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监测.ppt_第1页
麻醉与监测.ppt_第2页
麻醉与监测.ppt_第3页
麻醉与监测.ppt_第4页
麻醉与监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与监测,荆门二医 杨吉安,一、麻醉监测的安全性,麻醉监测是麻醉医师随时间变化认识和评估潜在生理问题的过程,是麻醉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麻醉和外科医师以及体外循环医师提供了维持和控制生理体征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支持。 使用恰当的监测,正确的临床判断,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在导致更为严重和不可逆损伤以前,应该尽早地处理麻醉后发生的异常,以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二、麻醉监测的标准,美国ASA建立了麻醉的基本监测标准,即标准和标准。 标准 要求手术室中必须有专职人员;麻醉过程中持续监测;根据临床观察和病人的反应变化,随时调整麻醉处理。,标准 注重持续评估病人的氧合、通气、循环和温度的变化。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全麻时使用具有氧浓度下限报警的氧浓度分析仪; 2.任何麻醉管理中都要对血氧进行定量评估; 3.确保所有的麻醉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有足够的通气,促进在全麻中使用潮气量和呼末二氧化碳监测;,4.持续显示监测ECG。至少每间隔5min确定动脉血压,以确保足够的循环稳定。在全麻中,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和听诊法检查脉搏的质量,以连续评估循环功能; 5.气管内插管要求进行呼出气二氧化碳定性监测,提倡在全麻中使用呼末二氧化碳波形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6.在所有的麻醉中都可以进行连续体温监测。当改变或预料到病人的体温变化时,应连续测量并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三、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分为无创性和创伤性两大类。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采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具有安全、无或很少发生并发症的特点。,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经体表将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置入心腔或血管腔内,连接各种监测仪或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项生理指标,并通过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获得相应的参数数据,从而可深入、全面地了解病情,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预后的评价。,四、动脉压监测,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 动脉血压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动脉压COPVR。,动脉压监测,又名血压监测,是围手术期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项目,是反映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氧耗与做功以及周围循环的指标之一。 血压的测量方法可分为无创测量法和有创测量法。,(一)无创测量法,无创测压法可根据袖套充气方式的不同,分为手动测压法和自动测压法两大类,前者包括搏动现实法、听诊法和触诊法;后者分为自动间断测压法与自动连续测压法。,一、手动测压法 为经典的血压测量方法,该方法所用的设备简单,便于携带,但用手法控制袖带充气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监测,不能及时反映患者血压的变化,故目前仅用于门诊及病房内患者的血压监测。,手动测压法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1.袖带:袖带使用不当事导致手动测压出现误差的最常见原因。一般袖带宽度应比上臂周径大20%,袖带太窄或包裹太松,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而袖带太宽,测得的血压值相对较低。,2.肥胖患者或婴儿测压时应注意其准确性。肥胖者手臂较一般人粗而不结实,使用标准宽度袖带,充气后部分压力仍作用于脂肪组织,故读数就不够准确。小儿袖带宽度应覆盖上臂长度2/3,婴儿只宜使用宽度为2.5cm的袖带。,3.放气速度:放气过快易导致测量值偏低,尤其在心率偏慢时。以3mmHg/s或每次心跳放气2mmHg的速度可提高测压的准确性。 4.校对:血压计应定期校对,误差不可超过3mmHg。,二、自动测压法 自动测压法又称自动化无创测压法(NIBP),是目前临床麻醉和ICU中使用最广泛的血压监测方法之一。,NIBP的优点: (1)无创伤,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2)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段的患者和拟行各种大小手术的患者; (3)自动测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 (4)能够自动检出袖带的大小,确定充气量; (5)血压超过设定的上下限时能启动报警。,应该注意的是:虽然自动测压法为无创性,但在临床中如不注意正确使用,如频繁测压、测压时间过长或测压间隔太短,有发生疼痛、上臂瘀点和瘀斑、上肢水肿、静脉淤血、血栓性静脉炎、外周神经病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对意识障碍、有外周神经病变、动静脉功能不全及心律不齐等患者使用时应注意。,(二)有创动脉压监测,一、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指征 1.各类危重患者、循环功能不全、体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手术及颅内手术等; 2.严重低血压、休克和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患者,以及用间接法测压有困能或脉压狭窄难以测出者;,3.