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_第1页
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_第2页
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_第3页
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_第4页
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医院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1,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2010.1)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3- 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2014年6月1日起实施),手术室管理依据,2,内容提要,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相关知识 检查或评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3,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014年6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技术规范,4,空气净化原理与空气过滤,5,微生物气溶胶,1: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 它是一群形体微小的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粒子直径大小为0.01-100um,一般为0.1-30um。从生态的角度分为水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和空气微生物 ,洁净技术中最常用的是空气微生物。,6,微生物气溶胶,2:人体不仅是微生物的极大储存体,繁殖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据测,人体即使在静态下每分钟也能向空气中散发500-1500个菌,活动中散发的微生物就更多了!,7,微生物气溶胶,3: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器管的沉积分布和其粒子大小有关,1-5um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可直接进入肺泡,最易感染人体。6-10um的易沉积在小支气管。大于30um以上的就沉积在器管,再大一些的就会沉积在咽,喉,鼻孔等。,8,洁净技术中就是使用各类过滤器除去直径0.5m以上的尘埃从而达到除菌的目的,这也就是空气净化的基础理论。,根据以上发现利用各类过滤器除尘即可达到除菌的目的,而且除菌效率大大高于除尘效率。,空气净化原理,9,术 语,1. 洁净手术部 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组成的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2.洁净手术室 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把手术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总量降到允许水平的手术室。手术室也可称手术间。,10,术 语,3.洁净辅助用房 对空气洁净度有要求的非手术室的用房。 4.手术区 需要特别保护的包括手术台及其四边外推一定距离的区域。 5. 周边区 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11,术 语,6.浮游法细菌浓度 简称浮游菌浓度。在空气中用浮游菌采 样器随机采样,经培养所得单位空气体积中的菌落形成单位 的数量,代表空气中的浮游菌数(cfu/m3) 。 7.简称沉降菌浓度。沉降法称平板暴露法。用培养皿在空气 中暴露采样,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养得出的菌落形成单位的 数量,代表空气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cfu/皿)。,12,5级(百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米,两端至少各外推0.4米的区域; 6级(千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米,两端至少各外推0.4米的区域; 7级(万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米的区域;,手术区,13,洁净度级别,洁净度 5 级 相当于原100级。大于等于0.5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m的微粒数为0粒/L。 洁净度6 级 相当于原1000级。大于等于0.5m 的微粒数大于3520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 粒/m3(0.3 粒/L)。 洁净度 7级 相当于原10000级。大于等于0.5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 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 3(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 粒/m 3(3粒/L)。10000级:(35200 352000 2932930),14,洁净度级别,洁净度 8级 相当于原100000级。大于等于0.5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 (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 粒/m3(29 粒/L)。 洁净度 8.5级 相当于原30万级。大于等于0.5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 粒/m3(92 粒/L)。,15,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总体上增加了“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一章;关于环境空气质量 和验收检查项目两个规范性附录;并将原规范第8章医用气体、给 水排水、配电拆为三章,即第九章医用气体,第10章给水排水和第 11章电气。 洁净手术部用房“宜适用范围”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对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 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求, 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净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 手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中送风面积的条 件;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 合的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16,洁净手术室用房的分级标准,17,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标准,18,洁净手术部用房主要技术指标,温、湿度不达标的不应超过5d/年,连续2天不达标的不应超过2次/年。,19,建筑要求,洁净手术部平面必须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联络必须设缓冲室或传递窗。 