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7 页氯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第一条、氯气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露,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本着防范和应急处理并重的思路,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应公司各工段发生氯气泄露事件时使用。各车间应结合本公司通氯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公司氯气泄露预案。二、氯气安全基础知识第三条、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对大部分细菌具有灭活能力;在高压下氯气可液化成液氯,液氯气化后体积可增加数百倍,并伴随强烈的吸热效应;氯气有强烈腐蚀性,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氯气常压下密度3.2kg/m3,较空气重,可随风飘动,无风时可聚集在地势低洼地方;氯气可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烟雾,是检查氯气泄露的有效方法。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气、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第四条、氯气对人体的作用有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种。急性中毒临床上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四种。其表现为;氯气刺激反应:出现一般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现象;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重度中毒: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罗音;严重窒息;中、重度昏迷;卒死;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只要具有其中一项即为重度氯气中毒。氯气对人体的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方面的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氯痤疮,牙齿酸蚀症等。第五条、液氯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51385139要求,其中纯度应99.5%,含水0.06%,含氢应0.4%。第六条、氯气使用、储存、运输等作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89)的要求。三、日常防护与抢险器材的准备第七条、通氯事关人身安全,各车间应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通氯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通氯工段存在的安全隐患。第八条、各车间通氯工段应遵照国家氯气安全规程要求,按以下标准配备抢修器材及防护用品: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第九条、通氯工段防护用品和抢险器材应放置在易于拿取的地方,并妥善保存,定期检查,定期更换,使其持续有效。第十条、通氯工段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换气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风机开关应设置在值班室或方便开启的地方。第十一条、通氯工段配备漏氯报警吸收装置,按周定期检查、维护其正常工作。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四、发现及报告机制第十三条、通氯工段实行三级安全检查制度。1、值班人员每班应仔细、认真检查通氯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应用氨水检查是否存在泄露现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2、通氯工段安全员对加氯间泄漏吸收装置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并督促、协调解决。3、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在节假日前应组织安全员对通氯工段进行检查,解决存在的安全漏洞。第十四条、公司巡视、值班人员,发现以下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1、氯气泄露报警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并由带班领导组织解决。2、通氯系统某部件老化,出现微渗漏时,应暂停工作,及时报告解决。3、通氯系统出现泄露时,应及时关闭液氯瓶角阀,并及时报告。五、氯气泄露事故的处理和指挥第十五条、氯气泄露事故的处理贵在早发现和及时采取措施。通氯工段当出现氯气泄露事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现场值班人员首先应佩戴有效防护用具,采取果断措施,切断氯源,启用氯气吸收装置,最大可能减少氯气外泄量。第十六条、氯气泄露事故发生时,在采取果断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抢救中毒者,指挥疏散群众,用湿毛巾掩面撤离事故现场到上风口安全地方。第十七条、液氯钢瓶泄露时,在启动氯气吸收装置的同时,抢险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必要时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氯瓶某部位泄露时,设法转动钢瓶,使氯瓶泄露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2、易熔塞处泄露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露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露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3、在运输钢瓶至车间途中泄露又无法处理,应将载氯瓶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序。第十八条、当氯气泄露事故报告(口头或书面)公司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随即宣告成立:组长:潘官友副组长:刘雪平安全生产办公室:李嘉组员:由公司安全员和设备科部分成员组成。第十九条、从接到氯气泄露事故报告之时起,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行使领导和指挥处理氯气泄露事故的权力。第二十条、氯气泄露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有权调动公司人、财、物,全力以赴投入到氯气泄露事故抢险中去。第二十一条、各部门在氯气泄露事故时,应无条件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并随时通报指令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各部门科室长和相关人员在氯气泄露事故时,应立即赶赴现场,随时听从调整。第二十二条、氯气属于级(高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气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方可上岗操作。第二十三条、公司氯气使用、贮存人员应熟练掌握通氯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确指挥事故处理。第二十四条、氯气的使用、储存、运输应严格执行国家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