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患者需大量或反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连续监测动脉内压力不仅可保证测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且可及早发现使用药物引起的血压变化,如嗜铬细胞瘤手术; 4.术中预计有大量失血或大量液体转移的患者; 5.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或控制性降压的患者;,6.采用动脉压波形分析法或染料稀释法测量心排量时,由周围动脉内插管获得动脉压波形成周围动脉连续采血分析染料的浓度; 7.需反复采集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的患者,为减少采取动脉血样的困难及频繁动脉穿刺引起的不适和损伤,一般也主张动脉内置管。,(二)周围动脉置管途径 理论上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够大、可扪到搏动,均可供置管测压。 可根据手术部位、术中患者体位、局部动脉通畅情况以及预计留管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外周动脉。,原则上应选择即使由于插管引起局部动脉阻塞,其远端也不易发生缺血性损害的动脉。 因部位表浅、手部侧枝循环比较丰富,故桡动脉常为首选,此外依次可选用股动脉、腋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新生儿亦可采用脐动脉或颞浅动脉。,1.桡动脉:在做桡动脉插管前可测试尺动脉供血是否畅通。清醒病人可用改良Allen 试验监测,以判断桡动脉穿刺置管后缺血并发症的危险性。,改良Allen 试验: (1)患者若手部寒冷,应先将手浸入温水中,使动脉搏动更清楚,且便于察看手掌部颜色; (2)测试者用手指分别压迫尺、桡动脉,终止血流。嘱患者将手举过头部并做握拳、放松动作数次,然后紧紧握拳;,(3)放松对尺动脉压迫,但保持对桡动脉的压迫,嘱患者将手下垂,并自然伸开; (4)观察手、掌部颜色由苍白转红的时间。若尺动脉畅通和掌浅弓完好,转红时间多在3秒左右,最长不超过6秒。若颜色恢复延迟至715秒为可疑,说明尺动脉充盈延迟、不畅。当手部颜色在15秒以上仍未变红,说明尺动脉血供有障碍; (5)测定桡动脉通畅情况可重复以上试验,用压迫尺动脉代替对桡动脉的压迫。,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患儿、意识不清和全麻后患者,可采用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或指脉波容积描记图以判断手掌部的血流供应及平行循环供血情况。 另外,在老年、周围血管硬化者,无选择性地进行桡动脉插管测压,有可能造成手部供血不足和组织坏死,故对此类患者应谨慎。,2.腋动脉:有广泛的侧支循环,腋动脉结扎或血栓形成并不会引起远端肢体的血流障碍。腋动脉穿刺若发生血肿,可压迫损伤神经,应作紧急探查和减压。 3.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外侧是股神经,内侧是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但管理不便,感染机会大,不适宜于长时间保留导管。,4.尺动脉:可代替桡动脉置管测压,特别是经Allen 试验证实手部血供以桡动脉为主者,选用尺动脉可提高安全性,但成功率较低。,5.足背动脉:穿刺前要了解胫后动脉血供情况,以免引起拇趾缺血坏死。方法是压迫足背动脉后观察趾甲颜色转红时间。若颜色迅速恢复,说明有良好的侧枝血流,进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是安全的。,6.肱动脉:肱动脉因缺少侧枝循环,一旦阻塞易导致前臂和手部缺血坏死,后果严重。但临床研究显示选择肱动脉穿刺测压,动脉阻塞或栓塞的发生率很低。,(三)置管技术 以桡动脉为例分为经皮动脉穿刺置管和直视动脉穿刺置管两种方法。 经皮动脉穿刺包括对穿法、直入法和导丝法。,(四)测压装置 1.压力计测压 2.压力传感器测压,测压装置 连接管道可显著影响整个测压系统的效果,硬、短、粗的连接管道效果最好。管道过长增加脉压、有气泡减小脉压。目前的要求是使用高频效应换能器,用内径2.03.0mm、长60120cm的硬质连接管,并保证测压系统内不能有气泡 连续冲洗可有效防止凝血。连续冲洗液中肝素的浓度24u/ml,(五)测压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同部位的压差 在周围动脉不同部位测压,要考虑到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仰卧时,测定主动脉、大动脉及其分支和周围动脉压力时,收缩压依次升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脉压相应地增宽。决定血流的平均动脉压从主动脉至周围小动脉则逐渐降低。,例如足背动脉离心脏的距离约为桡动脉离心脏距离的两倍,平卧时同时测量两处的压力,不但波形不同(离主动脉越远,由高频成分组成的脉搏波切迹就越不明显),且压力数值也有显著不同。足背动脉收缩压可较桡动脉约高10mmHg,而舒张压约低10mmHg。,2.零点 采用传感器测压时,传感器固定的高度应在右心房水平,即右侧第四肋间隙平腋中线水平。 当患者体位改变时应随时调整传感器的高度,避免由此而造成测压误差。,3.导管口方向 采用动脉内置管测压比较正确的测法应该是管口方向与血流方向垂直,但临床上常难以实现。通常测定动脉压的导管口是迎向血流方向,因此测出的压力是血管内侧压与血液流动的动压之和。,当血流速度较慢时,管口方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心率增快、血流速度增加以及动脉管腔由于导管插入而遭阻塞形成“终端”动脉时,可造成动脉压力波的反响、共振,使测得的压力数值显著高于实际数值。,4.直接测压和间接测压的比较 直接测压和间接测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收缩压在100150mmHg范围之内,两者结果相仿;超过或低于此范围就会出现差别,一般认为直接测得的动脉压比间接法略高,收缩压常常会高出520mmHg。在休克、低血压和低体温患者,由于血管收缩,差别还会增加。,5.外科考虑 某些情况需要上、下肢分别测压,如主动脉缩窄、胸主动脉瘤手术。前者需要比较手术前后上、下肢压力差,以判断手术效果;后者阻断后上肢监测上半身血压,而下肢监测下半身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六)常见并发症 1.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多由于导管留置而引起。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加。