相差 极小的预测值。通过预测模型,根据牦牛宰后 72 h 以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对宰后 6 d 的嫩度进 行有效预测。 参 考 文 献 1 Kemp C M, Sensky P L, Bardsley R G, et al. Tenderness - an enzymatic viewJ. Meat Science, 2010, 84(2): 248256. 2 Bowling M B, Vote D J, Belk K E, et al. Usin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predict beef tendernessJ. Meat Science, 2009, 82(1): 15. 3 高淑娟,毛衍伟,王秀江,等. 两段式冷却对牛肉食用品 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312317. Gao Shujuan, Mao Yanwei, Wang Xiujiang, et al. Effect of two-stage chilling on eating quality of beef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9, 25(10): 3123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Lefaucheur L. A second look into fibre typing - relation to meat qualityJ. Meat Science, 2010, 84(2): 257270. 5 Zamora F, Aubry L, Sayd T, et al. Serine peptidase inhibitors, the best predictor of beef ageing amongst a large set of quantitative variablesJ. Meat Science, 2005, 71(4): 730742. 6 Zamora F, Debiton E, Lepetit J, et al. Predicting variability of ageing and toughness in beef M. Longissimus thoracis et lumborumJ. Meat Science, 1996, 43(3): 321333. 7 孙志昶,李永鹏,赵会平,等. 冷热剔骨工艺对牛肉品质 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增刊1):288293. Sun Zhichang, Li Yongpeng, Zhao Huiping, et al. Effects of hot and cold boning technologies on quality of beef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2, 28(Supp.1): 28829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 Veiseth E, Shackelford S D, Wheeler T L, et al. Factors regulating lamb longissimus tenderness are affected by age at slaughterJ. Meat Science, 2004, 68(4): 635640. 9 李永鹏. 宰后成熟对藏羊肉肉用品质及挥发性化合物 的影响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Li Yongpeng. The Effect of Postmortem Aging on Meat Quality and Volatile Compounds of Meat of Tibet SheepD. Lanzhou: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 Koohmaraie M. The role of Ca-2+-dependent proteases (calpains) in postmortem proteolysis and meat tendernessJ. Biochimie, 1992, 74(3): 239245. 11 Delgado E F, Geesink G H, Marchello J, et al. The calpain system in three muscles of normal and callipyge sheep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1, 79(2): 398412. 12 van de Ven R J, Pearce K L, Hopkins D L. Modelling the decline of pH in muscles of lamb carcasesJ. Meat Science, 2013, 93(1): 7984. 13 Huidobro F R, Miguel E, Blzquez B,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warnerbratzler and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for testing either raw meat or cooked meatJ. Meat Science, 2005, 69(3): 527536. 14 Pen S, Kim Y H, Luc G, et al. Effect of pre rigor stretching on beef tenderness developmentJ. Meat Science, 2012, 92(4): 681686. 15 Caine W R, Aalhus J L, Best D R, et al. Relationship of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and warner-bratzler shear force with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beef rib steaksJ. Meat Science, 2003, 64(4): 333339. 16 Geesink G H, Ouali A, Smulders F J, et al. The role of ultimate pH in proteolysis and calpain/calpastatin activity in bovine muscleJ. Biochimie, 1992, 74(3): 283289. 17 Mazzucco J P, Melucci L M, Villarreal E L, et al. Effect of ageing and -calpain markers on meat quality from brangus steers finished on pastureJ. Meat Science, 2010, 86(3): 878882. 18 Pomponio L, Ertbjerg P.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activity of - and m-calpain and calpastatin during post-mortem storage of porcine longissimus muscleJ. Meat Science, 2012, 91(1): 5055. 19 Kim Y H, Lonergan S M, Huff-Lonergan E. Protein denaturing conditions in beef deep semimembranosus muscle results in limited -calpain activation and protein degradationJ. Meat Science, 2010, 86(3): 883887. 20 Ouali A, Herrera-Mendez C H, Coulis G, et al. Revisiting the conversion of muscle into meat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J. Meat Science, 2006, 74(1): 4458. 21 Herrera-Mendez C H, Becila S, Boudjellal A, et al. Meat ageing: Re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concept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2. Institue of Animal Scienc,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Tenderness is one of important sensorial properties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eating qualities influencing the consumption of beef, and the others are juiciness and flavor respectively. Poor tenderness is one of main causes for commercial unacceptability of yak meat. The vari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enderization at the initial phase of postmortem aging has an extraordinari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ostmortem formation of the tenderness property of beef cuts, which is one of determinant factors for consumers to decide if the beef products should be purchased.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tenderness of yak meat is beneficial to melioration of the theory of postmortem aging and tenderization of yak mea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ostmortem vari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ormation of tenderness of yak meat, pH, glycogen content, calpain activity (CA), the 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 (MFI), sarcomere length, myofiber diameter, and shearing force of M. longissimus dorsi stored at 4 for 10d from 18 male yaks were determined. The estimated value of 6 characteristics at postmortem 1 h were obtained directly as alternative predictors of a predictive model of postmortem tenderness of yak meat. Meanwhile, the kine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