负压手术室和感染手术室在出入口处都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负压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防止因人流、物流而将污染空气传播到其他区域 )。 当人、物用电梯设在洁净区,电梯井与非洁净区相通,电梯出口处必须设缓冲室。 洁净手术部内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用木材和石膏。,20,建筑要求,洁净区内手术室宜相对集中布置。、级洁净手术室应处于干扰最小的区域(尽端往往是这种区域)。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洁净区走廊应在手术室前单走廊、手术室前后双走廊、纵横多走廊、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岛,手术室围绕着无菌走廊布置,无菌物品供应路径最短)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等形式 。,21,建筑要求,洁净手术室在手术部中的平面布置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但必须符合功能流程合理与洁污流线分明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医院效率,减少交叉感染,有效地组织空气净化系统,既经济又能满足洁净质量 ,各医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布置形式及适当位置。,22,将洁净区内走廊改为一个级别即级,取消“洁净走廊”和“清洁走廊”之名称,皆称“洁净区走廊”。,建筑要求,23,洁净手术室日常监测,监测频度 每季度进行监测 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保证每个洁净房间每年最少监测一次静态。,24,洁净手术室沉降菌空气采样流程,25,布点示意图(-手术区 -周边区),1洁净度局部5级级周围6级设置13个点,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 的任意高度上。,26,测点位置,27,2洁净度局部6、7级及周围7、8级设置9个点,布点示意图(-手术区 -周边区),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 的任意高度上。,28,静态采样沉降菌培养皿数,29,动态采样沉降菌培养皿数,30,对照试验如何做,不论用何种方法检测细菌浓度,都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 第1 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条做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照皿。 第2 次是在检测时,每室或每区1 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打开后应又立即封盖。 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 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31,如何保证监测结果的正确性,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能多于2人 采样前仔细检查培养皿,如发现有变质、污染、破裂应剔除 采样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平板暴露法打开培养皿从内到外,收培养皿时从外向内,不能跨越培养皿暴露部位 打开培养皿时,平皿盖口扣于平皿旁,让培养皿全部暴露于空气中 采样后2h内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32,33,34,影响手术间空气 质量的主要因素,进入的空气,进入的人员,使用的布巾、敷料,带入的物品,麻醉废气,洁净空调机组,制度:控制人员数量和着装,手术病人准备,选择无纺布或长绒棉布,进入室内的物品的清洁度,接废气管道及设排风口,洁净室污染途径,35,洁净室污染途径,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沉降菌由空气净化系统控制 自身污染: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带菌 接触污染:人员、器械、敷料的接触。人员是一个主要的污染源,物品是影响空气洁净的媒介之一(洁净室来自人员的尘源占80%以上)。因此要加强洁净室人员和物品的管理。,36,洁净室内人员穿着无菌服时的发菌量,静止:10-300个/min人; 躯体一般活动:150-1000个/min人; 快步行走:900-2500个/min人; 咳嗽一次:70-700个/min人; 喷嚏一次:4000-60000个/min人; 穿普通衣物:3300-62000个/min人; 戴口罩:不戴口罩发菌量:1:7-1:14; 手术中穿着无菌服人员发菌量统计显示,静态时发菌量一般为300个/min人,动态时在1000个/min人。,37,保证手术室一尘不染,严格的入室制度 严格的更衣制度 严格的保洁制度 严格的换鞋制度 严格的参观制度,38,检查或等级评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39,1、手术室分区 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限制区:手术区(洁净、非洁净)、内走廊及辅助房;( 除外走廊、 洗涤室外的区域) 半限制区:更衣室、办公室、值班室、餐厅、外走廊、洗涤室 非限制区:门关、鞋关、家属等待区等,评审或检查中需注意的问题,40,2.进手术室更衣、裤、帽、外科口罩、防护拖鞋 ; 3.不得戴任何首饰(包括耳饰、项链);不得带入手机; 4.手术室衣、帽、鞋不得穿出室外; 5.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的医护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标准预防的内容?,评审或检查中需注意的问题,41,评审或检查中需注意的问题,6.外科手消毒的落实; 7.未限距、限地、限时、限人;参观人员随意进入其它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手术室的门敞开; 8.未落实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9.术区皮肤消毒不彻底; 10.标准防护不到位,如标本间防护用品的配备,42,11.必须设置感染手术间,并且需注意设置的位置; 12.患者术前应清洁皮肤、更衣、戴隔离帽,换鞋; 13.遇有朊毒体、气性坏疽、不明原因传染病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评审或检查中需注意的问题,43,14.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才能进入手术室; 15.设备应表面消毒后才能进入手术间、一用一清洁(消毒);是否有记录? 16.麻醉用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尤其是喉镜、管路. 17.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复用:电刀、缝合针、电极贴、麻醉管路等;,评审中易出现的问题,44,18.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有聚集性感染或超过目标值是否有分析?手术感染率是多少?手术切口分几类? 19.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按照级别不同,平皿摆放数量不同 物表:细菌菌落总数5 cfu / cm2 外科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5 cfu / cm2,45,评审中易出现的问题,20.连台手术必须保证空气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