穿刺针导管越粗,与动脉血管内径相比越大,越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容易阻碍导管周围的血流而形成血栓。另外,导管的外形和材料也会影响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了减少长时间留管拔管后血栓形成,一般主张在测压结束拔除动脉内导管时,压迫阻断近端动脉血流,用注射器连接测压导管边吸边拔,尽量吸出导管周围的小凝血块。拔管后局部加压包扎注意松紧,既要防止血肿形成,也要防止长时间过度压迫而促使血栓形成。,2.栓塞 栓子多来自围绕在导管尖端的小血块、冲洗时误入气泡或混入测压系统的颗粒状物质。一般认为用连续冲洗法可减少血栓栓塞的机会。,3.出血和血肿 穿刺时损伤、出血可引起血肿,一般加压包扎均可止血。拔管后若处理不当也可在发生血肿的基础上引起感染。拔除桡动脉测压管后,应局部压迫并高举上肢10分钟,然后加压包扎以防血肿,通常在30分钟后便可放松加压包扎。,4.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一般导管留置不要超过3-4天。当局部出现感染或有任何炎症征象时,应立即拔除导管。,五、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是指位于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是评价右心排除回心血量能力的指标。临床上常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来监测中心静脉压。,(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指征 1.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需监测中心静脉压; 2.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患者,利用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可随时调节输入量和速度; 3.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或手术本身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如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瘤和心内直视手术等;,4.需长期输液、静脉抗菌素治疗或化疗者; 5.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6.经带管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者; 7.研究麻醉药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时收集有关资料。,(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途径和方法 1.颈内静脉 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即前、中、后路;,1)前路:在颈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确认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脉;也可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动脉搏动,在搏动的外侧旁开0.51.0cm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此进路可避免发生气胸,但易误伤颈总动脉。,2)中路:在胸锁乳突肌下端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作为进针点,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尾端进针。若试探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510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的后缘,常能成功。,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患者,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作颈内静脉穿刺点会有一定困难。此时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时先确认此切迹,在其上方约11.5cm进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一般23cm即可进入静脉,若未成功,针尖略偏向外侧即可进入静脉。,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在此部位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穿刺时肩部垫高,头转向对侧,针干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刺入过深,以免损伤颈总动脉。,2.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有经锁骨下和锁骨上两种进路,1)锁骨下进路:患者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肋间隙张开以便于进针。锁骨中、外1/3交接处,锁骨下方约1cm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若未穿到静脉,可退至皮下,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方向。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由于壁层胸膜向上延伸可超过第一肋或穿透了静脉的前后壁后可刺破胸膜及肺,引起气胸。,2)锁骨上进路:患者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针干与锁骨或矢状面(中线)呈45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平或略向前偏15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cm即可进入静脉。进针过程中针尖实际上是离开锁骨下动脉与胸膜,而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中行进,因此安全性可有保证。,3.股静脉 穿刺时,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点触及股脉搏动,于搏动内侧0.51cm进针即可。 股静脉置管虽可避免气胸、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等并发症,但因其穿刺部位位于腹股沟,易引起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故不推荐常规使用。,(三)操作中注意事项 1.穿刺时,穿刺针尖的落点不一定正巧在血管的中央,有时可偏在一侧,虽可抽得回血但置入导引钢丝会遇阻力。此外,当穿刺针进入过深,顶于血管的对侧壁,置入导引钢丝时也会遇到阻力。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用暴力强行推进钢丝,应改变穿刺针的方向和深浅或重新穿刺;,2.掌握多种进路,不要片面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而反复多次的穿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局部解剖标志之间的关系。,(四)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因素 1.导管位置 测定CVP时,导管尖端必须位于右心房或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内。经外周静脉置入导管时,常依据体表穿刺位置估计导管需插入的长度。遇到导管扭曲或进入了异位血管,导管尖端就无法达到上述位置,而使测压不准。故插管后最好常规作X线透视或者拍片以准确判断导管的位置。,2.标准零点 中心静脉压值仅数厘米水柱,零点发生偏差将显著影响测定值。现常以右心房中部水平线作为标准零点,仰卧位时相当于第四肋间前、后胸径中点(腋中线)的水平线,侧卧位时则相当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水平。患者体位发生改变时应随时调整零点。零点位置偏高,中心静脉压偏低。,3.胸内压 影响CVP的因素除了心功能、血容量和血管张力外,胸内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患者咳嗽、屏气、伤口疼痛、呼吸受限以及麻醉和手术等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胸内压而改变CVP的测量数值。机械通气时常会使胸腔内平均压升高,因此测压时如果患者情况许可,最好暂停机械通气。如果不能暂停机械通气,在呼气末测量CVP误差最小,因为此时胸膜压接近于大气压。 4.测压系统的通畅度,(五)CVP测定常见的并发症 1.血肿 导致血肿的主要原因是穿刺过程中误伤邻近静脉的颈动脉、颈横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穿刺过程中一旦误伤动脉,直接压迫止血,一般不引起血肿。但正在进行抗凝治疗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血肿形成的风险较大,故穿刺置管应慎重,有条件的话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2.气胸 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当穿刺时难度较大、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以及穿刺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降低,应考虑气胸可能,必要时可通过胸片明确诊断,并及早作胸腔闭式引流。穿刺时损伤肺尖,发生局限性气胸,患者可无临床症状,肺上小的刺破口也可自行闭合。但若穿刺后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则有可能引起张力性气胸,导致严重后果。,3.血胸、水胸 穿刺过程中若将静脉或锁骨下动脉壁撕裂或穿透,同时又将胸膜刺破,血液经破口流入胸腔,则形成血胸。胸腔存在负压可造成血液大量流入,此时导管可位于中心静脉内。若中心静脉导管误入胸腔或纵膈,液体注入上述部位,就引起水胸或水纵膈。,为避免水胸或水纵膈的发生,插管后应常规测试导管尖端是否位于血管腔内,方法是降低输液瓶高度,使之低于心脏水平,同时放开输液调节器,观察回血是否通畅。胸片也有助于诊断。为争取时间,临床上一旦出现肺受压症状,应立即拔除导管并作胸腔闭式引流。,4.空气栓塞 空气经穿刺针或导管进入血管多发生在经针孔或套管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常在取下注射器并准备置管前12秒内有大量空气经针孔进入血管。穿刺时患者取头低位,多可避免此类意外。,5.心包填塞 多由心脏穿孔引起,可能与导丝或导管插入过深有关,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当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突然出现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烦躁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填塞的可能。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在心搏停止前常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遇有上述紧急情况应: 1、立即中断静脉输注; 2、降低输液瓶的高度,使之低于患者的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尽量吸出心包腔或纵膈内积血或积液,然后慢慢拔除导管; 3、如经由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未得到改善,应考虑作心包穿刺减压; 4、严密观察患者,防止心包积血再次发生。,预防: 1、选用适当硬度且尖端柔软的导管; 2、导管插入不要过深,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入口处; 3、防止导管移动深入,应在皮肤入口处缝固导管或装固定夹; 4、经常检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回血情况及测压水柱液面是否随呼吸波动和压值是否显著异常; 5、有怀疑时可经导管注25ml造影剂进行x线检查,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6.感染 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过久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反复穿刺、局部组织损伤和局部血肿均可增加感染的几率。导管预留期间无菌护理非常重要。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增高、局部压痛和炎症时,应考虑拔除导管并作细菌培养。,7.血栓形成 导管源性血栓形成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严重并发症,在所有的穿刺路径中锁骨下径路的血栓发生率最低。静脉内血栓形成可能导致静脉不通畅、上腔静脉综合征及肺动脉栓塞。因此长期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应警惕此并发症的发生。,(六)CVP变化的意义 CVP的正常值为412mmH2O。临床上常根据CVP的变化来估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中心静脉压并不能直接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它所反映的是心脏对回心血量的泵出能力,并提示静脉回心血量是否充足。,正常情况下,CVP的高低取决于心功能、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胸内压、静脉回流量和肺循环阻力等因素,尤以静脉回流与右心室排血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最为重要。,在液体输注过程中,CVP不高,表明右心室能排出回心血量,可作为判断心脏对液体负荷的安全指标。对CVP监测不应过分强调所谓正常值,更不能强求输液以维持所谓的正常值而引起输液过量。作为反映心功能的指标,连续观察其动态变化比单次的绝对值更有指导意义。一般CVP不高或偏低,输血、补液是安全的。,临床上,在多数病人CVP变化与PCWP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在PCWP升高3060 分钟后CVP也开始上升,因此可把CVP看做是PCWP的延迟相。尽管CVP监测不能判断左室功能,但对右心功能监测有肯定价值。在没有条件监测PCWP时,CVP监测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心脏泵血功能依赖于CVP,心排血量和CVP之间的关系可描绘成心功能曲线。在一定限度内,心排血量随CVP升高而增加,形成心功能曲线的上升支;超过一定限度,进一步增加CVP就引起心排血量不变或下降,形成心功能曲线的下降支。,监测CVP的目的是提供适当的充盈压以保证心排血量。由于心排血量不能常规测定,临床工作中常依据动脉压的高低、脉压大小、尿量及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CVP变化对病情作出判断,指导治疗。 CVP的局限性,仅反映右心室的功能情况,不能评价左心功能和肺水肿。,引起中心静脉压变化的原因及处理,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注入。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0.29-0.49kpa(3-5cm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六、肺动脉压监测,一、SwanGanz导管 每根导管有三腔和一根金属导线,导管顶端开口测量肺动脉压和取血标本;导管近端开口测量右房压或CVP以及供测量心排量时注射冰盐水或染料;第三个腔开口于气囊内。近年发展了多种类型。,SwanGanz导管主要用于: 区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指导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诊断肺高压; 发现心肌缺血; 估计左室前负荷; 指导液体治疗; 评估氧供需平衡。,插管技术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依据压力和波形的变化判断导管到达的位置。 管端可达右房,可记录到低平的静脉压波形;导管进入右室可记录到收缩压突然升高、舒张压迅速降至零点的压力波形;导管进入肺动脉则收缩压与右室相同,而舒张压高于右心室;达到肺动脉分支,则出现接近于肺动脉舒张压的小振幅波,即为肺毛细血管楔压。气囊排气,又呈现肺动脉压力波形。,三、肺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气囊阻塞肺动脉分支,从导管尖端测得的压力即PCWP,由于左房与肺循环之间不存在瓣膜,该压力是从左房逆流经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所传递的压力。 正常肺动脉收缩压15-30mmHg,舒张压6-12mmHg,平均压9-17mmHg,PCWP5-12mmHg。,大多数情况下PCWP可以代替LVEDP和LAP来评价左心功能。在某些条件下也可用肺动脉舒张末压(PEDP)代替PCWP,从而代替LVEDP来评价左心功能。 LVEDP和PCWP:左室前负荷应该由LVEDP表示,临床上一般以PCWP代替。,PCWP高于LVEDP见于COPD、二尖瓣狭窄(MS)、二尖瓣反流(MR)、左向右分流; PCWP低于LVEDP见于主动脉瓣返流(AR)、左室功能不全、室壁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时心房收缩、肺栓塞和肺切除。在以上情况下,不能用PCWP代替LVEDP,LAP和PCWP :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LAP与LVEDP基本一致,也是左室前负荷的可靠指标。当左室和二尖瓣功能正常时,PCWP仅较LAP高12mmHg,因此可用PCWP间接代表LAP来评价肺循环状态、左室前负荷和左室功能。,PCWP和肺动脉舒张末压(PEDP):在无肺血管病变时,肺动脉舒张末压(PEDP)仅比PCWP高13mmHg,且与LVEDP和LAP压有很好的一致性,故可用PEDP表示PCWP和LAP。PEDP和PCWP之间的压差6mmHg以上,则提示原发性肺部病变。再结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vO2)即可鉴别呼衰是心源性还是肺源性(Pa-vO2增大为肺源性)。,七、心排血量监测,心排血量(CO)是反映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标,受心率、心肌收缩性、前负荷和后负荷等因素影响。CO监测不仅可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状况,而且通过计算出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绘制心功能曲线,指导对心血管系统的各种治疗包括药物、输血、补液等。 CO的监测方法可分为无创和有创两大类。,一、有创心排血量监测包括温度稀释法、染料稀释法、锂稀释法和连续温度稀释法等。 1.温度稀释法(thermodilution method) 通过借助Swan-Ganz导管,以温度为指示剂测定心排血量。用比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